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于深度學習開展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能夠實現(xiàn)個性化閱讀教學,將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體現(xiàn)出來,也有利于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yǎng)。本文分別從閱讀目標、閱讀內(nèi)容、閱讀情境、閱讀方法以及閱讀評價等方面來探討深度學習背景下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深度學習 小學語文 整本書閱讀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5.04.003
深度學習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和高階思維,整本書閱讀強調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學生的知識整合能力,加強深度學習和整本書閱讀教學的結合,既可以強化學生的閱讀能力,還可以有效解決傳統(tǒng)閱讀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做好深度學習和整本書閱讀教學的結合。
一、深度學習和整本書閱讀的概念分析
1.深度學習
深度學習就是要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理解新知識的同時,還能夠學會對新知識進行批判,并且學會總結,將新學到的知識融入原有的知識體系當中,構建新的知識體系,進而來解決不同情境下的問題,并從中促進學生高階思維的形成。雖然不同學者對于深度學習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是依然是圍繞知識遷移、批判學習等角度來進行解釋,因此,深度學習背景下開展的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也就是指教師在開展整本書閱讀教學時,既要引導學生進行知識框架的構建和整合,也需要指導學生運用新的知識來解決問題,進而促進高階思維的形成。
2.整本書閱讀概念
整本書閱讀教學是指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整本書內(nèi)容的整體理解,促使學生在閱讀中思考,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整本書主要是指內(nèi)容豐富完整的文學作品,在開展整本書閱讀教學時,教師應當指導學生學習掌握各種閱讀技巧來開展閱讀,能夠運用略讀、精讀等多種方式進行閱讀,在掌握整本書內(nèi)容的同時,也可以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
二、深度學習在促進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發(fā)展中的作用
深度學習理論的運用,對于促進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作用,能夠優(yōu)化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果,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隨著小學教育的改革發(fā)展,深度學習理論已經(jīng)被廣泛應用到教育當中,能夠帶領學生更加深入地分析探討文章內(nèi)容,促進學生理解能力的提升,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水平。
三、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現(xiàn)狀分析
當前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還存在一定的不足,許多教師對于整本書閱讀教學的重視程度還有待提升,所運用的教學方式也比較單一,因此整體的教學效果不佳。
第一,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時,大部分教師會更加重視向學生傳遞各種語文知識,未能重視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實施。整本書閱讀需要更多的時間,而且教學難度更大,部分師生會忽略整本書閱讀的實施,因此也進一步制約了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
第二,在開展整本書閱讀教學時,教師依然運用傳統(tǒng)單一的講解方式,缺乏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缺乏引導學生之間進行相互分享,因此,也不利于激發(fā)出學生對于整本書的閱讀興趣,也很難提升閱讀效果。
第三,在目前的整本書閱讀教學中,缺乏完善的評價體系。在開展教學評價時,許多教師依然使用考試的方式,用單一的成績來評價,缺乏對學生閱讀過程以及對閱讀方法掌握的評價,很難全面綜合地評價分析學生的閱讀能力。
影響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有效實施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含有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教育資源不平衡分配以及教師因素的影響。雖然我國教育事業(yè)正處于改革創(chuàng)新的重要階段,但是在實際教學中,許多教師依然未能擺脫傳統(tǒng)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大部分教師、家長和學生都會更加關注成績,因此也容易忽略閱讀能力的提升。此外,由于地區(qū)經(jīng)濟差異、文化差異等多個因素的綜合影響,我國不同地區(qū)的教育資源也呈現(xiàn)出分配不均衡的現(xiàn)象,部分地區(qū)的教師缺乏對整本書教學的全面認識,未能形成創(chuàng)新的教育理念,也缺乏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因此限制了整本書教學的有效實施。部分教師缺乏良好的學習理念,缺乏對先進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的學習,未能構建更加有效的閱讀教學模式,很難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四、深度學習背景下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
