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入學準備教育工作是幼小銜接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入學準備可以有效提高幼兒適應新校園的能力,幼兒園做好入學準備工作對幼兒的成長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幼兒園;幼兒;入學準備;幼小銜接
一、概念界定
(一)入學準備教育部《幼兒園入學準備教育指導要點》中提出,幼兒入學前需要做好四大維度的準備,即“身心準備、生活準備、社會準備以及學習準備”[1]。
(二)幼兒入學準備教育 幼兒園一日生活中,支持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等方式積累經驗,逐步做好身心各方面準備的要素,并從三大維度對幼兒園、教師、家長如何做好幼兒入學準備教育工作進行剖析。
(三)幼小銜接是指幼兒園與小學兩個教育階段平穩(wěn)過渡的過程[2]。
二、幼兒園入學準備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幼兒園的入學準備教育不夠科學和缺乏實效
一是幼兒園在開展入學準備工作時往往沒有科學把握好幼小銜接內外教育工作,只關注了外部的形式銜接,而有關幼小銜接的理論支撐還缺乏,存在著明顯的理論與實踐相脫離。二是幼兒園在幼小銜接準備教育工作中的側重點放在了學習準備和社會準備,而忽略了幼兒在學習和社會以外的身心和生活自理等方面的發(fā)展需求[3]。
(二)與小學階段銜接溝通方面還存在著盲區(qū)
加強與小學階段的銜接,是幼兒園入學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環(huán)。在“幼小銜接”方面,通過幼兒園與小學階段的溝通合作,使小學教師放慢了教學進度,引導了幼兒適應學習環(huán)境。但是由于銜接不到位不徹底,以及重視了園校之間的溝通,而忽略了幼兒教師與小學教師之間的溝通,而導致了四大準備目標失衡,特別是對幼兒的心理和知識技能的準備尚不到位。
(三)對家長進行入學準備教育工作方面還有一定短板
家長在幼兒入學準備方面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普遍存在以下幾種現(xiàn)象:一是由于家長的焦慮而更加關注幼兒的知識學習,過早授予幼兒小學知識,忽略了幼兒良好習慣和社會性的培養(yǎng)。二是部分家長急于了解科學的幼小銜接觀念,但缺少合適的學習平臺和交流經驗的機會。三是受家長素質的影響加大了幼兒入學準備教育工作的難度,一些育兒理念較為落后的家長參加幼兒園入學準備相關活動表現(xiàn)的比較敷衍,這些現(xiàn)象致使家長對幼兒入學準備工作缺乏配合。
三、幼兒園改善幼兒入學準備教育工作的建議
(一)形成全程性和系統(tǒng)化的幼兒入學準備教育的工作體系
幼小銜接是幼兒從長期生活的幼兒園環(huán)境,首次步入小學環(huán)境的一大轉變,因此幼兒園從一開始的入園階段,就要做好幼小銜接的準備工作,不僅僅要注重培養(yǎng)幼兒的自理能力,還要增強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幼兒健康的心理準備[4]。
幼兒園應成立家長學校,定期開展家長講座和培訓,邀請教育專家和有經驗的教師,向家長們介紹科學幼升小的重要性以及入學準備工作;開展多樣的親子活動,創(chuàng)設家長和幼兒共同參與的平臺,提升親子關系的親密度,方便家長更好的了解幼兒的在園情況,更好引導幼兒家長做好入學準備。
(二)建立專業(yè)化敬業(yè)型的幼兒入學準備教育的教師隊伍
幼兒教師是幼兒教育最直接的執(zhí)行者,打造一支理念先進、專業(yè)性強、敬崗愛業(yè)且具有教育情懷的幼兒教師隊伍,是實現(xiàn)幼兒入學準備教育工作的關鍵因素。在幼兒教師隊伍的建設上應做好以下工作:
要組織幼兒教師學習新的教育政策、教育理念,及時進行自我反思與評價,促進自己的專業(yè)化發(fā)展。特別是要引導教師做好幼小銜接工作的理論的更新,明晰正確的概念,更要注重幼小銜接理論在幼兒日常生活中的運作,掌握并提升關于幼小銜接理念的技能。幼兒教師站在幼小銜接的轉折點上,必須超前掌握6至7歲升學兒童的心理特點及發(fā)展需要,及時發(fā)現(xiàn)兒童在過渡階段出現(xiàn)的問題和實際需求,針對特殊的心理特點,制定對應的教育措施,多層次全方面提升幼兒的應對能力[5]。
(三)樹立多要素全領域的幼兒入學準備教育的工作機制
幼兒入學準備教育絕不是幼兒園一方面就可以完成的工作,而是需要發(fā)揮政府、小學、家庭等多方面的積極性。
幼兒園要在幼小銜接工作中主動而為,不僅需要幼兒園與小學之間的聯(lián)系,更需要幼兒教師與小學教師相互溝通交流;建議小學和老師妥善組織新生入學的活動,制定相關方案引導教師開展好開學第一課,帶領學生了解新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讓學生感受到安全、文明、和諧、愉快;建議教學主管部門和小學引導教師了解最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方法,關注幼兒入學后的情感需求和心理滿足,讓他們感受到關愛和支持,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緩解入學焦慮;建議學校形成與新入學學生的家長聯(lián)系機制,與家長溝通交流小學常規(guī)以及入學焦慮等問題,共同關注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幼兒園入學準備教育指導要點[EB/OL].(2021-05-21)[2023-03-20].http: //jyt.Hlj.gov.cn/jyt/c110577/202105/c00_30609183shtml.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Z].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 htmlfiles/moe/s3327/201210/xxgk_143254.html,2012-10-09.
李志英.例談幼兒園家長工作的溝通策略[J].兒童發(fā)展研究,2015(1).
林媛.幼小銜接存在的問題與解決策略[J].教育觀察,2020,04(16):92
廖莎.父母關于兒童入學準備的觀念研究[D].廣州:華南師范大學,2007.
符太勝,嚴仲連.論幼兒教師與小學教師的合作[J].教育科學,2015,31(05):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