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毛澤東政洽動員思想及其歷史和現(xiàn)實價值

        2025-08-13 00:00:00申文杰張亦舒
        青島行政學院學報 2025年2期
        關鍵詞:政治動員動員毛澤東

        [中圖分類號] A8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8——3642(2025)02—0072—11

        毛澤東作為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和建設的斗爭實踐中,形成了豐富而鮮明的政治動員思想。這種思想來自毛澤東敢于戰(zhàn)勝一切敵人和困難的超凡英雄氣概,更來自對廣大人民群眾的高度信賴。具體探究毛澤東政治動員思想,不僅有深遠歷史價值,而且在當前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具有重要現(xiàn)實價值。學界主要側重挖掘和研究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3尤其是大革命時期[4-5]和抗日戰(zhàn)爭時期[6-10]毛澤東政治動員思想及其現(xiàn)實啟示。本文遵循為什么要重視政治動員、如何進行政治動員、在新時代如何認識政治動員的邏輯理路,探究毛澤東政治生涯中的政治動員思想及其現(xiàn)實價值。

        一、為什么要重視政治動員 -毛澤東深刻闡述了政治動員的必要性

        政治動員是指一定的政治主體如政黨、政治集團等為聚集力量、實現(xiàn)某一政治目標而進行的政治宣傳、政治鼓動等行為1。政治動員對調動人民群眾參加革命和建設實踐的積極性,凝聚各方面力量,鼓舞革命斗志,形成具有強大感召力的氛圍,完成特定時期重要政治自標和任務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毛澤東從多方面深刻闡述了政治動員的必要性。

        (一)政治動員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得到人民群眾擁護的重要途徑

        在革命和建設實踐中,我們黨制定了多方面的路線方針政策,需要做大量工作。要落實這些路線方針政策,做好這些工作,僅僅靠黨自身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動員人民群眾理解、支持、參加到這些工作實踐中來,這樣黨的工作才能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對此,毛澤東指出,要使我們的工作得到群眾的擁護,就要做到從組織上動員群眾。毛澤東結合當時井岡山根據(jù)地斗爭和建設實踐需要,提出政府部門要動員、號召根據(jù)地的民眾購買公債,發(fā)展合作社,發(fā)展貿易,“號召他們?yōu)橹@些口號而斗爭,把群眾的熱情提高起來”[11]124。毛澤東還從走群眾路線的內在要求上進一步闡述了進行政治動員的必要性。進行政治動員實際上就是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完成黨的工作不能只靠少數(shù)人,而是需要人民群眾廣泛參與。毛澤東明確指出:“我們歷來主張革命要依靠人民群眾,大家動手,反對只依靠少數(shù)人發(fā)號施令?!盵12]1318毛澤東批評一些人不走群眾路線,只靠少數(shù)人做工作,不懂得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力,不懂得黨的群眾路線。毛澤東還進一步把善于發(fā)動群眾、進行政治動員看作一種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領導藝術。他明確指出:“善于把黨的政策變?yōu)槿罕姷男袆?,善于使我們的每一個運動,每一個斗爭,不但領導干部都懂得,而且廣大的群眾都能懂得,都能掌握,這是一項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領導藝術。\"[12]1319 毛澤東把政治動員的必要性與堅持黨的群眾路線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深刻闡述了黨的工作、黨的群眾路線與人民利益的一致性,把進行政治動員看成做好黨的工作、踐行群眾路線的必要途徑和重要表現(xiàn)。

        (二)政治動員是奪取革命戰(zhàn)爭勝利的重要前提

        政治動員是中國共產黨明確革命目標,提高人民政治意識,聚集力量,戰(zhàn)勝敵人的重要手段[]。革命戰(zhàn)爭是人民的戰(zhàn)爭。毛澤東指出:“戰(zhàn)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眾之中。\"[13]511 要取得革命戰(zhàn)爭的勝利,最主要的就是要靠人民群眾。毛澤東明確指出:“因為革命戰(zhàn)爭是群眾的戰(zhàn)爭,只有動員群眾才能進行戰(zhàn)爭,只有依靠群眾才能進行戰(zhàn)爭。\"[11]136 毛澤東提出的這一重要思想,為明確革命戰(zhàn)爭的性質和依靠人民群眾奪取戰(zhàn)爭勝利指明了方向。要奪取革命戰(zhàn)爭的勝利就必須動員人民群眾廣泛支持、參加革命戰(zhàn)爭。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歷次革命戰(zhàn)爭中,毛澤東都非常重視動員人民群眾。在第一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毛澤東就特別重視發(fā)動農民參加革命斗爭。1925年春,毛澤東從上?;氐胶仙厣綇氖罗r民運動,他深入了解農民的生活狀況,向他們講革命道理,啟發(fā)他們的政治覺悟,動員農民參加農會,“農民既已有了廣大的組織,便開始行動起來,于是在四個月中造成一個空前的農村大革命\"[11]14。這種“空前的農村大革命\"的形成正是我們黨動員農民的結果。農村大革命的蓬勃開展打擊了土豪劣紳、惡霸地主、貪官污吏,沖擊了封建宗法思想和制度,“這個攻擊的形勢,簡直是急風暴雨,順之者存,違之者滅\"[1114。當時,毛澤東特別重視動員貧農群眾,他指出,農民運動中的先鋒力量就是貧農群眾,沒有貧農階級,就不會出現(xiàn)鄉(xiāng)村的革命形勢,就不能打倒土豪劣紳?!皼]有貧農,便沒有革命。\"[11]21 正是由于重視貧農,把貧農動員起來、組織起來,才會出現(xiàn)農村大革命。

        在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在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反圍剿斗爭中,毛澤東明確指出:“政治動員是反‘圍剿'斗爭中第一個重要問題\"[11]2022。關于這一時期政治動員的任務,毛澤東具體指出,通過政治動員明確、堅決地告訴紅軍和根據(jù)地的人民關于敵人進攻的必然性和迫切性、敵人進攻危害人民的嚴重性,同時,清醒認識敵人的弱點、紅軍的優(yōu)勢,堅定我們必勝的意志,明確我們的工作方向等。“號召紅軍和人民全體為反對‘圍剿’、保衛(wèi)根據(jù)地而斗爭。\"[11]202 在這一時期,毛澤東先后發(fā)表了《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井岡山的斗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光輝著作,這些著作對教育群眾和士兵、動員人民群眾參加革命戰(zhàn)爭、提高階級覺悟、消除悲觀情緒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敖涍^政治教育,紅軍士兵都有了階級覺悟,都有了分配土地、建立政權和武裝工農等常識,都知道是為了自己和工農階級而作戰(zhàn)。因此,他們能在艱苦的斗爭中不出怨言。\"[11]64在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斗爭實踐中,不僅要進行軍事斗爭,同時也要開展根據(jù)地經濟建設,以保證根據(jù)地的生存和發(fā)展,無論是軍事斗爭還是經濟建設都需要做好政治動員。1933年8月12日,毛澤東在中央根據(jù)地南部十七縣經濟建設大會上指出:“革命戰(zhàn)爭的激烈發(fā)展,要求我們動員群眾,立即開展經濟戰(zhàn)線上的運動。\"[11]119 毛澤東認為,現(xiàn)在我們的一切工作都應當為著革命戰(zhàn)爭的勝利,首先是粉碎敵人第五次“圍剿\"的勝利,為著爭取物質上的條件去保障紅軍的供給,為著在經濟戰(zhàn)線上把廣大人民群眾組織起來,必須動員群眾開展根據(jù)地經濟建設,“在全體政府工作人員中,在廣大工農群眾中,造成一種熱烈的經濟建設的空氣\"[11]121

