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25)20-0133-04
【摘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核心任務,辦好思政課是解決根本教育問題的關鍵。該文以運動生理學課程為載體,基于布盧姆情感領域教育目標分類,提出五層遞進式的課程思政目標,構(gòu)建以科學精神、生態(tài)文明觀和文化自信為核心價值的課程思政教學模式。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互動討論等教學策略,實現(xiàn)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的有機融合。該研究結(jié)果表明,課程思政有效提升了學生在知識與技能、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反饋,為高等教育中課程思政的實施提供了實踐案例與理論支持。
[Abstract]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emphasizes that Lide Shuren is the core mission of education,and fctively teaching ideologicaland political courses is thekeytoaddresing fundamental educational issues.This paperuses the Sports Physiologycouse asaplatfom.BasedonBloom'sclasificationofaffective domaineducational targets,tproposes a 5-level progresiv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IPE)targets framework.It buildsa CIPE teaching model with core values likescientific spirit,ecological civilization perspective,and cultural confidence.By using teachingstrategieslikesituational creationandinteractivediscusions,itintegratesknowledge transmissionand value guidance.Thefindings showthatCIPE improves students'feedback inknowledgeand skils,emotionalattitudes, and values,offering practical cases and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CIPE implement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Keywords] Sports Physiology;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loom's classficationof educational targets; Teaching design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diào),思想政治工作應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xiàn)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為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開辟新局面[1?!肚笫恰冯s志發(fā)表的《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指出,辦好思政課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解決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這一根本問題的關鍵[2]。教育部于2020年頒布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進一步明確,要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yǎng)融為一體,不可分割[3]。在此背景下,如何在專業(yè)課程中有效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成為高等教育領域的重要課題[4]
運動生理學作為一門跨學科課程,融合了生理學、運動科學和生物力學等領域的知識,專注于研究人體在體育運動中的生理機能變化及其機制。該課程要求學生掌握基礎理論與應用知識,強調(diào)批判性思維、問題解決能力和科研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5]。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如何平衡學術前沿探討與內(nèi)涵挖掘,同時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該研究以運動生理學課程為載體,基于布盧姆情感領域教育目標分類體系,提出五層遞進式的課程思政模式,通過具體教學設計實現(xiàn)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的有機結(jié)合,為高等教育中課程思政的實施提供實踐案例和理論支持。
1運動生理學課程的內(nèi)在要求
運動生理學是一門多學科交叉課程,專注于研究人體在體育運動中的生理機能變化及其機制。該課程從知識、能力、價值觀3個目標維度出發(fā),注重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yǎng),同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yǎng)高素質(zhì)復合型人才[6]。
表1為該課程在知識、能力和價值觀3個層面的具體要求。
2運動生理學課程思政的現(xiàn)實藩籬
盡管教育部自2017年發(fā)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zhì)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以來,推動了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yè)課程的融合[7],但在運動生理學課程思政實施過程中,仍面臨一些挑戰(zhàn)[8]。一是思政元素挖掘不足。部分教師在挖掘課程中的思政元素時感到困惑,不知如何將其自然融人教學設計中。二是教學方法單一?,F(xiàn)有教學方法多以傳統(tǒng)講授為主,缺乏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導致思政教育效果不佳。三是學生參與度低。學生對課程思政的認同感和參與度不高,影響了思政教育的實際效果。
上述問題表明,課程思政的實施需要更系統(tǒng)的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因此,該研究基于布盧姆情感領域教育目標分類體系,提出五層遞進式的課程思政模式,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互動討論等多種教學策略,實現(xiàn)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的有機結(jié)合,為解決上述問題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3基于布盧姆情感領域教育目標分類的課程思政模式
