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2813(2025)21-0135-04
Research on the Dilemmas and Paths of Integrating Red Sports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SUN Chongying1NIU Yanli2 ZHANG Kun1 XUE Fei1
1.Zaozhuang University;2.Zaozhuang Vocational College, Zaozhuang,Shandong Province, 27716O China [Abstract] Red Sports are a unique approach to strengthening and enhanc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universities,achieving the synergy between sportsand ideological andpolitical education in nurturing students. Using research methodssuch as the literaturereview methodand logical analysis,this paper examines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edsports.Basedonthis,italso delves into the value,chalenges,and implementation paths of integrating red sports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In response to the difcultiesofinsuffcientattntiontoideologicalandpolitical educationinredsports inuniversities,ashortageof specialized teachers,insufcient developmentofredsports resources,andanincomplete evaluationsystem,aseries of implementation paths are proposed,such as improving policysupportand institutional guarantees, promoting teacher collboration and exchange,exploring andutilizing red resources,and establishing a comprehensive and diverse evaluationsystem.Theaimistofosterthedepintegrationand innovativedevelopmentofredsportswith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providing new ideas and method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Keywords] Red sports; Red resourc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mplementation path
《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指出,大學生是寶貴的人才資源,要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1]。利用紅色資源、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這一指示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方向和遵循。紅色體育具有紅色文化和體育文化的雙重屬性,將紅色體育融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可為思政工作提供鮮活素材和實踐載體,增強思政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有助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育民族精神,促進思想道德素質(zhì)和健康素質(zhì)協(xié)調(diào)發(fā)展。
1紅色體育的內(nèi)涵與特征
1.1 紅色體育的內(nèi)涵
紅色體育的概念分為廣義和狹義。狹義的紅色體育指瑞金中央蘇區(qū)及后來以延安為中心的陜甘寧邊區(qū)體育。廣義的紅色體育指自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至中華蘇維埃政權建立,由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勞苦大眾自主開展的體育,稱為赤色體育[2]。該文中的紅色體育主要指與時俱進,以革命歷史事件和偉大事跡為背景,將紅色革命精神與體育活動相融合,以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紅色文化、促進學生身體鍛煉和思想政治教育為目的的校園體育活動。
1.2 紅色體育的特征
1.2.1 鮮明的政治性
紅色體育產(chǎn)生于為革命戰(zhàn)爭服務、為鞏固紅色政權服務的大方向。廣泛開展紅色體育旨在動員一切力量,服從革命戰(zhàn)爭要求,直接服務于革命戰(zhàn)爭[3]。中國共產(chǎn)黨在不同歷史時期領導下的革命文化和體育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和革命文化在體育領域的生動體現(xiàn),是激發(fā)軍民革命斗志、增強對革命事業(yè)忠誠與信念的重要手段,為中國革命的勝利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具有鮮明的政治性和革命性。
1.2.2 獨特的教育性
紅色體育蘊含的豐富故事和精神內(nèi)涵,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動教材。通過開展校園紅色體育活動,學生可深刻感受革命先輩不怕犧牲、艱苦奮斗等崇高精神,激發(fā)愛國熱情,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激勵學生在新時代征程中奮發(fā)有為,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1.2.3 創(chuàng)新的實踐性
在革命時期,體育活動常與軍事訓練、戰(zhàn)地救護等實際需求相融合,如開展軍事體育訓練,提高戰(zhàn)士戰(zhàn)斗技能。校園紅色體育活動的開展,形成了獨特的教育模式和文化氛圍,以實踐和體驗為橋梁,實現(xiàn)了體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為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新渠道。
