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手機、 平板、 電話手表等現代化設備越來越普及, 學生拿著這些設備掃一掃就可以馬上得到題目的答案。一味地禁止、 抵制, 反而會激化親子、 師生之間的矛盾。為此, 教師要從根源處入手, 讓學生明白為什么不能掃答案, 教會學生正確的處理方法, 使其感受學習知識的成就感與滿足感, 實現自我能力的提升。學生要悅納自己, 樹立自信; 聚焦當下, 減少焦慮; 學會調適, 感受美好。
關鍵詞: 正念 調適 學生 依賴
在這個電子產品“ 觸手可及” 的時代, 中小學生濫用互聯網尋求便捷答案的行為越來越引起老師們的重視。
運用科技手段來完成作業(yè)不僅僅是自律性不夠的孩子的選擇, 很多追求“ 完美” 的好學生也偏愛“ 掃一掃” 從而得到一個更好的評價, 甚至有學生使用C h a t G P T等A I咨詢軟件代寫論文。
借助軟件查詢答案, 這在學生中已經是普遍現象。教師發(fā)現這一問題時, 一味地指責、 批評學生并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站在學生的角度和立場去幫助他們正視問題, 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
一、 溝通潤心, 嘗試克服“ 抄襲” 依賴癥
下面以學生小 A為例, 談談如何幫助她克服“ 抄襲” 依賴癥。
我在食堂吃完午飯回辦公室的路上, 途經6 0 4教室門口, 恰巧聽到老師在走廊上訓學生小A: “ 你這樣欺騙老師, 有意思嗎? 你這種自欺欺人的行為,真的很愚蠢! 老師一看你的答案就知道這道題目是你自己做的還是抄的! 寫得跟參考答案幾乎只字不差, 你是不是利用軟件掃來的答案?”
學生低著頭, 默不吭聲。
“ 不是已經跟你說過很多遍了嗎? 做作業(yè)要自己去思考, 尋找解題思路, 你這樣用軟件掃取答案算是怎么回事呀!”
老師喋喋不休, 情緒越來越激動。隨著圍觀的同學越來越多, 那個學生把頭低得更低了。
恰好我認識這個學生小 A, 在我印象里, 小 A是個乖孩子, 平時話不多, 做事情積極性很高, 交代給她的任務她總能夠積極配合老師完成, 可這樣一個“ 好孩子” 卻抄襲作業(yè), 這是我萬萬沒想到的。為了更深入了解這件事情, 也為了及時解救這個孩子于“ 水火” , 我跟這位怒氣沖沖的老師說要找小A去幫忙, 實則決定把她帶回心理咨詢室一探究竟。
師: 在老師心目中, 你是個漂亮又認真的姑娘。每次找你幫忙, 你總是義不容辭, 老師交代的任務你總是認真完成, 老師真的很喜歡你, 對你也很欣賞,但今天這是怎么回事? 平時都是你幫助老師, 這次老師很想幫助你, 你愿意告訴老師, 到底是怎么回事嗎?
小A: 老師我也知道掃答案不太好, 但作業(yè)題目太難了, 我思考了老半天也不會做, 于是, 我就忍不住想借鑒一下, 想看看參考答案會給我什么提示和幫助。但是我發(fā)現, 掃了一題就想掃第二題, 這道題目看會了, 那道題目又不會了, 我好像不會做的題目蠻多的, 我好難過, 我該怎么辦, 我是不是無藥可救了? 我們陳老師一定對我特別失望, 所以剛剛才會那樣批評我。
說著說著, 孩子不停擦眼淚, 越哭越傷心。上這個班的心理課時, 我對孩子都很真誠, 所以也得到孩子的信任, 在這樣獨處的安全環(huán)境中, 孩子就愿意跟我傾訴她的困擾。
( 一) 事出有因, 表述真心
師: 老師很高興你愿意和老師分享, 這說明老師得到了你的信任, 因為這份信任, 請允許老師抱抱你, 給予你鼓勵, 給予你力量, 可以嗎?
經過學生允許后, 我站起身, 給予孩子一個大大的擁抱。隨后, 孩子的情緒慢慢緩和。
師: 老師也很高興, 對于用手機掃作業(yè)這個行為, 你知道是錯誤的, 這說明你有正確的是非觀。但是, 明知道是錯誤的情況下, 你還是想要用手機掃一掃來解決作業(yè)問題, 這說明手機的魅力實在是很大,大到你無法抵御, 老師說得對嗎?
