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保證汽車車門外水切的尺寸精度,減少擠出生產(chǎn)缺陷并保證水切安裝后的穩(wěn)定性,芯金的形狀及成形精度尤為重要。對一類不對稱芯金斷面輥壓成形工藝進行研究,使用計算機輔助工程(CAE)對斷面結構進行仿真分析,在確保不影響性能的情況下,對芯金結構型式和現(xiàn)有輥壓工裝結構進行優(yōu)化,解決了一類非對稱斷面產(chǎn)品生產(chǎn)中的竄料缺陷和碾料問題,并以此為依據(jù)完成了多套輥壓工裝開發(fā),有效提高了汽車零部件的生產(chǎn)品質。
關鍵詞:車門外水切 芯金 結構優(yōu)化 輥壓成形
中圖分類號:U463.83;TG386 "文獻標志碼:B " DOI: 10.19710/J.cnki.1003-8817.20240061
Structure Analysis and Defect Solution of Metal Insert for Outer Belt Weather-Strip of the Door
Chen Xiuling, Wang Xiaoyun
(Qinhuangdao WKW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Qinhuangdao 066000)
Abstrac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dimensional accuracy of the outer belt weather-strip, reduce the extrusion production defects and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the outer belt weather-strip installation on the door, the shape of the metal insert and the forming accuracy ar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this paper, the roll forming process of a kind of asymmetric metal insert section is studied, the cross-section structure is simulated and analyzed by CAE method, and the metal insert structure is optimized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existing roll-forming tooling is optimized without affecting the performance, thus solving the defects of material crossing and grinding in the production of a kind of asymmetric section products. Based on this, multiple sets of roll-forming tooling are developed, which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production quality of auto parts.
Key words: Outer belt weather-strips, Metal insert, Structure optimization, Roll forming
1 前言
汽車車門的外水切和內水切通過卡子固定或直接壓入車門門板,與車門處的玻璃配合,保證玻璃平穩(wěn)升降運行的同時起到車門裝飾、防水、防塵、密封、減震、隔音以及玻璃導向的作用[1-2]。車門水切結構及產(chǎn)品尺寸的精度直接影響整車造型美觀性、密封性能以及噪聲舒適度。
水切卡接在車門鈑金上的部分稱為水切骨架,一般為金屬芯金與三元乙丙橡膠(Ethylene Propylene Diene Monomer,EPDM)、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或熱塑性彈性體(Thermoplastic Elastomer,TPE)共擠出成型,通過水切骨架唇邊與玻璃擠壓壓縮變形形成密封,在密封唇邊上進行植絨處理以減小運動過程中的摩擦阻力[3]。水切要與車門鈑金扣合,故其對強度要求很高,單純依靠EPDM、PVC或TPE無法形成較大的結合力,因此,在其中嵌入金屬芯金加強水切骨架,以保證水切的穩(wěn)定性。
