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題亮相
在我們塵封的記憶里,可能有一處讓我們魂牽夢縈的地方,可能有一個讓我們視若珍寶的物件,可能有一道讓我們回味無窮的美食……請以“塵封的記憶”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題目自擬;作文內容需積極向上;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個人信息。
技法講解
老舍在《濟南的冬天》中將北方冬日的美景與文人的詩意想象深度融合,通過“以實寫虛”的具象描摹和“以虛拓實”的意境升華,構建出兼具地域質感與美學韻味的文學空間。這種虛實相生的筆法,既讓濟南的冬日可觸可感,又賦予其超越現(xiàn)實的詩意性情。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
1.主觀比較與表達主觀感受
“濟南的冬天是響晴的。自然,在熱帶的地方,日光是永遠那么毒,響亮的天氣反有點兒叫人害怕?!蔽闹校髡邔系亩焓菍崒?,熱帶地區(qū)則是虛寫,這種跨越地理現(xiàn)實的比較,已經超越了客觀描述,進入到作者主觀感受的領域,體現(xiàn)了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
2.客觀存在與主觀情感交織
“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綠色本為客觀存在的視覺,卻用“貯蓄”這一觸覺創(chuàng)造了詩一般的真實。“水也不忍得凍上”是一種主觀情感的投射虛寫,因為水藻有“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的“精神”,水對水藻也就有了一副“不忍得凍上”的柔和心腸了。
3.客觀描寫與合理想象融合
“小山整把濟南圍了個圈兒”,這是真實的地理位置描寫;而“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則借助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行文,生動形象地把小山寫得如慈母般溫柔、體貼、慈祥。這樣一實一虛,從側面體現(xiàn)了濟南冬天的溫晴,表達了作者對濟南冬天的喜愛之情。
4.具體刻畫與藝術氛圍的創(chuàng)設
“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兒雪”一句是實寫,是對雪景的刻畫;而“這是張小水墨畫,也許是唐代的名手畫的吧”一句是虛寫,把濟南冬天的雪景比作水墨畫,突出了濟南冬天雪景淡雅秀麗的特點,富有詩意。
作文展示
夏天的鄉(xiāng)村胡同
◎ 王梓名
我是在鄉(xiāng)村的胡同里長大的。
我家在胡同的最里面,每到夏天,我都要經過兩道會“說話”的籬笆墻,一道是花墻,一道是菜墻。
賈大媽的籬笆是座“花城堡”:籬笆尖上是喇叭花,大朵的,小朵的;粉的,紫的。每天早晨上學路過它們,總感覺它們在扯著喉嚨沖我喊,這個喊“好好學習”,那個喊“天天向上”,我對它們笑笑,昂起頭,挺起胸,大踏步朝學校的方向走去。籬笆墻下是潔白的茉莉花,傍晚回家,一簇簇鵝黃的花蕊探出頭來,像一個個調皮的孩子吐著舌頭說:“快猜猜各家的晚飯吃什么?”我便使勁兒吸著鼻子,一路聞到了自家的飯桌上,和大人們聊著今日的趣事。
田大嬸的籬笆是座“菜嬉園”:黃瓜藤隨著微風跳著輕盈的舞蹈;茄子葉一舒一合地揮著手;可愛的山扁豆開滿深深淺淺的紫花,像一串串搖動的小風鈴。我想摸摸它們,可手剛伸出去就又縮了回來——萬一碰掉怎么辦?體貼的田大嬸似乎看出了我的小心思,摘下幾朵紫色的扁豆花遞給我,笑著說:“喜歡就摘,山扁豆皮實,開的花多,沒那么金貴?!蓖砩蠈懽鳂I(yè)時,紫色的扁豆花從書頁間露出小臉,好像在對我說:“今天的背詩,咱們一起吧!”
