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討基于動機性訪談的目標促進方案在慢性牙周炎病人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江蘇省蘇州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附屬口腔醫(yī)院牙周病科收治的160例慢性牙周炎病人為研究對象,根據(jù)抽簽法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8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口腔護理及指導,觀察組實施基于動機性訪談的目標促進方案,比較兩組病人口腔保健知信行和自我效能水平以及生活質(zhì)量的差異。結果:干預后觀察組口腔保健知信行各維度得分及口腔保健自我效能各維度得分高于對照組,生活質(zhì)量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結論:基于動機性訪談的目標促進方案有利于規(guī)范慢性牙周炎病人的口腔保健行為,增強其口腔保健自我效能,對改善病人口腔健康狀況、提高生活質(zhì)量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 動機性訪談;目標促進方案;慢性牙周炎;口腔保健;自我效能;護理
doi:10.12102/j.issn.2095-8668.2024.20.022
Application of goal promotion program based on motivational interview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periodontitis
DING Mingna,WU Yi,ZHANG Ju*Stomatology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uzhou Health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Jiangsu 215002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ZHANG Ju,E-mail:13914096194@163.com
Keywords" motivational interview;goal promotion program;chronic periodontitis;oral health care;self-efficacy;nursing
基金項目" 2024年度蘇州市護理學會科研項目,編號:SZHL-C-202410
作者簡介" 丁明娜,主管護師,本科
*通訊作者" 張菊,E-mail:13914096194@163.com
引用信息" 丁明娜,吳毅,張菊.基于動機性訪談的目標促進方案在慢性牙周炎病人中的應用[J].循證護理,2024,10(20):3728-3731.
慢性牙周炎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的口腔疾病,主要由牙齒周圍的細菌感染引起,是牙周組織逐漸受損的結果,可表現(xiàn)為牙齦出血、牙齦紅腫、口腔異味等癥狀;隨著疾病進展可出現(xiàn)牙齒松動、牙槽骨吸收、牙齒移位甚至脫落的現(xiàn)象[1]。臨床中主要以控制感染、減輕炎癥和保護牙周組織為主要目標。但有研究發(fā)現(xiàn),多數(shù)慢性牙周炎的病人因缺乏有效且正確的健康管理認知,導致其日??谇蛔o理依從性和健康行為規(guī)范性欠缺[2]。既往臨床實踐中對這類病人口腔護理行為的指導多以口頭宣教形式為主,針對性、參與性和互動性均存在不足,且忽視病人的需求及反饋,造成病人信息接納效果不佳[3]。目標促進方案是指通過提前設置明確、可衡量、可達成的目標,并結合可行健康行為促進方案,促使病人根據(jù)目標做出相應活動和行為反饋,并形成持久性的健康意愿[4]。但有研究發(fā)現(xiàn),慢性牙周炎病人的口腔保健行為動機是影響其遵醫(yī)行為和治療目標的重要因素[5]。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調(diào)動其治療和護理動機、提高其目標行為維持率尤為必要。動機性訪談是用于探索和理解個體或群體的行為動機、態(tài)度、信念和內(nèi)在驅(qū)動力的心理干預模式,通過半結構訪談的形式收集個體的主觀經(jīng)驗和觀點,識別其背后的動機和影響因素,有利于臨床中做出更利于目標實現(xiàn)的措施,以提升目標的執(zhí)行率和維持率[6]。