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全民健身背景下,國家鼓勵全民參與,提高居民體質健康水平。氣排球具有球體軟、重量輕、球速慢、難度低等特點,并且健身性強、娛樂觀賞性高,受人員、場地、規(guī)則的限制小,適合不同性別、年齡、技術水平的人參加。從推廣以來便受到廣大群眾的喜愛,在全國各級賽事中都有出現(xiàn)。但是目前氣排球運動在高校中推廣度不足。而推進氣排球入高校有以下價值:(1)豐富學生課余生活,提高整體素質;(2)建設高校體育文化,助力終身體育;(3)優(yōu)化體育課程設置,實現(xiàn)教學目標。而對于如何進行推廣,本文給出以下建議:(1)完善教學體系,加強師資力量;(2)組建學生社團,營造體育氛圍;(3)做好校社結合,拓寬宣傳路徑等。期待本文研究可以為氣排球運動的發(fā)展提供借鑒,推動氣排球運動更好地發(fā)展。
關鍵詞:氣排球 "高校體育 "推廣路徑
中圖分類號:G8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02-(2024)-07-010-3-JF
前言
隨著時代的快速發(fā)展,人們衣食住行的條件在不斷改善,居民對于健康的重視程度也逐步提高。上到國家政策下到個人行為,從國家政策中“全民健身”的提出到居民生活中對于膳食營養(yǎng)的合理分配等都體現(xiàn)出對于健康的重視程度。健康是指人的身體、心理以及社會適應能力均處于良好狀態(tài),而要想達到這種狀態(tài),體育鍛煉便發(fā)揮出重要作用。如今,大學生體質整體呈下降趨勢,高校作為大學生步入社會的最后一站,在增強青年體質健康培養(yǎng)鍛煉意識中所承擔的責任無疑是艱巨的。公共體育課作為大學生進行體育項目學習的重要途徑,要時刻保持更新與優(yōu)化。相對于傳統(tǒng)體育教學項目,氣排球作為我國自創(chuàng)的一項運動具備技術要求較低,趣味性更強,參與度高等特點。推進氣排球進入高校體育課程將更大程度上培養(yǎng)學生掌握一項運動技能,提高參與運動的積極性,為步入社會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打下基礎。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在高校公共體育課設置氣排球課程所具有的價值以及為能夠更好地開展提供建議,以期推動氣排球運動的發(fā)展為更好的推進全民健身進程打下基礎。
1、氣排球運動的起源與發(fā)展現(xiàn)狀
氣排球運動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大眾健身項目,自1984年由中國火車頭老年體協(xié)首先推出以來,先后在廣西、浙江、福建等地得到了很好的推廣,在部分省市已經成為全民健身的第一首選項目。從最初的“氣球”樣式出發(fā),在后續(xù)的鍛煉與比賽當中不斷改進,衍生出了目前大眾氣排球的樣式。在氣排球材質的更新迭代過程中,氣排球也隨著各級賽事推廣至全國各地。目前氣排球因其技能學習門檻低,場地受限小,對于年齡的要求不大等特點在社會層面上的發(fā)展越來越好,當下在全民健身口號的號召下各級各類氣排球比賽舉辦的次數(shù)也越來越多。雖然氣排球項目受到廣大運動群體的喜愛,但目前氣排球參與者的年齡大都集中在中老年,而且氣排球技術缺乏系統(tǒng)的講解與教學。在當前高校的課程設置中,氣排球項目相較于籃球、足球等傳統(tǒng)課程項目來說占比很小。從當前氣排球的普及程度來看,氣排球進高校是勢在必行的,并且目前已經有小部分高校開展氣排球課程。氣排球的規(guī)則與硬排規(guī)則有許多相同之處,在原有的硬排群眾基礎上更有助于推進氣排球的傳播與發(fā)展。
2、高校開展氣排球課程的價值
2.1、豐富學生課余生活,提高整體素質
