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智慧體育作為一種新興的體育教育模式,為體育課程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性。本研究通過文獻綜述和案例分析的方法,探討了智慧體育在本科院校體育課程中的應用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基于智慧體育的體育課程改革與創(chuàng)新的策略和建議。智慧體育在本科院校體育課程中應用廣泛,包括智能化設備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數字化平臺在體育課程管理中的應用以及大數據分析在體育學習評估中的應用等方面。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遇到了如教師培訓不足、技術設備成本高昂、數據隱私安全等方面的問題。針對以上問題,本文提出了課程改革與創(chuàng)新的策略,包括加強教師培訓、建立智慧體育實驗室、加強數據隱私保護等。以期為本科院校體育課程改革與創(chuàng)新提供一定的理論指導和實踐參考。
關鍵詞:智慧體育 "本科 "體育課程 "教學
中圖分類號:G8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02-(2024)-07-184-3-TBB
智慧體育是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運用于體育領域的最新成果,是整合教育、醫(yī)療、文化等“體育+”資源的系統(tǒng)性工程。在高校教學過程中,智慧體育也作為一種創(chuàng)新的教學手段逐漸走進了本科院校體育課程教學的領域。其結合體育教學的特點,通過數字化、智能化的手段,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了更多的教學資源和學習機會,為體育課程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1、智慧體育概述
智慧體育的類型包括虛擬現實技術(Virtual Reality,VR)、增強現實技術(Augmented Reality,AR)、運動追蹤技術、云計算技術、智能穿戴設備等,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訓練建議和指導。
智慧體育的特點包括互動性強、個性化定制、實時反饋、創(chuàng)新性強等。具體來說,智慧體育技術可以實現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以及學生與內容之間的互動,促進學生參與度和增強學習效果。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需求,智慧體育技術可以提供個性化的學習內容和訓練方案,來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通過智慧體育技術,教師可以及時獲取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表現數據,為教學調整和個性化指導提供依據。節(jié)省教師的時間和精力,提高教學效率,同時也為學生提供更豐富的學習資源和體驗。智慧體育技術的應用也能夠實現教學方式和內容的創(chuàng)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促進教學方法的多樣化和個性化發(fā)展。
2、智慧體育在體育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2.2、智慧體育在課堂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智慧體育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是多方面的,它可以幫助教師提供更豐富、生動的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和效率。其中的虛擬現實技術(VR)可以為學生提供身臨其境的體育體驗。學生可以在虛擬環(huán)境中參與各種體育運動,如籃球、足球等,感受真實的運動場景,提高參與感和體驗感。增強現實技術(AR)可以為體育課堂增加更多的互動元素,教師可以在現實運動場地上疊加虛擬信息,如運動軌跡、戰(zhàn)術布置等,讓學生更直觀地理解和掌握知識。運動追蹤技術也是智慧體育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應用之一。通過運動追蹤設備,教師可以實時監(jiān)測學生的運動姿勢和動作,分析其技術表現和問題所在,為個性化指導和訓練提供依據。教師通過智慧體育技術可以更有效地進行教學設計和評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2.3、智慧體育在課外訓練中的應用
智慧體育可以提供個性化的訓練方案,學生可以輸入自己的身體數據、運動目標和訓練計劃,系統(tǒng)會根據這些信息為其定制個性化的訓練方案。更好地滿足學生的需求,幫助他們更有針對性地進行訓練。
智慧體育可以實時監(jiān)測學生的訓練情況和表現,系統(tǒng)可以實時記錄學生的運動數據、心率、消耗熱量等信息,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訓練狀態(tài)和進步情況。根據監(jiān)測數據為學生提供即時反饋和建議,幫助他們及時調整訓練方法和強化訓練效果。
智慧體育提供在線指導和輔導,通過智能應用程序觀看專業(yè)教練的訓練視頻、學習技巧和戰(zhàn)術布置,隨時隨地獲取專業(yè)指導,應用程序還可以與教練進行在線溝通和交流,及時解決問題和獲取幫助,提高訓練的效率和質量。
3、基于智慧體育的本科院校體育課程改革與創(chuàng)新需求
3.1、高校完善智慧體育與體育課程的整合
智慧體育包括運動數據采集與分析、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技術、智能化教學工具等,這些技術可以為體育課程提供更多元化、個性化的教學方式。在課程改革與創(chuàng)新的大背景下,高校應該建立智慧體育技術實驗室或研究中心,以培養(yǎng)教師和學生對這些技術的應用能力,推動智慧體育技術與體育課程的深度融合。要求高校通過智慧體育技術,學生更直觀地了解自己的運動狀態(tài)和進步情況,教師更有效地進行教學評估和課程設計。高校引入智能化運動設備、在線運動課程平臺等資源,讓學生在課堂和課外都能享受到個性化、互動性強的體育學習體驗。教師利用智慧體育技術為學生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指導和輔導,激發(fā)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學生通過智慧體育技術與教師、同學進行互動交流,促進學習氛圍的形成和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
