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靈敏
摘要:本文結合筆者自身經(jīng)歷以及多年從教經(jīng)驗,對小學生小學階段步步成長的方式和內容作論述,旨在見證小學生的成長歷程,為小學生的成長過程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同時也為同齡少年的學習、生活規(guī)劃提供借鑒與思考。
關鍵詞:小學生;成長;內容;方式
小學是我們每個人必須經(jīng)歷的階段,也是人生最天真無瑕的階段,該階段充滿了遐想與天真爛漫,是人生中最值得回味、最單純的階段,是值得用一本書、一首詩去典藏的階段。小學生的特點可以概括為:天真、好玩、愛鬧、好奇、愛問為什么、愛拆東西與安東西、依賴性強,等等。因此筆者認為,對小學生的六年成長見證進行詮釋,能為同齡小學生及其家長留存記憶、積累經(jīng)驗,銘記過去具有一定意義的事情,能為以后提供一定的借鑒與參考。筆者結合自己所帶的這一屆畢業(yè)生,就從一年級到六年級如何見證孩子們的成長,談談自己的經(jīng)驗與做法。筆者認為典藏小學六年的回憶,用比較有意義的方式來記錄小學生小學六年生活的點點滴滴的基本做法主要有——出書、雜帖簿、班級網(wǎng)站。這三種方式和途徑能將記憶留存,并且可以作為小學生今后的回憶,以此來見證他們在小學階段的成長過程。
一、出書
筆和紙是隨時記錄生活和心靈的主要手段。記得從小學生入學的第一天起,作為教師的我就讓他們寫日記,記錄每一天的美好時光與值得回憶的事情。為了留下足跡與典藏回憶,我認為將有重要意義的、記錄小學生成長歷程的、襯托著小學生成長軌跡的、有特點的日記進行整理,編輯成冊,最后以書刊的形式出版發(fā)行,將會是一件比較有意義的事情,同時也是填補國內小學生教育與成長經(jīng)歷空白的重要舉措。
不要以為出書都是“大家”“名人”的事,其實每個人都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與特長寫書、出書,小學生也可以嘗試。當然,我們的出發(fā)點很單純,僅僅是記錄小學生自己的成長片段。從一年級本班的孩子剛入學,我就開始告訴孩子們讀完小學六年,你們就可以成為一個個小作家,大家一起來出一本書。雖然孩子還懵懂、驚愕,但是在他們的潛意識里,其實已經(jīng)有了寫文章的意念。從孩子們最初幾乎是拼音到后來的漢字加拼音的日記、周記,每星期習作課上的一篇篇美文,再到孩子們參賽、刊出的作品,每學期下來,少的寫了兩三本本子,多的寫了五六本本子,孩子的寫作積極性與日俱增。等到每個學期期末考試之后,我把這些滿載著學生已經(jīng)過去的這一學期的童年的本子,發(fā)給學生,讓學生把本子裝訂成書,做上封面,封面上有封面設計、出版社名稱、作者和書名。由于孩子年齡小,對自己的書的價值和意義認識不深刻,相當多的孩子可能會在以后的年月里,遺失掉這份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就發(fā)動家長參與進來,因為現(xiàn)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是父母手中的寶,他們對孩子的教育與成長期待絕不亞于我們老師,家長們相當認真、負責,有些家庭還就此成立了“童年收藏中心”,把孩子們一本本“手寫版的書”收藏起來。最后,我讓全班孩子一起把自己六年中寫得最滿意的一篇文章挑選出來,合訂成冊,最后以書刊的形式出版發(fā)行,孩子們自己則人手一份,以此作為對自己六年小學生活的總結。孩子們也可以把“書”作為禮物送給培育了自己而自己即將離開的母校,讓這本書成為自己未來人生旅途中美好的回憶。在以后的年月里,每每翻開“書”,美好的回憶就歷歷在目,無論誰都不會遺失這份寶貴的精神財富。
二、雜帖簿
美國教育專家阿萊西亞·T·德萬迪爾寫的《每個孩子都應該做的101件事》一書中,其中一件事就是——每個孩子都應該做一本記錄自己童年生活的雜帖簿。雜帖簿是有重要意義的,它能記錄小學生成長歷程,襯托著小學生成長軌跡中的有特點的回憶。如果教師堅持和孩子一起做雜帖簿,可以作為日后美好的回憶與永久的珍藏。
