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編號:2096-8108(2025)04-0101-03 中圖分類號:S661.2 文獻標識碼:A
Current Cultivation Status, Existing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for ‘Shannong Crisp Pear’ in Yuncheng County
DU Xingzheng, WANG Jingting,MING Guangzeng (Yuncheng County Forestry Service Center,Yuncheng Shandong 2747Oo,China)
Abstract:‘Shannong CrispPear’isakindoffruit withhigh nutritional value.Inrecent years,ithasdeveloped well,and its yieldandbenefitarealsoconsiderable.IthasbecomeanimportantcharacteristicindustryinYuncheng CountyInorderto drive fruit growers togetrich,acording tothedeploymentrequirements of theleadership,technical personnelwereorganized to conduct fieldresearch,andthedevelopment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of the‘Shannong CrispPear’industry were mastered,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development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Shannong Crisp Pear;cultivation status; existing problems;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2018年春,鄆城縣唐廟鎮(zhèn)王老虎村率先引進優(yōu)質新品種‘山農酥梨’,建設了郛城縣第1個現(xiàn)代標準化‘山農酥梨’示范園。在山東農業(yè)大學、菏澤林業(yè)局等專家教授的指導下,經過7年的栽培實踐,‘山農酥梨’在嶄城縣的栽培面積逐年增加,現(xiàn)已成為當?shù)剞r民增收的主要來源之一。為了解城縣‘山農酥梨’的栽培情況促進梨農增收,推動鄉(xiāng)村振興,2024年10月中旬縣林業(yè)服務中心技術人員對‘山農酥梨’栽培情況進行了調查與實地走訪,通過調查摸清了當?shù)亍睫r酥梨’栽培現(xiàn)狀、存在問題,并在調研的基礎上提出了郛城縣‘山農酥梨’的發(fā)展建議。
鄆城縣‘山農酥梨’栽培現(xiàn)狀
1. 1 栽培基本情況
目前,鄆城縣‘山農酥梨’栽培面積
133.3hm2 ,約占菏澤市栽培總面積的 1/3 ,主要分布在唐廟鎮(zhèn)、潘渡鎮(zhèn)、陳坡鄉(xiāng)、唐塔街道等鄉(xiāng)鎮(zhèn),已有 70% 的梨園進入結果期。唐廟鎮(zhèn)王老虎村是最早引進‘山農酥梨’的示范村,栽培面積2hm2 ,目前已進人結果盛期,2024年每畝( 667m2 )產量 5500kg ,商品果率 86% ,平均批發(fā)價7.5元 ,每畝( 667m2 )產值3.547萬元。唐塔街道辦事處郭顏莊村2020 年春栽植‘山農酥梨’ 4hm2 ,2023年每畝( 667m2 )產量為2000kg ,商品果率 87% ,平均批發(fā)價8元/ kg 每畝( 667m2 )產值1.39萬元;2024年每畝( 667m2 )產量為 5000kg ,商品果率 86.5% ,平均批發(fā)價7.5元/ ′kg ,每畝( 667m2 )產值3.24萬元。潘渡鎮(zhèn)草廟村是2022年春栽培的,面積10hm2 ,2024年進入結果初期,每畝( 667m2 )產量約為 1 000kg ,商品果率 88.3% ,平均批發(fā)價7.5元/ ′kg ,每畝( 667m2 )產值6600元,預計2025年每畝( 667m2 )產量達 3000kg ,每畝( 667m2 )產值1.9萬元。經過近7年的栽培實踐,‘山農酥梨’完全適應郛城當?shù)丨h(huán)境條件,并以其汁豐味甜、梨果酥脆、肉質細膩等特性,獲得各地消費者青睞,銷售價格高達7.5元/ ′kg ,經濟效益極為顯著。