        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毛澤東更加重視政治動員,他明確指出:“如此偉大的民族革命戰(zhàn)爭,沒有普遍和深入的政治動員,是不能勝利的\"[13]480“動員了全國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敵于滅頂之災的汪洋大海\"[13]480。關于抗日戰(zhàn)爭時期政治動員的具體任務,毛澤東指出:“什么是政治動員呢?首先是把戰(zhàn)爭的政治目的告訴軍隊和人民。必須使每個士兵每個人民都明白為什么要打仗,打仗和他們有什么關系??谷諔?zhàn)爭的政治目的是‘驅逐日本帝國主義,建立自由平等的新中國’,必須把這個目的告訴軍民人等,方能造成抗日的熱潮。\"[13]481在抗日戰(zhàn)爭政治動員方面,我們黨明確提出實行全國軍隊的總動員,海陸空軍,包括中央軍、地方軍、紅軍在內,召集國防會議,決定戰(zhàn)略方針,統(tǒng)一戰(zhàn)斗意志等,還要實行全國人民總動員。毛澤東指出:“我們主張全國人民總動員的完全的民族革命戰(zhàn)爭,或者叫作全面抗戰(zhàn)。\"[13]387-388為動員人民群眾,就要開展愛國運動,擴大愛國團體,給人民以愛國自由,武裝民眾實行自衛(wèi),配合軍隊作戰(zhàn)等?!叭袊嗣駝訂T起來,武裝起來,參加抗戰(zhàn),實行有力出力,有錢出錢,有槍出槍,有知識出知識?!盵13]355在充分發(fā)動群眾的基礎上,幫助群眾建立抗日救國會、抗敵協(xié)會、工會、農會、青救會、婦救會等大批抗日團體,只有把廣大人民群眾動員起來,積極參加抗日戰(zhàn)爭,才能展現(xiàn)人民戰(zhàn)爭的強大威力。

        在解放戰(zhàn)爭時期,黨中央提出要廣泛發(fā)動群眾參軍,特別重視在廣大農村中進行動員,著重向群眾講清楚保衛(wèi)和平民主與保衛(wèi)家鄉(xiāng)、保衛(wèi)群眾利益之間的關系,激發(fā)群眾參軍熱情。在三大戰(zhàn)役進行中,我們黨進行了深人廣泛的政治動員,動員人民群眾支援前線。毛澤東特別注重用軍事斗爭勝利成果鼓舞士氣、動員軍民。1948年11月他在《中國軍事形勢的重大變化》一文中指出,中國的軍事形勢現(xiàn)已進入一個新的轉折點,即戰(zhàn)爭雙方力量對比已經發(fā)生了根本的變化,人民解放軍不但在質量上早已占有優(yōu)勢,而且在數(shù)量上也已經占有優(yōu)勢;并提出再有一年左右的時間就可能從根本上將國民黨反動政府打倒了。1949年4月,毛澤東和朱德發(fā)出了“向全國進軍\"的命令,提出:“奮勇前進,堅決、徹底、干凈、全部地殲滅中國境內一切敢于抵抗的國民黨反動派,解放全國人民,保衛(wèi)中國領土主權的獨立和完整\"[12]1451。這些都極大鼓舞了人民解放軍的戰(zhàn)斗士氣。可見,在我們黨領導的革命戰(zhàn)爭中,都進行了充分的政治動員,這是我們黨遵循人民戰(zhàn)爭方針的基本體現(xiàn)。

        (三)政治動員是完成特定時期主要政治任務的重要條件

        黨和國家在特定時期內往往需要應對一些最主要的問題,急迫完成特定的政治任務,面對這種緊迫的問題和特定的政治任務,就需要在較短時間內迅速動員各方面力量。例如,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日本侵略者集結兵力進攻武漢,武漢危在旦夕,武漢保衛(wèi)戰(zhàn)事關抗日戰(zhàn)爭全局,中國共產黨以民族利益為重,提出保衛(wèi)武漢等地的口號和任務。對此,毛澤東明確講:“當此保衛(wèi)武漢等地成為緊急任務之時,發(fā)動全軍全民的全部積極性來支持戰(zhàn)爭,是十分嚴重的任務\"[13]512;并指出:“政治上動員全軍全民起來奮斗,是最重要的具體的條件之一\"[13]512。毛澤東更為明確地指出:“這個政治上動員軍民的問題,實在太重要了。我們之所以不惜反反復復地說到這一點,實在是沒有這一點就沒有勝利。\"[13]513 新中國成立后,我黨面臨艱巨復雜的鞏固新生政權、恢復國民經濟的任務,同樣需要動員全國人民積極參與,以保證這些任務順利完成。1950 年,我國進行了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鎮(zhèn)壓反革命運動,在這期間,我們黨進行了廣泛的政治動員,形成了強大聲勢。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期間,我們黨進行了廣泛的政治動員,強調“全國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及工商業(yè)家,凡屬愛國者,一致團結起來,反對美帝國主義的侵略,是完全正確的\"[14]110。毛澤東特別重視對抗美援朝的教育動員,他指出:“必須在全國范圍內推行這個運動,已推行者深入之,未推行者普及之,務使全國每處每人都受到這種教育\"[14]143。在土改運動中,毛澤東指出:“土改工作主要應注意是否真正發(fā)動了群眾”[14]138。在鎮(zhèn)壓反革命斗爭中必須動員人民群眾廣泛參與,“全國各地,必須在此次鎮(zhèn)壓反革命的偉大斗爭中普遍地組織群眾的治安保衛(wèi)委員會\"[14]161。毛澤東還指出,鎮(zhèn)壓反革命是一場激烈、復雜的斗爭,要做到全黨動員、群眾動員,吸收各界人士參加,統(tǒng)一計劃、統(tǒng)一行動。在開展“三反”“五反\"運動中,毛澤東特別強調要動員群眾參與,他講到:“應把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的斗爭看作如同鎮(zhèn)壓反革命的斗爭一樣的重要,一樣的發(fā)動廣大群眾包括民主黨派及社會各界人士去進行,一樣的大張旗鼓去進行\(zhòng)"[14]191;并提出“目前第一要注意打盡老虎,不要松勁\"[14]197。在 1952 年元旦祝詞中,毛澤東進一步號召:“我國全體人民和一切工作人員一致起來,大張旗鼓地,雷厲風行地,開展一個大規(guī)模的反對貪污、反對浪費、反對官僚主義的斗爭,將這些舊社會遺留下來的污毒洗干凈!\"[14]221 關于開展“五反\"運動,毛澤東指出:“在全國一切城市,首先在大城市和中等城市,依靠工人階級,團結守法的資產階級及其他市民,向著違法的資產階級開展一個大規(guī)模的堅決的徹底的反對行賄受賄、反對偷稅漏稅、反對盜竊國家財產、反對偷工減料和反對盜竊經濟情報的斗爭?!盵14]192在此后開展的社會主義改造運動中,毛澤東也特別重視人民群眾及各階層人士的參與,迅速形成了社會主義改造的高潮。例如,在對資本主義工商業(yè)進行社會主義改造過程中,我們黨發(fā)動各方面的力量做資本家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各地黨組織的領導和教育下,發(fā)動工會、共青團、婦聯(lián)、工商聯(lián)和各民主黨派等,對資本家及其家屬子女進行社會主義的宣傳教育工作,鼓勵他們進行改造,形成了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濃厚氛圍??梢?,我們黨歷史上每完成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毛澤東都特別重視進行充分的政治動員,通過政治動員把人民群眾的士氣鼓舞起來,把各方面的力量凝聚在一起,營造濃厚氛圍,形成轟轟烈烈的聲勢和強大態(tài)勢,進而為重大政治任務的完成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二、如何進行政治動員一一毛澤東多方面論述了政治動員的基本途徑

