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秋季起,營口市將勞動教育正式納入義務教育階段的必修課程,以實現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核心目標,成立了“勤教力學”育人團隊,聯合全市200余所中小學校,共同探索實施勞動教育的有效途徑。在育人團隊的科學指導下,各學校遵循“點一序一網一型\"的教育思路,采取“區(qū)域試點先行、有序延伸拓展、整體推進實施、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相結合的策略,精心設計了針對不同年段的“成德于行”課程體系,經過不斷的實踐探索,初步構建了“知·行·創(chuàng)”市域一體化實施的勞動教育體系,有效減輕了學生的課業(yè)負擔,讓學生在勞動實踐中增長知識、錘煉技能、提升創(chuàng)新能力。
一、明德知行:以德潤勞,政府統籌
(一)建立制度保障體系,助力市域全方位發(fā)展
營口市依據國家勞動教育的任務和要求,面對區(qū)域內學校勞動教育時間不足、師資隊伍不專業(yè)、勞動實踐基地較少等問題,加強政策引領,以行政力量規(guī)范中小學勞動教育的積極開展,印發(fā)《營口市中小學德育勞育實施方案》《關于開展營口市綜合實踐周活動通知》《營口市中小學“勞動周”實施方案》等文件,明確提出“勞動教育 課時制度,必須開好學校每周1課時的勞動必修課,同時通過“悅美課程,幸福校園”等活動合理安排家務勞動和課外、校外勞動,通過頂層設計和科學規(guī)劃加強區(qū)域勞動教育的組織管理。
(二)健全組織機構,規(guī)范勞動教育管理
營口市建立了市教育局、市教師進修學院、各縣(市)區(qū)教師進修學校、中小學勞動示范校和素質教育實踐基地相互配合的聯動管理架構,在保證開足勞動課時的基礎上進行統籌安排,深入剖析課程建設等疑難問題,做到“打造營口特色”、因地因校制宜、靈活多樣。同時還打破行政壁壘,站在國家的高度深刻認識到加強勞動教育的重要性,推進勞動教育優(yōu)質均衡常態(tài)發(fā)展、創(chuàng)新突破,以創(chuàng)新精神和務實態(tài)度解決好勞動教育教學和管理問題,多措并舉提高教育教學效能,堅持政府統籌推進,教研部門組織協調,相關部門各負其責、共同參與的教育機制,避免勞動教育窄化為“一課”偏離成為簡單勞動等問題的出現。同時,推廣勞動教育典型經驗,以點帶面、區(qū)域推進,針對勞動教育開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情況,加大對部分地區(qū)和學校的扶持、幫助、交流、培訓等工作,與街道辦事處、宣傳部門等建立勞動教育多部門聯動機制,多次召開聯席研討會議,提升管理效能,提高育人水平。
(三)啟動項目引領,匠心耕耘培育特色
營口市以“知·行·創(chuàng)'勞動教育體系的構建”課題項目為牽動,指導全市各學校將零散的勞動實踐活動進行學段銜接、融合,重點培養(yǎng)學生學會“活的知識”,形成熱愛勞動、勤于勞動的精神品質。教師在保證勞動教育課時的同時,用勞動來豐富學生的課后“留白”時間?!爸?、行、創(chuàng)”勞動教育體系中的“知\"即“明理導行,勞動光榮踐初心”,體現在深化勞動教育認識,培育科學的勞動價值觀、正確的勞動態(tài)度和優(yōu)良的勞動品德等方面;“行”即“勤于力行,躬身勞動促成長”,體現在豐富勞動教育活動資源,改善勞動教育開展方式,探索多種勞動教育教學方法,設計“有情·有趣·有用”的勞動教育“作業(yè)”,家長以身為范指導勞動,學校系統規(guī)劃落實勞動教育等方面;“創(chuàng)\"即“悅慧創(chuàng)新,勞動提升幸福感”,體現在學生在勞動中的創(chuàng)造力,構建勞動教育評價體系,創(chuàng)新勞動教育模式等方面。
二、勤于力行:配齊隊伍,精細教研
(一)提高教師教學水平,提升育人成效
營口市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教師培訓,探索創(chuàng)設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分散學習與集中學習相結合的教師智能研修模式和師資培訓渠道,讓教師在發(fā)揮自身專業(yè)優(yōu)勢的基礎上,真正理解勞動教育的價值與意義,把握勞動課程任務群與核心素養(yǎng)之間的關聯,不斷探索和創(chuàng)新指導勞動實踐的方法,整體提高勞動教育教師的專業(yè)水平。
(二)勞動技能大賽實現“校—縣(市)一市”三級跳,點亮整體推進的“航標燈”
為尋求新時代勞動教育發(fā)展的突破點,營口市在全市各中小學舉行了“黨旗在學校高高飄揚勞動筑幸?!眲趧蛹寄艽筚悾瑢趧咏逃l(fā)展起到星火燎原的作用。
一是問題導向,走出技能展示第一步。通過大賽讓全體學生進人勞動者角色,逐步打破勞動教育的發(fā)展僵局。
二是精選項目,明確勞動教育方向。大賽充分體現時代特征、地域特色、校園和學生特點,精心設計“準備上學(穿衣服、穿鞋、戴紅領巾、整理書包)保護環(huán)境(垃圾分類)、去蕪存菁(擇菜)、整裝待發(fā)(整理行李箱)\"等比賽項目。同時,組織優(yōu)秀教師團隊自主創(chuàng)新,經過反復的技術驗證和模擬測試,嚴格制定比賽規(guī)則,為大賽的順利開展明確了方向。
三是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勞動實踐。每屆大賽從5月開始,經過班級、學校、縣(市、區(qū))的層層選拔,真正形成了“校校有大賽,層層有榜樣”。