晚飯后,大槐樹下是我們的“露天劇院”。我搖著蒲扇唱京劇《空城計》,扇子一甩一甩的,像諸葛亮揮著鵝毛扇;田家姐姐邊唱越劇《梁山伯與祝英臺》“前面到了一條河,飄來一對大白鵝”選段,邊把目光投向她家的籬笆墻——她養(yǎng)的大白鵝正伸長脖子“嘎嘎”亂叫,仿佛在搶戲;賈家哥哥則反串評劇《花為媒》中“報花名”一段,當唱到“玫瑰花開香又美”時,他便翹起蘭花指,把指尖指向賈大媽的花籬笆——月季花花瓣“啪”地掉下一片,像是在給他鼓掌。
如今,我搬到了城市,但每次望見那小攤上的蔬菜,看見路邊的野花,或是聽見廣場上有人唱戲,那些籬笆墻就在我心里“沙沙”作響。我知道:有些東西從不曾離開,它們只是藏在了我的記憶深處。
【北京市通州區(qū)陸辛莊學校七年級二班】
◆點評
作文運用虛實結合法,不僅描繪了夏日的鄉(xiāng)村景象,更讓靜態(tài)的籬笆墻“活”了起來,變成了有生命、會互動的伙伴,情感表達更加細膩動人;同時通過現(xiàn)實與回憶的呼應,揭示了故鄉(xiāng)從未真正遠離,永遠珍藏在“我”的記憶深處的深層主題。
那張帶著光的賀卡
◎ 禹子文
陽光透過窗戶斜斜地灑在桌面,照在這張發(fā)黃的賀卡上?;秀遍g,我又回到了那年冬天,回到了那間被陽光填滿的教室,回到了語文老師遞給我賀卡的那一刻。
那天的陽光很好,穿過教室的窗戶直直照到前面的講臺上,語文老師就站在那片陽光里,整個人像鍍上了一層金邊。他的懷里抱著一個很大的牛皮紙袋,紙袋鼓鼓的,像是裝滿了秘密。
“同學們,明天就是元旦了,老師送大家每人一張賀卡。老師叫到誰的名字,誰就到前面拿?!?/p>
我的心猛地跳了一下——賀卡?在這個微信紅包滿天飛的年代,居然還有人手寫賀卡?看著被叫到名字的同學一個接一個跑上講臺,臉上洋溢著掩不住的歡喜,我攥著筆,既期待又緊張。終于,老師叫到了我的名字。
我?guī)缀跏桥苤^去的,老師雙手遞來賀卡,笑著說:“元旦快樂?!蔽一艁y地鞠著躬,嘴里笨拙地重復著“謝謝老師”,直到回到座位,才想起應該回一句祝福,連忙轉身喊道:“老師,元旦快樂!”同學們哄笑起來,可我卻顧不得害羞,因為此時此刻,我的全部注意力都被手中的賀卡占據(jù)了。
賀卡的正面是一幅畫——一棵郁郁蔥蔥的大樹,陽光從枝葉間漏下,斑駁地灑在一個低頭讀書的男孩身上。翻到背面,一行清秀的字跡映入我眼簾:“孩子,祝喜歡讀書和寫作的你能早日發(fā)表文學作品!”
那一瞬間,我的世界似乎亮了起來。我一遍又一遍地讀著這行字,手指輕輕地摩挲著紙面。抬起頭,我覺得講臺上老師的身影忽然變得無比高大,像那棵大樹一樣,為我投下一片蔭蔽,蔭蔽間又有光透進來。
從那天起,我更加認真地讀書、寫作。我在書頁間寫滿批注,在日記本上反復練習,將寫好的作文修改了一遍又一遍。我幻想著有一天,自己的文字也能印在報紙或雜志上,讓大家看見。
后來,我真的發(fā)表了文章。
如今,這張賀卡有些舊了,但每次看到它,我都會心生溫暖與感激。也許多年之后,我也會像老師一樣,把這份溫暖和愛傳遞下去。
【北京市通州區(qū)陸辛莊學校七年級一班】
◆點評
習作通過“賀卡”這一物件,串聯(lián)起過去與現(xiàn)在,讓讀者感受到它給人帶來的情感體驗。小作者以“光”為意象,將現(xiàn)實的細節(jié)與心理的感悟巧妙結合,形成了虛實相生的敘事效果,讀后令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