為此,本研究基于動機性訪談制定目標促進方案,觀察其對慢性牙周炎病人口腔保健效果的影響?,F(xiàn)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蘇州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附屬口腔醫(yī)院牙周病科收治的160例慢性牙周炎病人為研究對象,根據(jù)抽簽法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80例。納入標準:1)年齡≥18歲;2)符合第4版《牙周病學》關于慢性牙周炎的診斷及分類標準[7];3)具有正常的認知能力;4)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1)6個月內(nèi)接受過非手術性牙周病治療者;2)孕婦及哺乳期者;3)有精神病史者;4)合并心腎功能不全者;5)既往參加過類似研究者。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口腔護理及指導。即對病人進行常規(guī)入院宣教,通過健康手冊講解牙周炎相關知識,內(nèi)容包括牙周炎的發(fā)病機制、治療、護理、預防、口腔保健等知識,并通過口腔模型進行現(xiàn)場示范,使病人掌握正確的口腔護理行為。每個月對病人進行1次電話隨訪,囑咐病人定期入院復診,并針對居家口腔護理疑問進行解答,共干預6個月。觀察組則實施基于動機性訪談的目標促進方案,具體內(nèi)容如下。
1.2.1" 目標確定階段
1.2.1.1" 確定動機性訪談內(nèi)容
病人確診后由護士對其個人信息和臨床資料進行收集,然后進行第1次動機性訪談,旨在掌握病人對疾病的認知以及口腔護理行為的規(guī)范度。內(nèi)容包括“您覺得慢性牙周炎是什么樣的疾?。俊薄澳侨绾伟l(fā)現(xiàn)自己牙齒需要就醫(yī)的?”“您知道主要的治療方式有哪些嗎?”“您覺得口腔護理的作用有哪些?”“你每天刷牙的方式是什么?”“你每天刷牙的頻率和時間是什么?”“你每天清潔牙齒的方式是什么?”。
1.2.1.2" 確定目標
根據(jù)訪談結果,評價病人當前的疾病認知和口腔護理行為,基于文獻檢索與分析確定本研究的口腔管理目標。知識目標為能感知慢性牙周炎的嚴重性,提高口腔護理的益處認知,具備良好的口腔護理動機[8]。行為目標為執(zhí)行正確的口腔護理行為,維持規(guī)范的口腔衛(wèi)生習慣。同時分別制定知識目標和行為目標的匯總表,以便對目標達成情況進行可視化分析。
1.2.2" 目標促進階段
首先成立由1名牙周科醫(yī)生、1名??谱o士長、2名??谱o士組建的護理團隊,明確組內(nèi)成員分工,并進行相關內(nèi)容培訓,確保各成員掌握慢性牙周炎的疾病特點、治療、防治知識,以及本研究口腔健康管理的目標、動機性訪談的實施流程、調(diào)查問卷的使用方法等。然后查閱牙周疾病病人口腔健康相關的影響因素及口腔健康指導的相關文獻[9],并結合口腔管理目標制定本研究目標促進方案的具體細則,內(nèi)容如下。
1.2.2.1" 知識管理目標促進措施
干預前由護士將訪談談話鎖定在疾病和口腔護理知識進行動機性訪談,訪談提綱為:“您覺得牙周炎是由什么引起的?”“您認為口腔護理對你有哪些益處?”“您需要我們提供什么幫助?”“您覺得不堅持正確的口腔護理會造成哪些影響和危害?”,根據(jù)訪談結果實施相應的干預措施。1)回授性教育:根據(jù)訪談結果對病人進行相關知識宣教,包括牙周炎的基本知識(圖片),如概念、病因、臨床表現(xiàn)、促發(fā)因素等;牙周炎的治療(視頻),如基礎治療、牙周手術治療、修復治療、牙周支持治療等;口腔衛(wèi)生指導(視頻),如每天的刷牙次數(shù)、每次的刷牙時長、如何挑選牙刷和工具、定期洗牙的意義等;病情控制的護理(視頻、模具、牙具),如巴氏刷牙法及牙線、沖牙器、牙縫刷的使用方法等。最后,為確保護士能把以上知識點講解清楚,進行回授提問,確保病人能重復宣教內(nèi)容。2)強化效能:通過動機性訪談掌握慢性牙周炎對病人生活、經(jīng)濟、工作等方面造成的不良影響;邀請病人加入醫(yī)院的互動微信群,并命名為“健康生活在齒刻”,每周在群內(nèi)分享知識,提供群內(nèi)交流的機會,促進病人之間對口腔護理重要性的探討;鼓勵并指導病人做出口腔自我護理的承諾,并采用簽署行為協(xié)議的方式進行鞏固,強化其行為效能。3)目標反饋:采用知識目標匯總表評價病人目標完成情況,對如實記錄且完成目標的病人采用代幣獎勵法進行獎勵,集齊一定數(shù)量的代幣后,可獲得一定的物質(zhì)獎勵;若病人未能完成目標,則及時分析原因,調(diào)整方法直至其目標完成。
