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材是寫作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以新穎、生動且真實的素材作為寫作內(nèi)容,不僅能讓作文內(nèi)容更加富有吸引力,而且能深刻地反映作者的思想和內(nèi)涵。
一、關(guān)注生活,讓素材真實生動
正所謂“藝術(shù)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活中看似微不足道、平平無奇的小事,是寫作的絕佳素材。對真實的生活小事進行藝術(shù)加工,并將其運用于作文中,足以引起讀者的情感共鳴,喚起讀者的思考與回憶。例如,在課文《慈母情深》中,作者通過記敘兒時買書的經(jīng)歷,運用外貌、動作和心理描寫,生動真實地再現(xiàn)了童年時因家境貧寒,迫不得已向母親要錢買書的情景,凸顯了母親的疲憊與操勞。又如,在課文《桂花雨》中,作者以桂花入題,通過回憶自己與父親談?wù)摴鸹ǖ耐?,以及在文中記敘家鄉(xiāng)桂花盛開時的情景,表達了對故鄉(xiāng)的懷念與熱愛之情,讀后不禁讓人潸然淚下。因此,在選材方面,同學們首先應(yīng)該關(guān)注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用真實生動的生活實例豐富寫作素材,而不應(yīng)弄虛作假,故弄玄虛。例如,當面對寫人類型的作文時,應(yīng)該從生活實際出發(fā),結(jié)合自己的觀察,在作文中真實、具體地刻畫某個人物形象,寫出人物的特點。同樣是寫媽媽,有的媽媽文靜溫柔、優(yōu)雅美麗,有的媽媽打扮時髦、性格潑辣,而只有抓住人物的性格特點,真實地描寫人物的神態(tài)、語言、動作等,才能讓作文內(nèi)容真實可感,并讓人物形象躍然紙上。又如,當寫敘事類作文時,則要根據(jù)生活實際,詳細敘述事件發(fā)生時的場景和過程,從而讓事件具有畫面感,并且更加真切。以部編語文教材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寫作主題“多彩的活動”為例,只有以實際參加過的活動,如拔河比賽、賣報紙或幫家長看店等作為寫作素材,運用動作描寫、神態(tài)描寫和心理描寫等方法,生動敘述活動的過程,才能給讀者以身臨其境之感。例如:
好不容易熬到了周五,連廊里五、六年級的大哥哥、大姐姐早已迫不及待地擺起了攤位。不一會兒,“店”里的人員就已經(jīng)就位了,“店”里的商品琳瑯滿目。當廣播里喊出“義賣活動現(xiàn)在開始”時,我的心就像插上翅膀飛出了教室。同學們也紛紛涌出教室,拿著錢向連廊走去,生怕走慢了會錯過什么。來到連廊一瞧,??!只見整個連廊里早已擺滿了攤位,攤位前擺放著各式各樣、五顏六色的招牌,分外熱鬧?!吧虉觥崩锶松饺撕#B廊里那原本冰冷的空氣也霎時燥熱了起來,整個連廊就像炸開了鍋一樣!
一《有趣的義賣活動》
在這段文字中,小作者以參加的一次義賣活動作為寫作題材,用生動且細膩的筆墨描寫了義賣會場熱鬧的情境,讀來仿佛使人如臨其境,非常真實具體。
二、用心思考,讓素材典型別致
“典型”是指文章的選材不僅要契合主題,更要蘊含獨特的思想與內(nèi)涵,從而令讀者產(chǎn)生眼前一亮的感覺。正所謂“文無定法”,寫作并不需要遵循固定的模式,唯有靈活運用寫作素材,并將思想情感注入其中,才能給讀者以思想啟迪。例如,在描寫人物時,不僅需要對人物的外貌進行描寫,還需要以特定事件表現(xiàn)人物品質(zhì),以便立體地展現(xiàn)人物形象;而當描寫事物時,不僅要形象、具體地呈現(xiàn)事物的面貌,更需要傾注情感,使文章意蘊深刻,內(nèi)涵豐富。因此,同學們在寫作時,應(yīng)該用心思考,盡量選取生活中令自己印象深刻又與寫作主題密切相關(guān)的人、事、物作為寫作素材。例如:
演出時,臺上那位老演員雙腳不停地抖動著,雙手提著線,嘴里還咿呀咿呀地唱個不停。那聲音一會兒是低沉的男聲,一會兒又變成尖銳的女聲;一會兒是老人的沙啞聲,一會兒又變成嬰兒的啼哭聲,聽起來奇怪極了,卻又那樣好聽??粗粗?,我竟然也癡迷了,感覺那聲音就像從木偶的嘴里傳出來的一樣。
...
