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高考背景下,高考對人才選拔側重點發(fā)生了變化,改變了對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的考查,更加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知識運用能力的考查。在此大環(huán)境下,淺層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難以滿足時代要求和學生發(fā)展需求。因此,教師要將深度學習融入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整合聽、說等板塊,推動學生整合英語知識,在學習過程中提升學生英語學習能力、思維能力等,促進學生綜合能力提升?;诖?,本文簡要分析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落實深度學習的特點與內涵,從確定深度學習目標、設計深度學習情境、挖掘深度學習語篇三方面探究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落實深度學習策略。
關鍵詞:深度學習;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在新課程改革深化背景下,深度學習逐漸落實到不同學段中,為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提供新方向和新思路。深度學習強調學生學習自主性、課堂結構性,旨在調動學生已有認知和知識結構進行新知識學習,構建系統(tǒng)性知識結構,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思維能力、道德品質和核心素養(yǎng)是教師主要研究方向。指向深度學習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在確定目標、設計情境、挖掘語篇三方面具有較強探索價值。
一、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落實深度學習的內涵與特點
(一)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落實深度學習的內涵
教與學之間,無論是內容、方向還是形式,都具有一致性、共通性特點,由此可見,學生在高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中的深度學習,需要教師予以引導。高中英語聽、說、讀、寫等板塊以單元為基本單位構成,不同形式、內容的語篇圍繞某個特定主題組成單元,是構建指向核心素養(yǎng)課堂的重要依托。構建指向深度學習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要以單元為基本單位,結合單元主題,深度研究閱讀語篇,調整教學內容,設計具有科學性、前沿性的學習活動,調動學生已有認知和知識基礎,推動學生憑借已經具備的能力和知識深度參與課堂,體會閱讀語篇背后蘊含的文化、情感、思維價值等,建立語篇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將閱讀過程中獲取、內化的知識用于實際場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語言能力和學習能力,形成正確學習模式和手段[1]。
(二)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落實深度學習的特點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是學生與教師、作者之間的對話,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進行的實踐活動。從深度學習與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內涵、特點看,指向深度學習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具有主體性、結構性、深層性特點。
第一,主體性特點。深度學習的落實,強調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谏疃葘W習對學生學習自主性、投入性的依賴,只有教師在開展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中,將課堂還給學生,選擇適宜的手段,才能推動學生建立知識結構,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所以,指向深度學習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具有主體性特點。
第二,結構性特點。深度學習強調知識的聯系,重視綜合性、有序性的學習,反對用碎片式手段進行知識識記、探究學習。要構建指向深度學習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就要引導學生把握語篇整體結構,借助舊知理解新知,把握新知規(guī)律和特點,基于英語語篇閱讀活動構建知識結構。
第三,深層性特點。深度學習相比知識的識記,更加重視學生對知識背后深層含義的認識與理解。只有教師深層次挖掘文本背后的文化意義、思想情感等方面,推動學生精神世界的發(fā)展與提升,學生才能實現綜合發(fā)展[2]。因此,指向深度學習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具有深層性特點。
二、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落實深度學習的策略點分析
(一)明確深度學習目標,教學有方向
