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柱
摘要:為了節(jié)約能源,減少環(huán)境污染,合理利用筑路資源,少占筑路廢料堆放用地和降低路面工程造價,在瀝青路面大修改善過程中,推廣采用舊瀝青面層的利用技術是當前國內外養(yǎng)路部門普遍十分重視的問題。
關鍵詞:舊瀝青面層 再生利用 探討
舊瀝青面層的利用,一般分為兩種情況:一是將舊面層的結合料、舊集料進行再生,組配成合格的再生瀝青混合料重新鋪筑路面使用,叫做再生利用。二是舊面層在破碎后僅需摻加少量的結合料或礦料后使用,叫做重復利用。再生利用按施工溫度可分為熱拌再生法和冷拌再生法兩種,為了改善和提高再生瀝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在加入的新瀝青中可摻加諸如橡膠、熱塑性聚合物、硫磺等外摻劑。無論采用何種利用方法,事先均應進行認真的調查、檢測和詳細的技術經濟分析,因地制宜,量材使用。
1.其利用范圍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
1.1 再生利用基本適合于各種瀝青路面結構的面層。
1.2 重復利用僅限于用作面層下嵌鎖型基層或聯(lián)結層;或用作交通量較小的路段面層的下面層,但表面必須用新的瀝青混合料封層;也可在交通量不大的次要公路上直接用作面層以及用來作為改善高級、次高級路面的路肩或平交道口、次要道路的路面和小面積破損的修補。
2. 再生利用時使用的外摻劑或軟化劑以及添加新的集料與舊瀝青混合料的摻配方法按以下步驟進行
2.1 首先應根據(jù)原路面的結構、材料情況,分段采樣進行混合料的抽提試驗,測定其瀝青含量或油石比以及瀝青的針入度、軟化點、延度、化學組分,有條件和需要時,還應測定瀝青的絕對粘度、流變指數(shù)、瀝青質和軟瀝青質的溶度參數(shù)等指標,并進行集料的篩分試驗,以便針對性選用再生劑,摻加新的瀝青以及集料的品種與規(guī)格,為再生利用詳實、科學的實際依據(jù)。
2.2 按公路等級、交通量、施工條件等選定再生瀝青路面結構類型、使用的層位和相應的瀝青針入度指標,即再生瀝青所需的針入度。
2.3 通過試驗確定外摻劑和軟化劑的種類或劑量。當舊瀝青摻入新瀝青及外摻劑或軟化劑后,經試驗取其針入度、延度和軟化點符合要求者,即可作為選定的外摻劑或軟化劑及其所需的劑量。
2.4 確定新的礦料級配。根據(jù)舊礦料級配及其摻配率、舊礦料細化程度,選擇摻配新的粗集料,使其合成級配符合再生瀝青混合料的級配組成要求。
2.5 確定結合料用量可按如下方法確定:
2.5.1 再生瀝青混合料的結合料用量,應包括舊瀝青混合料中已有的舊瀝青含量、外摻劑或軟化劑含量和新瀝青的摻配數(shù)量。
2.5.2 配合比例,應根據(jù)新集料用量以舊瀝青混合料的比例以及再生瀝青混合料的總油石比通過馬歇爾試驗確定。
3.舊瀝青面層再生利用的施工方法
3.1 挖揭舊面層,可采用人工或路面銑刨機按面層厚度挖削,應避免破壞基層,并應在氣溫較低季節(jié)進行。
3.2 清理、選擇舊料,應選用光澤好、不呈干澀發(fā)脆的舊料,并清除附著的粘土、石粉等雜質,收集儲運到拌合場;堆場地基應平整堅實,排水良好,多雨地區(qū)應設雨棚遮陽擋雨,保持干燥、松散,堆料高度一般小于1.5m,以不結塊為宜。
3.3 破碎,有冷破碎法和加熱破碎法兩種。冷破碎法在氣溫較低時采用破碎機機械破碎后,用篩分機篩除超規(guī)格大顆粒及塵土石粉,按規(guī)格將舊料堆存?zhèn)溆?;加熱破碎法即采用各種熱能使瀝青舊料熱熔分解。
3.4 制備再生瀝青混合料
3.4.1 摻加再生劑,預先將先要摻加的再生劑(常用有潤滑油、機油、玉米油等),噴灑摻拌在瀝青舊料中,靜止數(shù)小時或1-3天,使再生劑滲入軟化舊料;也可在拌制再生混合料時將再生劑噴灑入舊料。
3.4.2 施工配料,將再生混合料的組成設計,視再生混合料的拌制方式,將舊料、新集料、新瀝青及再生劑進行配料。
3.4.3 每次摻加新瀝青的數(shù)量為總瀝青量與舊料摻配量中舊瀝青含量之差。
3.4.4 再生瀝青混合料的拌和,必須準確掌握加熱、摻配工藝和劑量,切實控制拌和溫度,一般新集料先進入高溫區(qū),加熱溫度可達160℃-230℃,而舊料宜進入余熱區(qū)通過熱交換和余熱升溫融化,待新舊集料混合后,再加入新瀝青拌和至顏色均勻一致出料,出料溫度應在140℃-160℃。
3.4.5 認真做好工地試驗,檢驗再生瀝青混合料的瀝青含量、物理力學性能等指標,如有不合設計要求的,應及時檢查原因,修正配比或工藝,以確保工程質量。
3.4.6 再生瀝青路面的攤鋪、碾壓、初期等工藝、質量要求與一般瀝青路面施工基本相同。
4. 結束語
舊瀝青面層的再生利用僅處于初級階段,只要我們從節(jié)能減排的高度重視此項技術,就一定能夠推廣使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