        毛澤東不僅深刻闡述了政治動員的必要性,而且還從多方面論述了政治動員的途徑,也就是如何進行政治動員的問題,毛澤東對政治動員途徑的論述是科學社會主義革命斗爭策略思想的具體運用。

        (一)高度重視輿論宣傳營造氛圍、鼓舞士氣作用

        政治動員實際上是一種政治文化和意識形態(tài)的灌輸和引導,是改變動員客體原有政治文化心理,重塑個體政治人格的基本手段[15]。政治動員離不開輿論宣傳,需要通過輿論宣傳營造氛圍、鼓舞士氣,提高思想認識。在第一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毛澤東就十分重視輿論宣傳在動員農民參加革命斗爭中發(fā)揮的重要作用,他指出:“很簡單的一些標語、圖畫和演講,使得農民如同每個都講過一下子政治學校一樣,收效非常之廣而速\"[11]35。這些標語、圖畫、演講就是當時輿論宣傳的載體和手段。對于這種輿論宣傳的作用,毛澤東進一步講:“有農會的地方普遍地舉行了政治宣傳,引動了整個農村,效力很大\"[11]35。在這里“引動了整個農村\"就是在農村中發(fā)揮的政治動員作用。這一時期,毛澤東通過“教”“帶\"“給”等多種方式,對農民開展了有效的政治動員,而“教\"則是通過走訪中“教”辦學中“教”、聚會中“教\"等教育方式宣傳發(fā)動民眾,調動了農民參加革命的積極性[4]。1928年10月,毛澤東旗幟鮮明地提出:“共產黨是左手拿傳單,右手拿槍彈才可以打倒敵人的。\"[16]26 中共中央從戰(zhàn)略高度精心籌劃輿論宣傳,取得了較強的政治宣傳效果。毛澤東在談到抗日戰(zhàn)爭時期政治動員方式時提出:“怎樣去動員?靠口說,靠宣傳布告,靠報紙書冊,靠戲曲電影,靠學校,靠民眾團體,靠干部人員。\"[13]481 在這些抗戰(zhàn)動員手段中,很多也涉及了輿論宣傳的作用。在抗日戰(zhàn)爭政治動員中,就要不斷喚起民眾,使我們黨的抗日政策深人人心,“用布告、宣傳、傳單、論文、演說、談話等等形式發(fā)布之\"[11]752。在解放戰(zhàn)爭時期,毛澤東同樣重視輿論宣傳在闡釋黨的政策、動員和教育群眾方面的重要作用。1948年4月,毛澤東在同《晉綏日報》編輯人員的談話中指出:“報紙的作用和力量,就在于它使黨的綱領路線,方針政策,工作任務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廣泛地同群眾見面?!盵12]1318這里明確闡明了報紙在宣傳、教育、動員群眾中發(fā)揮的有效作用。在談到報紙在政治動員中的風格時,毛澤東進一步指出,我們所辦的報紙,我們黨所進行的一切宣傳工作,都應當是生動的、鮮明的、尖銳的,具有戰(zhàn)斗風格,“我們要教育人民認識真理,要動員人民起來為解放自己而斗爭,這就需要這種戰(zhàn)斗的風格\"[12]1322。新中國成立后,在鎮(zhèn)壓反革命運動中,毛澤東指出,為有效開展這場偉大的斗爭,就要對黨的有關政策進行廣泛的宣傳,“利用電影、幻燈、戲曲、報紙、小冊子和傳單作宣傳,做到家喻戶曉,人人明白\"[14]162。通過多樣化的輿論宣傳打破關門主義、神秘主義,達到廣泛政治動員的目的。注重通過輿論宣傳進行政治動員是毛澤東特別重視的一個基本手段。

        (二)善于發(fā)揮政治綱領和政治口號凝聚人心、激勵斗志作用

        政治動員需要凝聚人心、激勵斗志,這就要提出具有號召力、影響力的政治綱領和政治口號。中國共產黨根據(jù)各個時期的不同情況和特點,制定并提出了相應的政治綱領和具有針對性、鼓動性的動員口號[]。毛澤東十分重視政治綱領和政治口號在政治動員中的作用。在開展農民運動的斗爭中,毛澤東就特別重視政治口號在發(fā)動農民參加革命斗爭中的作用,他講:“打倒帝國主義,打倒軍閥,打倒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紳,這幾個政治口號,真是不翼而飛,飛到無數(shù)鄉(xiāng)村的青年壯年老頭子小孩子婦女們的面前,一直鉆進他們的腦子里去,又從他們的腦子里流到了他們的嘴上\"[1]34。在這里毛澤東生動形象地描述了政治口號在發(fā)動民眾參與革命斗爭中所發(fā)揮的作用。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毛澤東特別重視提出政治綱領和政治口號進行動員。毛澤東認為,要進行抗戰(zhàn)政治動員,只是說明目的還不夠,還要有一個政治綱領,說明達到目的的步驟和政策。他明確指出:“沒有一個明確的具體的政治綱領,是不能動員全軍全民抗日到底的。\"[13]481為有效進行抗日政治動員,我們黨提出了《抗日救國十大綱領》抗日建國綱領》等。在抗戰(zhàn)動員中,毛澤東也十分重視政治口號的作用,他指出,共產黨為加強對抗戰(zhàn)的領導和動員,要“根據(jù)歷史發(fā)展行程提出基本的政治口號,和為了實現(xiàn)這種口號而提出關于每一發(fā)展階段和每一事變中的動員口號\"[11]262。毛澤東舉例講,我們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統(tǒng)一的民主共和國”“停止內戰(zhàn)\"“實現(xiàn)抗戰(zhàn)”“爭取民主\"等政治口號,這些口號明確了全國人民一致行動的具體目標,起到了達成共識、聚集力量的目的。在抗美援朝期間,毛澤東提出:“我們要堅決地站在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的愛國立場上\"[14]110,“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成為抗美援朝期間重要的政治口號。在這一口號的動員下,全國迅速掀起抗美援朝的熱潮,廣大群眾表現(xiàn)出極大的積極性,紛紛報名參加人民志愿軍,為支援前線,全國開展了增產捐獻活動,這次反對帝國主義的愛國運動規(guī)模之大是空前的。政治綱領和政治口號在政治動員中具有鮮明的凝聚、感召作用,毛澤東所闡述的利用政治綱領和政治口號進行政治動員的思想,閃爍著歷史的光輝。