當前高校學生在由高中過渡到大學后,除去由學校安排的各項課程時間外,自己能夠獨立安排的時間相對于高中來說更多。當課余時間增多后,學生面臨如何合理分配時間從而度過更有價值的大學生活的問題。氣排球運動在高校的推廣對大學生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能力的全面發(fā)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當今氣排球運動演化為5V5隔網對抗運動,與硬式排球相比所需要的技術門檻更低,例如在氣排球中加入捧球這一技術動作,將持球這一違例動作弱化,對于氣排球運動初學者來說更加容易接受。氣排球具有質量輕、球體大的特點,在進行運動中不易受傷,并且又因最初是面向中老年群體的運動,在運動強度、身體素質等方面要求較低。當前高校作為學生走向社會的最后一站,對學生的培養(yǎng)應是各方面的。目前社會上出現(xiàn)畢業(yè)生面對壓力大出現(xiàn)輕生念頭,對于熬夜工作加班等事件出現(xiàn)各種疾病的事例常有發(fā)生。而氣排球運動的推廣則能對于整體素質的提升產生作用。一是通過氣排球運動提高學生的心肺耐力、反應速度、力量等各項身體素質。在面對體測時不至于出現(xiàn)對于成績及格線產生望而卻步的想法;二是氣排球所擁有的社交功能,通過接觸新型運動,能夠擴大學生的交際圈,結識到各個學院的同學,以同一興趣愛好為出發(fā)點能夠更好地打開話題,使大學生活不再枯燥;三是在氣排球運動過程中充滿歡聲笑語,具有較強的娛樂性。通過運動愉悅身心,使在學習中緊繃的神經得到放松并釋放各方面的壓力。為以后步入社會產生壓力后找到新的釋放方式;四是通過氣排球運動找到自信和對生活的積極態(tài)度,運動本就作為提升自信的一種途徑,氣排球運動更是如此。
2.2、建設高校體育文化,助力終身體育
高校體育文化作為校園文化的一部分,如何促進其功能的發(fā)揮,通過哪些途徑發(fā)揮則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氣排球運動在高校的推廣勢必推進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的多元化發(fā)展。氣排球運動本身作為排球運動的一種,女排精神仍是其項目文化的核心素養(yǎng)。女排精神所包含的永不言棄、團結協(xié)作、頑強拼搏與艱苦奮斗等優(yōu)良品質都是新時代青年擔當歷史重任應有的。將氣排球引入高校體育教學工作能夠為排球項目帶來新的生機。通過氣排球運動的教學與推廣,培養(yǎng)以上優(yōu)良品質與精神能夠有效地促進高校體育文化的建設,并促進學生在未來步入社會后能夠及時轉變社會角色,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當前部分學生所能熟練掌握的運動技能遠不足以支撐其在步入社會后堅持鍛煉,要想實現(xiàn)終身體育則需要掌握至少一個熟練的運動技能。氣排球作為簡單易上手對身體素質要求不高的一項運動,對于高校來說是較優(yōu)的選擇。由于氣排球具有比較簡單的操作性,技巧要求不是很高,因此,深受廣大學生喜愛。參與氣排球運動的人能夠在比較短的時間內熟悉運動的形式和規(guī)則。在熟悉相關技術與規(guī)則后學生就能夠參加簡易的比賽。通過比賽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促進運動興趣的產生。培養(yǎng)終身體育意識是體育教學的一大重要目的,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是潛移默化的,是受校園體育文化、體育氛圍等各方面綜合影響的。在氣排球教學后組織各類各級比賽,營造氣排球運動氛圍促進運動興趣的產生則對終身體育意識的產生具有促進作用。當前居民體質健康水平降低的一大原因便是參加體育運動興致不高,參與機會少。而在高校中將氣排球這一運動普及后,學生不僅在學校能夠進行體育鍛煉,在步入社會進入社區(qū)后同樣能夠有一項運動興趣愛好,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基礎,進而提高健康水平。
2.3、優(yōu)化體育課程設置,實現(xiàn)教學目標