四是通過比賽推動學生勞動素養(yǎng)提升。大賽以“熱愛勞動、勤于勞動、善于勞動”為遵循,觀察學生的勞動過程、勞動態(tài)度、勞動成果展示等,全面客觀地評價不同學段學生的勞動過程和結果,關注學生的勞動習慣、品質、精神、價值觀等勞動素養(yǎng)。
五是大賽輻射市域全體師生家長。學校通過媒體刊載大賽,提高了社會各界對勞動教育的支持,使更多學生積極參與勞動教育,使更多家長認同勞動教育,為家校社聯動推進勞動教育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潛心育人做教研,耕耘勞動教育“幸福園”
營口市根據“一校一領域”的發(fā)展目標,形成“多專業(yè)、多層次、多形式”的教研形式?!岸鄬I(yè)”依托“十大任務群\"建立校際合作教研組:“多層次”為“省、市、區(qū)、校\"四級教研聯動,助力學科教師專業(yè)成長;“多形式”即精品課觀摩、體驗式教研等圍繞專業(yè)發(fā)展自標開展的教研活動。營口市通過多年來的持續(xù)發(fā)展,打造成具有辨識度的勞動教育推進機制、策略與模式。
三、創(chuàng)行致遠:挖掘教育元素,完善課程內容
(一)在打造文明向善幸福城的同時升級勞動課程
營口市確立了“勵志敏行”這一中小學勞動教育素養(yǎng)核心目標,合理規(guī)劃、開設勞動教育課時,圍繞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系的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結合本地區(qū)的特點,分為“勞以修身”“勤耕精工”“允公允能”三個系列,系統化設計課程內容和評價方式,力求形成豐富多彩的地方特色。例如,寒暑假期間,教師合理布置家庭勞動作業(yè),號召學生積極參與家庭勞動,養(yǎng)成良好的勞動習慣,讓家庭成為學生接受勞動教育的學習場,讓家長成為學生的勞動教師和伙伴。教師還將勞動作業(yè)整理成微課,共推送“整理我的小書桌”“魷魚餃子我會包”“我為志愿者送禮物”等100余節(jié)勞動微課。
(二)結合省教研核心團隊任務,開展“公益勞動任務群系列化建構與實施研究項目”
營口市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調研,歸納了實施公益勞動任務群中存在的問題,探索構建了“1一3—3\"公益勞動模式,將學校、家庭和社會三方聯動融合、“三位一體”,相互協同,形成三角合力,指向同一個目標,即培育學生的勞動核心素養(yǎng)。開發(fā)創(chuàng)設情景基礎課、創(chuàng)新思維特色課和成果實踐課,以動態(tài)課程實施靜態(tài)課程內容,動靜結合,“三創(chuàng)合一”,在潛移默化中使勞動核心素養(yǎng)植根于學生的觀念中。營口市建設“食堂花樣年華\"等特色教育系列課程,在各學校的有效組織和精心安排下,共同為學生打造公益奉獻的勞動教育陣地。
(三)博采學科優(yōu)勢,跨學科、巧融合,讓勞動教育“有情”“有趣”
營口市在實施勞動教育的過程中,通過“勞動 + 科學”“蔬香校園”\"知行園建設”等活動,以學生的真實生活和終身發(fā)展為原點,既打破了學科間的壁壘,又融合了家庭和學校的邊界,各方面統籌設計、聯動實施,通過一體化整合,綜合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教育體系,在日常教學中無痕滲透勞動教育的內涵和意義。
四、悅慧創(chuàng)新:構建評價體系,助力學生成長
(一)對勞動教育進行紀實性評價
勞動教育方向,以教師、家長、學生和勞動實踐基地等為多元評價主體,對學生的勞動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將學生參與勞動課程學習、勞動技能競賽和實踐情況歸入綜合素質檔案,進行全面客觀的評價,指導各學校將公益勞動和志愿服務課時與職業(yè)體驗等內容納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勞動實踐,發(fā)揮勞動教育的綜合育人價值。
(二)開展勞動教育試點評價
營口市開展勞動教育評價試點探索。各學校在實施評價的過程中,一體化貫通勞動教育目標,強化學段關聯性,確保循序漸進,依據勞動的難度、復雜性梯度推進。每次勞動實踐都要明確勞動對象、關注勞動方式、注重勞動過程、評價勞動成果。
(三)優(yōu)化勞動教育評價方式
教師采用“勤智禮德”\"在一花一世界中成長\"等評價方式,對學生的勞動觀念、勞動態(tài)度、勞動精神、勞動品質、勞動技能、勞動成果等進行自我評價、小組評價,同時教師、家長、社會人士也參與評價。教師通過設置整理與收納、烹飪與營養(yǎng)等十大任務群中\(zhòng)"準備上學、去蕪存菁、整裝待發(fā)\"等項目的勞動技能競賽,評價學生的勞動態(tài)度、勞動過程和勞動成果。教師通過設置不同學段的勞動評價指標體系,提升學生的勞動素養(yǎng)和勞動能力。
未來,營口市將聚焦勞動教育課程化、生活化和常態(tài)化,深化市域推進勞動教育機制,創(chuàng)新區(qū)域推進勞動教育的路徑策略,努力形成完善的勞動教育“營口樣板”,為遼寧省勞動教育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謝敏敏,藺海灃.全球視野下勞動教育的研究脈絡與前沿演進:基于大中小學全學段的可視化分析[J].比較教育學報,2023(2).
[2]李珂.行勝于言:論勞動教育對立德樹人的功能支撐[J].教學與研究,2019(5).
(責任編輯:趙靜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