深度學習內容是具有挑戰(zhàn)性的人類已有認知成果,通常指代構成一門學科基本結構概念性、原理性知識,而事實性、技能性的知識通常不需要深度學習。高中英語單元內,包含多個閱讀語篇,由單元主題引領,各語篇主要服務于單元整體目標的達成[3]。所以,教師在設計指向深度學習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時,要立足單元主題視角分析閱讀語篇,將單一教學轉變?yōu)檎w教學,明確不同語篇背后的育人價值和主題意義,依據學生能力、需求等方面,確定深度學習目標,明確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方向,推動學生學習更具整體性、結構性。
例如:人教版高中英語高一必修三“Unit 1 Festival and celebrations”中,指向“人與社會”范疇,“歷史、社會與文化”主題語境,是“不同民族文化習俗與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的內容,由“Reading and thinking”中的“WHY HOWE CELEBRATE FESTIVALS”和“Reading and writing”中的“MY AMAZING NAADAM EXPERIENCE”兩篇語篇構成,主要探究節(jié)日與慶典的緣由。“Reading and thinking ”中的“WHY HOWE CELEBRATE FESTIVALS”是對聽、說板塊的延續(xù),亦是表層到本質的發(fā)展,體裁為論說文,共分為5個段落,每一段落的首句是中心
句[4]?!癛eading and writing”中的“MY AMAZING NAADAM EXPERIENCE”,這一板塊并非完整的閱讀,還包含寫作。語篇分析是寫作的前提,而深度學習強調學習的聯系性、整體性,所以,將寫作語篇分析歸納到閱讀教學中,設計指向深度學習的教學方案,能夠有效拓展學生整體學習深度,為學生提升英語綜合能力鋪墊基礎。文本是對“Listening and talking”的延續(xù),以日記形式供學生參考和模仿,描述了作者在內蒙古自治區(qū)與朋友共度“那達慕大會”的經歷,開篇介紹“那達慕大會”的主題和整體感受,然后重點敘述節(jié)日歡慶儀式前的情景、摔跤比賽和賽馬比賽,最后對這一節(jié)日予以總結。
基于語篇分析和各板塊間的關聯,確定兩篇閱讀文本分別排列在聽、說之后。在此基礎上,確定如下深度學習目標:
“Reading and thinking”:能利用標題、圖片等進行文本信息預測;自主閱讀,尋找關鍵問題不同層面和不同維度的答案;在分析語篇過程中,能通過追尋節(jié)日的不同起源,探究世界各地節(jié)日的異同點,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不同民族節(jié)日、風俗習慣及其內涵和意義,體會這些節(jié)日體現的人類共同的愿望和心理需求。
“Reading and wiring”:能了解“那達慕大會”的開始過程;深度感受蒙古族人民的性格特色、娛樂精神及文化氛圍;形成文化意識,具備欣賞和珍惜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的意識。
以此,基于單元主題統(tǒng)籌語篇教學,確定學生深度學習目標,為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指明方向。
(二)設計深度學習情境,學習有興趣
真實情境是學生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前提,能夠將英語教學內容與英語語篇建立聯系,激發(fā)學生想象力,推動學生構建更加完善、系統(tǒng)的知識結構,并基于自身經歷、情感進行閱讀活動,形成解決現實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因此,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落實深度學習,要設計真實的深度學習情境,讓學生在具象化、真實性的場景中思考、閱讀,體會語篇的深層次含義與情感。而情境的創(chuàng)設,素材可以選擇學生普遍經歷、紀實性視頻和資料等與生活實際具有密切聯系的內容,并針對學生興趣、能力和需求等方面進行整合、加工,保障深度學習情境與單元主題、語篇內涵的契合程度,推動學生深層次提升與發(fā)展,實現深度學習。
例如:人教版高中英語高二選擇性必修一“Unit 1 People of Achievement”中的“TU YOUYOU AWARDED NOBEL PRIZE”,通過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的專題新聞報道,講述屠呦呦及其團隊獲得成功的原因和屠呦呦發(fā)現青蒿素并成功治療瘧疾的過程,體現出屠呦呦及其團隊的卓越貢獻和偉大,凸顯醫(yī)藥研究對人類健康和世界發(fā)展的貢獻與價值[5]。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從兩方面設計情境,一方面,基于互聯網,嘗試搜集屠呦呦及其團隊研究青蒿素的紀實視頻,并輔以現代醫(yī)藥科學家苦心鉆研的紀實視頻,用以強化語篇中的情感要素;另一方面,基于屠呦呦及其團隊研制出的青蒿素在醫(yī)學領域的運用過程及其成就資料。學生在觀看過程中,需要總結屠呦呦及其團隊的成就和對應價值,并用自己的語言對其進行概述。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學生能夠根據瘧疾癥狀和治療方式,聯想社會性新聞和身邊發(fā)生的事件,將已有認知、感受融入英語閱讀過程中,切實理解屠呦呦及其團隊對人類社會的貢獻和價值。不僅如此,教師還可借助情境,讓學生聯想,如果沒有屠呦呦及其團隊研制出的青蒿素,會發(fā)生的社會現象,并讓學生之間自主討論和分析,進一步體會屠呦呦及其團隊的偉大,大幅度增加學生對語篇的感知、理解深度,實現深度學習。
(三)挖掘深度學習語篇,思考有依據
1.挖掘文化素材
語言是文化的具體表現形式,而語言經由文化衍生,二者相互依存,所以,語言教學的本質就是對文化的探索,高中英語語篇就是由中國和其他國家文化意識組成的綜合體。教師要構建指向深度學習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就要將語言背后的文化意識融入其中,讓學生明確語言背后的內涵、意義,強化學生文化體驗和感受,真正構建深度學習活動。
