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縱橫交錯的能源管網間,總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以腳步丈量責任,用智慧化解危機,為守護國家能源“生命線”默默奉獻。的管道工程師于大光,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從應對第三方施工風險的日夜堅守,到化解突發(fā)隱患的果敢擔當;從協調復雜工程的智慧博弈,到守護管道安全的執(zhí)著信念:他用實際行動詮釋著新時代管道人的使命與擔當,書寫著屬于自己的“鐵漢傳奇”。
于大光畢業(yè)于青島理工大學,所學專業(yè)為機械設計。2013年進入北京管道公司山西輸油氣分公司以來,他便扎根基層,從最基礎的巡線員做起,一步一個腳印,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陽曲作業(yè)區(qū)地處忻州與普中盆地之脊梁地帶,是陜京氣龍脊梁要沖的二、三線樞紐作業(yè)區(qū),管轄陜京管道二、三線184.3公里管道,1座壓氣站,1座分輸站,6座閥室,9個高后果區(qū),地形地貌復雜,管道安全保障任務艱巨。但于大光從未有過絲毫退縮。他憑借著對管道事業(yè)的熱愛和執(zhí)著,迅速適應了艱苦的工作環(huán)境,全身心投入到管道保護工作中,多次被評為公司先進個人和搶險先進個人等榮譽。而在向黨組織靠攏的過程中,他更將“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融入每一
次管道守護行動。
直面風險:
三個多月的堅守與抉擇
作為一名預備黨員,于大光始終以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將“黨員就是要沖在最前面”的信念刻入骨髓。他每天要對所負責的管道線路進行細致巡查,密切關注管道周邊的施工動態(tài),及時發(fā)現并處理各類安全隱患。無論是烈日炎炎的盛夏,還是寒風刺骨的嚴冬,他的身影總是穿梭在管道沿線,用腳步丈量著責任、用汗水守護著安全。
2022年,陽曲作業(yè)區(qū)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zhàn)。第三方施工如潮水般涌來,頂峰時期同時存在56處交叉作業(yè),其中大型交叉工程就多達5處。面對這一復雜局面,于大光深知第三方施工是管道安全的“頭號大敵”,不僅需要高超的管理智慧,而且需要付出超乎常人的耐心與毅力。他主動請纓,承擔起與施工單位對接協調的重任,誓要守住管道安全的防線。
那段時間,于大光的日程表被切割成碎片。天還沒亮,他就背著沉甸甸的工具包出發(fā),輾轉于各個施工現場。烈日下,他的工作服被汗水浸透,又在高溫中烤干,留下一片片鹽漬;狂風里,他頂著飛沙走石,反復向施工人員強調安全規(guī)范。為了協調施工方案,他常常要在不同工地間奔波幾十公里,一天下來,手機計步器顯示的數字從未低于3萬步。
夜幕降臨,當城市漸入夢鄉(xiāng)時,于大光的工作才剛剛開始。辦公室的燈光總是亮到深夜,他對照著施工圖紙和現場記錄,仔細梳理每一處風險點。有時候,一個方案要修改七八遍,直到確保萬無一失。長時間的高強度工作,讓他的眼睛布滿血絲,頸椎和腰椎時常疼痛難忍,但他總是咬牙堅持,從未有過一絲退縮。
連續(xù)三個多月,他放棄了所有休假,始終堅守在一線崗位。即使身心疲憊,他也從未有過一絲懈怠。用他的話說:“管道安全容不得半點馬虎,我必須守好每一道防線?!?/p>
6月的一天,當于大光以為現場施工可以暫時告一段落,終于踏上回家的列車時,一個電話打破了短暫的寧靜。施工單位負責人告知施工計劃有變,需要立即進行交叉作業(yè)。沒有絲毫猶豫,他一口答應:“沒問題,我馬上就趕回去!”盡管心中滿是對家人的愧疚,但責任與擔當讓他義無反顧。第二天,他懷著復雜的心情匆匆返程,繼續(xù)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這種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正是管道人最真實的寫照。
果敢出擊:深夜蹲守化解重大隱患
在果敢出擊化解重大隱患的行動中,于大光的黨員先鋒行為同樣令人動容。2023年2月的一個寒夜,于大光裹緊防風外套,深一腳淺一腳地在凍土上跋涉巡檢。手電筒的光束掃過陜京二線管道旁的荒草地時,兩道新鮮的車轍印突然刺破黑暗一—輪胎紋路里還嵌著濕潤的河沙,周邊的土塊被重型機械碾壓得嚴絲合縫。職業(yè)本能讓他瞬間警覺:這絕不是普通的農用車輛痕跡!
