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認識生命”是初中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珍愛我們的生命”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教材通過對生命特點的闡述,如“生命是珍貴的、獨特的、不可逆的、有限的和接續(xù)的”,幫助學生從多維度感悟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引導學生理解生命的寶貴與獨特性。本節(jié)課不僅講解了對個體生命的認識,還涉及代際生命的延續(xù)與精神傳承,旨在增強學生對生命責任感和使命感的認知。在此基礎上,教材也滲透了對生命與社會、自然關(guān)系的反思,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觀。
二、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剛進入初中階段,正處于人生觀和價值觀逐步形成的關(guān)鍵時期,思維方式從感性逐漸向理性過渡。然而,他們對“生命”這一宏大主題的理解還處于初級階段,認知局限性較大。雖然學生對“生命”這一話題具有一定的興趣,在自我意識覺醒的過程中會自然關(guān)注生命的意義和價值,但由于他們的認知發(fā)展尚不完善,對生命的認識較片面,所以容易忽視生命的有限性與不可逆性。
三、教學目標
1.通過對“生命是珍貴的、獨特的、不可逆的、有限的、接續(xù)的”這幾個特點的學習,幫助學生理解生命的本質(zhì),樹立正確的生命觀,認識到個體生命的不可替代性以及代際生命的傳承意義。
2.通過討論與合作探究,引導學生感悟個體生命在社會和家庭中的重要性,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促使學生反思個人生命與他人生命的關(guān)聯(lián),進而增強對生命的珍愛與敬畏。
3.在教學過程中,借助信息技術(shù)提供的資源和工具,鼓勵學生自主探究生命的意義,并在合作中共同分享、討論生命的價值。通過豐富的教學資源和技術(shù)支持,提升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探究能力,幫助他們更加主動地學習和思考生命的深刻內(nèi)涵。
四、實施過程
(一)情境導入,喚醒生命意識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來探討一個非常重要的話題——生命。在開始之前,我想請大家先看短片。
(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一段關(guān)于生命誕生的短片。)
生:原來生命有這么多種不同的形式!動物、植物,甚至我們?nèi)祟惖纳既绱松衿妗?/p>
師:是的,生命是大自然中最美妙的奇跡。剛才你們看到的畫面展示了生命從誕生到成長的過程?,F(xiàn)在我想問問大家,看到這些畫面后,你們有什么感受?生命對你們來說意味著什么?
生:我覺得生命很脆弱,比如那些小鳥剛出生時,看起來很無助。
生:我覺得生命很有力量,比如種子雖然小,卻能長成參天大樹。
師:說得很好!生命既有脆弱的一面,也有強大的一面。那你們有沒有想過,我們的生命是如何開始的?它是怎么來到這個世界的?
生:我知道!我們的生命是從媽媽的肚子里開始的。
生:對,生命是父母給予我們的。
師:沒錯,每個人的生命都來自父母的創(chuàng)造和孕育。生命是如此的珍貴,而每個人的生命又是獨特的、不可替代的。那你們有沒有想過,生命除了屬于自己,還和其他生命有什么關(guān)系呢?
生:我覺得我們的生命和家人、朋友的生命有聯(lián)系,我們的生活離不開他們。
師:非常好!生命不僅屬于自己,還與周圍的世界緊密相連。
(設計意圖:通過師生互動和信息技術(shù)短片引入,將抽象的“生命”概念具象化,激發(fā)學生對生命的興趣和思考,幫助他們初步感知生命的珍貴與獨特性。)
(二)故事分享,感悟生命獨特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討論了生命的珍貴和它與他人的聯(lián)系。接下來,我想給大家分享一個故事——“我與奶奶的故事”。
(教師運用多媒體展示與故事有關(guān)的圖片和視頻片段,增強學生的視覺體驗。)
師:故事講述了一位年輕人回憶起小時候與奶奶相處的點滴,尤其是在他生病時,奶奶無微不至地照顧他。奶奶是他生命中重要的人,而奶奶的去世讓他第一次深刻意識到生命的有限與獨特。大家聽完這個故事有什么感受?
生:我覺得這個故事很感人,奶奶對孫子的愛讓我想起了我的外婆。
生:我也有類似的經(jīng)歷,當爺爺去世時,我感覺失去了很重要的人,那時候我才真正意識到生命的脆弱。
師:是啊,生命有它獨特的價值和意義。每一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無法被復制和替代。你們有沒有想過,為什么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獨特的?
生:因為每個人的經(jīng)歷和成長環(huán)境都不一樣,每個人的性格也不同。
生:我覺得每個人的經(jīng)歷決定了他們的獨特性,像故事里的主人公,他的經(jīng)歷讓他對生命有了不同的理解。
師:沒錯,正是這些不同的經(jīng)歷、情感和關(guān)系,使得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有著獨特的意義。就像故事中的孫子,他通過與奶奶的相處,感受到奶奶對他的愛,也因此深刻體會到生命的獨特性。那么,大家有沒有類似的故事想分享呢?