1.2.2.2" 行為管理目標促進措施
知識管理目標促進措施實施后,進行行為管理目標促進措施。護士將訪談談話鎖定在口腔保健的益處和不堅持口腔保健的危害進行動機性訪談,訪談提綱為:“您對慢性牙周炎最壞的結果了解嗎?”“您了解口腔護理對控制疾病進展的重要性嗎?”“您覺得多久應該進行一次口腔檢查?”“您日常有使用牙線的習慣嗎?”“對于口腔維護,你有哪些擔心的問題?”,根據(jù)訪談結果實施相應的干預措施。1)體驗式教育:通過口腔模型現(xiàn)場演示正確口腔護理的方式,指出口腔清潔誤區(qū),并教會病人維護牙齒衛(wèi)生的方法,如牙刷、牙膏、牙線等工具的選擇,以及刷牙次數(shù)、時間和方法等的口腔護理行為;鼓勵病人現(xiàn)場演示自己日常刷牙方式和牙間隙清潔的方法,由護士根據(jù)錯誤點進行糾正和反復宣教,幫助病人初步掌握正確的口腔保健行為。2)刺激控制管理:為促進病人正確的口腔保健行為,為其設計口腔保健行為記錄單,該記錄單由小組成員根據(jù)正確的口腔健康指南制定[10],包括刷牙行為、口腔健康情況、飯后漱口行為、牙間隙清潔行為、吸煙行為等內(nèi)容,出院前護士通過現(xiàn)場講解和示范的方式教會病人記錄單的填寫方式,每周護士通過微信或電話隨訪的形式收集和整理記錄單,并督促其完成填寫,幫助病人建立起正確的口腔保健行為模式。3)管理反饋:通過每周電話提醒完成門診隨訪,并采用行為目標匯總表評價其目標完成率,對于目標完成者可通過發(fā)放牙刷、漱口水、牙線等口腔衛(wèi)生保健用品進行鼓勵,對未完成者及時分析原因,調(diào)整方法直至完成目標,實現(xiàn)循環(huán)評估、目標設定、目標監(jiān)督、評價的目標管理過程。共干預6個月。
1.3" 觀察指標
1.3.1" 口腔保健知信行
在參考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diào)查報告[11]的基礎上,由本研究團隊自制口腔保健知信行調(diào)查表進行評估,包括口腔保健知識、口腔保健態(tài)度/信念、口腔保健行為3個維度,總分32~108分,得分越高表明口腔保健知信行水平越好。本研究中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940。
1.3.2" 口腔保健自我效能
采用吳迪等[12]漢化的口腔保健自我效能量表(Self-Efficacy Scale for Self-Care,SESS)進行評估,包括口腔就診的自我效能感、正確刷牙的自我效能感及平衡飲食的自我效能感3個維度,共15個條目,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總分15~75分,得分越高表示口腔保健自我效能水平越高。其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830。
1.3.3" 生活質(zhì)量
采用辛蔚妮等[13]漢化的口腔健康影響量表(Oral Health Impact Profile,OHIP-14)進行評定,包括口腔功能受限、生理性疼痛、生理障礙、社會障礙、心理不適、身心缺陷及心理障礙7個維度,共14個條目,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總分0~56分,得分越低表示病人生活受到口腔健康的影響越小,生活質(zhì)量越好。其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860。
1.4" 資料收集方法
本研究于干預前和干預6個月后由接受專業(yè)培訓和考核的研究者進行資料收集,科室成員協(xié)助。調(diào)查期間均由研究者講解調(diào)查目的、過程和問卷填寫方法,每次調(diào)查時間為40 min,完成后由專人收集問卷,并檢查問卷的完成度。最后采用雙人核對法進行資料錄入,確保資料的有效性。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研究所有數(shù)據(jù)均通過SPSS 26.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定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行t檢驗;定性資料用例數(shù)和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 結果
