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藝術院校黨委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對課程思政和建立健全黨建引領課程思政建設進行了有益探索。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黨建引領藝術院校課程思政建設過程中存在著許多現(xiàn)實困境,由此提出建立健全黨建引領藝術院校課程思政領導、責任、推進、教師隊伍建設、評價、校際聯(lián)動和結果運用機制,以期推進藝術院校課程思政高質量建設。
關鍵詞:黨建引領;藝術院校;課程思政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課程思政建設,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為課程思政整體建設進入質量提升和內涵發(fā)展的新階段提供了根本遵循。本文選取了北京地區(qū)5所藝術院校的黨政職能部門處級干部,教學單位處級干部,教研室負責人,院系黨組織書記,教師黨支部書記、組織員、輔導員和專任教師等群體開展問卷調查,共回收240份有效問卷。問卷針對黨建引領藝術院校課程思政建設作用發(fā)揮情況、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相關機制建設情況、強化黨的建設引領作用、建立健全工作機制等方面設計了16個問題,進一步捋清黨建引領藝術院校課程思政建設現(xiàn)狀,找準存在的問題,探索健全黨建引領藝術院校課程思政建設的實施路徑。
黨建引領藝術院校課程思政建設現(xiàn)狀
1.黨建引領藝術院校課程思政建設的成效評價
近年來,藝術院校黨委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按照“所有課程都有育人功能”的要求,積極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引領保障作用突出。在調查黨建引領藝術院校課程思政建設的成效評價時,近63%的受訪者認為,學校黨建發(fā)揮良好作用,扎實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工作;32.5%的受訪者認為,學校黨建工作能夠較好地推動課程思政建設工作;4.58%的受訪者認為,學校黨建工作作用發(fā)揮一般,與課程思政的融合效果有限??梢?,學校黨建工作要從課程思政建設實際出發(fā),有效推動與課程思政的深度融合,才能充分發(fā)揮學校黨的建設引領作用。
2.黨建引領藝術院校課程思政建設存在的問題
第一,黨建引領課程思政工作機制不健全。調研顯示:66.25%的受訪者認為,黨建引領課程思政建設的工作機制尚須完善;40.42%的受訪者認為,黨建引領課程思政建設能力有待提高;近30%的受訪者認為,黨建引領課程思政建設推進力度不足;18.75%的受訪者認為,黨建引領課程思政建設意識亟須增強??梢?,課程思政在藝術院校全面深入開展后,相關院校發(fā)揚辦學優(yōu)勢和特色,進行了有益探索。但從調研結果看,黨建引領課程思政工作機制仍須不斷強化頂層設計,健全領導機制和推進機制,增強黨建引領意識,提升工作能力,加大推進力度。
第二,黨建引領課程思政與專業(yè)教育有機融合不充分。26.25%的受訪者認為,由于孤立看待黨建與課程思政,未將課程思政納入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內容,導致黨建引領作用發(fā)揮不完全;46.25%的受訪者認為,本校推進課程思政與專業(yè)教育有機融合不夠,特別是部分專業(yè)教師素質能力有待提升;41.67%的受訪者認為,本校教師課程思政意識和能力有待提高;45.42%的受訪者認為,教師課程思政培訓機制不健全;還有5%的受訪者建議,要提高任課教師的愛國情、報國志,只有讓教師帶有使命感地授課,才能培養(yǎng)學生用專業(yè)能力報效祖國的拳拳之志。
可見,藝術院校課程思政建設在強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同時,要將思政元素與專業(yè)課程有機融合、提高藝術院校教師課程思政意識和能力、加強黨建和思想政治主題教師培訓等,特別是如何充分挖掘藝術類(戲曲、音樂、舞蹈、美術、書法等)學科專業(yè)知識中的思政元素等。