        (三)特別重視文化的啟發(fā)思想、教育引導作用

        政治動員是一個有明確目的的自覺行為,不是盲目、自發(fā)的,這就需要發(fā)揮文化的力量。毛澤東高度重視文化在教育人民、動員人民中的重要作用。他明確提出:“用文化教育工作提高群眾的政治和文化的水平。\"[11]125-126 在開展農民運動中,毛澤東就特別支持農民開辦自己的學校,讓農民學文化,啟發(fā)農民階級覺悟。在第六屆農民講習所中毛澤東講授“中國農民問題”“農村教育\"等,并作了“中國社會各階級分析\"的專題報告,為推動農民運動發(fā)展進行了干部、理論上的準備。在抗日戰(zhàn)爭期間,他明確提出,為取得抗日戰(zhàn)爭勝利,文化上要有普遍的動員。他提出,必須同反抗戰(zhàn)、反團結、反進步的思想進行斗爭,“不擊破這些反動思想,抗戰(zhàn)的勝利是無望的\"[13]703。在中國革命實踐中形成的革命價值,如“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革命傳統(tǒng)、集體主義精神等,對政治動員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2]。毛澤東特別重視革命文化在教育人民、啟發(fā)人民中的作用。

        他指出:“革命文化,對于人民大眾,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準備。\"[13]708這種“思想準備\"就內含啟發(fā)、引導、動員的作用。毛澤東認為,“五四運動”后,中國產生了文化生力軍,“這就是中國共產黨人所領導的共產主義的文化思想,即共產主義的宇宙觀和社會革命論\"[13]697。毛澤東進一步認為,這種共產主義文化思想在哲學、政治學、軍事學、歷史學、文學、藝術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發(fā)展,對中國革命起了極大推動作用?!捌渎晞葜拼螅χ土?,簡直是所向無敵的。其動員之廣大,超過中國任何歷史時代。[13]698在這里,毛澤東深刻闡述了共產主義思想文化在中國革命中所發(fā)揮的政治推動、政治動員作用。他還提出,革命文化為動員群眾,就要接近群眾,這樣才能發(fā)揮文化動員的威力,“革命的文化人而不接近民眾,就是‘無兵司令’,他的火力就打不倒敵人\"[13]708??梢?,善于運用文化力量進行政治動員,是毛澤東政治動員思想的一個顯著特點。

        (四)在政治動員中要反對官僚主義、命令主義

        政治動員的原則與方法必須通過政治動員主體來實施,加強政治動員主體建設,是做好政治動員工作的重要一環(huán)[1]。毛澤東指出:“在長期戰(zhàn)爭和艱難環(huán)境中,只有共產黨員協(xié)同友黨友軍和人民大眾中的一切先進分子,高度地發(fā)揮其先鋒的模范的作用,才能動員全民族一切生動力量,為克服困難、戰(zhàn)勝敵人、建設新中國而奮斗?!盵13]523政治動員的目的是發(fā)動群眾,調動各方面的力量實現(xiàn)黨提出的目標和任務;但是,動員群眾的方式不能是官僚主義和命令主義的,毛澤東堅決反對政治動員方式上的官僚主義和命令主義。他明確指出:“動員群眾的方式,不應該是官僚主義的。\"[11]124 他認為,官僚主義的領導方式是任何革命工作所不應該有的,在政治動員中應該徹底拋棄官僚主義。在反對官僚主義的同時,還要反對命令主義,命令主義不顧群眾的感受和意愿,強迫群眾執(zhí)行某種命令,結果是事與愿違,達不到應有的效果。毛澤東明確指出:“我們一定不能要命令主義,我們要的是努力宣傳,說服群眾。\"[11]125 在政治動員中要從具體情況出發(fā),依據(jù)特定的環(huán)境,充分考慮到群眾的情緒,這樣才能有良好的政治動員效果。毛澤東指出:“一切工作,如果僅僅提出任務而不注意實行時候的工作方法,不反對官僚主義的工作方法而采取實際的具體的工作方法,不拋棄命令主義的工作方法而采取耐心說服的工作方法,那么,什么任務也是不能實現(xiàn)的?!盵11]140 因此,在開展動員群眾的工作中,必須反對官僚主義、拋棄命令主義。毛澤東還十分重視在軍隊政治動員中發(fā)揚民主,反對官僚主義。他指出:“在人民解放軍中,實行了有序的、有領導的、由全體戰(zhàn)斗員和指揮員一起參加的民主運動,開展了自我批評,克服了和正在繼續(xù)克服著軍隊中的官僚主義。\"[12]1344 這不僅提高了廣大指戰(zhàn)員的革命斗志,而且還有效動員了解放區(qū)農民參加人民解放軍。新中國成立初期,在動員全國人民恢復經濟過程中,毛澤東特別對領導干部提出了要求。他提出:“提高干部和一般黨員的思想水平和政治水平,克服工作中所犯的錯誤,克服以功臣自居的驕傲自滿情緒,克服官僚主義和命令主義。\"[14]72在土改運動中,毛澤東強調,反對生硬地開展分配土地的工作,在分配土地之前必須做好群眾的教育和發(fā)動動員工作。在“五反”運動中,毛澤東指出,在任何城市進行“五反”,必須分析情況,確定策略,組織工人、組織干部、組織指揮機關,并做出全盤計劃,方能真正開展“五反”斗爭,決不能盲目地進行“五反”。政治動員中只有反對官僚主義和命令主義,才能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保證政治動員順利地實現(xiàn)。