1.2 自然條件優(yōu)勢
鄆城縣位于北緯 35°19′~35°52′ ,東經115°40′~116°08′ ,為黃河中下游沖積平原,也是著名的旅游景區(qū),國土總面積 163 323.86hm2 。鄆城縣屬暖溫帶半濕潤東亞季風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 13.5°C ,全年無霜期210d左右,年降水量 677mm ,空氣相對濕度 69% ,平均年日照時數(shù)2479.7h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yè)行業(yè)標準《無公害食品梨產地環(huán)境條件》(NY/T5101一2002)和《綠色食品產地環(huán)境質量標準》(NY/T391一2000),郛城縣環(huán)境空氣質量、灌溉質量、土壤環(huán)境質量已達到生產綠色梨果的國家質量標準要求,并且郛城縣土壤酸堿度呈現(xiàn)適度偏堿,適于梨樹栽培,同時當?shù)卦耘鄬嵺`證明鄆城縣為栽培‘山農酥梨’的優(yōu)勢區(qū)位。
1.3 果實經濟性狀
‘山農酥梨’是山東農業(yè)大學陳學森教授從‘新梨7號’作母本與‘碭山酥’梨作父本的雜交后代中選育的優(yōu)質晚熟耐貯新品種,在郛城果實經濟性狀優(yōu)勢明顯,果實紡錘形,果皮光滑,平均單果質量 520g ,大果可達 1.7kg ,大果型。果皮薄,果點小,果肉白色,酥脆香甜,汁多無渣,果核小。中秋節(jié)采收的梨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3% 左右,10月中旬采收的為 15% 左右。耐貯藏,常溫貯藏45d口感不變。切開2d梨果不變色,抗氧化能力較強。樹上掛果時間長[1]
1.4梨園管理水平整體較好
7年中,山東農業(yè)大學、菏澤學院、省農科院、市林業(yè)局等科研院校及上級業(yè)務部門十分關心鄆城縣‘山農酥梨’產業(yè)的發(fā)展,在‘山農酥梨’各個生長期派出教授及專家,深入農村梨園,開展現(xiàn)場培訓與指導,同時多次舉辦講座講解‘山農酥梨’的現(xiàn)代化栽培管理技術。郛城縣組建了縣、鄉(xiāng)、村三級技術推廣應用體系,加大梨樹現(xiàn)代化省力栽培管理技術的推廣與落實力度,科學施用肥水、梨園生草、梨果套袋、精細修剪、病蟲害綠色防控等現(xiàn)代化栽培技術得到普及,‘山農酥梨’長勢較好, 70% 以上的梨園已進入結果期,商品果率達到 85% 以上。
2 鄆城縣‘山農酥梨’園存在的問題
2.1果園布局不科學,基礎設施不配套,機械化程度不高
郛城縣‘山農酥梨’梨園多是一家一戶栽培,地塊分散,面積小,同時田間路面較窄,生產用電等配套設施不完善,不便于機械運輸和梨園作業(yè)。據(jù)調研,鄆城縣‘山農酥梨’梨園共有55處,安裝水肥一體化設施的僅有3處,占總梨園的5.45% ,占總栽培面積的 10.1% ,其余梨園澆灌設施不配套,大多“靠天吃飯”,以降雨為主,如遇干旱少雨年份,極易造成梨樹缺水,梨果品質不佳。病蟲害化學防控需要的植保藥械裝備較差,目前仍以手動和小型機(電)動噴霧機為主,背負式手動和機動噴霧機占藥械設備的 95% 以上,極少有藥泵、彌霧機等半自動噴藥設施,植保技術還沒有向機械化、精準化、智能化推進。 70% 以上的‘山農酥梨’基地土壤管理實現(xiàn)了生草制,但在需要鏟割的季節(jié),果農仍沿用人工背負式割草機,手推式割草機及無人化割草機還沒有普及,造成作業(yè)成本大,資源有效利用率低下等。
2.2梨農老齡化程度高,栽培管理技術水平不高
據(jù)統(tǒng)計,鄆城縣百畝以上規(guī)?;睫r酥梨’梨園僅有10個,占全縣‘山農酥梨’梨園總數(shù)的18.2% ,經營梨園的梨農老齡化程度高,其中60歲以上的栽培者占全縣栽培戶的 60% , 50~60 歲的占 20% ,50歲以下的僅占 20% 。老梨農文化知識水平偏低,接受梨樹現(xiàn)代化栽培管理新技術的能力差,比如像起壟栽培、網架管理、精細修剪、綠色防控、水肥藥肥一體化等新技術很難得到老梨農的認可,在生產實踐中不能及時得到推廣和應用。隨時間的推進,老梨農對梨樹的管理更加力不從心,極可能出現(xiàn)棄園的現(xiàn)象。并且,鄆城縣目前‘山農酥梨’梨園管理的模式以一家一戶分散經營為主,這也導致梨樹現(xiàn)代化新技術的推廣應用更為艱難。
2.3示范基地帶動能力不強,采后處理處于空白
