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是個作家,
我只愿我的作品
入到他人腦中的時候,
平常的,不在意的,沒有一句話說;
流水般過去了,
不值得贊揚,更不屑得評駁;
然而在他的生活中,
痛苦,或快樂臨到時,
他便模糊的想起
好像這光景曾在誰的文字里描寫過;
這時我便要流下快樂之淚了!
假如我是個作家,
我只愿我的作品
被一切友伴和同時有學問的人
輕藐—譏笑;
然而在孩子,農(nóng)夫,和愚拙的婦人,
他們聽過之后,
慢慢的低頭,
深深的思索,
我聽得見“同情”在他們心中鼓蕩;
這時我便要流下快樂之淚了!
假如我是個作家,
假如我是個作家,
我只愿我的作品
我只愿我的作品在世界中無有聲息,
在人間不露光芒,
沒有人批評,更沒有人注意;
沒個人聽聞,
只有我自己在寂寥的白日,或深夜,
沒個人念誦,
對著明明的月
只我自己憂愁,快樂,
絲絲的雨
或是獨對無限的自然,
颯颯的風,
能以自由抒寫,
低聲念誦時,
當我積壓的思想發(fā)落到紙上,
能以再現(xiàn)幾幅不模糊的圖畫;
這時我便要流下快樂之淚了!
這時我便要流下快樂之淚了!
作者渴望自己的作品在他人腦中“流水般過去”,不圖贊揚評駁,只求在人們經(jīng)歷生活起伏時能喚起模糊記憶。這展現(xiàn)了作者對創(chuàng)作初心的純粹堅守,不被外界喧囂的評價左右。雖然遭友伴和有學問的人輕藐、譏笑,卻能讓孩子、農(nóng)夫、愚拙婦人低頭思索,喚起同情??梢?,真正優(yōu)秀的作品能抵達人心最柔軟之處,引起大眾的共鳴,彰顯出文學的包容性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