生:我想分享一個故事,去年我爸爸生病了,那段時間我才發(fā)現(xiàn)他為這個家付出了多少,我開始更加珍惜和爸爸相處的時間。
生:我也有類似的經(jīng)歷,去年我的寵物狗去世了,它陪伴了我很多年,我覺得它的生命雖然短暫,但對我來說意義重大。
(設計意圖:通過故事分享和互動,讓學生在他人的故事中感悟生命的獨特性,并結(jié)合自身體驗加深對生命的理解,進一步引導他們認識到每個人生命的不可替代性與珍貴性。通過多媒體展示,增強故事的感染力和教育效果。)
(三)問題驅(qū)動,探討生命價值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jīng)討論了生命的珍貴和獨特性。接下來,我想通過幾個問題,幫助大家進一步思考:你認為生命的價值體現(xiàn)在哪里?每個人的生命價值是否相同?我們一起來探討這個問題。
生:我覺得生命的價值在于我們能為別人做什么,如幫助別人,像故事里的奶奶一樣,她的生命對她的孫子非常有意義。
生:我覺得生命的價值體現(xiàn)在我們?yōu)樯鐣鞒龅呢暙I,如科學家和醫(yī)生,他們能幫助很多人。
師:你們很有想法。那我們再來思考一個問題,生命的價值是否只體現(xiàn)在我們對他人或社會的貢獻上?有沒有更個人化的生命價值,比如我們自己對生活的感受和體驗呢?
生:有。有時候生命的價值也可以體現(xiàn)在我們自己的成長和追求上,比如我通過學習和努力變得更好。
生:對,我覺得不一定非要為別人作出貢獻才能體現(xiàn)生命的價值,自己過得開心、滿足也很重要。
師:非常好!你們提到的貢獻、成長和生活的幸福感,其實都是生命價值的一部分。生命的價值是多元的,既體現(xiàn)在我們與他人、與社會的關(guān)系中,也體現(xiàn)在我們個人的體驗和成長中。
(多媒體展示圖1)
師:大家看到了什么?
生:這張圖片展示了動物、植物和人類一樣都有生命,都有自己的價值,如植物提供氧氣、動物是地球生態(tài)的一部分。
生:對,我覺得所有生命都有自己的價值,不僅僅是人類,動植物也有它們的生存意義。
師:沒錯!這張圖片讓我們看到,生命的價值并不局限于人類個體。自然界中的每一種生命,都以不同的方式為生態(tài)系統(tǒng)和地球的平衡作出了貢獻。因此,生命的價值不僅體現(xiàn)在個人和社會層面,也體現(xiàn)在更廣闊的自然世界中。每一個生命,不論大小,都有它獨特的意義。
(四)合作探究,理解生命傳承
師:同學們,前面我們討論了生命的珍貴、獨特性和價值。現(xiàn)在,我們來探討生命的另一個重要特征——生命的傳承。你們有沒有想過,我們的生命是如何延續(xù)的?生命的接續(xù)又意味著什么呢?
生:我覺得是通過下一代延續(xù)的,如父母給予了我們生命。
生:對,我的生命來自父母,父母的生命也來自他們的父母,所以生命是一代代傳承下來的。
師:沒錯,生命的接續(xù)不僅僅體現(xiàn)在物質(zhì)生命的延續(xù)上,還包括精神生命的傳承。
師:生命的傳承,一代又一代,生命通過身體的延續(xù)和精神的傳遞不斷向前??磮D2,說一說:你的出生給你的家庭帶來了什么?
生:我覺得我的出生給我的父母帶來了很多快樂,特別是他們常說看到我成長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生:我的媽媽告訴我,她覺得我的出生讓家里更加熱鬧了,每個人都圍繞著我,她說我?guī)砹烁嗟募彝嘏?/p>
師:很好!每一個生命的到來,都會給家庭帶來特別的意義和價值。每個人的出生不僅是一個家庭開啟了新的篇章,也意味著一種新的生命傳承的開始。接下來我們分組討論,分享一下你們在家庭中的角色,以及你們從家庭長輩那里繼承了哪些重要的品質(zhì)或精神。
(學生開始分組討論,分享自己的故事)
生:我們家有一個家訓,爺爺一直教導我們要誠實守信,這對我們影響很大。
生:我的爸爸一直鼓勵我要努力學習,他自己就是靠讀書改變了命運,所以這對我來說也是一種精神的傳承。
生:我覺得家里的節(jié)日習俗也是一種生命的傳承,我們家每年都會一起做傳統(tǒng)的手工藝品,這是一種文化的延續(xù)。
師:這些傳承使生命的價值得到了延續(xù)。無論是家訓、精神信仰,還是文化習俗,都是生命傳承的重要部分。生命不僅通過血脈傳遞,還通過精神、文化的承接,在每一代人中延續(xù)和發(fā)展。
(五)總結(jié)反思,拓展生命理解
1.反思生命的有限性與責任感
師:同學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了解到每個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那么,你們覺得生命的有限性帶給我們什么樣的責任感呢?