例如:人教版高中英語高二選擇性必修一“Unit 4 Body language”中的“LISTENING TO HOW BODIES TALK”,從表層上看,語篇是對不同國家、不同語境下肢體語言表達的意義的探索,實際上,語篇體現了不同國家的文化,需要學生從地域角度分析肢體語言,明確肢體語言和語言表達之間的共存關系。實際課堂中,教師可以對語篇中提到的日本、法國、巴西等國家的政治體系和文化特色以文字結合圖像的方式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在初步閱讀語篇后,了解相關國家的政治背景、文化背景,真正明確目光接觸、“OK”手勢等肢體語言在不同國家表達不同意義的前因后果,真正理解肢體語言背后蘊含的文化意義。在此基礎上,為讓學生將所學內容融會貫通,可以延伸肢體語言,即讓學生思考西方國家的貼面禮、親吻禮在中國并不盛行,甚至許多國人對此較為排斥的原因,也可將肢體語言轉變?yōu)檎Z言表達差異的探索,如龍、竹子等詞語內涵和指代意義的差異,推動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形成跨文化交流意識,正確、客觀地看待其他國家的文化,形成正確的審美感知和價值取向,推動學生進行深度學習。
2.挖掘內在價值
教育改革要求教師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與各學科教學接軌,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亦不例外。民族精神、傳統(tǒng)美德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重要組成部分,亦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元素?;谇懊娣治隹芍?,英語語篇是多個國家文化意識的綜合體,其中,中國文化意識在高中英語閱讀語篇中占據比例較大,民族精神、傳統(tǒng)美德、傳統(tǒng)文化隱含在高中英語閱讀語篇中。要構建指向深度學習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教師就要從“立德樹人”視角挖掘語篇內在價值,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和探索,拓展閱讀深度,切實把握語篇內涵。
例如:人教版高中英語高一必修一“Unit 3 Sports and fitness”中的“LIVING LEGENDS”,語篇屬于雜志文章,標題特征、結構特征、語言特征較為顯著,主要介紹郎平和喬丹的基本信息和被稱為體育傳奇的原因,其中,蘊含豐富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語篇中的Lang Ping部分,介紹了郎平所帶的女排隊伍在世界性競賽中獲得的榮譽和面臨的挫折,兩名關鍵隊員因身體原因無法參與訓練、競賽,但郎平沒有氣餒,而是組織其他隊員團結一致,最終獲得勝利。其中,郎平面對挫折的態(tài)度、對隊員的勉勵等行為,與中華民族體育文化不謀而合,蘊含不怕挫折、勇于拼搏、團結一心、敢為人先的優(yōu)良品質。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活動時,可以設計閱讀問題,如中國女排贏得世界排球比賽的原因是什么?郎平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郎平和中國女排運動員的素質是什么?等,推動學生從閱讀語篇中挖掘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明確中華體育文化在運動、競技中的價值,有效塑造學生三觀,將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內化、吸收,形成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真正實現深度閱讀,構建指向核心素養(yǎng)的英語
課堂。
結束語
總而言之,構建指向深度學習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不僅需要教師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方案,還需要教師全面、透徹地認識深度學習,明確深度學習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內涵和特點?;趯ι疃葘W習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內涵、特點的分析,從確定深度學習目標、設計深度學習情境、挖掘深度學習語篇三方面,為教學提供依據,為學習提供興趣,為思考提供依據,推動學生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真正深入英語閱讀語篇,認識、內化其中的思想情感、文化內涵,在提升英語語言能力、思維能力的同時獲得道德素養(yǎng)、意志品質等方面的提升與發(fā)展,形成跨文化交流意識和能力,實現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和綜合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侯婷.基于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高中英語口語教學研究[J].教師博覽,2023(36):54-56.
[2]盧奕伶.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英語大單元教學策略研究[J].英語教師,2023,23(24):60-63.
[3]吳志興.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思辨能力的路徑探究[J].英語教師,2023,23(24):96-99.
[4]王艾潔.指向核心素養(yǎng)的思維可視化高中英語課堂教學實踐[J].英語教師,2023,23(24):168-171.
[5]張業(yè)民.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語“讀后續(xù)寫”教學研究[J].英語廣場,2023(36):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