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輔導員助力科研育人是新形勢下積極響應國家科教興國發(fā)展戰(zhàn)略、培養(yǎng)高質量創(chuàng)新人才的現(xiàn)實要求,也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持續(xù)深化“三全育人”大思政工作格局的實際需要。輔導員能否有序參與科研育人,取決于實施機制。當前,輔導員科研育人尚未形成暢通的實施機制,主要表現(xiàn)在輔導員科研啟蒙教育力度不夠、科研示范引領效果不顯、科研指導咨詢能力不足、科研服務支持作用不及。究其原因,在于輔導員科研育人意識及能力不足、高校管理部門對輔導員科研育人工作重視及引導不足、高??蒲杏梭w制機制不健全。暢通輔導員實施機制,需要輔導員進一步強化思想價值引領、樹立科研榜樣形象、提升科研服務水平、整合多方育人資源,做好大學生科研啟蒙、示范、指導及支持工作。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科研育人;實施機制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9052(2024)07-0189-03
引言
自科研育人納入“十大育人體系”以來,高校愈發(fā)重視科研育人工作。輔導員助力高??蒲杏斯ぷ?,能夠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三全育人”現(xiàn)實需要,充分挖掘科研育人要素,統(tǒng)籌多種育人資源,推動科研育人融入學生人才培養(yǎng)全過程全方位,著力提升大學生科研領悟力、學習力、行動力。
一、輔導員科研育人模式理論研究
當前學術界對高校輔導員科研育人的研究可大致歸為幾個方面:一是對輔導員科研育人價值及意義的研究,如于華帥、李世寶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科研工作有效聯(lián)動是高校實現(xiàn)高質量發(fā)展的必然之路"[1]。二是對高校輔導員科研育人現(xiàn)實困境的研究,如肖乃濤、姜永杰提出存在身份認同模糊、學科歸屬沖突、多元職責約束等現(xiàn)實困境"[2];穆成銀認為繁雜事務性工作、進修培訓不足等原因導致輔導員科研能力不足"[3]。三是對高校輔導員科研育人完善路徑的研究。張正黎基于輔導員視角提出應該加強頂層設計、深化協(xié)同育人理念、構建全過程育人模式、完善全方位育人模式、構建高校雙主體科研育人引導機制"[4];沈曉海從所帶學生專業(yè)背景出發(fā)提出可從科學研究、學科競賽、科學普及等方面入手"[5]?;谝陨戏治?,當前學者肯定了輔導員在高??蒲杏斯ぷ髦械闹匾饔茫娂妵@輔導員科研育人的功能、問題及優(yōu)化路徑開展研究,但是系統(tǒng)分析高校輔導員如何開展科研育人工作、科研育人功能實施情況的研究尚顯不足。明確輔導員科研育人的實施機制,有助于高校輔導員進一步厘清工作思路、找準實施路徑、提升育人實效。
二、高校輔導員科研育人基本內涵
科研育人是指通過科研活動或在科研活動中來培育學生的健全人格和思想品德"[6]。輔導員可以借助各類科研活動、成果,將科學研究與學生育人工作有機融合,指導學生在學習科研知識、增強學術見解的同時樹立正確的政治方向、價值取向和學術道德,形成良好的科研追求、科學精神和科研作風。
高??蒲杏酥休o導員能否有序參與取決于實施機制。機制在人文社科領域泛指“一個工作系統(tǒng)的組織或部分之間相互作用的過程和方式”"[7],通俗地講,是事物各要素之間相互聯(lián)系、相互影響的結構關系和運行方法。實施即落實施行的具體行動,結合實施的含義,實施機制則指完成某項任務而采取的程序或方式方法。輔導員在科研育人過程中育人內容的選擇、育人過程的實施、育人方式的選擇及應用,都會影響育人結果及育人成效。因此,高校輔導員在實施科研育人過程中能否發(fā)揮育人職責,是否具備一定的育人水平、技巧及方式,是確保高校輔導員科研育人功能有效發(fā)揮的重要影響因素。
三、高校輔導員科研育人主要途徑