生:我覺得,生命有限,我們應該珍惜時間,不浪費每一天。
生:對,我們應該在有限的時間里做有意義的事情,如幫助別人、追求自己的夢想。
師:說得很好,生命的有限性提醒我們珍惜當下,勇于承擔責任。每個人的生命雖然短暫,但可以通過我們對家庭、社會的貢獻,賦予生命更深刻的意義。
2.反思個體生命與社會的關(guān)系
師:剛才我們也討論了生命不僅僅屬于個人,它與社會和他人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你們認為,個人生命與社會的關(guān)系是什么樣的呢?
生:我覺得每個人都在為社會作貢獻,像醫(yī)生、教師,他們的工作都是在幫助別人,所以個人的生命有社會責任。
生:個人的成長也離不開社會的幫助,我們生活在社會中,需要與他人合作、交流,所以個人生命和社會是相互依存的。
師:很好,個人生命與社會是緊密相連的。我們在社會中生活、學習,也在社會中承擔責任,個人的價值很多時候通過為社會作貢獻而體現(xiàn)出來。
3.反思生命傳承的意義
師:前面我們還討論了生命的傳承,不僅是血脈的延續(xù),更是精神的傳遞。那么,大家覺得,精神傳承對我們來說意味著什么呢?
生:我覺得精神傳承讓我們的家族和文化得以延續(xù),如家里的價值觀、道德標準都是通過長輩傳承給我們的。
生:我覺得精神傳承給了我們榜樣力量,如我們可以從祖輩身上學習勤勞、勇敢,這些都是我們要繼承的品質(zhì)。
師:說得非常好。精神傳承不僅延續(xù)了家族的價值觀和文化,也幫助我們在社會中更好地成長。
(六)情感升華,強化生命責任
師:同學們,我們今天學習了生命的獨特性、價值和傳承?,F(xiàn)在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認為,如何在生活中承擔起對生命的責任?
生:我覺得應該珍惜自己的生命,不做危險的事情,保護自己。
生:我覺得責任不僅僅是珍惜自己的生命,還要尊重他人的生命,不傷害別人。
師:非常好!保護好自己的生命,同時尊重和善待他人的生命,是我們對生命最基本的責任。那么,除了這些,你們覺得還有哪些具體的方式可以體現(xiàn)出對生命的責任呢?
生:我覺得我們可以通過幫助別人、保護環(huán)境來展現(xiàn)對生命的責任,如參加環(huán)?;顒印?/p>
生:我覺得照顧家里的長輩也很重要,尤其是當他們年紀大了,需要我們關(guān)心和幫助的時候。
師:說得很好!但承擔生命責任不僅僅是關(guān)心自己和他人,還包括對自然的責任。保護環(huán)境也是我們對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承諾。接下來,我給大家布置拓展任務,通過這些任務,大家可以更好地鞏固今天的學習內(nèi)容,并在實際生活中踐行對生命的責任。
1.鞏固型任務:生命反思日記
請同學們在本周內(nèi)每天寫一篇日記,反思自己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并總結(jié)自己在保護生命方面的行動或思考。下周分享日記心得。
2.實踐型任務:關(guān)愛自然,綠色行動
請大家選擇一個環(huán)保行動,如節(jié)水、節(jié)電、垃圾分類或植樹活動,親自參與并記錄你為保護環(huán)境、保護生命所做的努力。
3.合作型任務:家庭生命傳承故事分享
請同學們采訪家里的長輩,了解家庭中的生命傳承故事,并在小組內(nèi)進行分享。通過分享,你可以更好地理解家族的生命傳承與責任,并與同學共同探討生命的延續(xù)和意義。
五、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以“認識生命”為主題,利用信息技術(shù),如視頻、圖片等多媒體手段,使生命概念更加生動、形象,幫助學生更直觀地理解生命的珍貴與獨特。通過師生互動和小組討論,學生在分享個人故事時展現(xiàn)了較高的參與度,課堂氣氛活躍。合作探究環(huán)節(jié)中的家庭生命傳承分享,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生命傳承的理解與認知。本次教學存在的一些不足之處是:部分學生對“生命價值”的探討只停留在表層,未能深入思考個人與社會的關(guān)系;小組討論時間較短,部分學生未能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導致討論結(jié)果略顯單一;信息技術(shù)的使用雖然提升了課堂趣味性,但是有些環(huán)節(jié)的整合還不夠自然流暢,未能完全達到預期效果。針對這些問題,教師在未來的教學中可以通過增加案例,引導學生更深刻地思考生命的多重價值;進一步優(yōu)化信息技術(shù)的運用,使其更加流暢地與教學內(nèi)容融合,從而提升整體教學效果。
編輯:張俐麗
作者簡介:宏巧琳(1974—),女,漢族,甘肅寧縣人,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中學道德與法治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