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要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zhì)、文化素養(yǎng)。
題記
在孔孟之鄉(xiāng),有一所百年老校一一鄒城市第一實驗小學。這座聞名遐邇的學校在百余年的探索實踐中,一直不變的是堅持立德樹人。以“立德樹人體現(xiàn)于日常育人工作”和“傳承雷鋒精神”贏得“雷鋒學?!薄皩W雷鋒爭做美德少年教育踐學基地”、“全國零犯罪學?!薄叭珖腥A優(yōu)秀傳統(tǒng)先行先試示范?!薄吧綎|省規(guī)范化學?!薄吧綎|省文明校園”“山東省教學示范?!钡葮s譽。時代在呼喚“雷鋒”,站在新的里程碑,鄒城市第一實驗小學將繼續(xù)秉持“尚善·和美”的育人理念,以“向和而生、向善而立、向美而行”為育人航標,將雷鋒精神深植于心、外化于行,如傳遞火炬般傳遞雷鋒精神,譜寫立德樹人新篇章。
樹“雷鋒”旗幟,以雷鋒精神立校育人
“學習雷鋒好榜樣,忠于革命忠于黨,愛憎分明不忘本,立場堅定斗志強…”這首耳熟能詳?shù)母枨刻焐蠈W、放學時就會在校園上空響起,一直被學校師生傳唱,且經(jīng)久不衰、歷久彌新。
作為山東省濟寧市第一所“雷鋒學校”,鄒城市第一實驗小學幾十年來一直堅持以“雷鋒精神”立校育人。回溯學校百余年的辦學歷史和溫暖向上的雷鋒文化,構(gòu)建了“尚善·和美”辦學理念,從“以善立身、以善立教、和合致美”三個維度提出:教師應“因材施教、以善至善、表率與人”,爭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著力培養(yǎng)“知善向善、志存高遠、樂學善思、日新日美”的陽光少年,讓學生成為“有理想、有擔當、有本領”的時代新人。
鄒城市第實驗小學雷鋒精神研究會
鄒城市第一實驗小學常年開展學雷鋒活動,不斷挖掘“尚善·和美”內(nèi)涵,結(jié)合新時代育人要求,提煉出六種精神:愛崗敬業(yè)精神,做開拓進取的領頭雁;無私奉獻精神,做克己奉公的孺子牛;刻苦鉆研精神,做任勞任怨的實干家;好學不倦精神,做樂觀向上(有理想)的追夢少年;樂于助人精神,做和諧社會(有擔當)的陽光少年;合作創(chuàng)新精神,做回報祖國(有本領)的時代新人。并將這六種精神融入師生一體化德育建設體系,依據(jù)學生年齡段,研發(fā)出系列德育、傳統(tǒng)文化教育校本教材:《推善行厚仁德》(三字歌集)、《雷鋒精神伴我行》(低年級、高年級版本)、《心香一瓣》(師生學雷鋒名言錄)、《明德日新》(五育融合)等。憑借課程著力涵養(yǎng)師生品德,為學生終身發(fā)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礎。
借“和美”活動,以雷鋒精神強發(fā)展引擎
乘“課程” 雙翼,以雷鋒精神筑德育根基
鄒城市第一實驗小學作為雷鋒活動實踐基地,始終把傳承和弘揚雷鋒精神作為學校的精神指引,不斷深化立德樹人實踐活動,所構(gòu)建的“和美”師生活動體系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度融合,引領學生不斷踐行,不斷前行。
常態(tài)化開展學雷鋒活動:全校成立了200多個“學雷鋒”小組,每個班級成立了“和美”學雷鋒小分隊。引導學生讀雷鋒日記、背雷鋒名言、唱雷鋒歌曲、看雷鋒電影;把每年的三月份定為“學雷鋒主題教育月”,且每學期在雷鋒廣場舉行學雷鋒啟動儀式;每周一升旗儀式舉行“童心追鋒·強國有我”國旗下才藝展示活動;豐富志愿服務活動課程,每逢周末,組織學生走進兒童福利院、貧苦山區(qū)、敬老院探望幫扶,走上街頭清理小廣告,走進社區(qū)開展消防安全、低鹽膳食、綠色出行、講雷鋒故事、植樹栽花等活動,走進公園等公共場所撿拾垃圾、宣傳雷鋒精神;寫“追鋒日記”,記錄學雷鋒活動中的所見、所聞、所感,自我激勵;每學期開展“雷鋒班級”“雷鋒式好少年”“學雷鋒標兵”“孝心少年”等表彰活動。