一般的金屬芯金材質為鋼或鋁合金,為滿足汽車輕量化需求,水切大多使用鋁合金等輕質材料的金屬芯金[4]。
某斷面不對稱性較強的骨架鋁合金芯金,在生產(chǎn)過程中出現(xiàn)了材料在輥輪中橫向滑動的問題,導致斷面長短邊竄料嚴重,并出現(xiàn)碾邊和掉鋁屑現(xiàn)象,芯金斷面進入擠出口模時出現(xiàn)刮邊缺陷,影響了生產(chǎn)的穩(wěn)定性和效率。
本文對此類不對稱水切鋁合金芯金的斷面結構進行分析,在保證水切穩(wěn)定性和牢固度的前提下,優(yōu)化斷面結構。芯金斷面成形工藝方面,優(yōu)化現(xiàn)有輥壓工裝孔型設計,解決生產(chǎn)缺陷問題。繼而從產(chǎn)品結構設計和工藝開發(fā)方面總結經(jīng)驗,解決斷面不對稱性較強芯金斷面的生產(chǎn)問題,避免缺陷產(chǎn)生,提高生產(chǎn)效率。
2 產(chǎn)品斷面結構分析及設計
如圖1a所示為某轎車車門外水切密封條,安裝在車門窗外側的車門鈑金上。圖1b為產(chǎn)品斷面狀態(tài)示意。
為便于生產(chǎn)安裝,水切結構一般需滿足每100 mm長度安裝所需的插入力不高于50 N,以確保安裝效率;為保持水切裝配在車門鈑金上的牢固度和穩(wěn)定性,避免水切在使用中松動或脫落,水切一般通過兩端端蓋固定結構、其自身結構中所帶的芯金和夾持位置的彈性結構(夾持齒)固定,需滿足每100 mm長度從鈑金上拔出所需的力不低于100 N。
水切橡膠骨架類產(chǎn)品加工工藝流程為:芯金斷面成形、骨架復合擠出、硫化、冷卻、涂膠、植絨、固化、后成形、定尺切斷、端頭沖切、注塑端頭端蓋[5]。
一般的水切產(chǎn)品斷面結構中,水切金屬芯金對稱性較好,2條立邊長度相差不大,差值不超過5 mm,如圖1b所示。此類產(chǎn)品在生產(chǎn)過程中的尺寸穩(wěn)定性較好。
如圖2所示,某車型A產(chǎn)品斷面長短邊設計高度差為8 mm,實際成形后長立邊長度偏差約為0.7 mm,存在較大偏差及生產(chǎn)缺陷。
由于某新車型B的車門鈑金結構變化,水切芯金兩立邊長度差達到12.4 mm,圖3所示為該車型的水切數(shù)據(jù)初始結構和芯金的部分尺寸。為降低工藝開發(fā)的難度和缺陷概率,需要分析斷面結構,設計合理的斷面型式。該車型要求水切每100 mm長度插入力不高于60 N,每100 mm長度拔出力不低于80 N。
從成形工藝設計考慮,原設計斷面中部為圓弧段,在成形過程中材料在上下輥輪間的夾持穩(wěn)定性較低,因此,考慮在中部區(qū)域添加直線段,以利于產(chǎn)品成形工藝設計。
骨架與鈑金匹配接觸區(qū)域結構型式保持不變,考慮設計4種不同的產(chǎn)品芯金結構,主要區(qū)別為骨架芯金中間區(qū)域是否帶有直線段結構,芯金短邊是否帶折邊結構。如圖4所示:a型為初始結構,芯金中間區(qū)域為弧段,短邊無折邊結構;b型芯金中間區(qū)域為直線段,短邊無折邊結構;c型芯金中間區(qū)域為直線段,短邊有折邊結構;d型芯金中間區(qū)域為弧線,短邊有折邊結構。
在此基礎上設計出4種不同的水切密封條斷面結構用以進行對比分析,如圖5所示。
雖然水切芯金為線彈性材料,但水切橡膠骨架夾持部位的材料主要為硬膠和軟膠,該材料具有大變形、高彈性和高延展率的特性;在較小應力作用下可產(chǎn)生大變形,具有典型幾何非線性特征;在大應變狀態(tài)下,應力應變關系呈非線性,屬于材料非線性[6]。為驗證芯金結構對水切插入力、拔出力和夾持力的影響,得到較為理想的仿真結果,本文運用非線性有限元分析軟件Abaqus CAE進行分析研究。
3 產(chǎn)品斷面結構模擬分析
本文以車型B斷面a型為例進行模擬分析。所分析外水切密封條產(chǎn)品材料由邵氏硬度 A 80±5 EPDM硬膠、邵氏硬度 A 60±5 EPDM軟膠、芯金材料5754H44和裝飾條Al6060組成。按照平面應變問題進行建模和計算[7-8]。選用CPE4H四節(jié)點線性平面應變四邊形單元進行分析[9]。夾持部位的夾持齒與鈑金間有相對滑動,利用罰函模型精確描述切向行為,利用硬接觸模型描述法向行為[10-11]。
導入斷面數(shù)據(jù),建立零件幾何模型,如圖6所示。