借著月光,他俯身丈量車轍間距,反復比對機械型號特征,最終將疑點鎖定在3公里外的河灣沙場。深夜1時,于大光敲開沙場值班室的鐵門,不顧對方警惕的眼神,舉著手機里的現場照片,逐一向負責人講解管道安全規(guī)范。返回作業(yè)區(qū)的路上,他的棉鞋早已被露水浸透,可腦海里全是如何封堵這個潛在的“安全缺口”。
經過連夜商討,一套“天眼 + 暗哨”的雙重防控方案迅速成型:在管道上方架設高清攝像頭,實時傳輸畫面;組建夜間巡查小組,在隱蔽處設置觀察點。2月3日22時17分,監(jiān)控屏幕突然閃過一道光亮— -一輛改裝后的采砂車正緩緩駛向管道保護區(qū)。蹲守在枯草堆里的于大光屏住呼吸,直到機械臂即將觸碰到警示樁的瞬間,他一個箭步沖了出去,手電筒的強光直射駕駛室:“立即熄火!這里是天然氣管道保護區(qū)!”
對崎持續(xù)了整整40分鐘。面對采砂人員的威脅恐嚇,于大光始終站在機械與管道之間,后背緊貼著挖沙車前,阻擋其作業(yè)。當支援人員趕到時,他的雙腿早已凍得失去知覺,說話時牙齒還在止不住地打顫。
事件平息后,于大光沒有簡單地開具整改通知書。他連續(xù)一周帶著管道宣傳手冊,每天守在沙場辦公室,用真實案例和數據說話?!澳銈兛?,這起事故導致周邊3公里斷電斷氣,20多人受傷…”他指著屏幕上扭曲變形的管道,聲音低沉卻有力。最終,沙場負責人主動簽訂了安全協議,并在管道周邊設置了施工防護欄。
如今再路過這片區(qū)域,智能化監(jiān)控設備24小時轉動著“眼睛”,綠色的隔離網整齊排列組成防護墻。而于大光的工作筆記里,早已將這次事件總結成《第三方施工防控十步法》,成為整個作業(yè)區(qū)的安全管理范本,并在黨員技術交流會上無私分享,帶動整個作業(yè)區(qū)安全管理水平提高,真正做到“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他常說:“守護管道不僅要當‘救火隊員’,而且要做‘防火專家’?!边@份將隱患扼殺在搖籃里的執(zhí)著,正是他對管道安全最深情的告白。
智慧協調:化險為夷的溝通藝術
2024年5月的清晨,于大光像往常一樣沿著陜京二線管道巡查。當他行至西歲興水庫附近時,眼前突然出現的景象讓他心頭一緊:成片嶄新的電線桿整齊堆放,地面上還散落著施工工具憑借多年的巡檢經驗,他立刻意識到,這里即將展開一場大規(guī)模架線施工。
多方查證后,真相讓于大光陷入兩難:這是關乎周邊12個村落用電的精準扶貧工程,工期緊、任務重,規(guī)劃中的輸電線路與陜京二線管道將產生17處交叉。叫停施工,意味著上千戶村民的用電希望將被推遲;放任不管,管道
隨時可能因施工受損?!凹纫o住管道安全,又不能斷了鄉(xiāng)親們的光明路?!边@個信念驅使他決心尋找破局之道。
次日清晨,于大光抱著厚厚的相關資料和管道走向圖,敲開了施工項目部的門。會議室里,項目經理捏著工期表連連搖頭:“于工,我們比誰都清楚管道安全的重要性。但這么多交叉點,改線路不僅要重新報批,而且要協調十幾戶村民,根本來不及啊!”于大光沒有急于辯解,而是將圖紙在桌上緩緩鋪開,用紅筆在關鍵位置畫下醒目的標記:“就像在河道上架橋,只要找準合適的渡口,既不會影響水流,橋也能穩(wěn)穩(wěn)架起來。咱們一起想想辦法?”
接下來的三天,于大光和施工人員共同進出于政府各個部門,頂著烈日反復勘查現場。他結合地形地貌和管道走向,最終,他提出了一個突破性設想:將分散的交叉點集中調整至管道20米外,采用“并排鋪設 + 雙點交匯”的設計,既保障管道安全,又大幅降低施工難度。
當然,協調過程并非一帆風順。其中一處交叉點涉及村民的承包地,施工方多次溝通未能達成協議。得知這個情況后,于大光利用自己多年來在當地積累的人脈關系,主動當起了“調解員”。他連續(xù)三天登門拜訪村民,幫助施工方耐心解釋工程的意義和補償政策,最終促成雙方達成共識。施工方負責人感慨道:“于工不僅幫我們解決了技術難題,而且?guī)臀覀兇蛲巳饲殛P,真是幫了大忙!”
