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炯慧
新課程改革的實行,給美術教師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zhàn),提出了新的理念。美術這門課融合了多種藝術,是一門具有鮮明人文性、綜合性、創(chuàng)造性和愉悅性的綜合課程。作為美術教師,在提高學生美術知識技能的同時,還要讓學生逐步養(yǎng)成科學合理的美術學習方法,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因此,我們美術教師轉(zhuǎn)變教育觀念、教育模式勢在必行。
下面以湖南湘版美術實驗教材第三冊第三課《自畫像》為例,談談我在新課改中美術教學的幾點體會:
一、烘托情境,增強游戲的氣氛
在美術課堂教學中,營造優(yōu)美的教學情境,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情境中感知、認識、理解、訓練,利導于行。一堂美術課可以是一首優(yōu)美的童話詩,一段悠揚的音樂,也可以是一個動人的故事,這些都是老師創(chuàng)作的美麗情境,而這些情境正是學生創(chuàng)新靈感的源泉。所以我在美術課中,經(jīng)常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精心設計一些情境,從而提高美術課堂的愉悅性、開放性和自主性,調(diào)動學生創(chuàng)作的熱情。
《自畫像》一課教學過程中,首先我利用多媒體播放全班的集體照片,提出“找找誰是我們班的智慧小能手、勞動小能手”,引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的情感隨著情境的推進,自然進入角色,使之在嬉笑聲中尋找自己、欣賞自己,因為他們每個人都是小能手,讓他們在觀看中為自己感到自豪。一張全班照,能使學生在情緒上受到感染、精神上受到鼓舞,從而喚起學生學習《自畫像》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學習美術的欲望,同時讓學生在有意無意間感受情境之美。
二、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一位教育家曾說過,兒童的心靈,不是一個需要填滿的罐子,而是一顆需要點燃的火種。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開啟思維的巨大推動力。在教學中激發(fā)興趣是為了啟發(fā)思維,啟發(fā)思維是為了實現(xiàn)創(chuàng)新,學生課堂的學習是一個認識創(chuàng)新、學會創(chuàng)新和實現(xiàn)創(chuàng)新的過程,如果他們在此過程中感受到快樂、體驗到成功,那么創(chuàng)新之美也就得以實現(xiàn)了。
《自畫像》一課中,我用單個同學的照片再次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利用多媒體出示三張班里最有特點的學生照片,請學生進行對比,找出他們各自的特征,從臉型、發(fā)型、五官等進行觀察。例如:有一位男生的臉比較胖,眼睛很大;另一位男生比較瘦,眼睛?。贿€有一位女生扎了兩個長辮子,這些都是特征。學生看到是自己的同學,一下子就睜大了眼睛,認真對比起來。有的說:“那個比較胖的男孩,鼻子很大,嘴很小?!庇械膶W生覺得那個女生的牙齒也比較大。說到這,學生們都不約而同地笑了起來。學生們在笑聲中對比,在對比中總結(jié),在總結(jié)中學習,然后用自己帶來的鏡子觀察自己,很快就找到了自己與眾不同的特點。學生在愉快的課堂氣氛中學習著,同時也培養(yǎng)了他們科學有效的觀察能力,這當然是學生獲取知識和靈感的重要途徑,因為不會觀察便不會表現(xiàn)。
三、表現(xiàn)自我,展示個性
兒童繪畫是兒童心靈的窗口,反映兒童內(nèi)心的情感世界。繪畫對兒童來說,作用并不在于藝術如何獨特、思想如何深刻,也不在于畫技如何嫻熟,而在于表現(xiàn)手法上的個性,從而促進他們的個性發(fā)展和獨創(chuàng)精神的成熟。
怎樣才能讓二年級的學生在《自畫像》中很快地掌握人物的畫法,表現(xiàn)出富有自己個性的自畫像呢?我以自己的自畫像為例,指導學生如何畫自己。課前,我特意將頭發(fā)扎在了一邊,請學生找找我的特點,學生一眼就能找到我發(fā)型的這個特點,然后請學生將我的五官特點一一說出來:眼睛大、鼻子寬、嘴小、耳朵大、臉上還有小雀斑,學生邊說我邊畫,不知不覺中我很快就完成了自畫像。當學生看到老師能這么快就畫出自己,明白自畫像不是很難,從而為他們畫《自畫像》樹立了自信心。然后我告訴學生,畫五官的時候要注意:眼睛在頭頂與下巴的中間;鼻子在眼睛與下巴的中間;嘴在鼻子到下巴的中間,這樣就能很快畫出自己的自畫像了。其實,只要學生仔細觀察自己,抓住自己的主要特征來表現(xiàn),很快就能畫出自己的自畫像。
雖然學生畫的自畫像并不是非常相像,甚至還有些稚嫩,但是他們在美術創(chuàng)造的實踐過程中,對美的事物有了新的感知和領悟,并在畫中注入了自己的熱情和個性。學生通過觀察、體驗、理解、表達、表現(xiàn)、思考等一系列實踐體驗,感覺到藝術不是高高在上的,它就在我們的身邊。
四、更新美術作業(yè)評價觀,重視學生能力培養(yǎng)
美術教學評價堅持以鼓勵為主,使學生對自己的能力及其成果有信心,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意向。我把評價的權力交給學生,盡可能地給予學生評價的體驗和愉悅,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才能引發(fā)學生求知、探究、創(chuàng)作的欲望。
我將學生畫好的《自畫像》以全班福的形式展示出來,把學生的《自畫像》粘貼在準備好的空白紙上,與前面出示的全班福照片相對照,一張張稚嫩的畫像,展示了學生對美的向往。然后請學生們從全班福的畫像中找出自己的同學,每位學生都爭先恐后地要求發(fā)言,很快畫得有特點的作品就被認了出來。我問學生們:你們是怎樣找到同學的啊?他們得意地笑著說:“因為他們畫出了自己的外貌特征,所以一下子就被我們找到了!”看著他們那股自豪的勁兒,我也感到非常欣慰。在活動中學生們通過自我評價、相互評價,體驗到了學習美術的樂趣,感受到這既是一種學習,也是一種對自己的激勵。
我在《自畫像》一課的教學中,以學生為主,為學生搭建展示自己的平臺,從課堂一開始就讓學生感受到自己是這節(jié)課中的主角,給他們更多自由的空間,讓他們的個性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多給學生一些鼓勵的目光、多一些真誠的贊許,使學生多一份自信,進而增強創(chuàng)造的熱情、啟迪創(chuàng)造的智慧。讓學生愿意參與、敢于表現(xiàn)、懂得欣賞,同時我也感受到,在教學中,一件好的美術作品、一次成功的作品展覽、一次精到的示范、一節(jié)設計合理的課堂教學和一句鼓勵的話語,都能引起學生對美術課的關注和激情,只有通過長久而不間斷的鼓勵、誘導,才有可能使學生對美術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并將這種興趣長久地保持下去。
這只是我通過《自畫像》一課,在新課改中的一點體會和認識,今后的美術教學中,我要更加主動地學習、探索和實踐,以全新的理念和教法認真對待每節(jié)課。給學生一些權利,讓他們自己去選擇;給學生一個機會,讓他們自己去鍛煉;給學生一個問題,讓他們自己去尋找答案;給學生一點困難,讓他們自己去解決;給學生一片空間,讓他們自己去學會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