一方小而簡陋的舞臺,在藝人靈活手指的操縱下,一群木偶仿佛有了生命,演繹著人世間的悲歡離合、愛恨情仇,寄托著家鄉(xiāng)人民簡單又淳樸的愿望。
一《家鄉(xiāng)的傀儡戲》
小作者極為用心地以“家鄉(xiāng)的傀儡戲”為寫作素材,通過描寫愧儡戲的演出過程,表現(xiàn)了家鄉(xiāng)生活的美好與人們性格的純真,令人心生向往。
三、緊扣中心,讓素材反映主題
每篇作文都有一個固定的中心,素材的選擇需要圍繞中心進行,一旦選材脫離中心,便會產(chǎn)生文不對題的現(xiàn)象。因此,在選擇素材后,同學們還需要確定寫作內(nèi)容的詳略,與作文中心有關(guān)的部分需進行詳細描寫,而無關(guān)的部分則可一筆帶過,從而使作文能夠緊扣中心,反映主題。以部編版語文教材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寫作主題“形形色色的人”為例,寫作中,應(yīng)該抓住人物的某個特點,運用具體事例凸顯人物的特點,而對于人物的外貌、語言等則應(yīng)略寫。又如,當面對以“誠信”和“愛,讓人_”的話題作文或半命題作文時,則應(yīng)該緊扣作文所要表達的中心謹慎選材,從而讓所選擇的素材能夠反映主題,例如:
“喲,老李,好久不見了,還在那兒愣著干嗎,趕緊來屋里暖和暖和,坐一坐。”店主熱情地跟老人打著招呼,把老人領(lǐng)進了屋里,并給老人遞來一杯熱茶,接著又說:“這茶你先喝著,暖暖身子,還是老慣例,飯盒給我吧,我去幫你熱熱?!薄昂伲@可真麻煩你了。”老人不好意思地說著,把一個外殼鋰亮的鐵飯盒遞給了店主。
店主接過飯盒,走進了里屋。
我好奇地來到老人面前,問道:“阿公,你跟店主是不是很熟呀?”“可不嘛,這店主人可好了,他在這兒開了個‘愛心驛站’,為環(huán)衛(wèi)工人提供免費的熱水和熱飯服務(wù),我經(jīng)常來這兒,一來二去,我倆就熟識了。你看,門口不還掛個牌兒嗎?”我走出門,瞧了瞧,果然有個牌子,我剛才竟沒注意!回到店里,我拿好藥,走出店門時,已經(jīng)感覺到有一股暖流在我心里悄然涌動了。
一《愛,讓我溫暖》
小作者以在藥店看到老板給環(huán)衛(wèi)工人免費提供熱水和微波爐的事例為寫作素材,彰顯了人間大愛,巧妙地呼應(yīng)了“愛,讓我溫暖”這一寫作主題。
四、敢于創(chuàng)新,讓素材新穎動人
面對同樣的寫作主題,只有在選材上與眾不同、新穎鮮活,才能獲得出奇制勝的表達效果,吸引讀者的注意。因此,同學們在選材時需要在“新”上下功夫,關(guān)注時事熱點,并時刻注意生活中看似微不足道卻飽含深意的小事,并以此作為寫作素材,使作文內(nèi)容新穎動人、滿懷真情。例如,當面對“讓真情自然流露”這一寫作主題時,許多同學或許以“下雨天父母為自己送傘”“生病時奶奶照顧自己”等事例作為寫作素材,凸顯家人對自己的關(guān)愛,但是這類寫作素材未免過于俗套。倘若能以親人之間獨有的彰顯愛的細節(jié)作為寫作素材,會更加打動人心。例如:
我懷著憤懣的心情來到餐桌旁,這時,才注意到我的碗邊已經(jīng)放了兩大碟蟹肉,滿滿的,那誘人的香氣在四周蔓延,鉆進了我的鼻腔,讓我的胸口感到悶悶的,心里有說不出的滋味。我這才意識到外婆早已幫我剝好了蟹肉。
這時,外婆走了進來,我才注意到她的手。她的手很枯瘦,上面還有長年累月做家務(wù)留下的老繭,但最讓人觸目驚心的,是她紅紅的手指,那是被蟹腳上的刺扎出來的鮮紅。一時間,愧疚、自責涌上了我的心頭,我的淚水奪眶而出。外婆見了,連忙遞來紙巾,安慰道:“怎么了?咱家妮子是不是在外面受委屈了…”
一《專屬的幸?!?/p>
