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瑞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边@是一首我們兒時背的滾瓜爛熟的詩。這首詩所要表達的情感每一個人都能明白。可你做到了嗎?
我們是住校生,一個星期才回一次家,必然,一日三餐都要在學校吃,平時在家種,我們吃的可說的上是“色、香、味樣樣俱全”,都是父母精心為我們準備的,而在學校,我們吃的當然是集體伙食,與家中的無法相提并論,這樣就有些我們不喜歡吃的菜,有一天,晚上吃飯,這時候三個和我同一年級的學生走過來,其中一個人說:“你看你,不吃就別打唄!還都倒了,浪費不?”她說:“我不喜歡吃,弄得什么玩意吧!”甲說:“那你不定飯好不?”乙說:“我想了,可是不行?。 奔渍f:“那捐給災(zāi)區(qū)不行嗎?”乙亥理直氣壯的說:“災(zāi)區(qū)不差我這點玩意,他們也許比我們吃的還好呢!我還交伙食費了呢,倒了比不吃強吧。倒了我心里好受。”這時候甲什么也沒說,我感覺到了她的生氣,那時候我也感覺生氣而且還帶有一絲絲羞愧。同樣作為21世紀的小主人,我無法想象大家的內(nèi)心世界到底怎么看待“節(jié)約”,怎么看待“辛苦”,到底是我們成長了,還是現(xiàn)代進步了,我們忘記自己肩負的使命中還有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了呢?
她為什么會說出那些話,以后的路還很長,我們建設(shè)祖國,使它走向繁榮富強。不應(yīng)該有那種想法。學校的飯菜真的難以下咽嗎?同樣都是父母手上的掌上明珠,在家中同樣吃的是山珍海味,為什么其他同學能吃,而你卻不能?終究有一天,我們會離開父母呵護的翅膀,必將走上社會,難道不喜歡的都統(tǒng)統(tǒng)倒掉?這些糧食可能對你并不重要,但是對于那些四川地震中流離失所的人們,又是什么?是黃金,是鮑魚,是熊掌……把你所倒掉的東西加一起給那些挨餓受凍得人們,不知道會救活多少個生命,再想想那些農(nóng)民伯伯,那些糧食都是他們“背灼炎天光”換來的,而我們卻不懂得去珍惜。
請大家一同去節(jié)約,因為地球母親在哭泣。
(選自八班旋律:http://blog.sina.com.cn/145zh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