第三,黨建引領課程思政考核評價措施不完善。調研顯示:48.33%的受訪者認為,本校尚未建立課程思政建設考核評價標準;22.08%的受訪者認為,本校黨建引領保障及評價機制不健全;59.58%的受訪者認為,本校的課程思政建設對學生學情分析有待深入。可見,要把人才培養(yǎng)效果作為首要標準,針對教師、學生等不同主體的全方位開展評價,建立課程思政師生多元考核評價標準和評價機制。
黨建引領藝術院校課程思政建設實施路徑
1.完善黨建引領藝術院校課程思政領導機制
課程思政建設是一項系統(tǒng)性工程,學校黨委要把握課程思政建設大局和方向,加強頂層設計,深化分類指導,健全體制機制,切實推動落實。一是堅持學校黨委全面領導。學校黨委要站在堅守意識形態(tài)陣地的戰(zhàn)略高度,加強對課程思政統(tǒng)一領導,將課程思政建設納入黨委常委會、校長辦公會議事內容。成立學校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課程思政教學改革領導小組等,加強統(tǒng)籌指導。二是加強職能部門工作協(xié)同。建立健全學校黨委統(tǒng)一領導、黨政工團齊抓共管、牽頭部門明確、院(系)具體實施、教師共同參與的協(xié)同工作機制。教務處牽頭推行教學改革,制定課程思政教學規(guī)范以及質量評估指標;人事處加大教師職稱評定標準中課程思政權重;黨委宣傳部和教師工作部廣泛挖掘宣傳課程思政先進典型;思政部(馬克思主義學院)全程指導課程思政建設。三是發(fā)揮基層黨組織組織引領作用。院(系)黨組織具體推進本單位課程思政建設,院(系)行政具體推進課程思政與本科、研究生人才培養(yǎng)工作相結合。教師黨支部要對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做出全面規(guī)劃和落實,助力教師專業(yè)能力和思想政治素養(yǎng)同步提升,引導教師開展課程思政專題研討、項目研究與路徑探索,研究新時代大學生新特點、思政教育新方法,從學生需要、專業(yè)需求的角度推進課程思政。教研室和任課教師要率先參與課程思政課堂教學改革。學生黨支部要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積極推動課程思政落實。
2.強化黨建引領藝術院校課程思政責任機制
藝術院校要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通過全面加強黨建引領,構建有藝術院校特色的課程思政責任機制。一是學校黨委要肩負起課程思政建設政治責任。按照“把思想政治工作作為學校各項工作的生命線緊緊抓在手上”的要求,做好課程思政建設頂層設計。二是職能部門、院(系)黨組織和行政班子要負起工作責任。職能部門具體負責制定政策、完善機制、統(tǒng)籌協(xié)調和組織推進,思政部(馬克思主義學院)要發(fā)揮示范引領和協(xié)同推進作用。院(系)黨組織和行政班子要主動承擔課程思政建設任務,探索課程思政建設內容、途徑及有效載體,完善培養(yǎng)方案和教學大綱,發(fā)揮各門課程育人作用。三是教研室和教師黨支部要負起落實責任。教研室要推動課程思政建設具體實踐,教師黨支部既承擔推動課程思政實踐,又要引導教師樹立課程思政意識,把課程思政概念理念、政策規(guī)定納入黨支部學習內容,發(fā)揮黨員教師帶頭作用,帶動非黨員教師參與課程思政具體實踐。四是學生黨支部要負起反饋責任。廣大學生是課程思政建設的接受主體,課程思政建設成效最終體現(xiàn)在學生身上。學生黨支部要注重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在各類活動中融入黨建和課程思政元素,以學生黨建活動拓展課程思政建設成效,提高育人效能。
3.健全黨建引領藝術院校課程思政推進機制
以黨建引領課程思政建設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的重要舉措。學校黨委要發(fā)揮領導核心作用,統(tǒng)籌協(xié)調校內各單位協(xié)同推進。一是學校層面凝聚課程思政目標共識。召開課程思政工作推進會,使全體教職員工充分認識到課程思政建設工作是一項必須完成好的政治任務。不斷以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切實將教書育人的實際工作轉化為自覺上好每門課程的政治自覺、行動自覺,使教師成為課程思政最有效的具體推動者。二是教務部門牽頭抓總課程思政工作。