1.建立深度學習的閱讀目標
深度學習教學的實施,主要目的是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推動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在開展整本書閱讀教學時,教師應當結合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和內(nèi)容來建立深度學習的閱讀目標,進而指導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實施。
第一,基于深度學習開展的整本書閱讀教學,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還應當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在開展整本書閱讀時,教師要做好整體教學,要深入分析整本書的豐富內(nèi)容,從中挖掘出具有育人價值的內(nèi)容,進而制定多個層面的教學目標。例如,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制定思維能力、文化自信、審美能力等多個教學目標,在引導學生理解文本內(nèi)容的同時,也能夠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的能力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第二,教師應當做好閱讀教學目標的整合工作。為了促進學生多方面能力的提升,教師制定了多個不同的閱讀教學目標,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做好閱讀目標的整合,充分結合整本書的內(nèi)容和價值來做好閱讀目標的整合,形成一個綜合性的育人目標。
整本書閱讀內(nèi)容大部分都是文學作品,因此,教師應當明確整本書閱讀的育人目標就是促進學生文化意識的形成,提升學生的文化審美能力,從中加深學生對于我國文化的認識,提升學生文化繼承和傳揚意識。
2.加強整本書閱讀內(nèi)容的整合
整本書閱讀要求學生做好閱讀內(nèi)容的歸納和整合,并且學會運用各種方法來解決閱讀中出現(xiàn)的問題,確保閱讀質量,能夠深入探討整個文本的內(nèi)涵和價值。但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學習能力較差,也缺乏良好的文本整合意識,因此,教師需要做好引導工作,幫助學生做好閱讀規(guī)劃工作,引導學生做好整本書內(nèi)容的整合歸納,提高閱讀效果。教師要認識到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要性,結合小學生的閱讀現(xiàn)狀以及喜好來推薦不同的閱讀書籍,讓學生自由選擇喜歡的書籍進行閱讀,借此來激發(fā)出學生的閱讀積極性。
以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教學為例,該單元主要講述了兩個民間故事《獵人海力布》和《牛郎織女》,因此,教師可以推薦學生閱讀《中國民間故事》,讓學生閱讀更多的民間故事,加深學生對于民間故事類型的認識,掌握具體的閱讀技巧。在開展《中國民間故事》整本書閱讀時,教師應當設置整體的閱讀任務,要求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學會總結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以及表達的主旨或者情感。在完成整本書閱讀后,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分享會,分享自己在整本書閱讀中印象最深刻的民間故事,簡單講述自己推薦的原因。在推薦分享過程中,不僅加深了學生對于民間故事的認識,還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閱讀視角,加深了學生對于民間故事的全面認知。此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加強閱讀交流,在整本書閱讀過程中分享閱讀進度,分享閱讀中遇到的問題以及深刻的閱讀感悟,針對學生閱讀中出現(xiàn)的問題,教師要及時指導學生解決問題,并引導學生對民間故事背后的哲學思想進行深入思考,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還可以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
3.加強創(chuàng)設整本書閱讀情境
整本書的閱讀內(nèi)容較多,而且小學生的專注力還有待提升,很難持續(xù)完成整本書的閱讀任務,所以,為了引導學生完成整本書閱讀,教師需要做好閱讀情境的創(chuàng)設,建立更加有趣的閱讀氛圍,才能持續(x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進學生主動完成整本書閱讀。在進行整本書閱讀情境創(chuàng)設時,需要結合當前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年齡特點以及生活經(jīng)驗,進而創(chuàng)設更具針對性的閱讀情境。
以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教學為例,雖然教師推薦學生閱讀《中國民間故事》,但是由于小學生認知能力有限,對于民間故事還缺乏透徹的理解,也很難分析出故事背后所蘊含的哲學思想。因此,為了簡化閱讀難度,增強閱讀的趣味性,教師可以根據(jù)不同民間故事的內(nèi)容來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加深學生對于民間故事的直觀認知。例如,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的幫助來將不同民間故事的來源講述出來,并收集民間故事的動畫片,引導學生進行動畫片的觀看,從中認識到各個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和人物。在播放故事動畫片時,教師可以裁剪視頻片段,將故事的結局或者精彩部分剪輯出去,借此來激發(fā)學生對故事的好奇心,促使學生更加主動積極地進行閱讀。此外,為了增強學生對于故事的了解,教師還可以開展角色扮演的活動,學生可以自由分組,分別選擇自己喜歡的故事來進行角色扮演,將故事的內(nèi)容直觀呈現(xiàn)出來。例如,學生可以選擇《三個大力士》《六弟兄》的故事進行角色扮演,加深對各個人物角色的理解,從中準確掌握故事的內(nèi)容和主旨。
4.積極開展整本書閱讀活動
