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武陵,紅色血脈生生不息;悠悠唐崖,革命薪火代代相傳。地處鄂西深山腹地的咸豐縣,是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據(jù)地的重要組成部分,賀龍、關向應等老一輩革命家曾在此浴血奮戰(zhàn),留下了忠堡大捷遺址、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大村會議舊址、紅軍洞、韋家院子等多處紅色遺跡。在這片浸潤著英雄熱血的土地上,咸豐縣教育系統(tǒng)緊扣“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以“傳承紅色基因”為主線,創(chuàng)新構建“黨建領航、課程筑基、實踐賦能、協(xié)同育人”的教育生態(tài),將紅色教育融入辦學治校全過程,全力打造“黨建好、德育好、教學好、管理好、環(huán)境好”的“五好”學校。2024年,忠堡鎮(zhèn)中心小學先后榮獲由教育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授予的“全國國防教育示范學?!?、恩施州委宣傳部授予的“恩施州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示范點”“恩施州延安精神進校園教育基地”稱號。
黨建引領,鑄就“五好”學校精神之魂
“學校黨支部組織師生重走紅軍路時,在忠堡大捷紀念碑前講授的‘行走的黨課’,讓孩子們觸摸到了課本之外的黨史溫度?!备邩飞芥?zhèn)新城民族小學負責人介紹。咸豐縣教育局以“紅色引擎”工程為抓手,實施“黨建 + 紅色教育”融合計劃,將黨支部建在紅色教育一線,讓黨員教師成為傳承紅色基因的先鋒隊。
筑牢紅色堡壘。創(chuàng)建“紅色黨支部”,設立“黨員示范崗”222個,開展“紅色故事宣講”“傳承革命遺志演講比賽”等主題活動560余場,開發(fā)《紅色故事我來傳》《紅色小村》《忠孝雅誠》等校本教材。唐崖鎮(zhèn)燕朝小學黨支部與唐崖鎮(zhèn)中心小學黨支部結對共建,組織師生參與唐崖土司世遺保護。
鍛造紅色隊伍。實施“紅色講解員”培養(yǎng)計劃,忠堡鎮(zhèn)中心小學充分利用《紅色故事書》《忠堡大捷歷史人物故事》等本土紅色書籍,結合主題教育,邀請咸豐縣老兵宣講團成員來校開展“紅色故事我來講”“紅色故事進校園”等活動。同時,學校組織學生開展“紅色講解員”比賽,目前全校培養(yǎng)了30多位優(yōu)秀的“紅色講解員”。
課程創(chuàng)新,厚植“五好”學校育人之根
走進咸豐縣民族實驗小學,“紅色基因”已深深融入學校課程體系。語文課上誦讀《清江壯歌》選段,美術課繪制“紅軍長征在咸豐”主題畫卷,音樂課傳唱《十送紅軍》民謠“我們構建了‘紅色必修課 + 學科融合課 + 實踐體驗課’三維課程體系,創(chuàng)建‘織彩黨建’品牌,讓紅色教育可觸可感?!睂W校負責人表示。
夯實課程主陣地?!爸冶ご蠼荨笔禽d入中國人民解放軍戰(zhàn)史的一場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經典戰(zhàn)役,它徹底粉碎了國民黨對湘鄂川黔革命根據(jù)地的圍剿,有力支援和策應了中央紅軍長征。咸豐縣各學校依托這一獨特的紅色歷史資源,積極開展“人人爭當美德少年、人人都是文明使者、人人成為生態(tài)公民、人人書寫偉大夢想”主題教育實踐活動。
深化學科融合。開展“紅色 +,,, 學科融合創(chuàng)新行動,語文課設立“紅色經典誦讀”模塊,道德與法治課嵌入“革命家風傳承”案例,體育課創(chuàng)編“軍體拳”特色項目。全縣開展“紅色薪火我來傳”“紅領巾牽手迷彩綠,同做追鋒人\"等一系列國防教育實踐活動60余次。
實踐育人,彰顯“五好”學校時代之光
“在小村鄉(xiāng)紅軍洞前,我們親手觸摸彈痕,才真正明白什么是信仰的力量?!眳⒓印爸刈呒t軍路”研學活動的學生李梓萱在日記中寫道。咸豐縣依托豐富紅色資源,打造“行走的紅色課堂”,構建“校內 + 校外”“線上 + 線下”立體化實踐育人網絡。
打造紅色研學矩陣。依托豐富的紅色資源,咸豐縣建設了一批各具特色、功能完善的紅色研學基地。忠堡大捷紀念園、小村鄉(xiāng)湘鄂西中央分局舊址、罾溝村紅軍渡等紅色研學基地,開展“紅色研學實踐周”活動,構建“行走的課堂”體系,開發(fā)課程近200門,涵蓋革命歷史展示、革命傳統(tǒng)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等多個方面,引導4.8萬中小學生深入了解革命先輩的光輝事跡和崇高精神。
創(chuàng)新紅色活動載體。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優(yōu)勢,讓學生隨時隨地了解紅色文化知識,觀看紅色影視作品、聆聽紅色故事音頻等。同時,鼓勵學生分享紅色感悟和體會,形成良好的線上紅色文化氛圍。組織青少年參加“重走紅軍路”徒步活動,沿著當年紅軍的行軍路線,親身感受革命先輩們的艱辛。
協(xié)同共育,凝聚“五好”學校發(fā)展之力
“爺爺給我講太姥爺給紅軍送糧的故事時,我才發(fā)現(xiàn)英雄并不遙遠?!痹谙特S縣“紅色家風”主題班會上,學生楊璐的分享引發(fā)共鳴。咸豐縣構建家校社協(xié)同育人機制,讓紅色教育從校園延伸到家庭、輻射至社會。
家校社聯(lián)動傳薪火。征集紅色家風故事,聘請退伍老兵開展“祖輩革命故事”講座,開展“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演講比賽,創(chuàng)作以紅色文化為主的墻繪,讓紅色基因在這片土地上永遠傳承。
成果初顯,譜寫“五好”學校奮進之章
咸豐縣創(chuàng)新黨建工作,打造教工委“ i+5+N′′ 品牌體系??h中等職業(yè)技術學?!凹t心向黨,匠心筑夢”縣第一中學“做學生滿意的好老師”、縣第二民族實驗小學“品秀教育”,各具內涵。清廉學校建設經驗在全州推廣,忠堡鎮(zhèn)民族小學“傳承紅色基因、辦成‘五好’學校”品牌成效明顯。咸豐春暉學校黨總支成為州委兩新工委聯(lián)系點,其黨建經驗在全省民辦教育黨建工作現(xiàn)場會上作交流,獲評湖北省民辦中小學幼兒園黨建工作先進單位。咸豐縣民族中學等四所學校組織黨員教師編排、演練的陽光體育大課間在全州中小學評比中獲一等獎2個、三等獎2個。
“紅色基因是咸豐教育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咸豐縣教育局局長姚金階表示,“我們將持續(xù)深化‘五好學校建設,讓紅色教育成為立德樹人的鮮亮底色,為革命老區(qū)高質量發(fā)展培育更多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shù)臅r代新人?!?/p>
責任編輯/楊萬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