        (五)在政治動員中要注重維護和實現(xiàn)群眾利益

        馬克思指出:“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17]82要有效進行政治動員不能單一地、純粹地進行,而是要與維護和實現(xiàn)群眾利益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我們黨在土地革命時期領導根據(jù)地建設時,通過“給\"政治權利、“給\"經濟權利、“給”思想文化自由等方式,實現(xiàn)好、維護好和發(fā)展好農民利益,為革命有效地奠定了群眾基礎[4]。毛澤東講,“如果我們單單動員人民進行戰(zhàn)爭,一點別的工作也不做,能不能達到戰(zhàn)勝敵人的目的呢?當然不能。\"[12]136這里講的\"別的工作\"就是關心群眾生活、實現(xiàn)群眾利益的工作。毛澤東指出,要做好分土地給農民之事,提高農民勞動熱情,增加農業(yè)生產,保障工人的利益,建立合作社,發(fā)展對外貿易,解決群眾的穿衣問題、吃飯問題、柴米油鹽問題、疾病衛(wèi)生問題、婚姻問題等。毛澤東講:“假如我們對這些問題注意了,解決了,滿足了群眾的需要,我們就真正成了群眾生活的組織者,群眾就會真正圍繞在我們的周圍,熱烈地擁護我們。\"[1]137在這里,毛澤東明確論述了解決群眾生活問題是得到群眾擁護,進而有效發(fā)動群眾的前提條件。毛澤東還分析認為,通過解決群眾生活問題,可使群眾認識到共產黨是代表群眾利益的,人民群眾通過這些具體事情“了解我們提出來的更高的任務,革命戰(zhàn)爭的任務,擁護革命,把革命推到全國去,接受我們的政治號召,為革命的勝利斗爭到底”[11]138。在抗日戰(zhàn)爭期間,毛澤東主張,要動員全民抗戰(zhàn)就要制定改善人民生活的綱領,取消苛捐雜稅、減少地租、改善工人待遇和小職員的生活、實行災荒救濟等,把改善人民生活與抗戰(zhàn)動員結合在一起。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也十分重視在關心群眾利益的基礎上進行政治動員。在土改運動中,農民分到了土地,實現(xiàn)了自己的愿望,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動員農民參與土改,進而不斷擴大土改的規(guī)模,加快土改運動進程。在抗美援朝運動中,毛澤東特別注重開展抗美援朝運動與實現(xiàn)人民群眾利益之間關系的宣傳,激發(fā)人民群眾參與、支持抗美援朝,掀起抗美援朝的高潮。把政治動員與實現(xiàn)群眾利益結合起來,使政治動員具有了內在動力和持續(xù)性,這體現(xiàn)了毛澤東政治動員思想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三、如何評價政治動員 一毛澤東政治動員思想的實踐效果

        政治動員是政黨開展政治活動的重要手段,也是一個政黨的內在規(guī)定和天然職能[18]。政治動員的功能即在一定(社會)環(huán)境中的政治動員主體為了特定的政治動員目標,通過各種手段、策略作用于動員客體后所產生的實際后果或影響[19]。實踐證明,毛澤東的政治動員思想對中國革命的勝利和社會主義建設的重大成就起到了卓有成效的作用。

        (一)凝聚社會資源,匯集強大合力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創(chuàng)造的“工農武裝割據(jù)\"政治動員思想,以占全國人口 80% 以上的農民群眾為政治動員的主要對象,將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創(chuàng)造性地開辟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革命新道路[3]。通過政治動員,中國共產黨成功地調動了豐富的人力和物力資源,奠定了革命勝利的群眾基礎、組織基礎和物質基礎。大革命時期,毛澤東通過黨團組織、農民協(xié)會組織等把農民組織起來。據(jù)1926年12月的《湘潭縣農民運動報告》記載,“湘潭西二區(qū)銀田寺、韶山一帶,農民感覺所受壓迫日重,于去年二月間起而組織。到十月間,所成立之鄉(xiāng)協(xié),達二十余處,人數(shù)達千余..\"[20]172 到1927 年大革命失敗前夕,韶山一共有2個區(qū)農協(xié)、71個鄉(xiāng)農協(xié),農協(xié)會員達到了4萬余人[4]。截至1927年3月底,農會組織已遍及粵、湘、鄂、贛、豫、陜、皖、川、閩、浙、蘇、直、魯、桂、冀、察、綏等省,有組織的農民達800萬人[21]。同時,黨組織迅速發(fā)展,截至1926年11月,全國黨員總數(shù)達18526人,其中工人占 60% ,農民占11.75%,知識分子及其他占27.35%[22]502-504 。

        抗日戰(zhàn)爭時期,毛澤東根據(jù)抗日戰(zhàn)爭的形勢與特點,將“工農武裝割據(jù)\"的動員方式轉變?yōu)橹袊伯a黨人領導下抗日民主根據(jù)地和抗日游擊戰(zhàn)爭的動員方式,提出“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的基本條件,是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擴大和鞏固\"[13]750。據(jù)記載,抗日戰(zhàn)爭中共產黨的軍事隊伍由紅軍長征結束后的不足3萬人,發(fā)展到132萬余人,民兵組織發(fā)展到260余萬人[23]33??箲?zhàn)期間,全國兵員征集數(shù)量為13922859人[24]46為響應共產黨的號召,多方愛國力量通過農救會、農抗會、婦救會、文化團體、海外華僑抗日團體等組織形式奉獻了力量。這都有力地證明了中國共產黨在有限的時間里獲得的豐碩動員成果。

        毛澤東在解放戰(zhàn)爭時期的政治動員思想促成黨領導的全民族的抗美反蔣統(tǒng)一戰(zhàn)線,“使蔣介石政府已處在全民的包圍中\(zhòng)"[12]1224。據(jù)統(tǒng)計,“在三大戰(zhàn)役中,動員民工累計達880余萬人次,人民群眾出動支前的大小車輛141萬輛,擔架36萬余副,牲畜260余萬頭,糧食4.25億公斤\"[25]483。戰(zhàn)爭期間,受到極大破壞的解放區(qū)經濟很快得以恢復和發(fā)展,為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提供了重要保證。例如,山東解放區(qū)1946年生產糧食62.5億公斤,人均達222.5公斤;在晉冀魯豫解放區(qū),1946年生產棉花1.25億公斤[25]446

        新中國成立初期,毛澤東政治動員思想在土地改革、鎮(zhèn)壓反革命、抗美援朝、“三反”、“五反”、社會主義改造等運動中發(fā)揮了重大作用。作為政治動員主體的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政府,通過廣泛而深入的政治動員,激發(fā)了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和愛國華僑等在內的廣大人民群眾的政治覺悟和政治參與熱情,整合了社會各種資源,為實現(xiàn)政治目標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例如,在抗美援朝期間,政治動員席卷全國各地,全國掀起了支援前線的浪潮。三年間,全國先后掀起4次參軍參戰(zhàn)熱潮,補入志愿軍的新戰(zhàn)士達80余萬人;先后赴朝的鐵路員工占全國鐵路系統(tǒng)員工總數(shù)的 80% 以上,醫(yī)務人員約6000人,東北各省汽車司機5571人,東北地區(qū)參加擔架隊、運輸隊、民工隊的青壯年達74萬人,為保障部隊作戰(zhàn)起了重要作用[26]30-31]在南京市,“截止去年(1951年)12月31日止,全年繳款總數(shù)已達43869973412元(當時的舊幣,下同),戰(zhàn)斗機29架,又36900余萬元。除完成了原訂認捐目標20架戰(zhàn)斗機外,并超額捐獻了9架戰(zhàn)斗機\"[27]310。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到1952年5月底,全國社會各界共捐獻人民幣55650多億元,相當于3710架戰(zhàn)斗機的價款\"[28]。土地改革中的政治動員使全國3億多無地少地農民得到了近7億畝土地和大量的生產資料[26]32,消滅了幾千年的封建剝削制度,極大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當時經濟的恢復和發(fā)展。