在開展整本書閱讀教學時,教師要結合深度學習的內(nèi)容來設計多元化的閱讀活動,從中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促進學生對閱讀內(nèi)容的深入思考,實現(xiàn)知識的學習延伸。在整本書閱讀教學當中,教師應當積極組織學生開展自主閱讀活動,加強合作學習活動的開展等,促進學生對于閱讀文本的深度理解。
第一,教師要做好基于任務單的自主閱讀活動設計。因為整本書閱讀內(nèi)容較多,信息量更大,所需要的閱讀時間較多,而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因此,教師主要引導學生在課后進行整本書的自主閱讀。課后自主閱讀,對于學生的閱讀意志力以及持續(xù)閱讀能力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但是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大部分小學生的閱讀注意力持續(xù)時間不長,通常只可以維持在半小時內(nèi),會影響整本書的閱讀進度,難以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閱讀任務。因此,教師可以運用任務單來引導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借助任務單來了解學生的閱讀進度,加強對學生的閱讀監(jiān)督和約束。
以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為例,該單元主要是學習人物的文章,因此,教師可以推薦學生閱讀《小兵張嘎》整本書。關于《小兵張嘎》整本書的閱讀,教師可以設計一系列的閱讀任務,引導學生閱讀。如任務一:請分別總結每一個故事情節(jié)的內(nèi)容,并結合情節(jié)內(nèi)容進行小標題的擬題。任務二:請學生分別梳理小兵張嘎的成長過程,劃分成為多個成長時期,從中分析張嘎的性格變化。通過制定一系列的閱讀任務,既可以引導學生逐步閱讀文本,也可以讓學生了解到整本書的閱讀重點,還可以監(jiān)督學生的閱讀。
第二,教師應當設計合作閱讀活動,增強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進而實現(xiàn)各種思想的碰撞,加深學生對于文本哲學的思考。在進行整本書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合作閱讀的方式,讓學生分別發(fā)表自己對于閱讀內(nèi)容的見解,幫助學生從多個角度來認識文本內(nèi)容。例如,在閱讀《中國民間故事》時,教師則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合作閱讀,要求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找出可以表達故事中心思想的中心句,并概括出故事想要表達的思想或者主旨。
5.制定多元的閱讀評價機制
深度學習理念的應用,能夠促進學生認知能力的提升,為了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于閱讀文本的理解,促進學生閱讀反思,教師應當做好閱讀評價工作。結合整本書的閱讀過程以及任務來制定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對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閱讀習慣、態(tài)度等進行綜合評價,并以此來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反思,分析自身閱讀存在的不足,進而采取有效的改進措施,切實提升閱讀能力,并在反思優(yōu)化中形成高階思維。
第一,教師應當制定多樣化的評價方式。由于整本書的閱讀時間較長,教師需要制定可以覆蓋整個閱讀過程的評價方式,對學生的閱讀過程以及閱讀成效進行全面評價。例如,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任務清單完成情況、閱讀筆記等來開展過程性評價,對學生的閱讀態(tài)度、閱讀能力進行評價,并了解到學生閱讀中出現(xiàn)的問題,指導學生解決問題,切實提升閱讀效率和質量。而關于學生的閱讀終結性評價,教師可以創(chuàng)新原有的考試評價模式,可以通過知識競賽、場景再現(xiàn)、故事分享等多種形式來評價學生對于整本書內(nèi)容的理解。
第二,教師需要從多個維度來評價學生的閱讀成效。深度學習背景下的整本書閱讀教學,促進學生多方面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師也需要制定多維度的評價內(nèi)容。例如,教師要做好學生閱讀知識的評價,評價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掌握情況;教師要做好學生閱讀能力的評價,評價學生對于文本中的修辭手法、文體特點的了解情況;教師需要做好學生深度學習的評價,評價學生在閱讀中是否具備聯(lián)想能力、分析歸納能力,是否形成批判性思維等。
總而言之,深度學習背景下開展整本書閱讀教學,能夠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能夠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進而推動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提高。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重視深度學習理論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的運用,構建高效的閱讀課堂。
參考文獻:
[1] 辛帥《基于深度學習的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研究》,《文教資料》2023年第24期。
[2] 陳麗環(huán)《基于深度學習的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優(yōu)化》,《當代家庭教育》2023年第24期。
[3] 趙學達《深度學習視域下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的指導》,《學園》2023年第36期。
[4] 梁千昭、許輝《深度學習視域下的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分析》,《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23年第16期。
[5] 牛雅婷《深度學習視域下的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新課程》2021年第46期。
(楊海燕,1979年生,女,漢族,漳浦人,大學本科,中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