全縣有‘山農酥梨’優(yōu)質高產示范基地6處,總面積為 40hm2 ,不到全縣總面積的 1/3 ,并且園址選擇不科學,對全縣‘山農酥梨’產業(yè)的發(fā)展不能起到示范帶動作用?!睫r酥梨’采后處理基本上處于空白,極少有采后分級、貯藏、保鮮環(huán)節(jié)。
郛城縣水果保鮮庫的數(shù)量和庫容量無法滿足當前水果產量的需要,據(jù)統(tǒng)計僅有 5% 的梨果得以貯藏保鮮,這就導致梨果采摘后集中銷售,價格競爭嚴重,梨果附加值降低。
2.4技術服務體系不健全
果樹技術室專業(yè)技術人才及其匱乏,目前僅有3名專業(yè)技術人員,還未形成能夠支持‘山農酥梨’發(fā)展的科技力量,‘山農酥梨’現(xiàn)代化栽培管理技術水平不高。全縣22個鄉(xiāng)鎮(zhèn)街區(qū)農業(yè)發(fā)展服務中心林業(yè)技術人員僅有22人,鄉(xiāng)村農民技術員大約有40人,‘山農酥梨’現(xiàn)代化栽培管理技術推廣服務體系薄弱,明顯存在理論與實踐上的不足,沒有形成專業(yè)、系統(tǒng)、完善的技術推廣服務體系。
2.5自然災害頻頻發(fā)生
近年來,由于生態(tài)及氣候等條件變化,自然災害發(fā)生愈加頻繁。暴雪、大雨、冰雹、干旱等極端天氣出現(xiàn)頻率增加,經常導致‘山農酥梨’生長受阻,造成經濟損失?;ㄆ趦龊暗勾汉畷r常發(fā)生,常導致‘山農酥梨’減產甚至絕收。
3發(fā)展建議
3.1爭取政府政策及資金扶持,加大基礎配套設施建設
‘山農酥梨’前期投資比較大,需要3年才能結果,周期長,缺乏對自然災害及病蟲害抵御能力,產業(yè)基礎比較脆弱。當?shù)卣畱獜恼呒百Y金上加大對山農酥梨’產業(yè)扶持力度,加大對‘山農酥梨’基地基礎設施,比如道路交通、灌溉設施、水肥藥肥一體化設施、網架設施等建設,增強‘山農酥梨’抵御自然災害及病蟲害的能力。同時,配備必要的新型植保藥械、無人化自動割草機械、施肥專用開溝機等配套設施,減少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達到提質增效的目的。優(yōu)先鼓勵扶持企業(yè)或個人新建高標準的冷藏保鮮庫,配備先進的梨果分級、采后處理生產線,加大采后分級處理及貯藏、保鮮力度,最大限度地提高優(yōu)質梨果入庫率,保證梨果品質,盡可能延長梨果商品貨架期,最大限度地提高梨果附加值,增加梨農經濟收益。
3.2加大科技推廣力度,推動‘山農酥梨’標準化生產
在‘山農酥梨’各個生長關鍵時期,縣林業(yè)服務中心要積極組織專業(yè)技術人員深人鄉(xiāng)鎮(zhèn)梨園現(xiàn)場進行指導及示范操作,對梨農“手把手”進行技術指導,示范推廣應用現(xiàn)代科學先進的梨樹栽培管理措施,比如梨園生草、增施有機肥及菌肥、病蟲害綠色防控、節(jié)水減藥減化肥等新技術,以達到減少投入,降低梨樹生產成本,提高‘山農酥梨’商品果率,增加梨農純收益。大力普及推廣網架栽培技術,增強抗災能力,保證樹勢均衡生長,提高商品果率,促進梨農持續(xù)增收。制定郛城‘山農酥梨‘栽培技術標準,規(guī)范當?shù)亍睫r酥梨’科學栽培生產規(guī)程,便于‘山農酥梨’后期的統(tǒng)一銷售。邀請省、市科研院校及上級業(yè)務部門專家定期舉辦‘山農酥梨’栽培關鍵技術培訓班或研修班,開展新技術、新模式的培訓與普及推廣,為黃河流域梨樹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注入新活力、新動力。
3.3加強品牌打造及宣傳力度,提高‘山農酥梨知名度,擴大其影響力
政府部門牽頭舉辦‘山農酥梨’梨花節(jié)、采摘節(jié)、豐收節(jié)等各種休閑活動;積極引導種植‘山農酥梨’的經營主體參加全國性的水果特別是梨果評比、展銷會等大型活動,宣傳報道嶄城‘山農酥梨’品牌,提升郛城‘山農酥梨’的知名度。種植經營‘山農酥梨’的企業(yè)、農民專業(yè)合作社、家庭農場等要主動對接國內知名超市、商場以及水果批發(fā)市場,爭取人駐,拓寬銷售渠道;同時充分利用快手、抖音等自媒體平臺及電商平臺,傳播嶄城‘山農酥梨’優(yōu)質形象,擴大消費群體。
4小結
‘山農酥梨’作為郛城縣的特色優(yōu)勢產業(yè),具有良好的發(fā)展前景,通過不斷突破創(chuàng)新和專業(yè)化、規(guī)?;l(fā)展,‘山農酥梨’產業(yè)才能成為郛城縣的梨果產業(yè)的一張?zhí)厣珒?yōu)勢名片,讓‘山農酥梨’產業(yè)真正成為郛城縣的支柱產業(yè)。
參考文獻
[1]程永志,明廣增,李園園.‘山農酥梨'栽培模式及管理技術[J]北方果樹,2023(2):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