2.1" 一般資料
對照組中,男48例,女32例;年齡20~60(41.46±3.86)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3例,高中及以上47例;牙周病分期:輕度26例,中度23例,重度31例。觀察組中,男44例,女36例;年齡20~60(42.41±3.31)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8例,高中及以上42例;牙周病分期:輕度21例,中度30例,重度29例。兩組病人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病人口腔保健知信行得分比較(見表1)
2.3" 兩組病人口腔保健自我效能比較(見表2)
2.4" 兩組病人生活質(zhì)量比較(見表3)
3" 討論
3.1" 基于動機性訪談的目標促進方案對慢性牙周炎病人口腔保健知信行和自我效能的影響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口腔保健知信行各維度得分及口腔保健自我效能各維度得分均高于對照組(P<0.001),表明本方案具有較高的可行性,且與臨床常規(guī)口腔指導相比優(yōu)勢較為明顯。分析原因可能為:1)傳統(tǒng)臨床實踐中多以被動性宣教為主,缺乏雙向互動和針對性,而本研究在干預前通過動機性訪談與病人深入溝通,掌握病人對口腔保健的認知水平,使其意識到口腔護理的重要性,并使其主動參與到牙周維護過程中問題和解決方案的探討中,有助于病人更積極、主動地參與口腔保健行為[14]。2)本研究明確口腔保健的知識和行為目標,并通過目標促進方案中的各項健康教育措施,幫助病人更好地了解慢性牙周炎的相關知識和口腔保健措施,包括慢性牙周炎的病因、癥狀、治療方法等;同時利用模具演示、回授教育及視頻等多樣化形式幫助病人學習牙刷、牙縫刷、牙線等工具的正確使用方法,掌握正確的口腔保健技能,增強病人對牙齒清潔方法的了解,進而提高病人正確口腔護理的信心和態(tài)度[15]。3)常規(guī)的健康教育采用講座、宣傳冊等方式進行,而本研究基于動機性訪談的目標促進方案更注重個體的參與和體驗,通過現(xiàn)場示范、回授教育與動機性訪談幫助個體在認知和行為上產(chǎn)生實質(zhì)性的改變,改善病人口腔保健態(tài)度,并建立正確的口腔保健行為意向。
3.2" 基于動機性訪談的目標促進方案對慢性牙周炎病人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
慢性牙周炎常伴隨牙齦紅腫、出血、口臭等癥狀,導致口腔不適和疼痛,影響病人日常生活,導致其生存質(zhì)量降低。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生活質(zhì)量優(yōu)于對照組(P<0.001),與楊華瑾等[16]對病人實施口腔管理能有效提高口腔健康相關生活質(zhì)量的研究結果一致。究其原因可分為以下幾點:1)與知識目標的實現(xiàn)有關。本研究通過回授法教育、口腔衛(wèi)生指導和體驗式教育等方法,提升病人的口腔保健知信行水平,從而保障病人日??谇蛔o理行為的準確性和規(guī)范性,有效控制和預防慢性牙周炎的發(fā)生和發(fā)展,減輕疼痛和不適,提高口腔健康水平,對生活質(zhì)量產(chǎn)生積極影響[17]。2)與行為目標的實現(xiàn)有關。本研究通過制定定期口腔健康檢查、每天至少刷牙兩次等口腔健康行為目標和口腔保健計劃,促使病人采取正確的口腔衛(wèi)生行為,如刷牙、牙線使用、定期洗牙等,有助于控制炎癥的發(fā)生和發(fā)展,改善口腔健康狀況,并減少口腔相關問題的發(fā)生,提高生活質(zhì)量。3)與自我效能的增強有關。劉麗麗[18]的研究表明,慢性牙周炎病人的口腔生活質(zhì)量與口腔保健自我效能水平密切相關。本研究通過建立微信交流群互相分享經(jīng)驗、共同簽訂口腔自我保健協(xié)議等措施,有利于病人主動和自覺地參與口腔保健知識的獲取與行為維持,增強其口腔保健自我效能水平??谇槐=⌒袨橛涗泦蔚膽糜欣谔嵘∪俗襻t(yī)行為和自我護理依從性,使其自覺遵守維護牙周健康的行為,提高牙周治療效果,減輕牙周疾病的進展。
4" 小結
綜上所述,基于動機性訪談的目標促進方案可以增強慢性牙周炎病人的口腔保健自我效能,提升其口腔保健知信行水平和生活質(zhì)量,對長期口腔保健行為的轉變和牙周病病人健康狀況的改善具有重要意義。但本研究屬于單中心研究,樣本代表性受限,且因臨床資源有限,樣本量納入較少,慢性牙周炎病人的疾病嚴重程度也存在差異,今后還應繼續(xù)開展多中心研究,增加樣本量,對該方案的應用價值進行更深入的探討。