3.2、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與智能化教學工具匹配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科技的進步,學生對個性化學習的需求越來越強烈,而智能化教學工具的應用可以更好地滿足這一需求,提升教學效果和學習體驗。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的核心在于每個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興趣愛好不同。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往往是一刀切的,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如果學校通過智能化教學工具,如個性化學習平臺、智能化運動設備等,為學生提供定制化的學習方案,根據學生的學習風格、興趣愛好和學習進度,量身定制學習內容和教學方式,那么每位學生都能得到最合適的教育資源和支持。
通過智能化教學工具的應用,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參與度,激發(fā)學習興趣和自我管理能力。例如,智能化運動設備可以實時監(jiān)測學生的運動狀態(tài)和數據,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體育課程中,提高學習效果和成就感。學生能更系統(tǒng)地學習和訓練體育技能,提升自己的競技水平和身體素質。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學習資源和學習機會,拓展學生的視野和學習領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3.3、數據驅動的教學評估與課程優(yōu)化
數據驅動的教學評估與課程優(yōu)化是現代教育領域的重要趨勢,尤其在本科院校體育課程改革與創(chuàng)新中顯得尤為重要。學??梢愿涌茖W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表現,及時發(fā)現問題并進行針對性的優(yōu)化調整,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通過收集和分析學生的學習數據,如學習成績、參與度、表現等,學??梢粤私饷课粚W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表現,及時發(fā)現學生在學習中所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支持和輔導,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果,推動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還可以為課程優(yōu)化提供科學依據,學校可以發(fā)現課程設計中存在的不足,及時調整和優(yōu)化課程內容、教學方式和評估方式,提升課程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同時,數據驅動的教學評估也可以幫助學校評估教學效果,了解教學改革的成效和影響,為未來的教學改進和發(fā)展提供可靠依據。教師也可以了解自己的教學效果和教學方法的優(yōu)缺點,不斷反思和改進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水平和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不斷評估探索和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和工具,促進教學創(chuàng)新和教學質量的提升。
3.4、跨學科融合與跨界合作的創(chuàng)新
在傳統(tǒng)的體育教育中,往往局限于體育專業(yè)知識的傳授和訓練,缺乏與其他學科的交叉融合和跨界合作,在課程創(chuàng)新要求中,需要跨學科融合與跨界合作的創(chuàng)新。要求在教學過程中,跨學科融合促進知識的綜合和應用。體育本身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涉及運動科學、心理學、生理學等多個學科領域。通過跨學科融合,可以將不同學科的知識和理論相互結合,為體育教育提供更全面、深入的理論支持,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體育運動的本質和規(guī)律,提升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還可以打破學科之間的壁壘,促進知識的交流和整合,創(chuàng)新教育內容和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體驗,促進教育資源的共享和互補,為體育教育的創(chuàng)新提供更廣闊的空間和可能性。
4、基于智慧體育的本科院校體育課程改革與創(chuàng)新挑戰(zhàn)
4.1、技術設備的成本與維護較高
智慧體育所需的設備包括智能穿戴設備、傳感器、虛擬現實設備等,這些設備的采購成本較高。本科院校可能需要大量的設備來支持體育課程的教學,將增加學校的經濟負擔。同時,一些高端的智慧體育技術設備價格昂貴,更是限制了院校教學資源的更新和升級。設備的維護和更新也需要額外的投入,設備在長時間使用后可能會出現故障或需要更新升級,因此需要專業(yè)人員進行維護和維修。維護人員的培訓和薪酬成本也是一個不可忽略的支出。
4.2、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與能力不足
許多體育教師在智慧體育技術領域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相對較弱。由于智慧體育是一個新興領域,涉及的技術和概念較為復雜,需要教師具備一定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才能正確地應用于教學實踐中。然而,許多體育教師在這方面的培訓和學習可能不足,導致其在使用技術設備時遇到困難,一些教師可能缺乏相關的教學設計和實施能力,無法充分發(fā)揮智慧體育技術的優(yōu)勢,導致教學效果不佳。不熟悉如何正確地分析和利用運動數據,從而無法有效地進行評估和反饋,影響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體驗。