        (二)促進政治認同,擴大政治參與

        政治動員成功的關鍵在于通過廣泛的政治動員和思想教育增強動員客體對主體的政策理解和心理認同,由此形成情感與意識層面的強大歸屬感,也即政治認同。政治動員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動員對象對動員主體的政治認同。

        大革命時期,在毛澤東政治動員思想的指導下,中國共產黨以減租減息作為維護農民經濟利益的主要方式,以滿足農民生存發(fā)展的根本利益訴求作為政治動員的出發(fā)點,采取了諸多行之有效的政治動員措施,極大提高了農民的政治認同感和政治參與意識,積極投身政治實踐。在中共中央農委的指導下,農協(xié)成為農民政治參與的重要組織形式。到1926年5月,全國已有省、縣、區(qū)、鄉(xiāng)各級農協(xié)5358個,會員981442人[29]339。毛澤東在《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中“組織起來\"部分介紹,在短短的一年左右時間,湖南地區(qū)農民加入農會的人數(shù)由“三四十萬\"發(fā)展到“兩百萬”“群眾便有約一千萬”,感嘆農民在農會的帶領下達到一個驚人的效果,“造成一個空前的農村大革命\"[12]13。毛澤東在大革命期間通過各種方式的政治動員,證明了廣大農民群眾中蘊含著強大的革命力量,為黨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作了有益的探索。

        抗日戰(zhàn)爭時期,毛澤東的政治動員思想提升了中國民眾的國家認同感和政治認同感,極大地喚起民眾的民族覺醒,對奪取抗日戰(zhàn)爭的最終勝利起到了重大作用??谷盏恼蝿訂T過程是中國共產黨在更廣泛的范圍內取得政治信任的過程,通過持久、廣泛而卓有成效的政治動員,調動廣大民眾抗戰(zhàn)的自覺能動性,使得全國 90% 以上的工農大眾投身于政治斗爭,成為中國共產黨的擁護者和支持者,使得日本帝國主義陷于“人民戰(zhàn)爭的汪洋大海的滅頂之災”。據(jù)統(tǒng)計,僅在抗戰(zhàn)的防御階段,作戰(zhàn)共1600次,八路軍就殲滅五萬四千余人;從1938年到1944年,共作戰(zhàn)六萬二千余次,殲滅60余萬人[30]。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積極倡導、促成、維護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最大程度地動員了全國軍民共同抗戰(zhàn),成為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杰出組織者和鼓舞者[31]??傮w而言,抗戰(zhàn)時期黨的政治動員的最大的成就是“在國內,喚起民眾。這就是團結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在工人階級領導之下,結成國內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并由此發(fā)展到建立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lián)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12]1472 。

        新中國成立初期,黨中央聚焦恢復國民經濟、鞏固新生政權、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及社會主義建設等中心任務,開展了廣泛而深入的群眾運動式政治動員,增強了民眾對黨和政府的政策理解和心理認同,提高了黨和政府的政治威信。1951年2月2日,中共中央發(fā)出“關于進一步開展抗美援朝愛國運動\"的指示,在此后不到三個月的時間里,全國有2.299億人直接或間接參加了抗美援朝、反對武裝日本、保衛(wèi)世界和平的示威游行。同年4月到7月,參加投票反對美國武裝日本的達 3.399 億多人[32]274。經過數(shù)次政治動員,黨和政府贏得了廣大民眾的真心擁護與支持,短短的七年間,就取得了恢復國民經濟、鞏固人民政權、保障國家安全和社會穩(wěn)定、建立社會主義制度、提高黨防腐拒變能力和執(zhí)政能力等巨大成就。

        (三)提高政治決策執(zhí)行效率,實現(xiàn)政治目標

        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動員在不同政治發(fā)展時期呈現(xiàn)不同的形態(tài),完成不同的歷史使命和政治目標。毛澤東政治動員思想作用于政治動員主體和客體,為解決不同政治發(fā)展時期面臨的現(xiàn)實問題,實現(xiàn)共產黨的政治目標發(fā)揮了卓有成效的作用。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制定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和總政策,即“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直接目標是改變買辦的封建的生產關系以及腐朽的政治上層建筑,其根本目標是解放和發(fā)展生產力。大革命時期,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表現(xiàn)為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軍閥與人民大眾的矛盾,發(fā)動農民支援革命,促進北伐的勝利成為這一時期中國共產黨政治動員的政治目標和重要任務。動員農民的結果是形成了“空前的農村大革命”,讓農民從思想上開始摒棄封建宗法的禁錮,政治上渴望自由和權利,經濟上希冀有自己的土地,擺脫封建壓迫,這沖擊了買辦的封建的生產關系和腐朽的政治上層建筑。土地革命時期,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以蔣介石為首的新軍閥與人民大眾的矛盾,中國共產黨政治動員的主要任務就是建立工農民主統(tǒng)一戰(zhàn)線,領導中國工農紅軍和中國人民反對國民黨蔣介石集團的反動統(tǒng)治,廢除封建土地制度,建立工農民主政權。由土地革命、武裝斗爭、根據(jù)地建設而開展的“工農武裝割據(jù)”的政治動員,提高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這一政治決策的執(zhí)行效率,解放了農村生產力,激發(fā)了農民革命和生產積極性,有力地支援了紅軍和農村革命根據(jù)地的鞏固??谷諔?zhàn)爭時期,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建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成為政治動員的根本任務。毛澤東的政治動員思想發(fā)揮了凝心聚力的強大功效,推動了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形成和發(fā)展,確保了共產黨的領導地位,推進了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勝利,為新中國的建立奠定了堅實基礎。解放戰(zhàn)爭時期,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大地主大資產階級與人民大眾的矛盾成為社會主要矛盾,政治動員的核心任務必然聚焦于人民民主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建立。中國共產黨使得“解放區(qū)內全體人民的力量都動員起來了\"[3]1044。憑借于此,黨獲取了全國統(tǒng)一的政權,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由此,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實現(xiàn)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政治動員的政治目標。

        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共產黨面臨著恢復國民經濟、鞏固新生民主政權的任務,面臨著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建設社會主義國家的偉大任務。嚴峻的政治經濟形勢,客觀上要求中國共產黨必須具備強大的政治動員能力。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由發(fā)動工農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黨轉變?yōu)閳?zhí)政黨,而中國的國體、政體、政黨制度以及共產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等都相應地進行著“重構\"[34]。黨的一元化領導體制確立了黨對國家生活的全面領導,突出了黨的政治核心地位,實現(xiàn)了黨對社會資源的統(tǒng)一調配;高度集中的權力運作模式使政治動員主體明確、責任明晰、力量集中,發(fā)揮最大的政治動員效力[35]。由此,新中國成立初期的政治動員運行機制表現(xiàn)出以下特點:以群眾運動為載體的動員機制、以國家政權來推動的組織控制機制、以階級斗爭為基礎的利益實現(xiàn)機制[26]20-25。毛澤東政治動員思想集中體現(xiàn)于新中國成立初期開展的大規(guī)模的土地改革運動、鎮(zhèn)壓反革命運動、抗美援朝運動、知識分子思想改造運動、“三反”運動、“五反”運動、社會主義改造運動等,有效地推動了政治決策執(zhí)行,使中國共產黨在對敵斗爭、社會改造和社會建設等各個領域取得了重大勝利,政治目標得以較好實現(xiàn)。

