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永
【摘要】家庭教育是人類社會最古老的教育,它與后來形成的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相輔相成,是發(fā)展人類社會文明不可缺少的三種教育形式。中國有重視家庭教育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但是,目前我國家庭教育的現(xiàn)狀不容樂觀,存在著許多認識上的誤區(qū)和實踐中的不良做法,給我國的教育乃至整個社會的發(fā)展帶來了許多不利影響。筆者著重在家庭教育觀念和家庭教育方式兩個方面來分析家庭教育的問題,并在更新家庭教育觀念,端正家庭教育方向及改進家庭教育方式上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希望在加強和完善我國的家庭教育上進點自己的微薄之力,以求為我們的下一代創(chuàng)造一個更加美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
【關鍵詞】家庭教育;問題;教育觀念;期望值;對策
The Family Education Problems and Solutions
Li Yong
【Abstract】Family education, as the oldest educational form in the human history, supplements one another with later school education and social education, all of which are three essential educational forms during Development of human civilization. Family education has always been regarded as an excellent tradition and valued. But the family education actuality in our country is not optimistic present. There are a lot of misunderstandings and bad practice in the modern Chinese family education, which have affected education system and even the social development. The writer focuses on family values and family education, family education methods to analyze the problem of the both aspects. Update my views and suggestions on family education correcting family educational direction and improved family education on. China hopes to strengthen and improve the educational progress of the family point their meager efforts. Create a better family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for our children.
【Key words】Family Education; Education; Expectations; Countermeasures
1. 前言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 是兒童生活的第一環(huán)境,是青少年成長的第一場所。家庭的環(huán)境,父母的教育會對孩子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作用,這種影響甚至于終生難忘。家庭對孩子的教育影響不同于托兒所、幼兒園和學校。托兒所、幼兒園、學校的教師是在孩子成長的某一時期影響著他們,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可以接受許多不同教師的影響。但家庭則不同,孩子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比任何教師都長,甚至長大成人,踏上了工作崗位,成家立業(yè)之后,還和父母保持親密的聯(lián)系。因此父母不僅是孩子的啟蒙老師,還是孩子的終身老師。家庭教育在整個教育系統(tǒng)中居于基礎地位,起著關鍵作用[1]。
我國的家庭教育在觀念和方式上還仍然存在著不少與素質(zhì)教育不相適應的問題和誤區(qū),需要人們分析和解決。
2. 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家庭教育觀念方面的問題。家長的教育價值觀念是指家長與教育觀點和教育行為相互關聯(lián)著的一系列主觀評價的態(tài)度傾向[2]。家長是孩子的終生教師,家長的教育觀念對孩子的成長和發(fā)展至關重要。然而,當今家長在教育子女方面卻存在這樣那樣的錯誤觀念,這些觀念嚴重影響著孩子的成長。
2.1.1 智育第一。很多家長只是督促子女好好學習,同時也把這些認為是家庭教育之第一位的責任。作為家長,孩子的學習狀況常常是他們關注的焦點,也是最為敏感最能引起情緒波動的事情。不少家長忽視孩子個性、精神和良好品德的形成,把教育理解為純智育,把家庭教育殘縮為純智育,又把智育殘縮為提高學習成績(分數(shù))[3]。
2.1.2 重視身體健康,忽視心理健康。 “現(xiàn)在意義上的健康包括身體和心理兩個方面”[4]。世界衛(wèi)生組織提出: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或不虛弱,而是身體上、精神上和社會適應方面的完好狀態(tài)。許多家長認識不到這一點,不僅不重視心理健康,而且無視心理疾病的存在,甚至把心理疾病當成精神病來看待。對心理健康認識的不足,使家長重視身體強壯,而忽視心理建康[5]。
2.1.3 過分依賴學校教育。很多家長認為教育是學校、教師的事情,只關心孩子的分數(shù),僅以孩子的分數(shù)評價學校和老師,這根本就是放棄家庭教育的表現(xiàn)。關于那些不直接參與認識過程的心理因素,如興趣、意志、情感、性格等方面的情商教育和道德品質(zhì)的培養(yǎng),學校教育卻顯得蒼白無力[6],而家庭是培養(yǎng)孩子的第一土壤。如果家庭教育不能較好地發(fā)揮其功能的話,孩子的情商教育和道德品質(zhì)教育將成為空白,人格方面將出現(xiàn)重大缺陷。
2.2 家庭教育方式方面的問題。調(diào)查資料表明,目前青少年的家庭教育中,家長不善于掌握特別是不能采用正確合理、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的情況也是經(jīng)常的和多見的,突出的問題具體表現(xiàn)在:
2.2.1 忽視個性,強行塑造。許多家長無視孩子的心理、生理發(fā)展的特點和個性,不管孩子的天賦和興趣愛好,只是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既定要求和模式,專制地為孩子設計好人生軌跡,或者把自己的遺憾寄托在孩子的身上,一直逼孩子往自己以為是正確的路上走,去強行培養(yǎng)和塑造孩子。
2.2.2 過早過多的智力開發(fā)。當前早期教育中,表現(xiàn)為過早和過多的智力開發(fā)。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應該是通過父母的言傳身教,通過父母的一言一行去影響孩子。但是目前不少家庭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開始強化智力教育,把家庭變成了學校。認為“教育越超前越好”。
2.2.3 用打罵來懲罰孩子。一些家長根本不考慮孩子的自尊心,動不動就對其加以訓斥,更甚者采取棍棒教育。打罵會使孩子的心靈及身體受到摧殘,抹殺了孩子的個性和創(chuàng)造精神。在專制體罰下長大的孩子,很容易形成膽小、憂慮、孤僻的性格,有的則產(chǎn)生逆反心理,偏激、固執(zhí),甚至進行對抗[7]。如此一來你還覺得拿出棍棒打孩子是很管用的管教方式嗎?