當前高校體育課程主要分為必修課、選修課以及課外體育活動三個部分,其中必修課以傳統(tǒng)體育項目籃球、足球、排球與田徑為主,選修課則有健美操、武術與乒乓球等運動項目。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前對于傳統(tǒng)體育項目已經有了大致的學習與了解,其中部分學生對于這類項目已經有了熟練的掌握。傳統(tǒng)體育項目的學習對于學生的吸引力不再像中小學時那樣強烈,難以真正提升對于運動的積極性。氣排球的引進對于高校來說則是一項具有挑戰(zhàn)性與機遇性的一項新型運動項目,氣排球的推廣可以拓展運動項目的選擇,解決體育課項目枯燥的問題。氣排球項目在全國也是熱門運動,每年各級各類的賽事繁多。學生在高校學習氣排球運動從某一角度來說也對接了社會需求,符合高校育人的目標。高校教育強調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yǎng),實現(xiàn)人的全面發(fā)展。促使將學習的理論轉化為實踐,增加其未來的就業(yè)競爭能力。而這一特點就在一定程度上圈定了高校在課程設置中對于教學內容的選擇。體育項目的選擇同樣符合上述要求,氣排球在教學中首先可以提高身體各項機能水平,例如反應能力、速度與力量等,其次可以幫助學生掌握一項運動技能,再次提高學生的運動興趣,促進其養(yǎng)成運動的習慣,最后,還可以緩解學生心理壓力,防止抑郁癥等心理疾病的產生。
3、高校開展氣排球課程的制約因素
3.1、體育氛圍不足
在高校中能進行氣排球運動的群體雖然范圍較廣,但主動選擇該項運動的人群占比卻不大。一是由于推廣力度不足,當前高校學生以及老師對于氣排球的了解較傳統(tǒng)運動項目來說太少,這與氣排球是室內場地也有一定關系,學生認識不到,推廣力度不足導致一所高校中氣排球只在一定范圍內進行傳播;二是缺乏展示平臺,在高校中所舉行的氣排球比賽少,難以借助比賽的平臺對氣排球運動進行宣傳。
3.2、場地設施有限
場地設施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物質基礎,高校要開設一門新的體育課程,那么高校所具備的場地器材數(shù)量就是開設課程的前提。雖說氣排球對于場地的要求不高,但因其質量輕的緣故會導致容易受天氣的影響。理想條件下,氣排球適合在室內場所進行活動。當前高??晒┻M行的運動場所有限,大多都是以籃球、羽毛球為主。
3.3、師資力量匱乏
目前氣排球作為一項熱門的新型運動項目,教師針對氣排球技術的教學并不像傳統(tǒng)運動項目(籃球、足球、田徑等)具有成熟的教學理念與可供借鑒的課堂內容。教師大多都不是專業(yè)從事氣排球專項,對于氣排球的各項技術并不了解,會導致在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講解技術動作困難、動作原理模糊等問題。
4、高校開展氣排球課程的推廣路徑
4.1、完善教學體系,加強師資力量
體育場地與設施是進行運動的必要條件,推廣氣排球運動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為該運動提供運動場地。氣排球所需場地要求并不高。氣排球場地為長12m,寬6m的長方形場地,大小與羽毛球場地類似。在提供進行運動的基礎條件后,就要將氣排球教學體系進行完善,只有將教學體系進行完善后,對學生的氣排球技能教學才能更好地實施,搭建一條運動鏈,不斷提高學生氣排球運動的技能水平。教師作為學校中培養(yǎng)學生運動興趣的引導者,對于運動項目的熟練程度是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的基本保障。氣排球作為新興運動項目,一方面高校應主動吸納氣排球運動的專業(yè)教師或運動員用以豐富學科建設,可以選派一定數(shù)量體育教師到氣排球發(fā)展較快較好地區(qū)進行交流學習,另一方面教師應主動接觸氣排球項目,在該項目上不斷鉆研。氣排球作為排球形式的一種,與硬式排球有許多相近之處。學??梢酝ㄟ^集中排球教師,使教師在思想上意識到氣排球未來的發(fā)展前景與重要性,從而能夠將氣排球的發(fā)展運用到實處。其他項目的教師同樣可以向排球教師進行學習,充分發(fā)覺自身潛能,多掌握一門運動技能,在細微處激發(fā)學生對于氣排球運動的興趣。
4.2、組建學生社團,營造體育氛圍
