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雅
我從事英語教學十年,在教學過程中,每屆都會碰到一些在英語學習方面存在困難的學生,我們稱之為“學困生”,并且每個班里“優(yōu)”“困”“兩極分化”現(xiàn)象出現(xiàn)得越來越早,人數(shù)也趨于增多。這也是從事英語教學工作的老師們最頭疼的事。如何轉化這個學生中的“特殊群體”是我們每個老師必須認真對待和認真研究的問題。我在教學中對該問題進行了一定的探索,嘗試了一些做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在此,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我的一些做法。
一、找出“學困生”的病因
其實我們教師都知道,現(xiàn)在的孩子在小學階段英語水平就各有差異,升入中學后,部分學生在英語方面不但沒有進步,反而會越來越差,其原因主要分為客觀和主觀兩方面。
(一)客觀方面
首先,來自不同學校和不同家庭的孩子英語水平各有差異。有些孩子在小學階段由于學校對英語課不夠重視,雖開設該學科,卻未能上多少課時。加之部分學校的英語師資力量較薄弱,孩子在有限的課時中并沒有得到快樂和滿足,更談何學習英語。
其次,不少家長忙于工作,很少過問孩子的學習。當然,家庭中夫妻不和、離異等情況都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有些家長只重視孩子的學習結果而不注重培養(yǎng)孩子學習的過程。
最后,個別教師的教育方式不當,以學習成績定一切,抹殺孩子的個性和特長,評價學生不公,造成孩子對英語學習興趣日趨低落。
(二)主觀方面
一是對升入中學的自主性學習生活不習慣。這些孩子平時自控能力差,沒有穩(wěn)定性,小學階段學習要靠老師和家長督促才能完成學習任務,注意力無法長時間集中。
二是學習態(tài)度不夠端正。每天上課就像是在坐牢,混日子,自己不學習有時還影響其它孩子。
三是在心理上有自卑感。他們總覺得自己小學英語就沒學好,到中學更無法很好地表達,從而緊張、害怕、自卑,最終導致沒有興趣、沒有信心,產(chǎn)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
二、主要做法
了解學生的不同“病因”后,我們就不能采取“一刀切”“齊步走”的教育方式,而要區(qū)別對待,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我的主要做法如下:
(一)積極建立良好的師生情感
我們知道英語學習的成功與否不僅取決于學習者的智力因素,還取決于他們的情緒、態(tài)度、學習方法等。因此,教師在任何時候都要平等對待學生,以心換心,在生活上幫助他們,讓他們把你視為朋友,與你無話不談。我們要特別保護學困生的自尊心,對他們灌注愛心,耐心地幫助他們,以情動人,讓他們從心底喜歡你。從喜歡你這個朋友式的老師轉變到喜歡上你的課。例如,我們班學生洪?菖,由于父母長年在外做生意,他只能和年邁的奶奶一起生活。上學經(jīng)常逃課、上網(wǎng)吧,上課不是睡覺就是和周圍同學說話,有時在課堂上起哄,但在班里有一定的威信和感召力,并在體育方面有專長,擅長打籃球。我就抓住這點,經(jīng)常和他一起打籃球、跑步,同時和他談心。他時常提出想跟其他班的同學進行籃球比賽,我每次都滿足他的要求,我們便成了無話不說的朋友。在此情況下我抓住時機,要求他每天答應我背3—5個單詞,起初他不太情愿,后來迫于喜歡我這個朋友而被迫接受。背了一段時間后,我抓緊讓他試著和其他同學一起做單詞記憶游戲,我故意讓他抽到一些簡單的單詞,他竟然全對了。嘗到這種成功的喜悅后,他由被動背單詞變?yōu)榉e極主動背單詞,我及時地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他??吹剿淖兓車耐瑢W受到感染,紛紛要求參與單詞記憶游戲。他的進步帶動了班里其他學困生,在師生情感共鳴互愛的環(huán)境下,我班學生的英語學習有了很大的進步。
(二)全面優(yōu)待學困生
1. 讓學困生坐在前面
學困生本來就是學生中的特殊群體,大多數(shù)人對他們?nèi)狈斫夂完P心。我首先在排座位時把他們放在前面,放在優(yōu)秀生的旁邊。這樣我可以隨時看到他們的學習狀態(tài),隨時用心去呵護他們,并讓優(yōu)秀生去影響他們。學困生在我的眼皮底下,有利于他們集中注意力,使他們能夠聽清、看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
2. 在課堂上分層教學,分類指導
我將教材化難為易,化多為少,精講多練。學困生由于“怕”而往往不愿開口。我盡量提難易適度的問題去問他們,叫他們到黑板上寫有把握的句子或朗讀事先已讀過多遍的課文。當學困生回答正確時,我總是給予及時的表揚和鼓勵。他們往往會因在全班中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肯定而激動,這樣學困生開口的習慣就慢慢養(yǎng)成了。為了延長學困生上課專注的時間,我常結合課文做些游戲,教些英文歌,聽聽錄音,講些有趣的小故事等。課堂上將優(yōu)等生與學困生合理搭配,采取groupwork、pairwork的活動方式,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調節(jié)他們的情緒,讓學困生在和諧輕松的氣氛中享受英語學習的樂趣。
3. 降低要求,減輕作業(yè)負擔
學困生之所以差是因為他們沒有學習的主動性,并且缺乏一定的思維能力。所以為了消除他們懼怕背單詞的心理,我每單元中給這些同學畫出重點句型,減少他們的背誦量;在做題時,降低難度,對基礎題進行強化訓練,并當堂完成當面批改,及時糾正,幫助他們完成我所要求的內(nèi)容。這樣一來學困生也有了“跳一跳也能摘到桃子”的機會,從而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
(三)重視與學困生家長保持聯(lián)系
我們知道教師對學生進行全面教育如果只掌握學生在校情況是遠遠不夠的,應經(jīng)常與家長聯(lián)系或進行家訪,特別對學困生,一定要爭取這些學生家長的配合。英語是一門語言,要進行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大量訓練,沒有家長的積極參與和配合,“學困生”很難完成學習任務。同時還要指導家長為孩子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引導孩子,使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以上是我對學困生產(chǎn)生的原因及轉化策略的淺見。相信通過我們師生的共同努力,互相溝通,學困生一定會逐漸走出誤區(qū),“兩極分化”現(xiàn)象也將有所緩慢。英語教學也會取得大面積的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