        四、在新時代如何認識政治動員一一毛澤東政治動員思想的現(xiàn)實價值

        政治動員是中國共產黨實現(xiàn)政治目標的重要法寶,毛澤東作為中國共產黨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始終重視運用政治動員這一法寶[4]。毛澤東政治動員思想在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過程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我國革命和建設取得的每一個重大成就都是與充分有效的政治動員聯(lián)系在一起的。這一寶貴思想不僅具有深遠歷史價值,而且在當前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征程中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價值。

        (一)完成黨的中心任務仍需要新的政治動員

        毛澤東非常重視每當需要完成一項重要政治任務、軍事任務時都進行廣泛的政治動員,把政治動員看作完成特定政治任務的必要條件。當前,要完成黨的中心任務仍需要新的政治動員。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從現(xiàn)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實現(xiàn)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xiàn)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36]21 在實現(xiàn)黨的中心任務過程中,我們既面臨機遇,又要面對挑戰(zhàn),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為我們實現(xiàn)這一中心任務奠定了堅實基礎、創(chuàng)造了良好條件;同時,一系列長期積累及新出現(xiàn)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亟待解決,我們仍將面對來自政治、經濟、意識形態(tài)、自然界等方面的風險挑戰(zhàn)。面對這些風險挑戰(zhàn),必須發(fā)揚斗爭精神,增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志氣、骨氣、底氣,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壓,全力戰(zhàn)勝前進道路上各種困難和挑戰(zhàn),這需要充分發(fā)揮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這些都是新時代黨的政治動員力的重要內容。團結奮斗是中國人民創(chuàng)造歷史偉業(yè)的必由之路。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團結就是力量,團結才能勝利。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必須充分發(fā)揮億萬人民群眾的創(chuàng)造力。\"[36]70 政治動員是團結的主要方式之一,通過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形成團結奮斗的強大政治凝聚力,即可集聚起方眾一心、共克時艱的磅礴偉力,動員、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xiàn)黨的中心任務而奮斗。

        當然,我們必須認識到,政治動員是政黨或政治集團在一定政治環(huán)境下,為實現(xiàn)特定政治目標或任務而進行的政治行為,因此,政治動員模式會因政治環(huán)境和政治目標的不同而發(fā)生變化。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時期,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和共產黨的中心任務使群眾運動成為中國共產黨進行政治動員的主要手段,工人運動、學生運動、農民運動、土改運動、社會主義改造等“群眾運動\"為革命勝利提供了可靠保障[18]。當前,必須牢牢把握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中心任務,基于新環(huán)境、新任務變革政治動員模式,而主題性集中教育活動則體現(xiàn)了共產黨黨內政治動員的新特點。

        (二)凝聚各方面力量有效推進改革,需要高度重視政治動員

        政治動員具有凝魂聚氣、鼓舞斗志、形成合力、營造氛圍的強大政治功能,這些政治功能無論在社會主義革命、建設還是改革中都是必需的。改革開放是億方人民的事業(yè),必須堅持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chuàng)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是我們的力量源泉。\"[37]97人民也是推進改革開放的力量源泉。事實表明,改革開放過程中每一次突破和發(fā)展、每一個新生事物的產生,都是人民群眾實踐的結果。這就需要廣泛動員人民群眾積極參與改革,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把握人民意愿,尊重人民創(chuàng)造,集中人民智慧,發(fā)揮群眾的首創(chuàng)精神,堅持依靠人民群眾推動改革,充分調動人民群眾推進改革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把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來,把深藏于人民群眾中無窮的創(chuàng)造活力激發(fā)出來,發(fā)揮政治動員的功能。

        當前,我國改革進入深水區(qū)和攻堅期,各種矛盾和問題疊加呈現(xiàn),改革任務愈加復雜繁重。我們黨面臨形勢的復雜性和嚴峻性,肩負任務的繁重性和艱巨性世所罕見、史所罕見,在前進道路上會遇到各種風險挑戰(zhàn)。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全球動蕩和風險點增加,我國外部環(huán)境復雜嚴峻,境外敵對勢力不斷挑起事端,試圖遲滯、阻斷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的步伐。國內改革和經濟社會發(fā)展各項任務極為艱巨,我們要統(tǒng)籌國內國外兩個大局、統(tǒng)籌發(fā)展和安全,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等,要敢于突進深水區(qū),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敢于面對新矛盾新挑戰(zhàn),形成壓倒一切困難、一切敵對勢力的強大態(tài)勢,這就需要新時代的政治動員。

        (三)在政治動員中要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毛澤東特別重視把政治動員與人民群眾利益聯(lián)系在一起,這樣政治動員才有廣泛深厚的群眾基礎。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36]46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根本政治立場,黨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黨的各項工作,必須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我們要實現(xiàn)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使我們黨始終擁有不竭的力量源泉。當前,我們在進行政治動員中要把實現(xiàn)好、維護好、發(fā)展好人民群眾根本利益作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在政治動員中,要掌握人民群眾的利益訴求,把握好人民群眾的關注點,與人民群眾產生共鳴。正如黨的二十大報告所提出的那樣,積極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xiàn)實的利益問題,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深入群眾、深入實際,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四)在政治動員中仍要高度重視輿論宣傳的作用

        毛澤東特別重視在政治動員中發(fā)揮輿論宣傳的作用。在當前的政治動員中,輿論宣傳仍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鞏固壯大奮進新時代的主流思想輿論。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輿論宣傳的激勵動員作用,他指出:“堅持團結穩(wěn)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是宣傳思想工作必須遵循的重要方針\"[37]155。這里“鼓勁\"“正面宣傳\"就內含著動員、鼓舞的作用。他還進一步指出,我們正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面臨的挑戰(zhàn)和困難前所未有,必須堅持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激發(fā)全社會團結奮進的強大精神力量。要有效發(fā)揮輿論宣傳的政治動員作用,就要增強宣傳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讓群眾產生共鳴,通過成就宣傳、典型宣傳、主題宣傳,發(fā)揮輿論宣傳鼓舞人、激勵人的作用;就要唱響主旋律,壯大正能量,把全黨全國人民士氣鼓舞起來、精神振奮起來,朝著黨中央確定的宏偉目標團結一心向前進;就要肩負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職責;就要引領導向、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團結人民、鼓舞士氣,激發(fā)全黨全社會團結奮進的強大政治動員力量。

