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軼
摘要: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yīng)該重視教材中蘊含的素質(zhì)教育因素,利用這些因素來推進英語學習,使學生既學好英語,又提高素質(zhì),成為品學兼優(yōu)的好學生。
關(guān)鍵詞:愛國互助禮貌自信素質(zhì)教育英語學習相互促進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09)12—0167—01
《牛津小學英語》系列教科書作為江蘇地區(qū)各小學現(xiàn)行英語教材,在教學內(nèi)容的組織和編排上,緊緊圍繞小學英語教學目的,根據(jù)學生的實際生活及英國文化特色,將教材內(nèi)容最大限度地生活化,使學生感興趣、易接受。使用這套教材進行英語教學,大部分教師都十分注重詞句篇章的教學,這當然是不錯的。但我們往往會忽略這套教材中蘊含著的素質(zhì)教育的因素。仔細研究這套教材,我們發(fā)現(xiàn),它除了用最簡單有效、最富有趣味性的方式使學生掌握英語知識和語言技能外,其語言所承載的文化內(nèi)涵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素質(zhì)教育的因素點滴滲透在每一部分教學內(nèi)容中。在教學中,我們必須重視、發(fā)掘詞句篇章中的素質(zhì)教育因素,利用這些因素來推進英語學習,使學生既學好英語。又提高素質(zhì),成為品學兼優(yōu)的好學生。
1以小見大,愛國愛家
教材中的愛國主義教育并不像思想品德課中那樣著重灌輸理論,而是通過一些微小的細節(jié),在教學內(nèi)容中滲透。在3B《Lets go to the park》一課中,單詞部分出現(xiàn)了中國的偉大建筑the Great Wall。學生的興趣一下子就被提起來了,去過長城的同學們就有了親近感,很愿意練習這個單詞;沒有去過長城的同學也因為代表自己國家的標志出現(xiàn)在英語課本中而感到自豪,很愿意去學習這個單詞。教師在教學時可以使用圖片、音像資料來展示長城的雄姿,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興奮點。這樣一來,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愛國主義得到了深化,同時單調(diào)的英語詞語學習也變得充滿了激情,學習效果必然會有很大的提高。在《A boy and a gid》一課中,出現(xiàn)了單詞China和Chinese,這兩個單詞,有些同學在之前接觸過,但是讀音并不十分標準,教師只需適當注意糾正發(fā)音,騰出時間,教師可以出示一些學生熟悉的有關(guān)China、Chinese的圖片,如汶川抗震救災(zāi)的圖片、劉翔跨欄的圖片、祖國壯麗河山的圖片等等,這時學生顯然是十分激動的,也愿意大聲地用Im Chinese/Im from China,來表達自己是中國的一份子的這種驕傲的心情。在6B《Plan for the weekend》一課中,劉濤約外國朋友去看Beijing opera,京劇是中國的國劇,代表著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學生在接觸到這個單詞時,無論是對這個單詞的讀音還是意義都感到新奇,當教師進行適當?shù)慕榻B后,學生朗讀這個單詞就很起勁,聲音很響亮,也很快把這個具有中國特色的單詞記住了。
2真情實景,友愛互助
《牛津小學英語》教材中幾乎每篇課文都是以情景對話的形式出現(xiàn)的,如5A《A telephone call》一課中,Helen臥病在床,楊玲在課后打電話慰問她并主動提出放學后帶水果去看望,在這一課中。同學們學會了如何用英語打電話與人進行溝通,也學會了關(guān)心自己的同學和朋友;在5A《Doing housework》一課中,Nancy做數(shù)學作業(yè)遇到了困難,向蘇海求助,蘇海很熱情地給予了幫助,在本課重點學習現(xiàn)在進行時的同時,同學們也汲取了樂意幫助他人的優(yōu)秀品質(zhì);在《At a camping》一課中,師生一同去露營,各人都為此準備了不同的東西,用have這個單詞放入句型中進行問答,練習了口語,也教給了同學們與人合作的團隊精神。在教學中,教師按照課文內(nèi)容,讓學生進行課本劇式的對話,通過對話交流,使學生在學到基本的日常用語。同時,教師應(yīng)當啟發(fā)學生用英語說出班上哪位學生曾經(jīng)看望生病的同學,哪位學生經(jīng)常幫助同學學習,使樂于助人、關(guān)愛同學的精神得到贊揚,尊師愛友、團結(jié)互助的意識得到進一步強化,學生對相關(guān)的英語知識也會掌握得十分牢固。
3英美文化,宏揚禮儀
《牛津小學英語》是一套尊重英美文化的教材。通過學習這套教材,可以學到豐富的英美文化知識和得體的禮儀。教師在教學這些知識時,應(yīng)明確要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家里,都要用英語來進行招呼、問候、告別等,這樣就既讓學生學會了英語詞語,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文明禮儀。通過一些課文的學習,學生們也了解了不少關(guān)于英美文化的知識,如Christmas,Easter等重要的節(jié)日,及人們在節(jié)日期間所進行的活動;如Sun,day是一個星期的第一天,如the first floor是二樓;如各國的國家名稱、國旗的識別;如New York與南京的氣候比較,這些內(nèi)容,都帶著濃厚的英美特色,與學生原有的思維方式有所區(qū)別,對于學生有較強的吸引力,學生們非常樂于學習。教師要抓住學生的好奇心,適當做一些背景知識的介紹,這樣,他們學起來就更有針對性和趣味性了。
4表達自己,樹立信心
語言是交流的工具,也是展示自我的手段。學生們通過學習英語,能夠用一口流利的英語來表達自己的喜好,闡述自己的觀點,以此樹立強烈的自信心。教材中編排的內(nèi)容有許多都涉及到個性的張揚與能力的培養(yǎng)。如利用Can you……?這個句型及其答語,可以告訴其他人自己會做的事有哪些;利用Do you like?這個句型及其答語,可以告訴其他人自己的鮮明的喜好;利用be good at/do well in這兩個短語,可以告訴其他人自己擅長哪方面的技能;利用形容詞及副詞的比較級,可以告訴其他人自己在哪方面做得比別人更好,等等。教師在教學時應(yīng)該有所準備。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長,知道他們不同的愛好,在教學時給予充分的贊揚和鼓勵,使他們都能夠大膽地說出I call…,I like…,當他們充滿自信地說出這些話時,相關(guān)的英語知識也得到了練習和鞏固。
《牛津小學英語》中可以利用的素質(zhì)教育因素比比皆是,作為教師的我們,應(yīng)該以創(chuàng)新的思維方式,將這些因素融入英語教學中去,運用得好,對學生學習英語一定會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同時也必然能夠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