要做好統(tǒng)籌指導和研判調度,緊密圍繞推進價值塑造、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等核心要素,推動以課程思政為目標的課堂教學改革,將教學設計、挖掘轉化等測評指標納入評教指標體系;支持黨組織和教師開展課程思政建設方面研究,將教師參與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建設情況作為考核評價、評優(yōu)獎勵的重要內容,激發(fā)廣大教師參與課程思政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三是院(系)切實推動課程思政工作落實。院(系)黨政主要負責人要履行“一崗雙責”職責,定工作目標、定實現(xiàn)路徑、定完成時間,將課程思政建設工作納入教學管理、教師考評、教學內容檢查環(huán)節(jié),把課程思政建設納入到工作計劃與總結中,結合專業(yè)特點研究制訂本單位課程思政建設方案。要聚焦藝術專業(yè)美學特點,以美化人、以美育人,把課堂知識通過藝術實踐轉化為藝術作品,加大宣傳推廣與傳播,在教學、科研、創(chuàng)作、實踐中培育品德高尚、德藝雙馨的藝術人才,提升課程思政育人成果。四是教研室與教師黨支部共同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將教師黨支部建在教研室上,圍繞專業(yè)課程特點,創(chuàng)新“三會一課”組織形式,開展集體備課、案例分享等,打造政治理論學習、專業(yè)知識研討、育人理念交流的常態(tài)化課程思政平臺。充分發(fā)揮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作用,成立課程思政工作室,調動教學名師、學科領軍教師、青年骨干教師的積極性,精心打造高質量“標桿課程思政示范課”,建設“最美課程”和“美麗課堂”。
4.構建黨建引領藝術院校課程思政教師隊伍建設機制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第一責任人,是實施課程思政建設的主體,是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執(zhí)行者和“主力軍”,教師要以“大思政課”格局推進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一是要提升教師課程思政意識與育人能力。要堅持師德師風第一標準,規(guī)范師德師風相關制度文件,樹立師德師風典型,以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涵養(yǎng)師德,傳承師道;把“青馬工程”作為課程思政基礎性、戰(zhàn)略性工程,培養(yǎng)政治素質過硬、業(yè)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青年政治骨干。二是加強教師課程思政崗前培訓和日常培訓。將課程思政理論研討、教學方法與案例探索、教案撰寫與實踐教學評比等納入教師培訓,讓教師及時跟進學習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確保教師理想信念堅定,思想政治素質過硬。三是搭建課程思政教師團隊協(xié)作平臺。建設課程思政教學團隊,以老帶新,發(fā)揮不同年齡段教師作用,引領優(yōu)秀青年教師成長和鍛煉,形成良好的團隊協(xié)作氛圍。鼓勵并創(chuàng)造條件使教師有更多機會到不同高校和研究機構進修,定期召開課程思政論壇、工作交流會和展示會,拓寬互動交流平臺,提升課程思政建設質量。
5.建立黨建引領藝術院校課程思政評價機制
要把人才培養(yǎng)效果作為課程思政建設評價的首要標準,針對“學?!海ㄏ担處煛獙W生”不同主體的特點全方位開展評價,建立課程思政四維評價機制,切實提高藝術院校人才培養(yǎng)質量。一是建立藝術院校課程思政目標引領評價體系。要看學校是否形成緊密協(xié)同的工作格局、是否較有成效地實施頂層設計目標、是否將專業(yè)教師參與課程思政建設情況納入考核評價、評獎評優(yōu)等。二是建立院(系)課程思政綜合評價標準。應該包括是否把課程思政融入課堂教學,作為課程設置、教學大綱核準和教案評價的重要內容等;是否加強黨建引領,是否打造和培養(yǎng)一批價值引領效果好、示范性強的課程思政示范金課和課程思政名師;是否抓好課程思政建設主渠道,提高課程思政內涵融入課堂教學的水平;是否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深化教學改革;是否引導教師善用浸潤熏陶、啟發(fā)引導等柔性思政工作方法;是否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加強教師課程思政能力建設,建立課程思政集體教研機制等。三是建立課程思政師生多元考核評價標準。堅持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結合、工作評價和效果評價相結合、教師自評和專家評價相結合;加大對課程思政建設優(yōu)秀成果的支持力度,將課程思政建設的工作成果納入學校教學成果獎、優(yōu)秀教材獎等教學表彰獎勵的范圍,納入對學校教學科研、人才培養(yǎng)等評獎表彰和年度評價考核。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時效評價體系:通過測試等客觀方式開展,學生進行自我主觀評價,家長、教師、輔導員等其他主體對學生進行評價。