2紅色體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意蘊
2.1加強思想引領,堅定理想信念
紅色體育精神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在不同歷史時期、不同根據(jù)地塑造的獨具特色的精神力量[4]。學生在了解和參與校園紅色體育
的過程中,能夠汲取精神力量,明確肩負的歷史使命,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樹立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的遠大理想。
2.2傳承紅色文化,厚植愛國情懷
紅色體育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重要使命[5]。在校園中開展紅色體育活動,通過重現(xiàn)革命歷史場景、講述英雄人物故事等方式,讓學生深刻體會革命先輩為國家獨立、民族解放不惜犧牲一切的愛國精神,有助于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增強學生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促進民族文化傳承與發(fā)展。
2.3提升身體素質(zhì),促進心理健康
紅色體育項目通常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和難度,學生參與這些活動時,需克服各種困難和障礙,經(jīng)受身體和心理的雙重考驗。各種紅色體育項目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身體機能,使學生在參與過程中得到全身鍛煉,提高身體協(xié)調(diào)性、靈活性、耐力、力量等綜合素質(zhì)。同時,紅色體育活動中的趣味性和競爭性元素,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暫時忘卻學習煩惱,全身心投入活動,達到緩解壓力、放松身心的效果,讓學生在享受運動樂趣的同時,增強體質(zhì),提高免疫力,以更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投人學習和生活。
3紅色體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
3.1紅色體育思政育人價值認識不足
部分高校領導、教師對紅色體育文化的育人價值認識不足,重視程度不夠[。其未將紅色體育置于立德樹人的戰(zhàn)略高度,致使資源投入少、推廣乏力。課程思政的管理涉及多個部門,體系分散,高校在紅色體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方面缺乏有效的頂層設計和監(jiān)管機制,這阻礙了紅色體育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有效融入。
3.2紅色體育思政育人師資欠缺
紅色體育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既具備體育專業(yè)知識,又具備思政教學能力的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然而,目前高校不僅缺少紅色體育教師,且普遍存在思政教育與體育教學“兩張皮\"的現(xiàn)象。體育教師對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和方法了解不夠,缺乏有效教育手段引導學生思考和感悟紅色體育中的思想政治內(nèi)涵,部分體育教師存在重技能輕思政傾向,忽視了體育課程的思政育人功能。思政教師不擅長體育活動設計,未能將紅色體育文化與體育課程內(nèi)容有機結(jié)合,影響了學生對紅色體育文化的深入理解和認同。
3.3紅色體育資源開發(fā)不足
盡管各地可供開發(fā)的紅色體育資源豐富,但高校在挖掘和利用方面存在不足,未能充分發(fā)揮其育人功能。部分高校未充分開發(fā)當?shù)氐募t色教育基地、革命紀念館等資源,未建立常態(tài)化的實踐教學機制。在現(xiàn)有的高校教學活動中,關于紅色體育思政育人的內(nèi)容較少,體育活動融入紅色精神的元素不明顯,缺乏系統(tǒng)性與針對性,難以滿足教學需求。
3.4評價體系不完善
目前,大多數(shù)高校尚無體育課程思政的具體評價方案,體育課程思政仍停留在傳統(tǒng)評價體系或課程思政案例中7]。其過于依賴分數(shù)評價,未充分考量學生在思想道德、情感態(tài)度等方面的進步。這難以全面反映紅色體育融入思政育人的實際效果,也不利于教師針對性地改進教學方法和提升育人質(zhì)量。
4紅色體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路徑
將紅色體育融人高校思政育人體系,是一項具有深遠意義的教育實踐創(chuàng)新。紅色體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避免形式化,注重情感共鳴與價值內(nèi)化,尊重體育規(guī)律,確保活動安全性、趣味性,防止過度政治化削弱學生的參與意愿。
4.1加強頂層設計,提高重視程度
組織高校領導和教師參與紅色體育文化專題培訓,助力其深入學習紅色體育文化的育人價值,提升對紅色體育文化在立德樹人方面重要性的認知。高校要強化頂層設計,完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從宏觀層面明確紅色體育融入思政教育的總體目標與方向,使紅色體育在思政教育中發(fā)揮應有的價值引領作用。高??赏黄撇块T壁壘,構(gòu)建體育教學部門、思政教學部門、學生工作部門等多部門協(xié)同合作的機制,明確各部門在紅色體育思政育人工作中的職責與分工,加強溝通協(xié)調(diào),形成三全育人的工作格局。制定專門的紅色體育課程教學管理制度,規(guī)范課程設置、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環(huán)節(jié),明確紅色體育課程的學分認定、考核標準等,確保課程質(zhì)量有保障、教學活動有章可循。
4.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促進教師合作交流
既具備思政教育知識,又具備體育教育知識的復合型人才,是紅色體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實現(xiàn)融合育人的重要保障。高??蓸?gòu)建體育教學部門與思政教學部門的聯(lián)合教研機制,定期組織開展教研活動,例如專題研討會、教學觀摩等。在活動開展過程中,體育教師與思政教師共同挖掘紅色體育與思政教育的融合點,分享教學經(jīng)驗及心得,合作開展教學研究和課程開發(fā),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提升跨學科教學能力。對在紅色體育思政育人方面表現(xiàn)突出的教師給予表彰和獎勵,激發(fā)教師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此外,高??衫眯M赓Y源,聘請紅色體育專家來校舉辦講座、開展培訓活動,提高教師的紅色體育思政教學能力。
