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霞
最近,教育部向全國印發(fā)了《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guī)定》,《規(guī)定》第十六條指出:“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學管理中,有采取適當方式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的權利?!泵鞔_規(guī)定了班主任有批評學生的權利,保證了班主任老師的教育權。對此,社會各界看法不一,眾說紛紜,褒貶不一。作為一個有多年班主任經驗的普通中學教師,我對此也有自己的看法。我認為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并不在于《規(guī)定》本身寫什么內容,而在于教師在管理學生時對“情”與“法”的認識,和實際操作中的把握程度,只要把握好分寸,使二者“和諧”相處,那么班主任管理工作似乎并非難事。
一、以人為本,尊重學生是班主任教育教學管理中的基本精神,“情”之一字源于此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們開始意識到,學生不只是被教育的對象,學生也是一個享有尊嚴和權利的個體,教師在教育學生的時候,必須知道自己行為的界限。要求班主任在管理學生時要“懂情”、“重情”、“用情”,放下傳統(tǒng)的師道尊嚴做一個懂得“熱愛”的班主任、懂得依靠學生的班主任。要允許學生犯錯誤,但在做思想工作時,不要簡單粗暴的批評,甚至體罰。要以表揚為主,多利用皮格馬利翁效應,好學生都是夸出來的。這樣,尊重學生,師生之間就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而師生之間一旦建立起了良好的人際關系,學生就愿意從教師那里獲得信息,從而使教育教學各項工作流程順暢,達到滿意的結果。
我曾經教過這樣一名學生:開始時,他讓我很不滿意,上課無精打采,要么搞小動作,要么影響別人,提不起一點學習興趣;下課追逐打鬧,喜歡動手動腳,常常引發(fā)同學間的矛盾;作業(yè)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書寫相當潦草;還偷偷抽煙等,每天總少不了給我添麻煩。于是,我找他談話,希望他能遵守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以學習為重。他應著老師的苦口婆心,可仍一如既往,毫無長進,真是“承認錯誤,堅決不改”,我的心都快冷了。一次偶然的機會,我了解到他心里十分怨恨他的父親。原來,他的父親是繼父,在一家養(yǎng)豬場做清潔工作,收入很低且脾氣暴躁,經常打罵他的母親,并且不給他生活費。我曾經與他繼父交流過他兒子的情況,他的粗俗和漠不關心的表情讓我震驚。“沒有調查便沒有發(fā)言權”。調查清楚情況后,我思忖著必須慎重地采取措施,否則會適得其反。我從這個學生很愛護母親入手,問他:“你想過將來嗎?”“你怎樣才能幫助你的母親?”“你現(xiàn)在對生活、學習中的事情都漠視不管,如果我也放棄你,大家都不再理睬你,你會覺得生活有意思嗎?你希望出現(xiàn)這種局面嗎?”他重重地搖了搖頭。從此,這個學生變得學習努力了,也開始和同學們認真交往。我欣喜在心,每當他有一點進步時,我都表揚他、肯定他,他有時故意克制,但我能感覺到他的欣喜和進步?,F(xiàn)在他已能融洽地與同學們生活在集體中,學習情況也今非昔比。我感到很欣慰,這是“情”的力量。
二、適度批評是“以人為本”的另一種體現(xiàn),不容忽視,“法”之一字現(xiàn)于此
很多人錯誤地理解“以人為本”的意義,對學生的錯誤不敢批評、不想批評、不會批評。其實,教師的法律和道德責任就是教育在校學生。為有效地履行這種責任,包括家長在內的社會也允許教師使用合適的教育方式影響孩子,既包括表彰、鼓勵,也包括批評甚至嚴厲的批評和教育。不光是班主任可以這樣做,任何一個教師都可以這樣做。比如看到學生在破壞公物,都可以批評他。這一權利是習慣上的,內在于教師的職業(yè)角色之中的。學生的人格尊嚴和權利當然應當始終得到家長、教師及其他成年人的尊重,但這種尊重并不排斥在教育過程中進行批評?!耙匀藶楸尽本褪菑膶W生實際出發(fā),尊重學生生理和心理特點,對學生進行有目的的教育和指導。中學生遠不是成年人,生理心理發(fā)育都不完全,犯錯誤是難免的、必然的。所以我們在教育學生時講究方法是對的,“快樂教育”也不錯,但要把握一個原則,要讓學生明白“什么是對是錯”、“犯了錯誤就必須要接受批評和進行反思并改正”。
教師特別是班主任如果忽視批評,不敢用“法”,處處“以情動人”,難免會喪失原則,喪失法定權利,反而對管理不力。有一次,我發(fā)現(xiàn)有一個很優(yōu)秀的學生在課上看課外書。為了照顧她的自尊心,我很委婉地說:“同學們積極擴大信息量是好事,但不要耽誤正課?!边^了幾天,我又發(fā)現(xiàn)這位學生在課上看課外書,幾位科任教師也向我反映這一情況。于是,我利用班會又跟同學們說:“同學們不要在課上看課外書,這樣會影響你的學習。”并講了課內課外閱讀的關系。我想這樣應該好了吧??蓻]多久,大家反映我們班課上看課外書的現(xiàn)象越來越多。我很疑惑——說了幾次了,難道學生不知道嗎?還是故意與我作對?我找了幾名同學做調查,他們都說:某同學上課看課外書你也沒說犯錯,我們也就看了。我這才意識到,用“情”過度適得其反,反而畫蛇添足。我馬上找來那位同學,對她上課看課外書的事進行了明確的批評,同時了解了她的想法。她認為,課上講的內容已經全會了,就想看看課外書,再加上我也沒有說明,就一直看下來了。我不禁啞然,然后給她說明了這樣做對自身學習上的不利之處和對班上同學的不利影響,她也認識了錯誤,并在班上作了自我批評,事情才得到完美解決。
由此可以看出,班主任管理要盡量做到“情”與“法”的和諧使用;何時動情,何時用法,存乎一心;既要尊重學生,又要敢于批評,這樣才會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