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爽
[關鍵詞] 奧爾夫音樂教育 鋼琴教學 實踐運用
一、什么是奧爾夫音樂
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是當今世界最著名、影響最廣泛的三大音樂教育體系之一。奧爾夫的音樂教育原理或曰“理念”用一句話即是原本性的音樂教育。原本的音樂是和動作、舞蹈、語言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它是一種人們必需自己參與的音樂;它帶來的是小型的序列形式、固定音型和小型的回旋曲形式。原本的音樂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機體的、能為每個人學會和體驗的、適合于兒童的。
二、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在鋼琴教學中實踐運用的過程
將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理念以及基本內容引入鋼琴教學,選擇最適合奧爾夫音樂教育的群體(3~6、7)歲的學前兒童為主要研究對象,在鋼琴教學中的運用有以下幾個步驟:
(一)節(jié)奏旋律
幼兒對節(jié)奏感十分敏感,聽到節(jié)奏感強的音樂身體就會不由自主的動起來,結合這個特點對幼兒節(jié)奏、旋律的練習方法主要有:
1.結合語言(主要有兒歌、童謠等)
主要以四二、四四拍子作為教學起點
(1)例,小湯1冊初學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的結合練習如下:
我 -愛 - |爸 -爸 - |我 -愛 - |媽 -媽 - |我 -愛 -|家 - - -|
(2)例,在學生把《瑪麗有只小羔羊》的節(jié)奏打準確,音符唱準確后可以給這首曲子編上歌詞,教師做示范學生可以邊打節(jié)奏邊唱歌詞。
3 2 1 2 | 3 3 3 - | 2 2 2 - | 3 3 3 - |
我有一只 小羔羊,小羔羊,小羔羊,
3 2 1 2 | 3 3 3 1 | 2 2 3 2 | 1 - - - |
我有一只 小羔羊,潔白又可 愛。
(3)對學習過的不同時值的音符可以運用九宮格進行復習如(圖1):
2.聲勢教學(用幼兒的身體做樂器,是對幼兒進行節(jié)奏訓練的一種簡單又有趣的方式)主要形式:
a.捻指;b.拍手;c.拍腿;d.跺腳
例:以常見的2/4、4/4、3/4拍子為例對學生進行做節(jié)奏感覺訓練,教師先做示范讓學聽,教師示范可以用多種方式。
(二)音名、唱名
1.唱名訓練:可以借助手勢的變換與教材結合同步訓練。所謂手勢的變換就是隨著音階的走向高低做出的相應的手勢,方便幼兒記憶,同時對提高幼兒的音準也有幫助。
2.音名訓練:對于英語基礎的幼兒直接給他們講這幾個英文字母,并告訴他們英文字母循環(huán)的規(guī)律,對于沒有學習過英語的幼兒講解時語言要盡量簡單,我們可以把音名說成英文名字配合相應的動作,如;音名B手可以做手槍狀,引起幼兒的聯想到音名B
3.音名唱名結合訓練:利用聲勢教學中的相反元素訓練即大小聲訓練。如:教師小聲說唱名,幼兒大聲回答音名。反復訓練,幫助記憶。
(三)基本彈奏方法
1.左右手分辨訓練
(1)高音譜號讓幼兒舉起右手,低音譜號舉起左手。
(2)符干向上讓幼兒舉起右手,符干向下舉起左手。
(3)以上兩種方法結合運用,配合教材一起運用,即使分辨不清楚左右手的幼兒經過訓練后也能很準確的分辨出用哪只手彈奏。
整個活動以幼兒為主體,不要求學生動作多么完美,需要的是情感和環(huán)境的寬松、自由,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狀態(tài)下完成鋼琴課,消除鋼琴課一對一教學學生的緊張情緒。始終保持學習鋼琴的興趣,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