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討保元活血湯聯(lián)合氯吡格雷對冠心病病人心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響。方法:選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于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直門醫(yī)院就診的104例冠心病病人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信封法分為對照組與治療組,每組52例。對照組給予硫酸氫氯吡格雷片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保元活血湯治療。比較兩組病人的臨床療效、心電圖改善情況、中醫(yī)證候積分、心功能[心肌肌鈣蛋白I(cTnI)、肌鈣蛋白T(cTnT)、血清腦鈉肽(BNP)]、炎性因子[C反應蛋白(CRP)、生長分化因子-15(GDF-15)、白細胞介素-1β(IL-1β)]以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結果: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4.23%,高于對照組的80.77%(P<0.05);治療組心電圖總改善率為96.15%,高于對照組的84.62%(P<0.05);治療后,兩組中醫(yī)證候積分均較治療前降低,且治療組低于對照組;治療后,兩組BNP、cTnI、cTnT、CRP、GDF-15、IL-1β均較治療前降低,且治療組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7.69%,與對照組的5.77%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保元活血湯聯(lián)合氯吡格雷治療冠心病病人療效較好,可改善病人心功能、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較好。
關鍵詞 冠心??;保元活血湯;氯吡格雷;心功能;炎性因子
doi:10.12102/j.issn.1672-1349.2024.21.015
作者單位 1.北京中醫(y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yī)學院(北京 101121);2.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廣安門醫(yī)院;3.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直門醫(yī)院
通訊作者 張立晶,E-mail:sucaibaiyang@163.com
引用信息 王璇,張立晶,李雨倩,等.保元活血湯聯(lián)合氯吡格雷對冠心病病人心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響[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24,22(21):3940-3943.
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狹窄或閉塞導致的心臟病,是臨床最常見的心血管類疾病。據(jù)研究統(tǒng)計,2019年我國心血管疾病病人數(shù)量已超3億人,心血管病已成為首要的致死因素,占死因40%以上,其中冠心病為最主要的死亡原因[1-2]。冠心病好發(fā)于40歲以上群體,男性多于女性,近年來由于我國居民日常生活習慣改變、肥胖等因素影響,冠心病發(fā)病率持續(xù)升高且呈現(xiàn)年輕化趨勢[3]。冠心病的病因在于冠狀動脈狹窄或閉塞導致不能滿足心肌代謝需求,引發(fā)心肌缺血,進而影響器官功能,病人表現(xiàn)為胸悶、胸痛,運動時加劇[4]?,F(xiàn)階段臨床治療冠心病多以西醫(yī)藥物、介入治療為主,多數(shù)病人對于口服藥物治療有較好的依從性,對介入治療接受度普遍較低[5]。西醫(yī)藥物治療注重于減輕病人癥狀、預防心肌梗死等,但氯吡格雷等單純西藥口服療效并不顯著。因此,考慮中西醫(yī)結合治療,依托于中醫(yī)整體理念從不同途徑治療以提高療效[6]。在中醫(yī)學中無“冠心病”一詞,該病歸屬于“胸痹”“心悸”等范疇,其病機在氣虛,老年人氣血衰退加之情志失調、飲食不節(jié)等因素導致心脈不通,身體陰陽失衡。治療應以理氣化痰、益氣活血為主[7]?;诖?,本研究探討保元活血湯聯(lián)合氯吡格雷對冠心病病人心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于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直門醫(yī)院就診的104例冠心病病人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信封法分為對照組與治療組,每組52例。對照組,男31例,女21例;美國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NYHA)[8]心功能分級Ⅰ級17例,Ⅱ級22例,Ⅲ級13例;年齡37~79(57.46±8.34)歲;合并高血壓20例,合并糖尿病15例;有長期吸煙史15例。