學生如果僅靠體育課堂上對于氣排球的學習,那么對于氣排球的理解與掌握進度便會慢上許多。一項運動項目技術的提高是日積月累的,需要不斷進行練習尤其是球類運動,練習頻率越高,對它的熟練程度也就越高。高校中組建氣排球社團,首先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個交流練習的平臺,方便學生找到擁有共同愛好的群體進一步培養(yǎng)運動興趣;其次,教師可以通過氣排球社團組織一系列技能教學,將各項技術的講解進一步深化提高高階教學,相對于完成普通體育課程來說社團所組織的教學內容是更難更復雜的,只有通過高階的教學才能提高技術水平,實現(xiàn)少數(shù)同學的技術提升。再由少數(shù)同學向大部分同學進行普及,擴大推廣面積;最后,社團承擔著籌備賽事的義務,當技術水平可以支撐起一場比賽時,舉辦賽事便可以發(fā)揮推廣運動項目的作用。校級比賽的籌辦一方面可以提高參賽同學的技術水平,激發(fā)學生對氣排球的運動興趣,磨礪賽場經驗為之后的技能學習提供借鑒經驗;另一方面借助賽事搭建推廣平臺,向更多學生普及氣排球運動。社團在組織比賽中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基礎水平,結合現(xiàn)實的需要明確組織比賽的目的,盡可能地擴大宣傳面積烘托體育氛圍。
4.3、做好校社結合,拓寬宣傳路徑
高校相對于中小學來說,與社會的聯(lián)系更為密切。氣排球運動雖然在高校內的開展尚未真正普及,但在群眾體育的層面上,開展得很好。當前山東、天津、廣西等全國各地對于氣排球運動的開展如火如荼,例如職工運動會,各類邀請賽事,四季聯(lián)賽等在一年中開展不停。學??梢越柚兑?、微信、QQ等網絡平臺將比賽直播與回放分享給學生,加強學生對氣排球運動的理解。當?shù)厝绻幸M建比賽的計劃,可主動與主辦方或當?shù)伢w育局達成合作意向,將比賽場地定在校內,組織學生現(xiàn)場觀看或鼓勵學生參與比賽。學校也可以組織教師去氣排球運動發(fā)展較好的地區(qū)學習技術、規(guī)則等相關知識,再由教師領會總結后編制教學方法向其他教師進行分享。氣排球是從排球衍生出的一項運動,部分技術與規(guī)則相同,可以借鑒硬排已經成熟的教學體系向具有排球基礎的學生進行宣傳和教學,這既有利于初始的組織與宣傳,快速掌握運動技術,也方便由有基礎的同學向無基礎的同學進行教學,一傳十、十傳百擴大宣傳范圍。
5、結語
當前高校體育建設越來越受社會和政府的關注,并給予了高度的支持。氣排球作為一項新型熱門項目,對場地設施、學生身體素質的要求不高,通過氣排球運動既能增強學生體質健康為步入社會擁有健康的體魄打下基礎,又可以掌握一項運動技能,通過氣排球運動認識更多的朋友,豐富課余生活。
在我國提出全民健身的戰(zhàn)略背景下,居民逐漸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參與體育鍛煉的頻率也越來越高。高校作為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場所在推進全民健身實施過程中也應貢獻力量。高校在課程設置中應大膽的嘗試引進新型體育項目,拓寬學生對于課程的選擇范圍,積極主動地宣傳氣排球。推進氣排球入高??梢源龠M達成“每天鍛煉1h,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目標。
參考文獻:
[1]莫明亮.海南省高校氣排球運動推廣策略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9.
[2]王博文.黑龍江省普通高校氣排球運動開展現(xiàn)狀及發(fā)展對策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22.
[3]郜夢龍.“全民健身”背景下的黑龍江省普通高校氣排球課程建設的調查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9.
[4]尹沛,王霞.高校氣排球教學的可行性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8,8(20).
[5]王益平.氣排球運動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與推廣發(fā)展[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