仿真結果表明:水切骨架與車門鈑金裝配時,外側上夾持齒與鈑金接觸時插入力達到最大;水切骨架從車門鈑金上拔出,右側下夾持齒與鈑金接觸時拔出力達到最大;水切骨架安裝到位時,夾持力達到最大值。圖7所示為以上3個位置的應力狀態(tài)。
表1為4種水切橡膠骨架斷面每100 mm長度插拔力和夾持力的計算結果。4種芯金結構的插入力、拔出力、夾持力和相對偏差率均滿足車型要求。
參照仿真結果,在保持水切骨架與鈑金匹配結構不變的情況下,對芯金結構進行調整,保持骨架穩(wěn)定性的力值結果均在可接受范圍內,故可在此范圍內對芯金結構進行調整,以滿足成形工藝要求。
4 芯金成形工藝設計及工裝開發(fā)
芯金產(chǎn)品為復合擠出型材前工序零件,為避免芯金材料與擠出模具發(fā)生剮蹭,后工序復合擠出工藝對此類芯金尺寸的公差要求為±0.2 mm。此類芯金采用輥壓成形工藝(Roll-Forming)成形。
輥壓成形工藝開發(fā)的基本步驟為:建立成形斷面、設定展開基準平面、計算板寬、設計輥花展開圖、建立各道次軸線、變形模擬分析材料流動、配輥設計、拆圖加工、裝配調試[12-13]。
對現(xiàn)有產(chǎn)品缺陷產(chǎn)生的原因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在成形工藝設計時,設定中間體素作為展開基準平面。由于零件的不對稱性較大,而彎曲方向為同側成形,零件成形基準兩側材料分布不均且差異較大,零件成形時兩立邊受輥輪壓力和摩擦力不均勻,長邊受力大,短邊受力小,導致材料向受力較大一側滑動,成形基準面無法保持穩(wěn)定,易出現(xiàn)成形斷面向長邊竄料的情況。
為避免此缺陷,在成形過程中需盡量保證零件基準面成形的穩(wěn)定,考慮在芯金中間基準成形區(qū)域對直段進行反向彎曲變形,增加反向變形筋,利用上下輥輪的階梯咬合增大夾緊力,壓緊材料,阻止材料在成形輥中的橫向滑動。該車型要求不允許對芯金有較大改動,故該車型芯金選用b型斷面進行開發(fā)。
根據(jù)復合擠出型材斷面成形工藝要求,需展開零件2邊作為預成形斷面,展開角度為5°,如圖8a所示。芯金材料為5754H44鋁合金,表面附著涂層,以提高與橡膠材料的附著力。
根據(jù)圓角半徑及成形角度,設定中性層系數(shù),計算料寬,使用定長變徑法設計,根據(jù)經(jīng)驗進行角度分配,設計輥花圖如圖8b所示。成形基準面設定在中部直線段處,根據(jù)成形角度分析及雙邊展開角,共設計7組斷面成形道次,1組校直道次。
結合生產(chǎn)線結構,選擇使用35軸輥壓預成型機,道次間距為260 mm。利用COPRA RF軟件的DTM模塊對各道次成形參數(shù)進行變形模擬,結果如圖9a所示,最大縱向應變如圖9b所示,各道次最大縱向應變值均未超過材料的應變極限,滿足成形要求[14-15]。
按此成形工藝參數(shù)對各道次配輥,進行輥輪設計。上下軸速比為1∶1,初始輥輪基準直徑設計為112 mm,每道次前滑量設計為1 mm。圖10a所示為設計完成的輥輪三維結構,圖10b為加工完成的輥壓工裝。
對輥壓工裝進行調試,斷面成形形狀如圖10c所示,長邊偏差不高于0.2 mm,相比現(xiàn)有芯金產(chǎn)品(圖2中產(chǎn)品的長邊偏差約為0.7 mm)有大幅改善??梢詽M足后工序生產(chǎn)需求,但在生產(chǎn)過程中仍有少量鋁屑出現(xiàn),如圖10d所示。
5 產(chǎn)品成形工藝調整及產(chǎn)品結構優(yōu)化
對上述鋁屑產(chǎn)生原因進行分析,產(chǎn)品中部成形基準區(qū)域有長度為1.35 mm的直段,但直段長度尺寸仍偏小,雖可在輥輪中設計反向彎曲進行材料受力補償,但不能設計過大反向彎曲角,若變形程度過大需增加成形道次數(shù),提高輥壓工裝開發(fā)成本。因此,在短邊處增加折邊,平衡材料受力。選用圖4c所示的斷面進行工藝優(yōu)化,修改后斷面及預成形展開斷面如圖11a所示,預成形斷面輥花設計如圖11b所示,工藝設計仍為7組斷面成形道次,1組校直道次,不增加輥輪組數(shù)。原輥壓工裝部分輥輪進行修改加工。
輥輪修改后進行成形調試,圖12為10倍投影放大圖,斷面整體公差尺寸均在±0.10 mm范圍內,完全符合要求。輥壓過程中碾出鋁屑問題完全消除。
6 現(xiàn)有產(chǎn)品缺陷問題解決
為解決現(xiàn)有產(chǎn)品缺陷,結合以上開發(fā)經(jīng)驗,本文對現(xiàn)有車型A的芯金斷面成形工藝進行優(yōu)化。由于此產(chǎn)品為量產(chǎn)車型,產(chǎn)品結構無法調整,故針對成形工藝進行優(yōu)化。