4.3、學生接受與適應能力缺乏
由于智慧體育技術是一個新領域,一些學生可能對其概念和原理缺乏了解,無法有效地應用于體育課程學習中。對新技術的使用感到陌生和不適應,導致學習效果不佳。學生在使用智慧體育設備時可能面臨技術操作困難和學習效率不高的問題,缺乏相關的技術背景和操作經驗,導致在使用時遇到困難和挑戰(zhàn),影響了他們的學習進度和學習效果。智慧體育可以提供更加個性化和互動性的學習體驗,但這也需要學生適應新的學習方式和教學模式。學生可能習慣了傳統(tǒng)的體育課程教學方式,對于智慧體育技術帶來的變化和挑戰(zhàn)感到困惑和不適應,導致學習效果不佳。
5、基于智慧體育的本科院校體育課程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路徑
5.1、降低技術設備的成本與維護費用
降低技術設備成本的有效對策是選擇適合院校實際需求和教學目標的設備。在選購智慧體育技術設備時,院校需要根據教學需求和預算情況,選擇性價比高、功能齊全的設備,選擇多功能設備,滿足不同教學場景的需求,避免購買過多單一功能的設備,從而降低設備成本??紤]采用租賃或共享設備的方式來降低成本。通過與科技公司或設備供應商合作,院??梢宰赓U或共享智慧體育技術設備,按需支付費用,避免一次性高額投入,減輕院校的財務壓力,同時確保設備始終處于最新狀態(tài),增強教學效果。
院校還可以通過與企業(yè)合作或申請科研項目等途徑來獲取設備資金支持。與科技公司合作可以獲得優(yōu)惠價格或設備贊助,降低設備采購成本,用于購買智慧體育技術設備,促進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在設備維護費用方面,建立完善的設備維護和管理機制,延長設備使用壽命,降低維護費用。定期對設備進行檢查和維護,及時更新軟件和硬件,保持設備性能穩(wěn)定及高效。
5.2、提升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與能力
院校定期開展教師培訓和專業(yè)發(fā)展活動,能提升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技能。舉辦教師研討會、學術講座、專業(yè)培訓班等活動,了解最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智慧體育技術的應用,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yè)水平和教學能力。建立導師制度,為教師提供個性化的指導和支持。與資深教師或專家進行合作,新任教師可以接受導師的指導,學習教學經驗和技巧,提高自身教學水平。
學??筛鶕處煹膶嶋H情況和需求,量身定制培訓計劃,幫助教師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和能力。還可設立獎勵機制,激勵教師積極參與專業(yè)發(fā)展和教學創(chuàng)新。評選優(yōu)秀教師、設立教學獎勵,鼓勵教師在教學中運用智慧體育技術,探索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增強教學效果。激發(fā)教師的教學熱情和創(chuàng)造力,促進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的持續(xù)發(fā)展。
5.3、加強學生接受與適應能力
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心態(tài)和健康的心理素質。開設心理健康課程、舉辦心理健康講座、開展心理健康輔導等活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和價值觀念,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抗挫折能力,提升學習適應能力。學校與專業(yè)引入個性化學習和探究性學習模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設計個性化學習計劃、為學生提供學習資源和支持、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和學習,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習風格,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增強學習效果。
推行跨學科教學和項目式學習,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升,將不同學科的知識和技能進行整合和交叉應用,幫助學生建立全面的學科認知和思維方式,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和創(chuàng)新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探索,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6、結語
本文通過對智慧體育在教育領域的應用現狀和對體育課程教學改革的影響進行分析,深刻認識到智慧體育在提升教學效率、促進個性化學習、推動跨學科教學等方面的巨大潛力和積極作用。也看到智慧體育在本科院校體育課程教學中尚存在一些問題和挑戰(zhàn),如技術成本、師資培訓、隱私保護等問題。也需要高校等進一步加強研究和實踐,不斷完善智慧體育在教育領域的應用,促進智慧體育在體育教育領域的應用與推廣,推動體育教育向著更加智能化、個性化和高效化的方向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紹星,何德家,王振興.智慧體育APP運用于中學體育教學的邏輯理路與實踐策略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24,32(01).
[2]張飛飛.基于“智慧體育課堂”背景貫徹體育教學原則的意義、困境及實施路徑[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24,32(01).
[3]鐘杼靈,金光輝.高校體育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虛擬智慧平臺構建探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4,14(06).
[4]朱亮.現代科技對體育訓練方法的改革與影響[J].體育世界,2024(01).
[5]王憶可.我國智能體育應用的場景樣態(tài)與推進思路[J].當代體育科技,2024,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