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海俠
摘要:很多學生都怕寫作文,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平常沒興趣、積累的素材少、作文的方法沒掌握好、訓練不得法。本文針對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能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作文;寫作;興趣;能力
寫作在語文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語文的“半壁江山”。事實上,很多學生都怕寫作文,探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平常沒興趣、積累的素材少、作文的方法沒掌握好、訓練不得法。教育家烏申斯基曾說過:“沒有任何興趣,而被迫進行的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愿?!睆闹锌梢?,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能給予學生自由選擇、自由發(fā)揮的空間,激起學生嘗試探求的積極性。我在這些年從事語文教學實踐中做了一些提高學生寫作興趣和能力的嘗試,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一、加強審題訓練,多審題、精寫作
作文的第一步就是審題,作文審題是否正確,關系到文章的成敗,因此,寫作訓練離不開審題。教學中,我注意引導學生掌握審題的一般技巧,如命題作文要做到:(1)審標題,注意題目的內容;(2)審寫作要求(包括注意事項、提示),注意選擇表達方式及寫作方法。材料作文(包括看圖作文)審題時除了注意上面兩點外,還要審清材料,多則材料的要進行歸納總結,找出最佳角度、最佳立意。審好題后就是寫作,寫作不是文字越多越好,精寫作,寫出新穎獨特的東西來才會讓人耳目一新。就拿“改革開放三十年”這個題材來說,一般的同學都是大理論地夸贊我國三十年的變化,羅列好多成果。這確實能讓人了解到中國的進步,但卻缺乏感染力,假若能用三十年前和三十年后兩個鏡頭的對比來說,我想效果會更好些。
二、鼓勵學生博覽群書,收集寫作素材,豐富用詞
寫文章沒有素材是不行的,在教學生活中我經常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多讀些有益的書刊,增長見識、開闊視野。并在班級為學生訂閱了《作文報》、《初中語文》等,鼓勵同學們自主閱讀,讀后寫筆記,積累典型素材。在此基礎上,我又要求學生把平時讀到的好詞好句或他們認為感興趣的、有感受的文章都摘抄下來。這樣,久而久之,在寫作素材方面,同學們就會是一個“富翁”了。
中學生的生活面過窄,直接導致了“三缺”:缺語言、缺生活、缺興趣。詞匯的缺失,也與平時學生的閱讀量有關,人不是一生下來就什么都會的,多是在后天的耳濡目染中學會許多東西。所以學生博覽群書時在大腦中儲存
豐富的詞語也是非常必要的,這就避免了詞到用時方恨少的局面。恰當詞語的運用對表情達意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結合課堂教學實際、生活實際,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許多同學在寫作文時往往苦思冥想卻無從下筆,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缺乏生活體驗、不注意觀察、不會觀察,不能不說是主要原因。因此將自己融入生活去觀察是寫作的第一步。魯迅先生說:“如何創(chuàng)作,第一須觀察?!庇^察,可以獲取寫作材料,可以從材料中提煉出深刻的思想,可以把人和事描寫得真實、具體、生動。生活中處處有閃光點,要善于多角度觀察生活,發(fā)現、捕捉生活中的精彩鏡頭,激發(fā)創(chuàng)作的熱情,這樣才能積累出好的寫作素材,從而寫出好的文章來。像郭沫若的名篇《天上的街市》,不都是在精細地觀察中引起聯想和想象,才寫出了其他作家所沒有寫出的新意嗎?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結合課文內容,引導學生注意觀察生活,如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經濟生活、文化生活、科技生活;自然景物、四時變化、世間百態(tài)、人情冷暖、草木鳥獸蟲魚等,讓他們做生活的有心人,做到“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然后根據自己的親
身體驗寫日記、寫周記,內容包括校園、家庭、社會多方面,結果不少同學寫出了有新意的好文章。
四、在教學實踐中,作文訓練力求系統(tǒng)化
在作文教學訓練中,一方面,我讓學生對往屆中考作文進行審題,我作分析,詳細講評“狀元”文章,讓學生較系統(tǒng)地熟知中考作文類型;另一方面,我又以符合寫作目標要求、符合學生實際、有新鮮感為原則,精選作文體裁和題目,對學生進行系統(tǒng)化的作文訓練。我選擇了一些類型和題目:(1)記敘文:《我的班主任老師》,恰當運用肖像描寫、語言描寫、行動描寫、心理描寫以及對人物起襯托作用的環(huán)境描寫等方法,在記敘的過程中恰當地進行議論和抒情;(2)說明文:《文具盒》,按一定的說明順序,運用三種以上說明方法;(3)議論文:《驕必敗》,要求觀點明確、論據充分、語言精煉、論證合理、有嚴密的邏輯性,恰當運用舉例論證方法;(4)看圖作文:做到“無中生有,化靜為動”。一要看準圖意,對準焦點;二要前想“起因”,后推“結果”;三要補充“場景”,完善“故事”;四要合理想象,創(chuàng)造新意。這樣學生寫作時有路可尋,也就不覺得作文無法下筆了。
五、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寫作水平
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很難激發(fā)學生的靈感,而現代技術應用到教學中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很大的作用,所以在作文教學中我還注意發(fā)揮了多媒體的作用。多媒體有較大的容量,有利于學生開闊視野,再者把聲音、圖像、文字、視頻等有機地結合了起來,能化靜為動、變枯燥為生動、變抽象為形象,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一個有聲有色的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這樣的課堂充滿趣味,極大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更好地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一堂課中常能因為一景之美,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去品味作品中所創(chuàng)造的意境,如:奧運申請成功時人民歡騰場面的回放,既讓學生體會到奧運對我國的重要,引發(fā)他們對奧運知識的探求,也更真切地使他們感受到那種振奮人心的激情。有了相關知識,有了感覺,那么在寫作有關題材的作文時就有話可說了。語文內容的豐富性要求學生必須多讀多寫,而閱歷的增加、知識量的豐富使學生的見識面廣了、理解能力提高了,那么相關知識在實際應用中就更能從容自如了。總之,多媒體進行的作文教學,可以創(chuàng)設出特定的教學情境,它豐富的表現力常會引發(fā)學生無窮的遐想,激發(fā)他們豐富的聯想和想象力,而聯想和想像是在觀察基礎上表情達意的一種重要的思維方法;它豐富了眼前之景,從而使學生的思維高度活躍激起創(chuàng)新的火花,產生出前所未有的靈感,極大地發(fā)揮出他們的潛力,提高其寫作學習興趣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