圖2所示的產(chǎn)品長短立邊長度差為8 mm,調整其成形工藝,在中部直線段區(qū)域增加反向彎曲筋,修改后斷面及預成形展開斷面如圖13a所示,輥花設計如圖13b所示,工藝設計仍為7組斷面成形道次,1組校直道次,不增加輥輪組數(shù)。原輥壓工裝部分輥輪進行修改加工。
成形工藝優(yōu)化后的產(chǎn)品斷面10倍投影如圖13c所示,斷面尺寸已在±0.15 mm公差帶內,缺陷消除。
7 新產(chǎn)品開發(fā)應用
結合以上產(chǎn)品開發(fā)經(jīng)驗和現(xiàn)有產(chǎn)品問題解決方法,在產(chǎn)品結構設計階段時,對不對稱芯金斷面提出工藝優(yōu)化建議。如車型C芯金斷面中部區(qū)域為弧段,短邊有折邊結構,預成形斷面和輥花設計如圖14a所示;車型D芯金中部區(qū)域為直線段,短邊有折邊結構,預成形斷面和輥花設計如圖14b所示。
產(chǎn)品開發(fā)完成后的斷面10倍放大投影如圖15所示,斷面整體公差尺寸均在±0.1 mm范圍內,完全符合要求,且均無碾邊和鋁屑缺陷。
8 結束語
本文針對芯金立邊長度相差較大、不對稱性較強的車門外水切結構,運用非線性有限元分析軟件對不同型式芯金進行分析對比,從產(chǎn)品斷面結構和成形工藝2個方面進行研究,解決了生產(chǎn)過程中原材料在輥輪中橫向偏移、碾邊和掉鋁屑缺陷,并運用到新產(chǎn)品開發(fā)中,有效提高了汽車零部件的生產(chǎn)品質。經(jīng)生產(chǎn)實踐證明,完全滿足此類產(chǎn)品批量生產(chǎn)要求。
總結以上開發(fā)經(jīng)驗,針對芯金立邊長度差異較大,斷面不對稱性較強的產(chǎn)品,在產(chǎn)品結構設計階段,需盡可能在短邊增加小折邊,以利于斷面成形時平衡受力。而對于受斷面寬度所限無法增加小折邊的零件,在芯金斷面中部設計直線段以利于成形工藝開發(fā),同時降低缺陷發(fā)生概率。
參考文獻:
[1] 周銀. 車門外水切結構形式及設計分析[J]. 汽車文摘, 2020(1): 49-53.
[2] 張龍, 于涵. 汽車車門外水切密封條的設計解析與研究[J]. 汽車實用技術, 2017(5): 42-46.
[3] 田永, 韋俊. 汽車車門密封條系統(tǒng)的結構與功能研究[J]. 汽車工程師, 2012(8): 17-20.
[4] 黎澤永. 基于CAE技術的汽車零部件輕量化設計[J]. 裝備制造技術, 2019(10): 73-80.
[5] 魏敏. 汽車門窗外水切密封條沖孔模設計[J]. 廣西輕工業(yè), 2009(8): 62+123.
[6] 熊巧巧, 何鋒, 陳啟鵬, 等. 基于非線性有限元分析的汽車密封條裝配結構優(yōu)化[J]. 制造業(yè)自動化, 2013, 35(14): 37-39.
[7] 姚宇. 基于有限元的外水切結構優(yōu)化設計[J]. 汽車實用技術, 2018(6): 44-45+86.
[8] 黃小蘭, 張坡, 邵喚梅. 有限元技術在密封條實際問題解決中的應用[J]. 汽車科技, 2021(4): 63-69.
[9] 黃燕敏, 郭永進, 周致宏. 轎車導槽密封條的計算機仿真與結構改進研究[J]. 上海汽車, 2009(9): 12-15.
[10] 趙勝東, 董永衡, 肖河容. 基于MARC外水切壓縮負荷優(yōu)化[J]. 時代汽車, 2022(4): 148-149.
[11] 陳海燕. ABAQUS有限元分析從入門到精通[M]. 北京: 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2015.
[12] 小奈弘, 劉繼英. 冷彎成型技術[M]. 北京: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2008.
[13] HALMOS G T. 冷彎成型技術手冊[M]. 劉繼英, 艾正青, 譯. 北京: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2009.
[14] 王傳紅, 駱晶, 黃勇軍, 等. 基于COPRA的電梯導軌輥彎成型仿真與模具調試研究[J]. 機械設計與制造, 2020(1): 72-74+79.
[15] 魏敏. 基于COPRA與正交試驗的密封條鋼帶滾壓成形工藝設計[J]. 模具工業(yè), 2020, 46(6): 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