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珍
摘要:在歷史教學中運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不僅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也有助于直觀、形象地再現(xiàn)歷史,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要選擇較好的界面、恰當?shù)囊魳繁尘?、突出重點難點、完成課堂總結。
關鍵詞:歷史教學;多媒體;歷史
現(xiàn)代心理學家布魯納強調:“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崩糜嬎銠C設計課件、創(chuàng)設情景使學生的注意力能從課外迅速轉移到課堂中來,對所學內容發(fā)生興趣。這不僅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也有助于直觀、形象地再現(xiàn)歷史,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確保了教師課堂示范的準確性,促進了教學效率的
提高,而且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行之有效地運用多媒體輔助歷史教學,我認為應做好以下幾個工作:
一、選擇較好的界面。運用多媒體教學時,需要設計一個界面,這個界面可以是色調柔和、富于美感的一般界
面,也可以根據教材內容自行設計相關界面。如在講述《鴉片戰(zhàn)爭》時將虎門銷煙作為背景滲透中國人民不屈不撓、反抗侵略的決心,為整節(jié)課奠定感情基調。又如在講述《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時,把萬里長城作為背景,滲透國共兩黨合作,聯(lián)合抗日。
二、選擇恰當?shù)囊魳繁尘?。教學過程中,適當運用音樂作襯托,可以烘托教學氣氛,增強教學的感染力。如在講述中國古代史《昌盛的秦漢文化》時,在適當?shù)臅r候讓古典音樂響起,可以讓學生自然融入我國燦爛的歷史文化之中,產生民族自豪感。又如講述中國近代史上的《中法戰(zhàn)爭》時,使用悲壯的音樂,暗示對戰(zhàn)爭不敗而敗的痛惜,對清政府腐敗無能的痛恨。
三、運用多種媒體導入新課。運用錄像資料導入新課,如在講述《1929-1933年世界經濟危機》時,播放一段經濟危機造成的經濟蕭條、社會恐慌的錄像,引導學生思考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發(fā)生的原因、危害、影響,從而順利導入新課。歌曲導入新課,如在講述《中國共產黨堅持敵后抗戰(zhàn)》時,播放《我們在太行山上》,引導學生思考在抗日戰(zhàn)爭的困難時期,中共進行抗日的信心和決心。用對聯(lián)導入新課,在《甲午中日戰(zhàn)爭和民族危機的加深》一課開始時向學生們出示一幅對聯(lián):“內無相,外無將,不得已玉帛相將(伊藤博文做);天難度,地難量,這才是帝王度量(李鴻章做)?!币龑W生思考甲午中日戰(zhàn)爭清政府為什么慘???只得“玉帛相將”,具有“帝王度量”,由此導入新課。
四、在教學過程中引用多種媒體,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1. 使用照片或錄像,如在《甲午中日戰(zhàn)爭和民族危機的加深》一課,黃海海戰(zhàn)的學習就可以借助于錄像提供的實例,效果好、內容豐富。2. 引入相關的歷史文獻資料、名人名言,擴大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閱讀史料、分析問題的能力。3. 提供配樂詩朗誦,如在《三國鼎立》一課中引入蘇軾的詩《赤壁懷古》,在悠揚的詩樂中幫助學生正確評價曹操。4. 利用多媒體的交互功能,根據教材需要,制作比較表、柱狀圖、框架知識結構或設計選擇搭配題。如在《五代十國的更迭和北宋的政治》一課,通過柱狀圖反映北宋時期禁軍人數(shù)的猛增再合適不過了??蚣苤R結構在復習課中使用比較普遍,設計選擇搭配題在小結或課堂練習時比較適用。5. 根據課堂需要制作二維或三維動畫,把靜的課堂轉化為動的形態(tài),形象地展示歷史事件。二維動畫在地圖教學中應用比較普遍,如《鴉片戰(zhàn)爭形勢示意圖》等。以《人民解放軍渡江作戰(zhàn)示意圖》為例說明,首先用掃描儀將示意圖掃進計算機,用PHOTOSHOP繪圖工具將示意圖作藝術處理,之后使用AuthorWare軟件作動態(tài)處理,將解放軍三階段的進攻方向分層次以不同的顏色閃動出現(xiàn),利用按鈕操作。三維動畫的制作多使用3DMAX軟件,能夠立體展示事物或事件,如在《高度繁榮的宋元文化》一課,將泥活字的制作過程、木活字轉輪盤、司南模型、羅盤針使用方法等設計制作成立體動態(tài)圖,有助于學生對我國四大發(fā)明的真實了解,效果非常好。
五、運用多媒體完成課堂總結。利用多媒體的優(yōu)點,可將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內容重新演示,強化學生的記憶。也可用知識結構圖等形式完成總結。
總之,一切要從教學的需要出發(fā),力求做到形勢與內容的和諧統(tǒng)一。對歷史教師的要求是:不能只充當機器操作員,淪為使用電教媒體的技能教書匠,而要成為駕馭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教學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