小A點點頭。
小A: 有一次, 通過掃一掃, 我的作業(yè)做得全對,當時陳老師還以為是我自己完成的, 不僅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了我, 甚至還在家長群里公開表揚了我。
爸爸媽媽因為我得到表揚也特別高興, 覺得我認真了、 懂事了, 周末獎勵我吃大餐, 還允許我以后只要作業(yè)寫得又快又好, 就可以自己自由安排時間。師: 那你當時的心情怎么樣?
小A: 我有點兒開心, 又有點兒害怕。開心的是不僅有獎勵, 而且能放松自己, 害怕的是萬一爸爸媽媽知道了真相以后會批評我。
師: 既然你害怕, 那你是不是就不去抄答案了?
小A: 我也確實這么想過, 但最后為了核對一下自己的答案和標準答案是不是一樣, 還是會忍不住去掃一掃。
這是我第一次意識到這種“ 抄襲” 依賴癥的普遍性與隱蔽性。小A絕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調皮的學生,她平時樂觀向上, 學習時也靜得下心, 喜歡自己鉆研, 但她也是“ 抄襲” 依賴癥的“ 患者” ??释玫嚼蠋熀图议L的贊賞和同學的崇拜本無可厚非, 但是通過科技手段獲取作業(yè)答案, 得不到成長, 這才是問題的癥結所在。
( 二) 向陽而生, 追光而行
這一天, 小A通過電話手表拜托自己的好朋友幫自己查答案, 然后再通過電話手表傳回答案, 正當她要刪除聊天信息的時候, 媽媽發(fā)現了, 媽媽在家里批評教育她后, 將這事告訴了老師。
( 時隔不到一個月, 我和小 A再一次因為“ 抄襲” 問題進行溝通)
師: 小A, 這個問題我們前不久也溝通過。不過, 我還是想告訴你, 我很害怕, 你這樣繼續(xù)下去, 很快就會迷失自我。你是我很關心的學生, 我不想看到你變成那樣。老師不是在指責你、 批評你, 是真的很想要幫助你, 真的擔心你。
小A: 老師, 我知道你是在關心我。
師( 提出請求) : 你能做到不抄襲嗎?
小A: 我想我能做到。我不想讓老師和爸媽, 以及關心我的人失望。
師( 了解小A這一次抄襲的原因) : 你又一次抄襲作業(yè), 這次還喊好朋友幫忙掃答案, 是因為你擔心自己作業(yè)做得不夠好, 錯太多嗎?
小A: 是的。自從上次和您聊完之后, 我下定決心自己思考, 不借助參考答案。有一次, 我為了忍住不查手機, 還嘗試著用老師您在心理課上教我的方法, 深呼吸, 聽舒緩的音樂, 可是一碰到難題, 我又再一次因不會解題而陷入崩潰的狀態(tài)中。
師: 老師很高興, 你能使用老師上課時教你的方法來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 這真的很棒! 一次、 兩次沒有成功也不要緊, 我們多嘗試幾次, 這個方法就會運用得越來越熟練。
小A: 老師, 我沒忍住, 我想, 您和媽媽一定對我特別失望, 我也覺得我自己特別沒用。
師( 猜測小A的請求) : 老師知道這本來就是一件很難辦到的事情, 所以不會覺得你沒用。即使你再次失敗, 還是忍不住去抄襲, 我也不會看不起你,只是希望你能再試一試, 給自己一個機會重拾信心。
小A: 但就只有你一個人這樣覺得……從其他人的眼中, 我可以看出, 哪怕我的作業(yè)做得再好, 他們還是會覺得我是抄來的, 還是認為我是個沒用的人。
師( 體會小A的感受和需要) : 如果不考慮別人怎么看你, 你還是會選擇自己獨立認真完成作業(yè)的,對嗎?
小A: 我也不喜歡不思考的自己, 我不希望自己做作業(yè)時沒有了參考答案就完全無從下手, 我也想學習更多知識, 考出好成績。
師: 聽起來, 你確實很想獨立完成作業(yè), 掌握更多知識, 可又擔心萬一做得不夠好, 影響你的形象,也影響你的信心。
小A: 是的, 我很矛盾, 一方面我很想通過自己的智慧完成作業(yè), 另一方面我又很怕自己做錯很多道題, 讓老師覺得我很愚蠢。
師: 老師不希望你有這樣的思想包袱, 老師批改你的作業(yè)是想看你對老師教授的內容有沒有掌握,如果沒有掌握, 你要相信老師很愿意幫助你。
小A: 老師, 如果我現在偶爾還是做不到獨立思考和答題, 你會介意、 會失望嗎?
師: 當然不會! 老師只希望你能找回自信, 笑容燦爛。
( 因為老師提出的是真誠的請求, 而不是要求,所以不論小A會有怎樣的反應, 彼此的關系都不會受影響)
小A: 謝謝老師! 我會努力擺脫“ 掃一掃” , 做回自己的, 我愿意去嘗試。
師: 加油! 老師相信你一定可以的!
