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長樂路路口,有一家不起眼的“ 卞姐蛋餅店”。小店的柜臺上貼了一張告示,上面寫著:“免費吃餅。如果您在上海遇到困難,您可以來小店,告訴服務人員來份隨心餐,吃完直接走就行,不用付錢不必客氣! 希望以后您有能力了,可以幫助一下需要幫助的人。謝謝!”
“ 卞姐”名叫卞永愛,推出這份“ 隨心餐”已有3 年多,主打蛋餅包油條?!?做蛋餅速度快,一兩分鐘立等可取,而且口味合適,飽腹感強?!?/p>
在更多地方,“隨心餐”被約定俗成地稱為“套餐A”,就像一個隱秘的“ 暗號”,為困難者提供免費食物的同時,也顧及受助者的尊嚴。這份力所能及的幫助背后,是一座城市的善意與溫情。
一對情侶走了過來,目光停留在“ 卞姐蛋餅店”的告示上。男青年問:“ 阿姨,我們能白吃蛋餅嗎?”
卞永愛點點頭,馬上忙了起來。她把面糊倒進煎餅鏊子,熟練地用刮板將面攤開,很快形成薄而圓的餅,一邊做,她還不忘跟客人笑著打趣:“ 餅免費吃,你們也把手機拿我看看,你們支付寶還剩多少?”一句話逗得對方也笑了。其實,在視線看不到的地方,他們已然悄悄地將兩份蛋餅的錢放到了收銀臺的角落。
送走這對年輕人,卞永愛說:“ 這種其實挺多的,人家不是沖著‘ 吃白食’,而是好奇,想看看你‘ 套餐A’的成色?!北逵缾壅J為,現(xiàn)在時代變化快,人們對世界的看法也變得復雜,什么都要驗證后才信。
卞永愛已經(jīng)54 歲了,在她看來,做餐飲本質是做人?!?以前我操持路邊書報亭兼早餐攤,久而久之,周圍的居民、學生、職員都混熟了,他們看我老實勤快,蛋餅又衛(wèi)生可口,便常來光顧。有的人即便換了地方,也大老遠來買個蛋餅,買份報。我覺得過意不去,可人家卻說是舉手之勞。將心比心,我遇到有困難的人,也自然而然會隨手幫幫,送個蛋餅,盛碗豆?jié){,心里毫無負擔,卻能看到受助者的那份滿足,收獲發(fā)自內心的‘ 謝謝’,幸福值拉滿?!?/p>
2021 年,卞永愛的女兒潘君從網(wǎng)上看到“套餐A”的故事:店主發(fā)現(xiàn)一個人常來揀剩飯吃,便上前贈送包子,但遭到拒絕,此人默默吃完剩飯后,會把碗筷送到后廚自己刷干凈。店主看出了處于窘境的人的那份自尊,便想出既能送溫暖又顧及受助者體面的折中方案。店主貼出告示,任何人只需跟店員說要“套餐A”,就可以吃完就走,不必付錢。
卞永愛被感動了,她和家人、員工商議后,也設計出自家“ 套餐A”的流程:營業(yè)時,若有人要免費蛋餅,收銀員仍會打出賬單,讓他像普通客人一樣去排隊取餐,只是不必付費了?!?尤其在飯點的時候,這張‘ 形式賬單’很管用,因為在眾目睽睽之下,吃免費蛋餅的人會反感被人盯著,有了賬單,也就免了尷尬?!痹诒逵缾鄣哪X海里,慈善不僅僅是施舍,更是一種尊重。
在上海街頭,提供免費餐飲的小店并不鮮見。它們的營業(yè)面積大多在12 至30 平方米之間,供應品種以蓋澆面、菜飯、煎餅、涼菜為主,每份成本一二十元左右。
與卞永愛類似,在上海虹橋機場附近開面館的謝大姐也是差不多的時候推出了“ 套餐A”,“ 內容”是一碗大排雞蛋面?!?論分量,相信一般人都能吃飽,如果不夠,我們也可以續(xù),只要你不浪費?!?/p>
被問及免費供餐是否影響經(jīng)營,謝大姐說:“ 每年大概也就送個百來份‘ 套餐A’,成本至多千把塊,完全負擔得起。當然,這也可能與我的店不在鬧市區(qū)有關?!?/p>
同樣提供“ 套餐A”的李師傅,經(jīng)營了一家川味小食店。店面只有12 平方米,每年卻要送出三四百份免費餐食。2022 年,李師傅在市中心有了門面,“這附近有醫(yī)院、學校、辦公樓、商場,一方面客流是不愁的,另一方面遇到各色人等的機會也多。”李師傅表示,自打掛出“套餐A”(原價15 元的小面)的告示,自己便以“ 平常心”對待:只當每天少抽一包煙,不僅幫了別人,也長了見識,有時候還能收獲意想不到的感動。
2024 年5 月12 日下午1 時許,一位身著灰衣白裙的姑娘走進川味小食店,對廚房里的李師傅喊:“ 老板,我來還錢!”正在下餛飩的李師傅抬頭一看,沒認出來。姑娘解釋:“去年我剛到上海時沒找到工作,要了你們家一碗小面,直到現(xiàn)在我還記得這份情義,所以我一定要把錢還你?!?/p>
李師傅伸出大拇指:“ 你是第一個來付錢的?!彼麤]有推辭姑娘遞過來的鈔票?!袄锨拜吔踢^我們,要講究幫人于無形,自自然然。既然人家過了這道坎,生活過好了,我收那十幾塊錢,自己開心,人家也覺得感恩得到肯定,這事做得才叫熨帖?!?/p>