高校輔導員實施科研育人可通過以下途徑:一是開展科研啟蒙教育。輔導員能夠通過各類科研活動及學術講座,讓學生接收正確思想價值、產生科研學習興趣、形成科研報國夢想。二是進行科研示范引領。輔導員能夠借助自身及其他科研代表的影響力和感染力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發(fā)揮“頭雁”效應引導廣大學子積極參與科研實踐。三是參與科研指導咨詢。輔導員能夠在科研項目申報、科技競賽及社會實踐調研等活動中為學生提供科研創(chuàng)新咨詢、指導及服務工作。四是提供科研輔助支持。輔導員能夠在學生團隊建設、項目孵化、成果轉化等科研實踐中為其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及精神支持。
四、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主要問題
高校輔導員要想發(fā)揮科研育人功能,需明確科研育人的方式方法。但在現(xiàn)實工作中,一些輔導員對于科研育人認識不足,對于實施意義、實施途徑缺乏足夠了解,以至于提及科研育人時,總是面露難色。究其根本,輔導員科研育人的難點在于輔導員實施機制的不暢通。而輔導員實施機制不暢通則主要表現(xiàn)在科研啟蒙教育、科研示范引領、科研指導咨詢、科研服務支持等功能的開發(fā)和使用上。
一是科研啟蒙教育力度不夠??蒲袉⒚山逃桥囵B(yǎng)大學生科研興趣和科研素養(yǎng)的前提和基石,對于大學生綜合素質及能力提升影響深遠。輔導員承擔著大學生專業(yè)認識、學風建設、科技學術指導、職業(yè)價值引領、生涯規(guī)劃教育等具體工作,可謂是大學生了解科研、接觸科研、進行科研學習的見證者和引導者。然而,一些輔導員在大學生科研啟蒙教育時往往總是局限于簡單的信息科普,缺乏足夠的知識儲備、科研經驗和實操技能,容易忽視大學生科研興趣的挖掘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使得科研啟蒙教育總是浮于表面,難以真正為大學生“傳經送寶”。
二是科研示范引領效果不顯。輔導員作為大學生科研能力與素質培養(yǎng)的主要力量,如果能夠在日常生活中為大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形象,確實可以形成良好示范作用。然而現(xiàn)實工作中許多輔導員自身長期受制于繁雜的學生事務和教育管理工作,有的還承擔了部分行政和教學任務,很難真正沉下心來、花費大量時間精力總結工作經驗、探討學術難題;再加上一些輔導員受學科背景、工作經驗、理論素養(yǎng)、科研訓練等因素限制,出現(xiàn)了科研興趣不高、科研能力不足、研究方向模糊、科研探索不足等情況,大大制約了輔導員榜樣示范作用的發(fā)揮。此外,部分輔導員在科研育人過程中利用學術專家、高年級代表等科研群體開展工作的力度不夠,難以充分調動大學生科研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是科研指導咨詢能力不足。教育部43號令明確指出指導學生開展課外科技學術實踐活動是輔導員工作的應有之義。然而,一些輔導員在指導學生參加科技競賽或科研項目時缺乏足夠的專業(yè)知識、科研能力及參賽經驗,尤其是學科背景差異較大的情況下,一些輔導員對于學生的研究領域、研究方法不熟悉,難以為學生提供全面而深入的科研指導;再加上輔導員個人的時間、精力、資源相對有限,在工作之余難以承擔大量科研指導任務,也很難根據各個學生的實際需求和疑惑為其提供個性化科研指導以及建議反饋,有的甚至與學生缺乏有效的溝通和交流,容易使學生在科研過程中產生困惑、迷失方向。
四是科研服務支持作用不及。大學生依賴高校及社會科研資源開展科學研究,需要輔導員發(fā)揮“協(xié)同育人”功能,為其科研資源獲取提供便利、掃清障礙。然而,這一作用卻尚未得到有效發(fā)揮。具體來說,一些輔導員缺乏協(xié)同育人意識,未能有效整合科研育人諸多力量,難以形成協(xié)同育人合力;部分輔導員未能及時為廣大學生牽線搭橋,導致科研人才挖掘、科研團隊搭建方面困難重重。此外,部分輔導員容易忽視學生可能面臨的科研壓力、人際矛盾等問題,未能提供有效的情緒支持和價值引導。這些問題凸顯了輔導員在育人過程中缺乏服務意識,難以充分發(fā)揮科研支持作用。
