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啟朔 何瑞銀
摘要:雙語教學能夠為專業(yè)教育提供更多可供選擇的個性化平臺,符合高等教育多元化與個性化發(fā)展的趨勢。概念圖是建立專業(yè)教育各門課程相互間邏輯聯系的有效手段。本文從概念圖的理論出發(fā),以《工程熱力學》為實例,分析在該門課程實施雙語教學的依據。
關鍵詞:概念圖;工程熱力學;雙語教學
雙語教學平臺的建設是
培養(yǎng)復合型工程技術人才的保障
隨著我國制造業(yè)國際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本科畢業(yè)生能夠在沿海城市的外資企業(yè)中就業(yè)。畢業(yè)生在實際工作中不僅需要應對各種專業(yè)活動,而且還需要使用外語進行日常專業(yè)交流和閱讀大量的外文專業(yè)文獻。因此,從目前和今后的社會需求來看,培養(yǎng)既懂專業(yè)又能夠勝任國際交流的復合型本科工程技術人才是今后本科教學的研究課題之一。
不過,盡管高校對于“厚基礎、寬口徑”培養(yǎng)模式的重視已經為本科生的發(fā)展提供了豐富的個性化選擇。但是,在復合型人才的培養(yǎng)方面,雙語教學仍然存在許多尚待解決的問題。雙語教學依賴于相應的教學平臺,該平臺又是由一組使用雙語言進行教學的課程構成。使用雙語教學的課程應緊密圍繞專業(yè)教育設置,以便形成一個有機的雙語教學體系。
建設雙語教學平臺是一個復雜的工程。現在,關于高等院校雙語教學的研究已進入高潮,來自不同層面的高等教育工作者從教材、教法、教學環(huán)境、教師、實踐及理論等不同層面對雙語教學進行了探討。本文將從概念圖的理論出發(fā),以《工程熱力學》課程為實例,分析該門課程進行雙語教學的依據。
概念圖的理論基礎、概念及作用
自美國康奈爾大學教育系的諾瓦克(Joseph D. Novak)教授于1984年首次提出概念圖這一概念以來,概念圖在西方國家被廣泛用作教學的有效工具。上世紀末概念圖被引入我國,現已成為一種有效的工具應用于各個領域,如學科教學、遠程教學系統(tǒng)、網絡課程開發(fā)、計算機、電子信息技術等。
概念圖是一種以圖表的形式反映概念和概念之間關系的空間網絡結構圖,它一般包括節(jié)點、連線、層級及命題四個基本要素。節(jié)點表示概念,這里的概念泛指感知到的同類事物的共同屬性,它可以表征為學科概念、圖形、命題、信息點等。連線表示概念間的意義聯系,并用箭頭符號表示其方向。命題是兩個概念之間通過某個連接詞而形成的意義關系。層級是概念的展現方式,它包含兩個含義:一是在同一知識領域內的概念根據其概括程度進行層次排列,概括性最強的概念在最上層,所包括的從屬概念在其下,用來充實概念的具體概念在圖的最下層;二是不同知識領域的概念圖可以就某一概念實現分層超鏈接。概念圖可用作“教”,包括教學設計、教學優(yōu)化、教師發(fā)展等;也可用作“學”,包括知識同化、知識整合、學生發(fā)展等;還可以用作教學評價。
根據概念圖理論,可以將一個普通機械類專業(yè)教育內容以概念圖的形式呈現,如圖1。
使用概念圖描述雙語教學平臺與專業(yè)教育的關系
與專業(yè)教育相比,雙語教學平臺畢竟是輔助平臺,不是為所有學生設計的。對于單招生或者英語水平太差的學生來說,強迫其接受雙語教學是不現實的,也是不明智的。而且,我國的產業(yè)需求也不完全認同既懂專業(yè)又說流利英語的復合型工程技術人才。因此,在設計雙語教學平臺時必須首先深入分析工科專業(yè)教育的性質,尤其重要的是需要深入認識一門課程在專業(yè)教育課程體系中與其他課程之間的關系。
在梳理一門課程與其他課程之間的關系時,概念圖是一個有力的工具。就《工程熱力學》的教學內容看,其內容既有對前期課程內容的依賴,又有對后續(xù)課程內容的支撐。這種向前依賴與向后支撐的關系可以由該門課程的具體內容體現出來。比如,在討論熱力學中一個系統(tǒng)的膨脹做功時,可以引出pressure,displacement,cross sectional area,work,expansion work,compression,product,integral,differential,balance,force,piston,cylinder,working media,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hydraulic power transmission,tractor,vehicle 等一系列專業(yè)詞匯,分別關系到不同的專業(yè)課程。依據這些具體的內容之間的聯系可以建立相關課程之間的邏輯關系,該邏輯關系同樣可以用概念圖表示,如圖2。
