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電商平臺上20件來自國資央企的大國重器隆重“上新”,產品涉及信息技術、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多個領域,熱度爆表。一根頭發(fā)絲上銑出7個字母的金洲0.01mm極小徑銑刀,全球首臺會“爬陡坡”的全斷面硬巖隧道掘進機“永寧號”,一天能橫跨三省、百公里消耗遠低于機票費用的祥云飛艇,等等,讓瀏覽商品詳情的網友們直呼“太帥”,忍不住一鍵收藏,有網友笑言“你敢上架,我就敢下單”。大家感受著中國科技的最新成果,自豪與喜悅油然而生。在很多人的樸素印象中,科技尤其是高精尖技術發(fā)展往往遙不可及。事實上,高端科技賦能民生才是一種日常。神舟系列載人飛船幾度往返,帶回來的太空種子培育出的水稻、辣椒、西瓜,讓消費者嘗了鮮,并給予未來農業(yè)無限想象空間;從“天外”到“身邊”,基于中國北斗技術的短消息搜救腕表、水稻無人化智慧農場、精度可達5厘米的無人駕駛清掃車等產品迭出,催生一批經濟新模式。事實證明,那些酷炫的科技,“能上天”也“能落地”,并一直在積極推動社會生活更安全、更便捷、更豐富。
素材解讀
高端前沿技術不斷落地轉化、惠及民生,是科技發(fā)展的規(guī)律。探索高精尖技術的“無人區(qū)”,向未知的藍海進發(fā),既是面向國家戰(zhàn)略需求,也與千萬個你我相聯(lián)。高精尖技術“下凡”,讓大家看得懂、買得起、用得上。而這場雙向奔赴的背后,是全社會對大國科技創(chuàng)新、工業(yè)創(chuàng)造的堅定支持。
適用話題
科技發(fā)展、雙向奔赴、科技創(chuàng)新、中國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