(二)原因剖析
1.輔導員個人層面:科研育人意識及能力不足。
一方面,由于業(yè)務繁雜、工作瑣碎等職業(yè)現(xiàn)況,許多輔導員缺乏科研育人意識及動力,他們參與的時間精力相對不足,難以深度投身科研育人活動,還常常受到科研經驗、科研興趣、專業(yè)背景等實際問題難以取得突出育人成果,自我效能感較低,導致科研育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強。另一方面,科研育人實質是在科學研究過程中培養(yǎng)教育對象的科研能力、塑造科研精神以及提升科研品德的綜合教育過程"[8]。輔導員科研能力對于科研育人實施及其成效至關重要。然而,當前高校在輔導員招聘考核中,往往更為關注日常實務處理而非科研學術能力,這使得部分輔導員面臨學科背景、學術水平等方面的限制,對學生管理實踐經驗的總結凝練能力“先天不足”,用以指導學生科研實踐的能力也自然相對有限。
2.輔導員管理部門層面:對輔導員科研育人重視及引導不足。
當前,高校對輔導員管理及考核的重點在于輔導員工作實務,即九大工作職責是否發(fā)揮,尚未充分重視輔導員科研育人功能發(fā)揮。對于二級學院而言,輔導員的主要工作在于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及日常事務管理,需要輔導員在學生群體中當好“定盤星”、用好“滅火器”、做好“指南針”。至于輔導員科研育人功能發(fā)揮與否,往往總是順其自然。對于學生工作管理部門來講,他們雖然負責輔導員雙線晉升相關事務,但對其科研育人能力提升重視程度不夠,未能提供足夠的學習和培訓機會,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考核、評價標準,這也成為輔導員科研育人實施不順、方向把握不準的重要原因。
3.高校頂層設計層面:高??蒲杏梭w制機制不健全。
從頂層設計上看,輔導員助力高??蒲杏松形葱纬赏晟频捏w制機制。一是輔導員科研育人隊伍不健全,缺乏科研型輔導員和博士輔導員等科研人才,科研育人合力尚未形成。二是輔導員科研育人評價體系不完善,部分高校著重關注科研成果和學術論文發(fā)表,對輔導員科研育人質量和效果缺乏有效評價和認可。三是輔導員科研育人激勵機制不健全,輔導員業(yè)績考核中科研育人成效占比不高,缺乏有效激勵措施,容易影響輔導員科研育人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五、高校輔導員科研育人實施機制的完善對策
(一)強化思想價值引領,做好大學生科研啟蒙“筑夢師”
一方面,可以通過新生入學教育、專家見面會、經驗分享會等途徑加強大學生專業(yè)教育和學風建設,引導廣大學生充分了解專業(yè)、熱愛專業(yè),產生專業(yè)學習興趣,樹立崇高科研夢想,潛心篤志、勤學苦練,力爭成為熱愛祖國、追求真理、明辨是非、充滿自信的新時代科研人才后備軍。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主題班會、黨課團課、學術講座、科研活動開展好科研學術啟蒙教育,帶領學生通過理論學習、視頻觀看、走訪調研等形式了解當前重大科技成就及未來發(fā)展大勢,學習科研先進工作者優(yōu)秀事跡,著力培養(yǎng)大學生求實創(chuàng)新科學精神,增強科研素養(yǎng)和文化自信。
(二)塑造科研榜樣形象,成為大學生逐夢科研“示范者”
高校輔導員科研育人既要注重“言傳”作用,更要運用“身教”手段。一方面,應該利用工作閑暇積極參與科研項目申報、學術論文撰寫、學術會議聆聽等科研實踐,充分利用“走出去”工作機會參與學術科研探討,不斷增強科研專業(yè)素養(yǎng),豐富科研學術成果;同時,時刻牢記學術紅線,嚴守學術底線,以身作則、潛心鉆研,遵守學術行為規(guī)范,為廣大學生樹立良好科研榜樣形象。另一方面,可以借助一線工作便利,及時邀請學術帶頭人、科研先進工作者、朋輩榜樣、優(yōu)秀校友等科研典型現(xiàn)身說法,鼓勵他們進入教室、深入寢室講述自身成長故事及奮斗歷程,讓廣大學生在文化浸潤中感受科研魅力、接受學術熏陶。