在活動中傳承紅色基因:每年清明節(jié)組織師生到烈士陵園進行祭掃活動,參觀烈士展廳,聆聽烈士事跡,祭奠烈士英魂;利用節(jié)日開展紅色文化教育活動,豐富育人文化內(nèi)涵,加強革命傳統(tǒng)和愛國主義教育;組織師生到尼山革命老區(qū)、微山湖鐵道游擊隊紀念館等基地參觀學習,追緬光輝歲月,重溫紅色記憶;定期組織學生參觀黨史、校史館等。
如:經(jīng)典古詩詞、歷史故事等情景劇創(chuàng)編,中華詩詞誦讀大賽、書寫大賽等。
成長之路打上文化底色:充分挖掘孔孟育人思想,秉承“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教學相長、持志養(yǎng)氣、知行合一”的原則,引導教師以己能育人、以己仁化人;充分挖掘體現(xiàn)孔孟地域文化的資源,開展研學游活動;把傳統(tǒng)文化資源請進學校,如戲曲、樂器、書法、剪紙、六小舞、文明禮儀傳承等,讓孩子們感受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開展豐富多彩的體現(xiàn)傳統(tǒng)文化特色的活動,
有著百余年歷史的鄒城市第一實驗小學,多方位、多角度塑造“和美”教師、培育“和美”少年,在系列“和美”活動的開展中,引導師生深入理解雷鋒精神的價值與內(nèi)涵,在沐浴雷鋒之光的同時,傳承雷鋒精神。
借“和美”活動,以雷鋒精神強發(fā)展引擎
學校、家庭、社會合力學雷鋒是鄒城市第一實驗小學特色思政教育的又一亮點。學校通過組織行亞專家、社區(qū)群眾、愛心家長等優(yōu)秀代表,廣泛開展各類活動。如邀請雷鋒班班長曲建文到學校講雷鋒故事;舉行校園義賣活動并將所得款項捐給貧困山區(qū);成立家委會,搭建家校溝通平臺,分享學生踐行成果;大手拉小手,家長和孩子一起參與關愛孤寡老人、留守兒童等活動;發(fā)動社會力量,拓展實踐場所,如養(yǎng)老院、孤兒院、殘疾人康復中心等,為學生、家長搭建志愿服務平臺;發(fā)現(xiàn)社會中的“活雷鋒”,邀請他們與學生和家長進行交流分享。讓學校“小課堂”與思政“大課堂”鏈接貫通,讓“講堂”變成廣大師生的“學堂”,傳遞黨的好聲音,匯聚向善正能量。
繪“精神” 地標,以雷鋒精神營育人環(huán)境
打造學校的精神地標一雷鋒廣場。廣場建有漢白玉大理石雷鋒塑像(高4.2米、重約10噸)、電子屏、善行長廊、“上善若水”水幕墻,“德、善、和、美”四個金色大字與刻著“仁、義、禮、智、信”幾塊巨石立于廣場左右,地面上幾十個不同字體的、閃著金光的“善”字解讀著“雷鋒精神的仁愛之光”。這里舉行的每一次活動,都會讓師生的心靈與雷鋒精神深度共鳴。學生常自發(fā)來到雷鋒廣場,向雷鋒敬上隊禮,那份崇敬之情溢于言表。雷鋒廣場已成為學校的德育廣場、師生的精神陣地。
“雷鋒長廊”呈現(xiàn)著學生踐行雷鋒精神的一個個精彩瞬間,記錄著“和美”師生的一張張“追鋒”掠影。穿梭其間,仿佛踏上追“鋒”之路。學校還建設了“雷鋒圖書角”“雷小鋒廣播站”“雷鋒紀念館”“雷小鋒實踐園”等,每一“角”都有主題,每一“站”都有故事,每一“園”都有風景,每一“館”都有內(nèi)涵,潛移默化地引導和激勵師生追光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