參考文獻:
[1]" 劉京津,馬欣.中老年人群牙周病發(fā)生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20,34(7):739-741.
[2]" 陳晴晴,武曦,李華,等.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長期牙周治療失訪狀況及其相關影響因素探討[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20,36(21):1628-1633.
[3]" 雷冰,李婧,馮夢嬌,等.系統(tǒng)性口腔衛(wèi)生指導應用于牙周病患者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20,26(26):3669-3673.
[4]" 高僑,李俊逸,張金蕊.目標管理理論在臨床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及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20,30(17):396-397.
[5]" 呂曉強,丁福.老年住院患者口腔健康狀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重慶醫(yī)學,2021,50(19):3333-3337.
[6]" 張春瑾,郭三蘭.動機性訪談在牙周病治療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臨床口腔醫(yī)學雜志,2020,36(4):246-248.
[7]" 孟煥新.牙周病學[M].4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2:1.
[8]" 嵇兆麗.系統(tǒng)口腔護理干預對牙周病患者口腔保健知識認知率的影響[J].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2021,32(10):1236-1237.
[9]" 陳偉璇,嚴巧婷,王曉芳,等.基于跨理論模型構建健康行為指導在老年牙周病健康管理中的應用[J].基層醫(yī)學論壇,2021,25(18):2613-2615.
[10]"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辦公廳.中國居民口腔健康指南[J].中華口腔醫(yī)學雜志,2010,45(6):325-330.
[11]" 王興.第四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diào)查報告[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8:1.
[12]" 吳迪,張燕,梁會,等.牙周炎患者口腔保健自我效能量表的漢化及信效度評價[J].中華護理雜志,2015,50(6):758-762.
[13]" 辛蔚妮,凌均棨.口腔健康影響程度量表的驗證研究[J].中華口腔醫(yī)學雜志,2006,41(4):242-245.
[14]" 毛秋婷,朱光勛.信息-動機-行為技巧模型在牙周維護治療中的應用研究[J].臨床口腔醫(yī)學雜志,2023,39(3):160-163.
[15]" 婁麗娟.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對慢性牙周炎患者口腔保健行為及健康狀態(tài)的影響[J].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2020,15(1):103-106.
[16]" 楊華瑾,賀高美,林志玲.慢性牙周炎維護期護理中系統(tǒng)化口腔護理干預對菌斑控制的影響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21,37(7):139-140.
[17]" 雷冰,楊棽華,苗棣,等.回授法在慢性牙周炎患者口腔衛(wèi)生自我管理中的效果觀察[J].護理學報,2020,27(14):75-78.
[18]" 劉麗麗.慢性牙周炎患者自我效能、應對方式與生活質(zhì)量的相關性研究[D].錦州:錦州醫(yī)科大學,2019.
(收稿日期:2024-01-26;修回日期:2024-09-25)
(本文編輯趙奕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