通過概念圖給出了一門課程的教學內容與其他課程內容之間的邏輯關系,這些邏輯關系又分為“強關聯”、“弱關聯”與“無關聯”三種相關關系。強關聯表明一門課程必須強烈依賴另一門課程的教學內容,如《理論力學》等專業(yè)基礎課必須依靠《高等數學》的內容,而《機械設計》又必須建立在《理論力學》的教學基礎上。與此不同,弱關聯的課程之間的邏輯聯系不需要如此強烈。比如,《工程熱力學》課程的部分內容在一定程度上依賴于《大學物理》等前序課程的教學,但是這種依賴程度并不高。同樣,《工程熱力學》也是其后續(xù)課程,如《農產品加工》等專業(yè)課的支持內容,但是,其支持力度也無法與強關聯的課程相比。最后一類是與專業(yè)教育無關聯的課程,如《思想品德》等人文教育的課程,這些課程的教學內容和術語表達不涉及專業(yè)內容,因此屬于專業(yè)無關聯的課程。圖3顯示農業(yè)機械化及其自動化專業(yè)部分課程之間的這三種類型的邏輯關系,其中,實線連接表達強關聯,虛線連接表達弱關聯,而無連接的課程為無關聯的課程。
從概念圖3可以發(fā)現,選擇一門課程作為雙語教學課程應滿足3個基本原則:(1)在構建雙語教學平臺時,要充分考慮到選擇該教學平臺的學生群體的英語水平和知識結構。鑒于目前大多數學生都不能十分有效地適應雙語教學,構成雙語教學平臺的課程群應盡可能不選擇那些強關聯的課程,否則,一些學生會因為英語水平低而嚴重影響其對專業(yè)知識的掌握。(2)無關聯的課程不適合于雙語教學,因為,此類課程無法通過向前與向后的關聯實現與專業(yè)術語及其表達之間的聯系。如,《法律基礎》等人文教育方面的課程無法與該專業(yè)內容相聯系,將此類課程設置為雙語教學課程最多只能幫助提高學生日常英語的表達能力,而無法增強學生在專業(yè)方面的英語運用能力。(3)適合于雙語教學的課程是那些既與主干專業(yè)課程相聯系,但又不是強關聯的課程。由此可見,《工程熱力學》非常適合進行雙語教學。因為,對于一些意愿選擇該課程而英語水平較差的學生來說,由于語言障礙造成其對學習內容的不完全理解并不會對其核心專業(yè)能力的構建造成實質性的損害。而同時,《工程熱力學》又能夠密切圍繞工科的專業(yè)教育展開,從而真正令雙語教學為專業(yè)教育服務。
運用概念圖表達雙語教學課程邏輯關系的啟示
大學教育必須重視多元化與個性化,在保證絕大多數學生對專業(yè)教育的需求的前提下,應當為學生提供足夠多可供選擇的教學平臺。而雙語教學平臺是高等院校在未來面向國際化的一個重要的舉措。
概念圖在專業(yè)教育設計中的運用表明,健全的雙語教學平臺是由一系列雙語課程構成的集合體,而且這些雙語課程必須密切聯系專業(yè)教育。比如,對我院農業(yè)機械化及其自動化專業(yè)的學生來說,將《思想品德》等課程列為雙語教學顯然絲毫無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雙語能力。
概念圖對于專業(yè)教育強關聯、弱關聯以及無關聯課程的判斷是合理認定何種課程適合于雙語教學的參照基準??紤]到工程學科課程相互間的密切關系,將一些關系到專業(yè)教育成敗的核心課程列為雙語教學課程是不合適的。在進行此類課程的教學時必須要保證絕大多數學生能夠扎實地掌握所學內容,而雙語教學在現在的學生英語水平狀況下總是很難保證讓絕大多數學生完全接受。因此,不能冒險用失敗的專業(yè)教育進行雙語教學的交換。二者不應該是犧牲一者成就另一者的關系,而應是相互補充與支持、互助互惠的關系。
使用概念圖表達一個專業(yè)的課程體系內部各課程之間的聯系需要以教學內容為出發(fā)點,從而建立課程與課程之間的聯系,并進一步鑒定各關聯的強弱以及有無,這是一項繁重的工作,需要大量從事專業(yè)教育的教師參與。
參考文獻:
[1]王國惠,李春茂.論“浸入式”雙語教學模式及其作用[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5).
[2]晉建秀,陳艷峰.高校雙語教學現狀與實踐分析[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5).
[3]陳慶山.淺析高等農業(yè)院校雙語教學問題[J].東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6).
[4]賀利芳,張剛,周圍.關于高等院校專業(yè)課程雙語教學的探討[J].高等教育研究,2007,(9).
[5]張麗萍,吳淑花,何琪.我國概念圖研究概覽[J].現代教育技術,2007,17(5).
[6]張麗平,劉建軍,何琪.概念圖及其教學功能探究[J].理工高教研究,2006,25(4).
作者簡介:
丁啟朔(1968—),男,博士,南京農業(yè)大學工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農業(yè)工程專業(yè)教育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