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慶高
摘要:本文提出了善意批評的五種方式:從贊揚學生入手,不作無謂的批評,努力保護學生自尊心;間接地提醒學生,注意自己的錯誤和不足,努力提高自制力;先談自己的錯誤和不足,批評學生時就可保住學生面子,消除其抵觸情緒;只能建議,不能命令,努力找準自己的位置,成為學生合作的伙伴;幽默的批評,可化解敵意,融洽師生關系。
關鍵詞:修養(yǎng);批評;場合;方式;方法;接受
有人說:如果說贊揚是撫慰人的陽光,那么批評就是照耀人靈魂的巨鏡。教育學生客觀地看待自己的優(yōu)缺點,他們才能不斷地取得進步。但人非圣人,從人的本性來說,是對尊重的需要,必然潛藏著對批評的抵觸。認清這個道理,我們就要注意兩個方面:①批評別人時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使受批評的學生保持聞過則喜的心態(tài);②批評別人時,要注意場合、方式、方法。下面談談自己的感受:
一、從贊揚學生著手,不作無謂的批評
批評的目的是幫助別人進步,而有的老師批評學生是用來泄憤,發(fā)泄不滿,抱怨,有時甚至是通過指責別人來抬高自己,這種教育方法只能以失敗而告終。因為,人們都要維護自己做人的權利,都需要自尊,而批評容易傷害到別人的自尊。那年,我任六年級數學老師,一次月考,班級中有一位年齡最大、個子最高的女孩數學考得很差,影響了班級在年級的排名,我很生氣地說:“你考這點鬼分數,差死了!”當時,這位女孩聽到這句話,就傷心地哭了。幾年后,我又見到了這位女孩,閑聊中她說對我當時批評她時說話的語氣、神態(tài)記憶猶新,真是“好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喪心十年寒”??鬃诱f:“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睙o謂的批評、指責、抱怨,正是得罪人的根源?,F(xiàn)在想想,也后悔當時不該對這位女孩說出這樣的話。要糾正不合理的教育方法,正需要增強自身修養(yǎng)。要想盡量讓學生高興地接受老師的批評,使對方認識到老師不是在對他進行人身攻擊,藝術教育要比聽一些令人不愉快的批評好得多,這樣師生關系才會逐漸融洽,學生才會有安全感。
二、間接地提醒學生,注意自己的錯誤或不足
教師不要動輒批評學生,如能了解原因,就會發(fā)現(xiàn)原來他們是值得原諒、值得同情的,這樣我們也有了自制力。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能在那些所謂的不聽話、不順從的孩子身上發(fā)現(xiàn)他們的優(yōu)秀。俗話說:退一步,海闊天空。遇事多忍一忍,忍讓表明有理智,會增添教師的魅力。我們在工作中若能間接地提醒學生注意自己的錯誤,給他的感覺就好似我們一直在贊揚他。比如,我班上有一位學生在一次測試中,語文、英語考得比較好,就是數學沒考好。我是這樣對他說的:“你的語文、英語考得不錯,而且我相信你有這樣聰明的大腦,好好努力,下次數學也會考得很好的?!庇秩?我班學習最好的一位同學,一次數學沒考好,她內心自有一種內疚和煩躁感,我及時安慰她:“從來不差的,就這一次又算得了什么?”這樣體貼入微的話語,使她又重新振作起來。這就是將批評化成激勵,就是間接批評的效力。我看出這兩位學生都在爭取數學考出好成績,平時學數學特別賣力。如果那時當面指責他們,說不定會對他們造成心理負面影響,而巧妙地暗示對方注意自己的錯誤和不足,則能讓對方接受和受到對方的愛戴。
三、先談自己的缺點,批評學生時就可保其面子