6.打造黨建引領藝術院校課程思政校際聯(lián)動機制
一是完善課程思政校際聯(lián)動制度。開展課程思政校際共建,參與院校制訂《藝術院校課程思政共建合作協(xié)議書》,充分發(fā)揮參與院校在教學、文化、人才、藝術、實踐等方面的資源優(yōu)勢,為共同推進課程思政搭建互相學習、溝通研討、組建團隊、展示交流的平臺。二是建立課程思政校際定期會商機制。要責成教務部門等職能部門負責校際聯(lián)絡,把協(xié)議落到實處。院(系)黨組織負責課程思政的把關、活動落實和具體推進,定期將建設情況、建設成果和問題、改進措施向職能部門和學校黨委匯報。三是聯(lián)合開展黨員理論學習和主題黨日活動。共建院校黨組織,聯(lián)合開展理論學習和主題黨日活動,充分發(fā)揮互動互學、互動促學的作用,促使藝術院校的教師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堅持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做好人才培養(yǎng)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傳播工作。四是聯(lián)合開展教學研討和成果展示交流。以藝術通史課或專業(yè)基礎課為試點,組織聯(lián)合教學團隊,推進模塊化、團隊型、混合式課程思政建設,在教研教改、專題教學、案例教學、學生實踐等方面開展教學活動,豐富教學內容,拓寬學生視野,促進人才培養(yǎng)質量提升。定期開展課程思政建設會,定期展示課程思政建設成果。聯(lián)合舉辦藝術院校課程思政建設研討會,立足藝術院校學科專業(yè)特點,構建互相促進、共同提升的協(xié)同建設機制。
7.健全黨建引領藝術院校課程思政結果運用機制
建立健全課程思政結果運用機制,可以從黨建、績效、教學三個方面開展,總結凝練藝術院校課程思政建設的經驗做法,加強宣傳和推廣。一是健全課程思政黨建評價結果運用機制。將課程思政開展情況納入學校黨委、院(系)黨組織、教師黨支部和教師黨員年度述職評議考核,納入相關單位黨政負責人年終述職和黨組織書記抓黨建工作述職考核范圍。定期以教師黨支部為單位組織課程思政創(chuàng)新案例設計交流和公開課展示交流活動。二是構建課程思政績效評價結果獎懲機制。要將課程思政育人效果與單位年度考核掛鉤,將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成效納入年度績效考核評價體系。要把育德能力作為教師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把教師參與課程思政建設情況和教學效果納入教師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作為教師考核評價、崗位聘用、職稱評聘、評優(yōu)評先、職務晉升、選拔培訓的重要內容。要通過項目獎勵的形式對課程思政工作提供資助,對于組織開展課程思政工作成效突出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獎勵和表彰。三是完善課程思政教學評價結果指導機制。要定期開展課程思政建設自查,全面評估課程思政建設情況,形成“課程思政年度報告”。通過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推出一批課程思政示范課程、設立一批推動課程思政建設的研究項目,評選一批教書育人最美課堂,大力推廣課程思政建設先進經驗和做法,全面形成廣泛開展課程思政建設的良好氛圍。
本文系北京高校黨建研究會課題“黨建引領藝術院校課程思政工作機制”(課題編號:B4) 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中國戲曲學院黨委組織部、黨委統(tǒng)戰(zhàn)部)
[責任編輯:卜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