2.2.4 “關心過度”現(xiàn)象普遍存在。我國獨生子女家庭在親子關系上普遍存在著“ 子女偏重”“子女優(yōu)先”等特點。它表現(xiàn)為家長在感情上過度依戀子女,在生活上、教育上對子女“關心過度”[8]。即對子女操心過多,憂慮過多,指導過多、監(jiān)督過多,給予物質(zhì)和心理的照顧過多,尤其是對子女教育上的要求過多,超出了子女所能耐受和容忍的程度,抑制了他們獨立性和完整個性的健康發(fā)展。
2.2.5 不注意良好家庭教育環(huán)境的營造。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是進行正確家庭教育的必備條件,遺憾的是當前許多家長忽視了這個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家長總是希望孩子改掉壞毛病,一旦發(fā)現(xiàn)孩子的問題都免不了一通數(shù)落甚至責打,然而,家長卻沒意識到自己的言行已經(jīng)在孩子身上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了。
2.2.6 隔代撫養(yǎng)問題。在很多家庭中,由于父母忙于工作或在外工作無法全身心的照顧孩子,就把孩子教給祖輩照管。認為這樣就沒了后顧之憂。他們不知道的是這種隔代撫養(yǎng)帶來了很多不利于兒童健康與成才的“隱患”。
(1)延長兒童“童稚”心理。一生的坎坷經(jīng)歷,注定了祖輩對孫子們的偏愛,這種偏愛在很大程度上屬于溺愛。愛得過分,就會阻礙孩子正常心理發(fā)育。(2)導致教育的“脫代”。 (3)疏遠兒童與父母的關系,導致親子的“隔閡”。祖輩愛孫與父母愛子,既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同之點。相似是彼此都愛孩子,不同點是祖愛孫偏于“慈”“寬”“容”,而父愛子則偏于“嚴”。這種教育支點的分歧,很容易導致親子隔閡。
3. 提升家庭教育效果的對策與建議
青少年兒童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對于家長,不但應為家庭教育投入心血和熱情,而且要以科學的態(tài)度對待孩子的教育問題,努力走出家庭教育的誤區(qū)[9]。
3.1 更新觀念,端正家庭教育的方向。家長的教育觀念,是家長基于對子女身心發(fā)展的認識形成的對家庭教育的理解,它直接影響著家長對子女進行教育的目標、方向、手段和家長的教育方式 、行為,并對孩子的發(fā)展產(chǎn)生重大影響[10]。 家長要切實適應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更新觀念,端正家庭教育的方向。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破除長期應試教育形成的陳舊觀念,樹立素質(zhì)教育的新觀念,是當前加強和改善家庭教育的關鍵。
3.2 家長對孩子要有一個恰當?shù)钠谕?。期望值反映著家長對家庭教育的重視程度,也是實現(xiàn)教育目標的重要條件。但如果期望值背離了社會需要或孩子身心發(fā)展的內(nèi)在規(guī)律,特別是期望值過高,不但不利于教育的實施,相反還會造成教育的負效應。過高的期望值是使家庭教育走入誤區(qū)的重要原因之一。對于家長而言,以科學的態(tài)度為孩子確立一個可行的目標是尤為重要的。
3.3 適應個性,順其自然。每個人生來都不相同,天資也有差異,要根據(jù)不同的教育對象的特點,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事實證明強行塑造的家庭教育方法,往往激發(fā)孩子的逆反心理,其結(jié)果常常事與愿違。常言道,知子莫如父(母)。父母對于子女的個性、愛好、天賦等應該是最了解的,優(yōu)秀的家長能夠體察入微地掌握孩子的心理、生理狀況,順應天性,按照孩子的不同年齡階段,引導孩子去做需要做的事。
3.4 遵循孩子的年齡特點。孩子的成長是受生理和心理成熟機制制約的,人為地任意提前訓練,會給兒童在生理和心理上造成負擔,還可能影響兒童對學習的興趣,從而產(chǎn)生逆反心理。
3.5 放手讓孩子嘗試錯誤。在有的家庭中,當孩子在準備做新的嘗試時,家長或是說當心啊或者干脆直接把答案告訴孩子,這樣既剝奪了孩子嘗試新事物獲取新經(jīng)驗的機會,又扼殺了孩子的創(chuàng)造思維的發(fā)展。因此,要放手讓孩子去大膽嘗試,進而獲取新的感性經(jīng)驗。不要害怕孩子犯錯誤,更不要用打罵的方式來打擊孩子的積極性。
就像失敗可以積累經(jīng)驗教訓一樣,犯錯誤也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當孩子自動想要嘗試新事物時,大人就算已預知會遭到失敗,但仍應該讓孩子去試試看,也就是讓孩子有機會嘗試失敗的滋味。