治療組,男29例,女23例;NYHA心功能分級Ⅰ級16例,Ⅱ級24例,Ⅲ級12例;年齡33~78(55.93±8.51)歲;合并高血壓18例,合并糖尿病14例;有長期吸煙史16例。兩組病人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編號:倫審第2022033號),所有病人均知情同意。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西醫(yī)診斷標準參考《實用內科學》[9];中醫(yī)診斷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10],臨床診斷為氣虛血瘀證,主癥見心悸、氣短、胸痛,次癥見盜汗乏力、面色晦暗,舌質紫黯有瘀斑,脈澀;無精神類疾病可正常交流且配合度較好。排除標準:合并嚴重肝、腎功能障礙或其他嚴重疾病病人;對本研究涉及藥物過敏病人;合并精神類疾病或認知障礙病人;年齡>80歲;入院前1周服用過其他治療藥物。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根據(jù)病人差異給予基礎治療、合并癥治療,囑咐病人注意靜養(yǎng),避免過度勞累和劇烈情緒波動。在此基礎上給予硫酸氫氯吡格雷片(石藥集團歐意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93160),首次劑量300 mg,后改為75 mg,每日1次,口服;阿托伐他汀鈣片(天地恒一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203358),每次20 mg,每日1次。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保元活血湯,組方:黃芪20 g,白術、柏子仁、丹參各15 g,人參、川芎各10 g,桃仁、紅景天各9 g,紅花、桂枝各6 g,胸痛嚴重加柴胡10 g、降香5 g,胸悶惡心加瓜蔞皮12 g、法半夏9 g。每日1劑,煎煮至200 mL,早晚分服。兩組均連續(xù)治療1個月。
1.4 觀察指標
1.4.1 臨床療效
顯效:病人胸悶、胸痛、氣短等臨床主要癥狀基本消失,心絞痛基本不發(fā)作,心電圖顯示正常,中醫(yī)證候積分總分下降>70%;有效:病人胸悶、胸痛、氣短等臨床主要癥狀得到緩解,心絞痛發(fā)作次數(shù)減少50%,心電圖ST段得到改善,中醫(yī)證候積分總分下降30%~70%;無效:未達上述標準甚至惡化。治療有效率=(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9-10]。
1.4.2 心電圖改善情況
顯著改善:病人靜息狀態(tài)、輕度活動時心電圖正常;有改善:病人靜息狀態(tài)ST段回升>0.05 mV,T波倒置降低程度>50%;無改善:未達上述標準甚至惡化。改善有效率=(顯著改善例數(shù)+有改善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4.3 中醫(yī)證候積分
在治療前后對病人中醫(yī)癥狀進行評分,主癥見心悸、氣短、胸痛,按照癥狀從無至很嚴重,分別計0~6分,分值越高代表病人該項癥狀越嚴重。次癥見盜汗乏力、面色晦暗,按照癥狀從無至很嚴重,分別計0~3分,分值越高代表病人該項癥狀越嚴重。比較兩組病人中醫(yī)證候積分。
1.4.4 心功能
在治療前后采集病人空腹靜脈血液樣本適量,靜置30 min,3 000 r/min離心5 min取上層清液冷凍保存。使用FIA-8000型免疫定量分析儀(基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測量兩組病人心肌肌鈣蛋白I(cTnI)、肌鈣蛋白T(cTnT)、血清腦鈉肽(BNP)指標。
1.4.5 炎性因子
在治療前后采集病人空腹靜脈血液樣本適量,同上離心分離血清保存。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ELISA)法檢測C反應蛋白(CRP)、生長分化因子-15(GDF-15)、白細胞介素-1β(IL-1β)指標。
1.4.6 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統(tǒng)計兩組病人發(fā)生輕微皮疹、頭暈惡心、腹痛、便秘等不良反應情況。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5.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定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ˉ±s)表示,采用t檢驗。定性資料以例數(shù)、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4.23%,高于對照組的80.77%(P<0.05)。詳見表1。
2.2 兩組心電圖改善情況比較
治療組的心電圖總改善率為96.15%,高于對照組的84.62%(P<0.05)。詳見表2。
2.3 兩組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
