對聯是文藝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它充分體現了漢語修辭的對稱美和韻律美,有廣泛的群眾性和社會實用性,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們完全有責任教好這方面知識和技能。其實,學對聯知識和學語文是完全一致的。如講修辭的對偶,筆者就讓學生搞清楚對偶、對仗和對聯三者之間的關系和區(qū)別?!瓣P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這既是對偶也是對聯。特別是古詩歌平仄教學,更能讓學生學習對聯中的平仄對仗。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就是典型的五言聯。所以說,結合平時教學學習對聯知識,不可謂節(jié)外生枝;相反,學習和寫作對聯對語文教學是大有裨益的。
第一,學習一些古今對聯,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材內容。平時,筆者注意將書刊上與課文有關的對聯收集起來,上課時引導學生學習,將學習課文與閱讀對聯融為一體。教朱德的《回憶我的母親》,就介紹了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陳云等挽朱德母親的聯:“為母當學民族英雄賢母;斯人無愧勞動階級完人?!薄敖倘顺擅褡逵⑿郏e世共欽賢母范;畢生為勞動婦女,故鄉(xiāng)永保好家風?!边@些聯語,高度評價了朱德母親的一生,也就是課文內容的縮寫與概括。教聞一多的《最后一次講演》,介紹挽聞一多聯:“一個人倒下去,千萬人站起來;千萬人站起來,一個人倒下去。”此聯與課文、作者有直接的聯系。它在白色恐怖下問世,它用含蓄的語言,說出了這樣的意思:民主戰(zhàn)士聞一多,死于國民黨特務的暗殺,但是他的精神不死,他的被殺將激起千萬人起來斗爭;當千萬人起來后,就會有另外一個人倒下去,這個人就是實行特務統(tǒng)治的獨裁者蔣介石。此聯構思巧妙,全用口語,除了哀悼、歌頌烈士,還能激勵生者,打擊敵人。又如教《石壕吏》,為了讓學生了解作者杜甫,介紹了郭沫若題杜甫草堂聯:“世上瘡痍,詩中圣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苯獭堵≈袑Α?,為了讓學生了解諸葛亮,介紹了武侯祠聯:“兩表酬一顧,一對足千秋?!惫P者認為,這些精彩的對聯,都表現了高超的意境,可與鴻篇巨制媲美。向學生介紹這些對聯,一可幫助學生學習課文或了解作者思想;二可豐富教學內容,培養(yǎng)學生分析與欣賞對聯的能力;三可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每次上課,學生總要問有沒有對聯介紹,要是有的話,個個都眉開眼笑,手寫、口誦,把對聯記錄下來。所以說,結合課文內容教學一些古今對聯,絕非多此一舉,而恰是切合擴大學生閱讀面、開拓語文教學新天地的有效措施之一。
第二,學習對聯,可以促進學生寫作。對聯可敘事可詠物言志,也可寫景抒情。它語言精練,含義深刻,意境優(yōu)美,我們完全可借之以指導寫作。如以《談談珍惜時間》為題寫一篇議論文,就先學習了三幅對聯:“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白日莫閑過,青春不再來”,“寸陰良可惜,壯圖宜自強”。這些聯語談人生與時間的關系,強調時間的寶貴,特別是告誡青少年要珍惜時間,努力學習。寫作前,領會這些對聯所表達的思想內容;寫作中,把作文題的要求與對聯掛起鉤來。這樣,學生從對聯中自然會受到許多深刻的啟發(fā)。許多格言聯、妙趣聯等,往往是生活經驗的一種總結,都具有內容豐富、思想深刻的特色。所以在指導學生寫作的過程中,用這些聯語可以更有效地指導學生選材立意、謀篇布局及遣詞造句。
第三,寫作對聯,可幫助學生消化和鞏固語文知識。在學生初步掌握對聯知識的基礎上,筆者指導學生進行了對聯寫作的訓練。因要求學生不強求平仄、工仗,較格律對聯的創(chuàng)作就更靈活,也更容易被學生所掌握,所運用。所謂“一課一聯”,就是學生每讀一課,即撰寫一聯。其內容圍繞課文,可表達中心思想,可概括主要內容,可評價人物或事件,可寫出讀后感等等。其形式不拘,口頭的,書面的,師生共同創(chuàng)作的。對成的對聯,都用毛筆書寫并貼出,互相學習交流。學《變色龍》后,其中兩聯是:“六種色一樣貨;兩類狗一個主?!薄白兩儜B(tài)都是見風使舵,說好說歹全為趨炎附勢。”這些聯語,正確地評價了作者的思想以及作品中的人物,雖不是什么佳品,且大多是非格律對聯,但卻充分表明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掌握,反映了讀后的收獲與體會,同時,還編集有“成語對”,如“改邪歸正,安分守己”,“飲水思源,節(jié)衣縮食”?!罢n題對”,如“獄中詩;陋室銘”(含兩個課題),“望天門山求雨;過伶仃洋聽潮”(含四個課題)。學生反映說:“這樣做不僅培養(yǎng)了我們寫作對聯的本事,而且更覺學語文有趣。既消化了知識,又豐富了娛樂活動?!?/p>
實踐告訴我們:因語文基礎知識訓練與對聯創(chuàng)作的一致性,決定了對對子可以作為學習、鞏固、提高語文表達能力的一種方法??梢钥隙ǖ卣f,學習對聯,對語文學習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朱桂蘭 安徽明光第四中學239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