如果說批評是照耀人靈魂的巨鏡,那么有些批評也就是必要的,但批評而不引起反感的最有效方法,就是讓對方覺得我們的批評是為他好,就能消除對方的抵觸情緒。批評之前,可以先說一些諸如“我以前犯過類似的錯誤”“我年輕時也是如此”之類有助于降低對別人的傷害的話語。俗話說“樹要皮,人要臉”,面子是人尊嚴的外部表現(xiàn),任何人都沒有權利去貶抑他人的自尊,保住他人的面子在某些情況下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很多人都忽略這一點,經常殘酷地抹殺他人的感覺,又自以為是,實際上用兩句體諒的話,對他人作寬容的理解,就可以減少對他人的傷害,維護他人的面子。這是一種批判的藝術,也表明我們會“做人”。有一位大學生講述他初三最后一次升學考試后,老師及家長問他考得怎樣,他回答,像他這樣的人還有考不好的嗎?話說出去了,豈料分數出來后他落選了。大家都說他喜歡吹牛,他尷尬得要命,班主任替他解圍說:“他是考得很不錯的,只是語文差了幾分,誰都免不了有些失誤的呢!我曾經也出現(xiàn)過類似的情況?!崩蠋熯@句話讓他至今都感激不盡,給他重新樹立了認真學習的信心和做人的勇氣。要想讓學生保住面子,批評還可以在私下進行,只批評行為而不是人,且一次過錯只批評一次,都應在友好的基調上進行,這樣能產生一種激勵作用。
四、只能建議,不能下命令
“建議”有時就是一個圈套,讓學生自己套住,自覺回到學校紀律規(guī)定的范圍中來。用這種方法既維護了學生的自尊,又表明了我們對他的尊重。作為老師,課堂上難免會遇到學生講話的情況,為了讓學生不敢再犯,總要懲罰一下,但懲罰過后,學生往往對我們懷恨在心。怎樣既能懲罰學生以戒下次,又能讓他不懷恨在心呢?我設計了這樣的一種方法,在一次數學課前,我首先問學生:“上課講話對不對?”學生自然回答不對。我又接著問:“既然大家都認為上課講話不對,還會影響其他同學的學習,那我們是否應該懲罰一下上課講話的同學呢?”于是我讓大家自己提出建議,對上課講話者應如何懲罰。如有學生說不懲罰,說明他上課喜歡講話。同學紛紛提議,有的說罰掃地一周,有的說罰掃地一月,有的甚至說罰掃地一學期,最后還是我出來“做好人”,提議罰掃地三天。之后,我讓大家如有不同意的趕快舉手,如果都沒意見,以后罰上課講話者掃地可不能怨我,結果無一人舉手,這條懲罰措施就通過學生自己的提議而確定下來。以后再有學生上課講話,我就罰他掃地,他也無話可說。因為是他自己同意的。建議總是比命令帶來更多的合作,當我們命令時,就存在著聽從與不聽從,愿意與不愿意,配合與不配合的關系;當我們建議時,我們是把他放在了協(xié)作成員的角色中,他就是我們的合作者。
五、幽默批評,能化解敵意
幽默批評能激勵、喚醒、鼓舞學生,是間接批評中的一種重要方法,貌以開玩笑,實則暗藏玄機。有一次,我在上數學課,突然有兩位學生動起手來,都哭了。我走到這兩位同學的跟前時,看到其他驚詫莫名的學生都在看著我,我沉住氣用幽默的話說:“我最佩服這兩位學生,一個是甲某,一個是乙某。這兩位同學就像兩頭勇猛的獅子,天不怕,地不怕,目中無人?!痹掍h一轉,我又說:“丈夫有淚不輕彈,只因沒到傷心處。但我又不佩服你們兩人,雷鳴過后是什么?當然是傾盆大雨?!?學生笑了)這就是運用幽默的方式來回擊課堂上不守紀律的學生。下課時,我在講臺桌前特別留心觀察那兩位上課“打仗”的學生。不一會兒,這兩位學生都到我跟前說出了原委,并承認了錯誤,保證下不為例。
總之,善意的批評要注意場合、方式、方法,要從稱贊學生入手,間接地提醒學生,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提高自制力,揚長避短,不斷取得進步。對學生的要求只能建議,不去強迫,一定要消除其抵觸情緒,努力做到讓學生聞過則喜。而教師要想做到這一點,必須提高自身修養(yǎng)。
(作者單位:江蘇省灌云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