二、 輔導反思, 提升個案輔導的內在價值
雖然小A的故事告一段落, 但是千千萬萬小B、 小C的抄襲依賴癥依然有待治療。通過查閱國內外的相關文獻, 我逐漸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某種程度上, 這是科技進步對教育事業(yè)的“ 降維打擊” :獲取信息的途徑越來越簡單, 解題軟件精準戳中廣大學生群體的需求, 迅速毀掉孩子的專注力, 讓本在專注力培育階段、 世界觀并不健全的他們失去自己思考的能力。觸手可及的“ 成功” , 成年人都很難抵御, 遑論孩童!
但我認為, 這種狀況雖然不可逆, 但是未必無解, 只要我們教師能夠更有耐性、 更細心地去對待每一位孩子。
( 一) 悅納自己, 樹立自信
對于廣大的“ 抄襲” 依賴癥學生群體而言, 不自信或者說渴望得到關注, 才是他們的癥結所在。特別是像小A這樣平時成績還不錯的學生, 他們更加害怕被同學、 被老師看不起, 沒有擺正學習和“ 錯誤”之間的關系。學習本身就是從“ 有問題” 開始的, 沒有錯誤, 也就沒有正確??膳碌牟皇清e誤, 而是沒有正確對待犯錯的態(tài)度。針對這類學生可以多與其談心, 以包容的姿態(tài)向學生講述老師自身、 身邊的同學, 以及一些成功人士的故事, 讓學生知道錯了也沒有關系, 重要的不是對錯, 而是有沒有認真對待, 與對錯的重要性相比, 誠實、 守信更重要。
幫助學生認識到在學習階段, 因知識面窄、 思考問題不夠全面而出錯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通過正確認識對錯, 學生了解自己有哪些方面需要提升。
在了解不足之后, 對于不明白的知識點刨根問底, 追根溯源, 得出答案而豁然開朗的那種成就感是“ 掃一掃” 無法帶來的。我們應引導學生享受學習的快樂,在尋求答案的過程中獨立思考完成練習, 逐漸樹立自信。
( 二) 聚焦當下, 減少焦慮
在寫作業(yè)時, 學生遇到難題不會做很正常, 我們要教會學生正確對待難題。遇到這樣的情況, 可以跳過這道題目, 先把簡單的會做的題目完成, 在完成的過程中找到自信。等其他題目完成后, 再回過頭來看這道題, 還是不會做的話, 可以看看周圍, 聆聽周圍的聲音, 摸一摸周圍的物體, 嗅一嗅周圍的味道, 感受它們的存在。慢慢放松下來, 然后全身心地投入正在做的事情當中。當發(fā)現又一次陷入負面情緒時, 重復剛才的行為。增加專注, 減少焦慮, 保持平和心, 能讓學生提高學習效率。
( 三) 學會調適, 感受美好
要讓孩子懂得, 父母和老師為自己的學習擔憂的背后, 是對自己的期待。家長和老師之所以不讓孩子們掃一掃, 是因為孩子們缺乏自律能力, 掃一掃會弱化孩子的思維能力, 使其形成惰性心理, 不僅導致成績下降、 思考能力降低, 而且會讓孩子丟失信心, 變得易怒、 暴躁。
引導孩子學會調適, 如聽舒緩的音樂、 寫日記記錄喜悅與憂傷、 做運動出身汗、 和好朋友分享心情、深呼吸感受美好的氣息, 投入喜歡的事中, 去發(fā)現與感受生活中的點滴美好。
結語
隨著電子設備的普及, 無論是成績好的學生, 還是成績不太理想的學生, 都可以輕而易舉地利用電子設備, 通過掃一掃得到答案。作為家長和老師, 我們不應該單純沒收電子設備, 而要教會孩子如何正確去運用。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 身上有很多值得家長、 老師驕傲的閃光點。我們要讓他們享受通過自己的認真思考, 把不會做的題目弄明白的過程, 消除其惰性心理, 跟“ 抄襲” 依賴癥說再見!
參考文獻:
[ 1] 諸葛招弟. 合理情緒療法結合正念冥想, 幫助初三學子迎接中考[ J ] .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2 0 2 1( 8) : 2 6 2 7.
[ 2] 佚名. 幾個小建議輕松擺脫“ 手機依賴癥” [ J ] . 家庭醫(yī)藥·快樂養(yǎng)生, 2 0 1 8( 8) : 3.
[ 3] 肖小丹. 關于“ 手機依賴癥” 的調查[ J ] . 首都食品與醫(yī)藥,2 0 1 7( 7) : 4 7 4 9.
責任編輯: 唐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