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慧
【摘要】小學作文教學,一要按從說到寫的順序,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逐步提高要求;二要從內容入手,指導學生選擇有意義的內容和恰當?shù)男问?寫自己熟悉的事物,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三要與閱讀教學相結合;四是寫成以后還要進行修改;五是教師要重視作文的批改。
【關鍵詞】小學作文教學;質量提高;經驗總結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規(guī)定:“作文就是讓學生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有意義的內容用文字表達出來。”作文教學一直以來就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點。隨著小學作文教學改革的逐步深入,小學生的作文水平日漸提高。但是,就整體狀況而言,形勢不容樂觀,無論是作文的的“教”與“學”都存在不少問題,主要有:寫作訓練起步晚;教師對小學階段作文教學的程序缺乏整體規(guī)劃;課堂教學結構陳舊;寫作訓練次數(shù)不足。那么,怎樣提高小學作文教學質量呢?本人根據多年實際教學經驗,總結出以下幾點:
一、作文教學應該按從說到寫的順序,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逐步提高要求
可把作文教學分為五步:第一步(一年級),側重練好一句完整的話;第二步(二年級),側重練好九種句群;第三步(三年級)側重訓練八種構段法;第四步(四、五年級),側重練好篇章;第五步(六年級),側重綜合提高,進行自學自得、自作自改的訓練。
二、作文教學要從內容入手,指導學生選擇有意義的內容和恰當?shù)男问?寫自己熟悉的事物,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語文課程標準》在第三、四學段的寫作目標中提出:“養(yǎng)成留心觀察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币獙懽骶鸵兴夭摹W生作文時,提起筆來常無話可說,結果七拼八湊,作文內容空洞無物,越寫越沒趣。因此,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的關鍵首先在于是否有內容來寫,教師要運用多種手段,引導學生觀察。
(一)善于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小題材
在小學生的生活中,他們經歷的大都是平凡而渺小的題材,一草一木、一蟲一鳥、一笑一淚、一處小景、一點感想、一個小秘密等等。小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處于幼稚的發(fā)展初期,知識的閱歷比較膚淺。因此,我們在作文教學時,不能脫離學生的認識和生活實際,去要求學生寫反映社會生活、具有社會價值的大題材,不能企盼學生寫出什么驚人之作。
(二)要堅持把定向觀察與隨機觀察有機地結合起來
所謂定向觀察,就是要根據某次寫作的要求,有目的地組織學生開展參觀、游覽、調查、訪問等活動,或把觀察的事物事物帶入課堂進行定向觀察,通過定向觀察讓學生獲取寫作的素材。
所謂隨機觀察,就是要求學生把目光投向廣闊的生活空間,要求他們凡遇到新鮮的感受,要及時地記在專門的觀察本上,為他們的寫作提供廣闊的智力背景。學生一旦養(yǎng)成了隨機觀察的習慣,他們發(fā)現(xiàn)和捕捉生活的能力就會增強,從而頭腦里的材料也就越來越豐富,作文就會“文思泉涌”。
(三)要引導學生將平時觀察到的生活素材定期進行集中歸類整理,將“源”建“庫”,使零碎的變?yōu)橄到y(tǒng)的,分散的變?yōu)榧械?陌生的變?yōu)槭煜さ?/p>
通過集中歸類整理,使這些素材在學生頭腦中形成一個有序的網絡化的認知結構,以便學生在寫作時能及時提取。
(四)要引導學生定期進行交流,相互補充,以強化對生活原型的再認識
學生各自的觀察,是按照各人的觀察能力和觀察習慣進行的。這樣獲得觀察素材有著鮮明的個性色彩,但不乏粗疏或片面。為此,我們可以在引導學生廣泛收集生活素材的基礎上,注意定期組織學生開展“素材匯報交流會”,達到相互啟發(fā)、取長補短的目的,交流匯報的過程,也是學生對生活原型再認識的過程。
三、作文教學要與閱讀教學相結合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好的課文對學生學習作文有極強的吸引力。因此在閱讀教學過程中,為了充分發(fā)揮課文的感染和誘導作用,增強學生的寫作興趣,為學生參與寫作訓練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礎。
一方面在講清課文的重點和難點的同時,要特別注重對學生進行通讀訓練。在訓練中,首先進行示范,然后讓學生模仿,再讓學生談誦讀后的感受,這樣就使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體驗了作者的寫作目的和情感,為學生今后的寫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另一方面是做到讀寫結合,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在這方面一是把閱讀教學中試題同作文教學中的審題、擬題結合起來,讓學生把握審題和擬題的幾種方法。二是把閱讀教學中段落的劃分、中心的歸納同作文教學中的立意和謀篇結合起來,讓學生把握課文的思路,培養(yǎng)布局謀篇的能力。三是把把閱讀教學中的詞句教學同作文教學中的譴詞造句結合起來。四的指導學生利用從課文中學到的寫作知識,進行續(xù)寫、改寫、擴寫、縮寫、仿寫等寫作練習,使學生學以致用,并從寫作練習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四、作文寫成以后還要進行修改
怎樣指導學生修改呢?
(1)明確意義端正態(tài)度。經常向學生介紹名家、作家修改文章的事跡,讓學生明白,好文章與修改的關系。
(2)提出修改范例。學生試寫完成后,指名學生朗讀師生傾聽,發(fā)現(xiàn)不當之處,讓其暫停指出不妥的原因,提出修改意見,久而久之,使學生明白怎樣修改文章。
(3)教給學生自己修改的方法。默讀,修改文章的內容和結構;輕讀,修改文章的詞句;朗讀,全面修改提高自讀自聽能力。還可以同學之間互相修改。
五、教師要重視作文的批改
比如可以采取一種“閱卷式”批改。即教師批閱學生的習作全文,對照本次訓練要求評議,記上分數(shù),教師心中有數(shù)。對優(yōu)秀習作和需要搶救的作文,招呼學生當面指導,或印發(fā)學生習作,進行集體面改?;蜻x擇好作文,進行專題講評。教師批改作文要講求實效,要看到學生的進步,加以鼓勵,適當指點,并逐步指導學生學習修改作文。例如:對寫的優(yōu)秀的學生授予“美麗的小紅花獎”,對通過修改,習作有明顯進步的學生授予“辛勤的小蜜蜂獎”。對作文中帶有共同性的問題,要聯(lián)系學過的有關知識和技能進行講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