這次成功協調,不僅保障了管道安全,而且讓于大光與當地施工單位建立起深厚的信任關系,為今后的工程協作打下了堅實基礎。如今,只要周邊有施工項目,施工方都會第一時間通知于大光,主動邀請他參與方案制定。這份信任背后,是他用黨員的責任與擔當架起的溝通橋梁。
風雪守護:
零下 15°C 的堅守
2024年11月,陽曲地區(qū)遭遇極寒天氣,夜間氣溫驟降至零下 15°C 。此時,地方燃氣管道工程與陜京管道多處交叉,其中陜京二線交叉點緊鄰光纜盤纜區(qū),光纜測試信號干擾嚴重、位置難以精準判定,加之凍土堅硬如石,開挖作業(yè)面臨著管道受損、光纜斷裂的雙重風險。
作為主管段責任工程師和預備黨員,于大光第一時間向黨組織遞交請戰(zhàn)書:“我是黨員我先上!”他主動與段長進行工作互調,將全部精力投入到這場與嚴寒、與風險的較量中。連續(xù)72小時,他頂著凜冽寒風與施工單位反復踏勘現場,帶領黨員技術骨干成立攻堅小組,反復推演優(yōu)化施工方案,最終敲定“分層解凍、分段開挖”的最優(yōu)方案。
在零下 15°C 的施工現場,于大光胸前的黨員徽章在風雪中熠熠生輝。面對施工方“機械開挖效率更高”的提議,他嚴詞拒絕:“管道安全容不得半點僥幸!必須守住每一道安全防線!”他堅持管道光纜兩側各5米采用人工開挖,并帶頭組建“黨員先鋒隊”,手持鐵鍬、鎬頭在凍土上艱難作業(yè)。寒風像刀子般割著臉頰,他呼出的白氣瞬間在眉毛、安全帽上凝成冰霜,但始終保持著專注的神情,一邊挖掘一邊向施工人員傳授經驗:“挖光纜就像考古,要輕、穩(wěn)、準、細。這不僅是技術要求,而且是對千家萬戶用氣用電的責任!”
整整一周,于大光始終堅守在最前線。他的棉鞋被雪水浸透又凍硬,手指被鐵鍬磨出血痕,卻從未離開崗位半步。在他的感召下,現場臨時成立了黨員示范崗,施工人員主動加入安全監(jiān)督隊伍。最終,所有交叉并行段順利完工,創(chuàng)造了嚴寒條件下管道交叉施工零事故的紀錄。施工方負責人由衷贊嘆:“于工用行動讓我們看到了共產黨員的硬骨頭精神!”
這次攻堅中,于大光不僅用專業(yè)能力保障了工程安全,而且以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凝聚起強大合力,讓黨旗在風雪中高高飄揚,成為守護能源生命線最堅實的紅色屏障。
多面能手:
勇挑重擔的全能戰(zhàn)士
作為陽曲作業(yè)區(qū)的骨干力量,于大光不僅是一名優(yōu)秀的管道工程師,而且兼任段長職務。在管好自己所轄區(qū)域的同時,他積極協助作業(yè)區(qū)主任開展各項工作。近年來,在他的監(jiān)管下,管道環(huán)焊縫開挖驗證、光纜整治、隱患整治等
20余項高風險作業(yè)均安全順利完成。
面對這些復雜艱巨的任務,于大光始終保持著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在他口中,從來沒有“困難”二字。無論是多么棘手的問題,他總能想盡辦法解決。正如他所說的:“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完成不了的工作,關鍵是要認真負責?!边@種迎難而上、勇于擔當的精神,感染著他身邊的每一個人。
作為預備黨員,于大光創(chuàng)新建立“黨員結對幫扶”機制,將20余項高風險作業(yè)分解到每個黨員責任區(qū),通過“技術傳幫帶、安全共監(jiān)督”的模式,帶動團隊整體提升。在他的感染下,作業(yè)區(qū)形成了“困難面前有黨員、關鍵崗位見黨徽”的濃厚氛圍,多名青年員工主動遞交人黨申請書。于大光用實際行動證明:黨員不僅是攻堅克難的“排頭兵”,而且是凝聚團隊、傳承精神的“主心骨”,讓鮮紅黨旗在管道保護一線高高飄揚。
從人黨積極分子到光榮的預備黨員,于大光始終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他總是沖鋒在前,主動承擔最艱巨的任務;在生活中,他樂于助人,成為同事們信賴的“光哥”。面對上級的褒獎,他從不驕傲自滿,而是繼續(xù)默默付出,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對管道事業(yè)的無限熱愛。
如今,于大光依然堅守在管道保護的第一線。他的故事,是無數管道人奮斗歷程的縮影,更是共產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生動寫照。在守護國家能源安全的道路上,他將繼續(xù)以黨員的忠誠與擔當,用堅定的信念、頑強的毅力和無私的奉獻,為國家能源事業(yè)保駕護航,讓黨旗在管道保護一線高高飄揚,書寫更加壯麗的篇章。圖
(作者單位:國家管網集團北京管道公司山西輸油氣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