治療后,兩組中醫(yī)證候積分均較治療前降低,且治療組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3。
2.4 兩組心功能比較
治療后,兩組BNP、cTnI、cTnT均較治療前降低,且治療組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4。
2.5 兩組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治療后,兩組CRP、GDF-15、IL-1β均較治療前降低,且治療組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5。
2.6 兩組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治療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為7.69%,與對照組的5.77%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6。
3 討 論
冠心病病人冠狀動脈狹窄或閉塞的原因在于機體脂質代謝異常,脂質聚集則會形成血管壁斑塊,加之冠心病病人多為老年人,血管彈性下降,致使血管粥樣硬化[11]。中醫(yī)將冠心病歸屬于“胸痹”“心悸”等范疇,心臟與氣血緊密聯(lián)系,氣血不足則心脈瘀阻,治療應以活血化瘀、益氣固本為主[12]。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的治療總有效率及心電圖總改善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治療后,兩組中醫(yī)證候積分均較治療前降低,且治療組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保元活血湯聯(lián)合氯吡格雷治療冠心病病人療效良好,與既往研究結果相似,在常規(guī)治療冠心病的基礎上聯(lián)合服用中藥湯劑可顯著提高療效[13]。臨床早期抗血小板聚集藥物通常使用阿司匹林,其具有消炎作用,通過改善病人炎癥狀態(tài)達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效果,延緩動脈粥樣硬化。但口服阿司匹林需大劑量應用,長期下會導致耐藥性,造成嚴重不良反應[14]。本研究所用西醫(yī)藥物氯吡格雷是新型抗血小板聚集藥物,其相較于阿司匹林安全性顯著上升,起到較好抗炎、抗血小板凝集作用的同時安全性較高[15]。阿托伐他汀屬于降脂類藥物,可改善血脂代謝,亦可起到較好的抗炎、抗血小板凝集作用[16]。但冠心病發(fā)病機制極其復雜,單純以西醫(yī)藥物治療難以達到理想效果。在中醫(yī)學中“胸痹”機制在心脈不通,《素問》云:“夫脈者,血之府也”。脈不通則氣血不至,血管無氣致元氣虧虛,即冠狀動脈阻塞導致血流緩慢引發(fā)胸痹。氣脈阻塞則應以補氣活血,使氣機通利,氣旺順達[17]。保元活血湯針對冠心病中醫(yī)病機,活血化瘀類藥物與補氣類藥物共用,全方益氣活血、化瘀通絡,標本兼治。方中人參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養(yǎng)血;黃芪生津養(yǎng)血、行滯通痹、托毒排膿;桂枝溫通經脈、助陽化氣、平沖降氣;丹參活血祛瘀、通經止痛、清心除煩;川芎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白術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桃仁活血祛瘀;紅花可活血通絡、散瘀止痛;柏子仁養(yǎng)心安神;紅景天益氣活血通脈?,F(xiàn)代藥理學研究表明,紅景天等可減輕機體氧化反應,擴張冠狀動脈血管,提高心肌供血,進而起到治療冠心病的效用[18]。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病人BNP、cTnI、cTnT、CRP、GDF-15、IL-1β均較治療前降低,且治療組低于對照組(P<0.05)。這一研究結果表明,在常規(guī)治療冠心病的基礎上聯(lián)合服用保元活血湯可改善病人心功能與炎性因子水平。保元活血湯治療可擴張冠狀動脈血管,改善心肌缺血,提高血管收縮功能,進而保護病人心功能。炎性因子可影響脂質代謝,加速脂質堆積形成斑塊,血管內皮細胞炎癥反應還會導致血管內膜增厚。降低炎性因子可改善病人脂質代謝,抑制血小板聚集。
綜上所述,保元活血湯聯(lián)合氯吡格雷治療冠心病療效較好,可改善病人心功能、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較好。本研究的局限之處在于:屬于單中心分析,涉及的樣本量較少,研究結果不具備廣泛代表性;本研究排除標準未能完全排除病人合并癥影響;僅涉及病人治療前后指標考察,未對病人長期指標進行研究。后續(xù)應開展多中心前瞻性研究進一步深入探討。
參考文獻:
[1]《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編寫組.《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21》概述[J].中國心血管病研究,2022,20(7):577-596.