布盧姆情感領域教育目標分類體系將情感發(fā)展劃分為5個層級:接受、反應、評價、組織和個性化[9?;诖死碚摚瑯?gòu)建了五層遞進式的課程思政模式,通過情感發(fā)展的逐步深化,實現(xiàn)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的有機結(jié)合。在開展運動生理學課程思政教學時,應選取貼近學生生活與運動實踐的真實案例激發(fā)興趣,如運動員訓練故事、體育熱點等[10]。教學遵循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的原則,依據(jù)知識特點融人思政元素,利用實驗、案例分析等直觀手段,結(jié)合運動員奮斗歷程與體育精神,增強情感體驗,融合情與境,幫助學生樹立正確運動觀念;采用對分課堂、翻轉(zhuǎn)課堂等現(xiàn)代教學方法,通過小組討論、角色扮演深化理解,提升思政效果,并引入運動訓練案例、運動員經(jīng)歷,實現(xiàn)理與境的結(jié)合。
具體模式設計見表2。
4運動生理學課程思政教學設計
為實現(xiàn)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的有機結(jié)合,本課程設計了6個教學模塊(見表3)。每個模塊通過具體案例和教學策略融人思政元素,以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本教學設計采用運動員拼搏、科研先鋒攻堅等故事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借助小組研討、角色互換等互動形式搭建思維平臺,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并提升其協(xié)作能力;通過多維度案例剖析,從運動科學、科研創(chuàng)新等視角培養(yǎng)學生的辯證思維;最終以價值引導融合思政元素,實現(xiàn)專業(yè)教學與價值引領的雙提升,培育兼具專業(yè)素養(yǎng)與社會擔當?shù)男聲r代人才。
表1運動生理學課程的內(nèi)在要求
表2基于布盧姆目標分類的運動生理學課程思政模式
表3運動生理學課程思政教學設計
5運動生理學課程思政效果
自課程思政實施以來,研究構(gòu)建了以學生為中心的多元化評價體系,通過問卷調(diào)查2021級和2023級社會體育專業(yè)學生,如表4所示,在知識與技能維度上,2023級學生較2021級學生的正面反饋提升 22.22% ,體現(xiàn)出課程思政有效強化了學生對學科前沿知識的理解以及實際問題解決能力;在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維度,正面反饋提升 9.68% ,表明課程思政在培養(yǎng)學生科學訓練意識及體育核心素養(yǎng)方面取得了成效;在綜合維度上,學生對深人學習相關學科理論的負反饋減少,教學滿意度從 45.95% 躍升至 56.76% ,授課教師滿意度從27.03% 升至 48.65% 。這充分說明課程思政促進了教書育人的深度融合,贏得了學生與教師的廣泛贊譽。由此可見,通過多元化評價體系和創(chuàng)新思政活動,課程思政在提升學生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多維度反饋上成效顯著,為高等教育中課程思政的有效實施提供了有力實證。
表4基于布盧姆自標分類的運動生理學課程思政教學效果
6結(jié)語
該文以運動生理學課程為載體,基于布盧姆情感領域教育目標分類體系,構(gòu)建了五層遞進式的課程思政模式,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互動討論等多種教學策略,實現(xiàn)了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的有機結(jié)合。結(jié)果表明,課程思政顯著提升了學生在知識與技能、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多維度的反饋,促進了教書育人的深度融合,獲得了學生和教師的廣泛認可。盡管如此,該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如樣本規(guī)模有限且主要集中在特定專業(yè)班級。未來研究可進一步擴大樣本范圍,探索該模式在其他體育學科中的適用性,并結(jié)合更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和評估手段,進一步優(yōu)化課程思政的實施效果。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diào):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J].教育文化論壇,2016,8(6):144.
[2]習近平.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J].新長征(黨建版),2021(3):4-13.
[3]共產(chǎn)黨員網(wǎng).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而團結(jié)奮斗:在中國共產(chǎn)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EB/OL].(2022-10-16)[2025-04-25].https://www.12371.cn/2022/10/25/ARTI1666705047474465.shtml.
[4]趙富學,彭小偉.體育課程思政建設的思維向度轉(zhuǎn)換與推進理路生成[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22,46(11):1-8,18.
[5]張靜,吳菊花.體育類專業(yè)運動生理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J].體育科技,2023,44(2):126-128.
[6]于亮,周越,趙麗,等.運動生理學課程思政:意義、設計與實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22,45(6):48-59.
[7]教育部發(fā)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zhì)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J].高等職業(yè)教育探索,2017,16(6):33.
[8]郝鳳奇,權赫龍,史冀鵬,等.“一回歸兩融合\"視域下運動生理學教學案例的建設與應用[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24(24):97-100.
[9]陳應娣.基于布盧姆認知教育目標分類理論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過程性評價方式[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22,40(4):76-78.
[10]王雪芹,李慶學.運動生理學課程思政教學案例設計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21,39(5):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