我們的孩子做的雜帖簿里有自己的照片。為了讓這些回憶更加生動,我要求孩子們在每張照片下面注明拍照的時間、地點、照片上的人是誰、在干什么,等等,然后一一剪貼在一個叫做“浪漫童年”的相簿上,這樣,照片和那些美好的回憶就能很好地對上號了。雜帖簿也有孩子們自己親手繪制的畫,包括蠟筆畫、水粉畫、油畫,這其中還有些是獲了獎的畫、課上的“范畫”,甚至草稿畫。雖然畫的水平不一,但是曾經(jīng)那個“畫家”的夢想,隨著展開的一幅幅畫而重溫,微笑和美好的回憶也在畫中油然而生。再看雜帖簿里那一張張獲獎證書,還散發(fā)著汗水和喜悅的味道,翻開來,它們告訴大家孩子們曾經(jīng)是多么的努力、多么的優(yōu)秀。雜帖簿里還有每年國內外的重要事件和新聞,比如汶川大地震的連續(xù)報道,還有最受歡迎的電視節(jié)目、電影、音樂、車型,等等,雖然這些來自于報紙和雜志,但是也來自于孩子們的精心裁剪。孩子們在我的指導下還認真地在每份剪報上標明時間,我想等孩子們長大成人了,他們會很開心地和他們的孩子一起欣賞,并告訴他們的孩子,在他們年少時人們的穿著打扮、物價水平和重大新聞事件,嘆今朝憶往昔,感受不同時代豐富多彩的生活……雜帖簿就是孩子剪貼童年、彩繪童年的最好的見證!因為這些,學校就成為孩子們向往的、思念的神奇之地,在這里,孩子們會像花兒一樣活潑地生長。
三、班級網(wǎng)站
21世紀是知識經(jīng)濟的時代,網(wǎng)絡作為彼此交流的平臺,可以為己所用,基于此,教師可以通過班級網(wǎng)站詳細記錄班級每個同學童年的點點滴滴,可以說班級網(wǎng)站是學生成長的平臺。我通過班級網(wǎng)站詳細地記錄了自己所教的每個學生在校的點點滴滴,其中包括孩子們第一天進校的調皮樣,左看右看,還時不時做著各種鬼臉;依稀記得孩子們第一次參加朗誦比賽的害羞樣,面對下面的老師和同學,心里倍感焦急,時不時丟字錯字;第一次拿起掃把打掃教室的笨拙樣與仔細勁,心想再慢也要把整個教室打掃得一塵不染,并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這點點滴滴的記憶,將是六年后,學校送給孩子們最好的畢業(yè)禮物。
筆者結合自己親身經(jīng)歷選取小學生這一人群,對小學生小學階段步步成長的方式與內容作論述,旨在見證小學生的成長歷程,為小學生的成長過程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同時也為同齡少年的學習、生活規(guī)劃提供借鑒與思考。
參考文獻:
[1] 馬琳.成長記錄評價在思想品德課中的應用研究[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07.
[2] 劉在花.小學生社會智力的結構、特點、影響因素及干預研究[D].北京:北京師范大學,2004.
[3] 梁鸝莉.以社團建設促進小學生生命成長的價值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8.
[4] 張利鈞.小學生體驗的現(xiàn)狀、問題與教育對策[D].天津:天津師范大學,2009.
[5] 張鳳青.基于學生生命成長的課堂教學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08.
[6] (美)阿萊西亞·T·德萬迪爾.每個孩子都應該做的101件事[M].雷鵬,陳明杰譯.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7] 管建剛.我的作文教學革命[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單位:浙江省臨海市大洋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