[2]張艷雙,宋海旭,趙桂英,等.替格瑞洛與氯吡格雷對冠心病患者血小板功能參數(shù)影響比較[J].臨床軍醫(yī)雜志,2022,50(10):1069-1071;1076.
[3]KATTA N,LOETHEN T,LAVIE C J,et al.Obesity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epidemiology,pathology,and coronary artery imaging[J].Current Problems in Cardiology,2021,46(3):100655.
[4]秦斌,王飛,張文靜.阿托伐他汀聯(lián)合氯吡格雷在冠心病心絞痛治療中對血脂、血液流變學及心功能影響[J].臨床軍醫(yī)雜志,2021,49(1):92-94.
[5]張巖,李廣松,楊蕊琳.血府逐瘀湯聯(lián)合氯吡格雷治療老年冠心病的效果及對生存質量的影響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21,24(S1):169-171.
[6]柴娟娟,韓衛(wèi)星,張松文.氯吡格雷聯(lián)合依折麥布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內皮功能及脂代謝的影響[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21,37(1):12-15.
[7]李抒凝,俞沛文,陳晶.不同歷史時期中醫(yī)胸痹的定義和病機認識變遷[J].世界中醫(yī)藥,2023,18(17):2484-2487.
[8]STAMP K D,PRASUN M A,MCCOY T P,et al.Providers′ assignment of NYHA functional class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a vignette study[J].Heart amp; Lung,2022,51:87-93.
[9]陳灝珠.實用內科學[M].1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1-5.
[10]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68-73.
[11]趙陽.通心絡膠囊聯(lián)合氯吡格雷對冠心病心絞痛的效果及對血清中五聚素3白細胞分化抗原36和白細胞分化抗原44的影響[J].山西醫(yī)藥雜志,2022,51(12):1402-1404.
[12]張秋,張澤.生脈活血湯聯(lián)合單硝酸異山梨酯對冠心病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血液流變學、心功能及療效的影響[J].遼寧中醫(yī)雜志,2021,48(3):99-102.
[13]付進紅.冠脈通片聯(lián)合氯吡格雷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研究[J].現(xiàn)代藥物與臨床,2021,36(1):147-151.
[14]葉沃若,李丹丹,劉書宇.通脈化斑湯結合西醫(yī)常規(guī)療法對冠心病療效及不穩(wěn)定斑塊形成、氧化應激反應的影響[J].國際中醫(yī)中藥雜志,2021,43(11):1066-1070.
[15]吳塵樂,鄭如義,劉建平.曲美他嗪聯(lián)合氯吡格雷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研究[J].山西醫(yī)藥雜志,2021,50(12):1944-1946.
[16]陳俊俊,王耀振,盧澤原,等.阿托伐他汀聯(lián)合氯吡格雷在冠心病心絞痛治療中對血脂、血液流變學及心功能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23,43(7):1546-1549.
[17]張晶,周慧瑾.復方丹參滴丸聯(lián)合氯吡格雷的療效觀察及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血清白細胞介素6及白細胞介素10水平影響[J].藥物生物技術,2021,28(1):70-73.
[18]莢文靜,賈維敏,張志,等.大株紅景天注射液聯(lián)合氯吡格雷對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患者心功能的影響[J].世界中醫(yī)藥,2022,17(15):2187-2190.
(收稿日期:2024-04-22)
(本文編輯 鄒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