3.6 努力營造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
3.6.1 建立民主和睦的家庭關系。一個完善的家庭,一種民主和睦的家庭氣氛是孩子健康成長不可缺少的條件。父母之間要互相尊重,互相體諒,互相愛護,共同關注孩子的成長。父母與孩子之間,應建立一種民主平等關系。既有父母對孩子思想上和生活上的關懷、期待、鼓勵、循循善誘,又有孩子與父母一起交流思想情,給孩子的心靈留下自由的空間,讓孩子感受到心理上的滿足。另外,父母在教育子女的觀點方式上要盡量保持一致,并且能從教育科學角度上努力尋求這種一致。
3.6.2 父母要做好表率作用。“良好的教訓應當有良好的榜樣來陪襯。僅發(fā)于口頭的教訓,只不過聽之于耳。兒童特別急于偵察何者為矛盾,何者為假冒偽善。”[11]約翰Gottman說到:“家長是孩子的情緒教練員,他們教導孩子應對人生起伏的策略。在各行各業(yè),父母的影響包括家庭關系甚至超過智商, 情感的意識和處理感情的能力將決定一個人的成功和幸福?!币虼嗽诩抑懈改缸龊帽砺适欠浅V匾?。家長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特別是為人處事的態(tài)度,判斷是非的標準,都是一本無字的教課書,都會給孩子留下終生的影響。因此,父母應注意自己率先垂范的作用,嚴以律己,以身作則,以身立教?!耙牒⒆雍?,家長首先要好。要想孩子能做到的,首先家長要做到[12]。”
3.6.3 培育學習知識的氛圍。學習是一種個人行動,但他要受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如果父母都喜好學習,對新知識,新技術,新動態(tài)感興趣,日常閑談經(jīng)常涉及一些耐人思索的問題,那就等于為子女營造了一種學習的氛圍,子女自然會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對學習知識發(fā)生興趣[13]。家長要改變“一次教育”的舊思想,樹立終身教育、繼續(xù)教育的新理念,不斷學習新知識,不斷充實、豐富自己。家長勤奮學習的行動本身,一方面對子女是無聲的教育和無形的力量,另一方面也為家長增強了教育孩子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王正榮.談素質(zhì)教育中的家庭教育[N]光明日報,2000-02-24(4).
[2] 佚名.談談青少年家庭教育中的一些問題.http://www.niask.com/Arcicle/0611/20061129141029.htm,2007-03-10.
[3] 佚名.我對家庭教育的一點認識及做法.http://www. niask.com/Arcicle/0611/20061129133634.htm,2007-03-10.
[4] 佚名.家庭教育中常見的五大誤區(qū).http://www. niask.com/Arcicle/0701/2007114203410.htm,2007-03-10.
[5] 方秋堂.家庭教育中的主要問題及解決對策[J].河北能源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3:14-15.
[6] 薛志旺.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助推器[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01,12:295-296.
[7] 王良,郝曉燕.家庭教育特點與家庭德育優(yōu)勢[J].青年探索,2004,5:23-25.
[8] 潘杰.當前家庭教育中的誤區(qū)舉隅[J].安徽教育,2000,11:17-18.
[9] 潘治富.呼喚高素質(zhì)的家庭教育[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2001,34(3):45-49.
[10] 家長也要轉(zhuǎn)變教育觀念[N]人民日報,2000-02-15(3).
[11] 賓克.向主內(nèi)作父母的進一言.http://www. Niask.com/Arcicle/0611/20061129133903.htm,2007-03-10.
[12] 佚名.教育也有家長的一份責任.http://www. Niask.com/Arcicle/0611/20061129134704.htm,2007-03-10.
[13] 郭占愚.需要關注家庭教育[J].張家口師專學報,2003,19(2):61-65.
收稿日期:2008-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