謝大姐回憶,對于要“ 套餐A”的人,經(jīng)濟原因固然占首位,但精神層面的東西也不容忽視。“ 他們可能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挫折,內心總有‘放不下’與‘過不去’的地方。這時候,遞上一份暖暖的面,什么話也不用講,就能‘四兩撥千斤’?!?/p>
謝大姐記得,第一位來吃免費面的顧客是個50 歲左右的婦女。“ 她頭發(fā)十分蓬亂,大概下午1 點多來到店外,看到免費吃飯的廣告,徘徊了好一陣。”謝大姐看在眼里,盡管對方?jīng)]說話,但傳遞出的信息是,她一定很餓,又怕影響正在就餐的其他人,所以不敢進來?!?于是,我主動把她請進來,安排坐在拐角的地方,她微微點點頭,做出感謝的手勢。后來交談才知道,她是感情上受到打擊,人一下子垮了。”
“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鄙埔獾拿赓M餐食當然也會遇到不自覺的人。李師傅就接待過戴金鏈子、穿名牌衣、抱寵物犬來吃免費餐的人?!?雖是極少數(shù),我一般也不拒絕,畢竟作了承諾,但總覺得不是滋味?!?/p>
李師傅說,幾年來送出去的“套餐A”雖不算少,但得到更多的是善意的回報?!?不僅周圍商家都幫襯我,許多客人沖著店里的微慈善,特意跑過來點餐,照顧我的生意?!?022年,有位泰國女華僑在網(wǎng)上看到小食店的事跡,專門趁回國省親的機會,帶著兩個孩子來吃飯,請李師傅講述“套餐A”背后的故事,讓孩子們接受教育。
因為口口相傳,川味小食店“ 套餐A ”的名氣也傳到了境外,外國網(wǎng)友大衛(wèi)在某社交平臺上為這家店點贊:“ 它的廣告,用英文直譯是‘ 你可以用完餐后直接離開,不必客氣’…… ”
更富戲劇性的故事發(fā)生在卞永愛身上。2024 年夏天,她認識的一個酒吧老板娘來電話,說下午2 時去店里和她談談。到了時間,卞永愛沒見到人,就去招待其他顧客。
這時,有位50 歲左右的先生說要吃免費蛋餅,卞永愛照例給了張“形式小票”,讓他去取餐。這位先生又說:“哎喲,我有低血糖?!?/p>
因為前面還有幾個顧客在等餐,卞永愛趕緊叫店員拿一杯甜豆?jié){過來,“你先趕緊喝著,穩(wěn)一穩(wěn)”。
沒想到,這位顧客卻笑了:“ 我是來測試一下,總聽酒吧老板娘說你提供‘套餐A’,今天我真的親眼所見,我信了?!?/p>
卞永愛還沒回過神,之前在外面觀察的酒吧老板娘和一些熟客就都拍著手走進來,告訴她這是著名書法家朱敬一,他特意為卞大姐的店帶來一幅字,以示敬意。
愛的循環(huán),也帶來“ 甜蜜的負擔”,那就是推都推不掉的熱心人捐助。
2024 年12 月17 日,卞永愛的女兒潘君正在店里張羅,一個顧客到柜臺前掃碼付款?!?你好,收款650 元!”這聲機器報賬把潘君嚇了一跳,再看那位顧客,已經(jīng)迅速轉身離開。因為店里沒人照看走不開,潘君只好趕緊操作機器退款,情急之下,一時找不到商戶的退款碼,折騰了半小時才把錢退掉。
沒想到第二天,這位好心人居然打電話來“ 興師問罪”。“ 他責怪我們不讓他做公益,要為免費餐獻愛心?!北逵缾壅f,“我們自己做點好事,不好收別人的錢。拿別人的錢,性質就變了,花人家的錢做慈善,自己得名聲,總覺得不舒服。我們最在意的,是不要辜負善良人的心。”
謝大姐也有同樣的煩惱?!?現(xiàn)在網(wǎng)絡傳播起來很快,知道我們店的人越來越多,很多顧客以‘ 少吃多付’乃至‘ 光付費不消費’來支持我們?!敝x大姐回憶,第一個這樣做的,是個青春大男孩。他先要了免費面,還拿手機邊拍邊念叨,當時太忙,謝大姐沒顧上問,小青年吃完后放下兩百元就跑了,店員追出去還,但沒追上。
后來視頻發(fā)到抖音上,更多人來了,他們掃碼付費,并不用餐,只希望店家把微慈善堅持下去。謝大姐坦言,推出免費吃飯,負擔其實并不大,“那么多不認識的朋友還要給我們捐款,無論如何,我們擔待不起?!?/p>
在卞永愛看來,互幫互助的傳統(tǒng)美德從未淡去,所謂的正能量就藏在一碗面、一張小票、一次眼神交匯中?!按壬婆c公益沒那么‘高大上’,每個人都有社會所需要的東西,每個人都能成為善良的使者。”
(摘自《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