小作者以外婆為自己剝蟹肉的生活小事為素材,通過對外婆手的細節(jié)描寫,真實而深刻地表現(xiàn)了長輩對晚輩的關(guān)愛之情。
五、聚焦細節(jié),讓素材深刻細膩
常言道:“細節(jié)決定成敗?!焙米魑牟粌H要有豐富的內(nèi)容,更要有細節(jié)描寫。運用細節(jié)描寫人物,能讓筆下的人物更加形象且立體;運用細節(jié)描寫景物,能讓景物更加鮮明且清晰。因此,同學們在選擇素材時,應(yīng)適當聚焦于細節(jié),以便增添作文的韻味。在描寫景物時,可以巧妙地運用比喻、夸張、擬人等修辭,彰顯景物的特點;在描寫人物時,應(yīng)注意對于人物動作和神態(tài)的描寫,充分展現(xiàn)人物形象。例如:
我抽完血,爸爸就一直在那臺打印驗血報告的機器旁來回步,時不時地抬起手臂看看時間。沒過兩分鐘,他就會拿起就診卡到報告機上刷一下,可報告機除“嘀”的一聲外,并無其他反應(yīng)。這時,他總是會失望而著急地嘀咕:“真頭疼,這驗血結(jié)果怎么還不出來呀?”
一《愛在心間》
作者運用細節(jié)描寫,通過“來回蹠步”“失望而著急地嘀咕”等動作和神態(tài)的細節(jié),表現(xiàn)了父親的焦急與擔憂之情,能讓人感受到父親對孩子情真意切的關(guān)愛。
佳作展示
我是 “小書蟲”
俗話說:“蘿卜青菜,各有所愛?!庇腥顺磷碛阪鼓榷嘧说奈璧?,有人鐘情于充滿智慧的手工制作,有人癡迷于激烈的球類活動,有人陶醉于陶冶性情的集郵,而我偏偏只對閱讀課外書籍情有獨鐘。
我的課外生活就是看課外書。我常常以“小書蟲”自居,這可不是吹牛!對我來說,看課外書已經(jīng)成了我生命中必不可少、無法替代的事。
我四歲時,就認識很多字了,這讓我感到無比自豪。當然,這一切都要歸功于我喜歡閱讀課外書籍的癖好。那時,每當媽媽拿起書,我都會開心地依偎在她懷里,認真傾聽她用甜美的嗓音講述書中一個個動人的故事。后來,我上幼兒園了,在幼兒園老師的指導下,我認識的字越來越多,甚至能夠獨自閱讀書中的故事了。從此,講故事的人就由媽媽變成了我。每次,我都會捧起一本書,認真讀給媽媽聽。媽媽聽得滿意,就會帶我去書店買一大批新書,我開心極了,抱著媽媽就親!
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上小學了,看課外書仍然是我不變的習慣。在書的海洋里,我懂得了什么是美麗與丑陋,知道了什么是善良與邪惡,了解了什么是勇敢與懦弱。書,拓寬了我的眼界,增長了我的學識,讓我看到了世間百態(tài)、人情冷暖。在書的世界里,我在無憂無慮地長大。
記得有一次,我在家里看書,書中的情節(jié)深深吸引了我,我似乎忘記了一切,連媽媽喊我吃飯我都沒有聽到。媽媽無可奈何,只好先幫我把飯盛好。這時,我正讀到主人公即將跳崖,沉入海底時,竟然不可思議地喊道:“不,你不能跳崖!放棄希望,是懦夫的行為,你要同命運抗爭!”這時,媽媽卻突然破門而入,一臉驚訝和疑惑地問道:“女兒,你這是怎么了?”媽媽的一聲呼喊,把我拉回了現(xiàn)實世界,我羞得滿臉通紅,小聲說道:“沒,沒什么,就是看書看得太投入了?!眿寢屵@才拍了拍胸口,說:“嚇死媽媽了!”
書,豐富了我的生活,陶冶了我的情操,讓我的生活變得有趣多彩。這就是我,一個貨真價實的“小書蟲”,怎么樣,你也想做“小書蟲”嗎?
點評
小作者緊扣中心,以自己從兒時到現(xiàn)在的閱讀經(jīng)歷作為寫作素材,詳細講述了自己與書籍的不解之緣。此外,表達清晰,語言生動,能夠從字里行間感覺到作者對閱讀的熱愛,以及健康向上的積極態(tài)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