        當今的政治動員,面臨著動員客體思想復雜化、利益多樣化、價值多元化等新的挑戰(zhàn)。做好輿論宣傳工作,一方面要充分發(fā)揮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tǒng)主流媒體在政治動員中的重要作用,增強其權威性和傳播力、影響力、引導力;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視網絡媒體在政治動員中的獨特作用,科學構建政治動員網絡體系,加強網上政治動員隊伍建設,掌握網上輿論主導權和政治話語權,凝聚思想共識,增強人民對黨和國家的政治認同與支持[15]

        (五)善于發(fā)揮文化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政治動員作用

        毛澤東十分重視文化在政治動員中的積極作用,善于運用各種文化形式激勵、鼓舞人民群眾。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激發(fā)全民族文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活力,增強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文化凝聚力、鼓舞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每到重大歷史關頭,文化都能感到國運之變化、立時代之潮頭、發(fā)時代之先聲,為億萬人民、為偉大祖國鼓與呼。\"[38]121 沒有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沒有人們精神世界的極大豐富,沒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斷增強,一個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有效發(fā)揮文化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作用,就要深刻把握民族復興的時代主題,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鑄魂;就要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唱響時代主旋律,從時代之變、中國之進、人民之呼中凝練主題、鼓舞斗志。各種文化形式、文化業(yè)態(tài)要抒寫中國人民奮斗之志、創(chuàng)造之力、發(fā)展之果,全方位全景式展現(xiàn)新時代的精氣神。各種文化作品要對人民創(chuàng)造歷史的偉大進程給予最熱情的頌揚,為時代和人民放歌,更多滿足人民群眾文化需求,與時代同步伐、與人民同呼吸,增強人民精神力量,振奮民族精神,鼓舞人民朝氣蓬勃地邁向未來,進而形成一種深沉、持久的政治動員力。

        參考文獻:

        [1]林偉京.建國前毛澤東的政治動員思想探析[J].毛澤東思想研究,2006(1):58-61.

        [2]張諾夫,徐彬.毛澤東政治動員思想論析[J].黨史研究與教學,2009(4):33-40.

        [3]譚拓,譚獻民.論民主革命時期毛澤東政治動員思想的形成及“四個要素”[J].青海社會科學,2015(6):145-150.

        [4]白曉波.大革命時期毛澤東開展農民運動政治動員的歷史考察[J].毛澤東研究,2020(5):89-96.

        [5]官心,仇發(fā)華.《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農民政治動員思想及其現(xiàn)實啟示[J].沈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6):720-725.

        [6]張肖偉,顧林元.抗戰(zhàn)時期毛澤東政治動員思想及現(xiàn)實啟迪[J].西安政治學院學報,2015(4):27-31.

        [7]王立勝,聶家華.論毛澤東的政治動員與政治參與思想[J].山東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 :89-97.

        [8]胡嬌嬌.抗日戰(zhàn)爭時期毛澤東的政治動員思想研究:基于《論持久戰(zhàn)》的思考[J].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7):5-7.

        [9]賈美琴.抗戰(zhàn)時期毛澤東政治動員思想及現(xiàn)代啟迪[D].太原:山西師范大學,2018.

        [10]劉詩文.抗戰(zhàn)時期毛澤東政治動員思想研究[D].西安:陜西科技大學,2018.

        [11]毛澤東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2]毛澤東選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3]毛澤東選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4]毛澤東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5]孟財.論紅軍長征中政治動員的歷史經驗與現(xiàn)實啟示[J].井岡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4):5-10.

        [16]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新聞工作文選[M].北京:新華出版社,1983.

        [17]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18]趙智,王兆良.從“運動”到“活動”:中國共產黨政治動員研究的新范式[J].山東社會科學,2012(6):74-77.

        [19]楊小明.政治動員的功能新探[J].浙江學刊,2012(1) :83-87.

        [20]湖南省博物館.湖南全省第一次工農代表大會日刊[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79.

        [21]賀平海.論中國共產黨在大革命時期的成長[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013(4):32-41.

        [22]中央檔案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2冊[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9.

        [23]張明明.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國共產黨政治動員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21.

        [24]兵役部役政月刊社.抗戰(zhàn)八年來兵役行政工作總報告[M].西安:兵役部役政月刊社,1945.

        [25]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國共產黨歷史:第2卷[M].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10.

        [26]黃兢.建國初期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動員研究[D].廣州:華南師范大學,2003.

        [27]中共江蘇省委史工作辦公室.抗美援朝運動在江蘇:1950—1953[M].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1997.

        [28]王樹華,文育富.抗美援朝戰(zhàn)爭政治動員評析及啟示[J].軍事歷史,2009(3):37-41.

        [29]高菊村,劉勝生,陳峰,等.青年毛澤東[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8.

        [30]危兆蓋.論抗戰(zhàn)精神[J].中州學刊,2005(5):147-151.

        [31]徐彬.抗戰(zhàn)時期中國共產黨政治動員論析[J].黨史研究與教學,2007(5):64-70.

        [32]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部.抗美援朝戰(zhàn)爭史:第2卷[M].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0.

        [33]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4]周岑銀,白少華.建國初期中國共產黨政治動員的成因和影響及啟示[J].延邊黨校學報,2011(2):39-41.

        [35]張建濤.建國初期中共強大政治動員能力原因探析[J].改革與開放,2010(3):26-27.

        [36]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而奮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37]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8]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

        猜你喜歡
        政治動員動員毛澤東
        毛澤東在1944年
        文史春秋(2025年5期)2025-08-19 00:00:00
        基層政府內生動員短板與實踐策略
        理論月刊(2025年7期)2025-08-18 00:00:00
        世界陷入了政治動員常態(tài)化
        南風窗(2025年17期)2025-08-15 00:00:00
        毛澤東斗爭精神的生成邏輯、核心意涵與時代啟示
        中央蘇區(qū)文藝宣傳動員工作及其啟示
        數(shù)字動員:鄉(xiāng)村數(shù)字化積分制的治理基礎與實踐邏輯
        江淮論壇(2025年4期)2025-08-13 00:00:00
        淬星火,刻春山
        淬星火,刻春山
        中國科層制的動員屬性:形態(tài)變遷與認識重構
        国内嫩模自拍偷拍视频| 日本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1000| 亚洲最大av资源站无码av网址 | 国产精品_国产精品_k频道w | 国产真实老熟女无套内射| 欧美a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a| 国产精品久久中文字幕亚洲| 国产老熟女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不见久久见免费视频6| 激情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人免费无码| 青青视频在线播放免费的| 校园春色日韩高清一区二区| 特级精品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婷婷一区二区三区| 美女啪啪国产| av天堂手机在线免费| 在线日本看片免费人成视久网| 欧美 国产 综合 欧美 视频| 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国产双飞高清|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广区|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久久|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 国产精品高潮呻吟av久久黄| 国产精品爽爽ⅴa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国产 | 国产女奸网站在线观看| 国家一级内射高清视频| 国产精品国产精品国产专区不卡 | 久久开心婷婷综合中文| 国产亚洲精品97在线视频一|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av在线观看| av大片在线无码免费| 午夜人妻中文字幕福利| 亚洲不卡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午夜免费啪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20| 两个人免费视频大全毛片| 天堂麻豆精品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