4.3深入挖掘資源,豐富教學實踐
在大思政的教育視域下,思政教育和體育教育并非孤立的兩個教育領域,而應實現(xiàn)有機結(jié)合和融合[8]。構(gòu)建理論學習與實踐體驗相結(jié)合的學習方式,能夠讓學生在體育鍛煉中感悟革命精神,實現(xiàn)野蠻體魄與文明精神的深度融合。
紅色教育基地是開展紅色體育教育的場所。高??蓪Ξ?shù)丶t色資源進行全面摸排,了解紅色基地的歷史背景、文化內(nèi)涵和教育資源,與政府、企業(yè)、社會組織等建立合作關系,共同參與紅色基地開發(fā)。依據(jù)紅色體育育人需求,建設相應的體育設施和場地,如紅色體育主題公園、紅色體育場館等。同時,完善基地周邊的交通、餐飲、住宿等配套設施,提升接待能力和服務質(zhì)量。在紅色體育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習結(jié)束后,精心設計一系列具有代表性和體驗感的紅色體育實踐項目,如紅色體育賽事,增強學生的參與感和體驗感,使其以切身體會的方式增強對革命精神的情感共鳴和深刻感悟。
4.4構(gòu)建科學評價體系
評估體系的健全,能夠全面客觀地反映學生在體育技能、紅色體育文化知識、情感態(tài)度等各方面的學習成果,對學生具有重要意義;能夠為教師提供詳細反饋,助力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提升育人質(zhì)量,對教師具有重要意義;高??梢罁?jù)評估結(jié)果,合理安排教學資源、提升教學管理水平,這對高校同樣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要構(gòu)建綜合性評價指標,制定涵蓋知識、技能、態(tài)度、行為等多維度的評價指標體系。除體育技能考核外,還需融入學生對紅色體育文化知識的掌握情況、在思政方面的認知與感悟、參與紅色體育活動的態(tài)度、團隊協(xié)作能力以及在活動中的行為表現(xiàn)等指標。針對不同評價指標,設立量化評價標準和質(zhì)化評價標準。
其次要采用多主體參與、過程性評價與終結(jié)性評價相結(jié)合的多元化評價方式。組織教師、學生、校外專家等多主體參與評價。教師評價側(c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與成果;學生自評和互評關注自身與同伴的學習體驗、收獲與不足;校外專家評價提供更客觀、專業(yè)的視角。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通過課堂表現(xiàn)、作業(yè)完成情況、小組活動參與度等方式,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展和問題。同時,保留終結(jié)性評價,如期末體育技能測試、紅色體育知識考試等,以全面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
最后要強化評價結(jié)果的反饋與應用。根據(jù)評價結(jié)果及時進行反饋與指導,教師依據(jù)評價結(jié)果及時向?qū)W生反饋學習情況,肯定成績、指出不足,并提供針對性的指導和建議,幫助學生明確努力方向,促進學生不斷改進和提高。定期對教師的教學效果進行評價分析,教師根據(jù)評價結(jié)果調(diào)整教學方法、內(nèi)容和策略,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將評價結(jié)果納入教師績效考核和職稱評定體系,激勵教師積極改進教學、提升育人質(zhì)量。高校根據(jù)評價結(jié)果對紅色體育課程設置、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方法進行調(diào)整和優(yōu)化,使課程不斷適應學生的發(fā)展需求,提高課程的育人效果。
5結(jié)語
紅色體育是傳播紅色文化、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學生身體素質(zhì)的重要方式,是創(chuàng)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實現(xiàn)體育和思政協(xié)同育人的獨特載體。
推動紅色體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發(fā)揮好紅色體育的育人作用,高校重視紅色體育在立德樹人中的價值、完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是前提;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升跨學科合作育人能力、挖掘開發(fā)利用好紅色資源是保障;設計開發(fā)體驗感強的紅色體育實踐項目、增強學生對紅色體育精神的切身感受是關鍵;科學、健全、多元的評價體系是反饋與改進紅色體育思政育人的重要舉措。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共中央國務院發(fā)出《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EB/OL].(2004-10-15)[2025-06-18]. http://www.moe. gov.
cn/jyb_xwfb/gzdt_gzdt/moe_1485/t1_3939.html.
[2]史婉虹.淺淡中國紅色體育的特點[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2(S1):89-90.
[3]黨挺,虞重干.近60年我國紅色體育研究評析[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0,34(4):21-24,33.
[4]蔣艷.“思政本色 + 體育特色\"的新時代思政課教學改革探索一評《紅色體育融人思政課的理論與實踐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24(7):148.
[5]王馨婷.紅色體育文化的當代價值與實現(xiàn)路徑研究[D].西安:西安體育學院,2024.
[6]王劍.紅色體育文化的演變歷程與高校傳承的邏輯理路、困境、路徑[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23,7(15):134-139.
[7]楊學達,黨新蕾,郭修德,等.紅色體育文化融入大學體育課程思政育人的價值意蘊、現(xiàn)實困境與推進路徑[J].遼寧體育科技,2025,47(2):117-122.
[8]周瑞琳.紅色體育文化資源在云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研究[D].昆明:云南財經(jīng)大學,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