(三)提升科研服務水平,擔當大學生科研學習“引路人”
一方面,應該帶領學生積極參加學科競賽、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比賽、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社會實踐調研等科研鍛煉,定期開展科研指導和咨詢服務,在學術交流和實踐過程中助力學生科研成長。另一方面,可以借助培訓課程、學術會議、學術講座、朋輩交流等機會學習他山之石先進經驗,歸納總結自身不足,持續(xù)更新知識儲備,努力提升科研指導和服務能力。此外,還應該主動深入學生群體,了解學生科研需要,精準掌握學生科研進度,定期推送科研信息和開展針對性訓練,創(chuàng)造條件促進學生科研訓練項目轉化、高質量競賽項目產出,幫助學生實現(xiàn)科研成果豐收。
(四)整合多方育人資源,成為大學生科研支持“助力員”
第一,打造協(xié)同育人工作格局。輔導員應該充分利用實踐基地、實習單位、校友群體、家長群體等眾多校內外育人資源,做好“協(xié)同育人”糅合劑,打造良好科研育人生態(tài),為大學生參與科研實踐提供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第二,做好師生科研對接服務。輔導員既熟悉專業(yè)教師特長,又了解學生實際學習狀況,應該幫助專任教師和學生搭建科研交流合作橋梁,讓學生在遇到科研難題時總能尋求專任教師的幫助,也使專任教師可以從眾多學生中選拔出自己心儀的科研助手,提高科研結對率和團隊組建率。第三,助力學生科研壓力及矛盾化解。輔導員應該經常深入科研學生群體,關心關愛科研學生,及時了解其思想動態(tài)及科研進展。當學生遇到科研難題及科研矛盾時,為其提供必要的學術指導和情感支持,幫助學生克服科研困難,化解認知沖突,形成良好認知態(tài)度和心理狀態(tài),提高學生科研成就感和自我效能感。
結語
綜上所述,輔導員在大學生科研啟蒙、示范、指導及支持等方面具備顯著育人功能。高校需進一步完善輔導員參與科研育人相關機制,積極動員輔導員參與科研育人工作,幫助學生撥亮科研心燈,奮楫科研之夢,從而助推高??蒲谐晒輬箢l傳,人才培養(yǎng)質量顯著提升。
參考文獻:
[1]于華帥,李世寶.科教融合背景下學工與科研聯(lián)合育人模式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23,(03):165-168.
[2]肖乃濤,姜永杰.高校輔導員科研育人的現(xiàn)實困境與嵌入路徑[J].武漢紡織大學學報,2023,36(01):88-91.
[3]穆成銀.新時代高?!笆蟆庇梭w系的研究——基于輔導員的視角[J].湖北開放職業(yè)學院學報,2023,36(12):24-25+28.
[4]張正黎.輔導員視角探索科研育人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J].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理論研究與實踐,2022,5(18):79-81.
[5]沈曉海.科研、科競、科普:工科學院研究生輔導員的舞臺與角色[J].中國研究生,2023,(12):42-45.
[6]劉建軍.進一步重視科研在高校育人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國高等教育,2015,(06):34-37.
[7]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輯室編.現(xiàn)代漢語詞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582.
[8]楊萍.新時代高校科研育人問題與途徑探析[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8,20(04):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