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的閱讀素材主要來源于教材,類型較為單一且枯燥,學生主動閱讀的積極性較低,所接觸的閱讀資源較為匱乏,對現(xiàn)有閱讀材料的興趣不高。我校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較低,缺乏閱讀的方法與技巧,閱讀能力較弱。學生因缺乏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有效的閱讀策略,存在“不愛閱讀”“不會閱讀”的現(xiàn)象,忽視了對閱讀能力的提升。
教師在小學低段英語閱讀教學中引入英文繪本,以其直觀性、情感性、重復性、節(jié)奏性的特點,調動學生對英語語篇閱讀的興趣。豐富的英文繪本可以充實學生的閱讀素材。教師在低段英語教學中引入英文繪本,可以豐富學生的語言,促進學生綜合語言能力的提升。
小學英語低段:針對我校開設英語課程的實際情況,指我校三、四年級的學生。
閱讀教學: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主、獨立地開展閱讀實踐活動,教師起引導、點撥的作用,并通過課堂閱讀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素養(yǎng)。
因此,在小學英語低段引入英文繪本就是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能夠獨立自主地閱讀繪本中簡單、有趣、生動的英語故事和對話,激發(fā)學生對閱讀以及英語學科的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
根據低段英語課的課時計劃,教師結合教學進度和低段學生的閱讀能力,選擇相應的分級英文繪本并制訂具體的繪本閱讀計劃。依據牛津英語課本的模塊劃分和單元功能話題的設置,教師將繪本閱讀與教材閱讀內容相結合,制訂真實有效的教學設計。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需根據繪本的重復性、直觀性、趣味性等特點選擇相應的教學方法,從而提升繪本在閱讀教學中運用的有效性。
通過具體的教學實踐與研究,教師嘗試使用TheStoryMap、TheMindMap、小組合作等方法,讓學生通過繪本閱讀掌握閱讀的方法與技巧,從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閱讀能力。教師將調查研究法運用到英語教學中。如下:
1.問卷調查法
根據現(xiàn)有班級情況,調查學生對繪本的了解情況及在課下閱讀繪本的情況,做好數據分析,從而選出適合我校學生學情的繪本以及開展繪本閱讀教學的方式方法。
2.行動研究法
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引入英文繪本,觀察學生閱讀繪本的興趣及閱讀情況,并在教學中不斷總結、整合、反思、改進,探索出適合學生的繪本閱讀方法,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水平。
3.文獻研究法
了解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搜集相關理論資料,結合自己學校學生閱讀水平的實際情況及自身在閱讀教學中實際運用的教學方法,進行理論分析,為課題提供理論支持。
4.案例研究法
在開展繪本教學的過程中,針對繪本閱讀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典型課例,教師應及時總結經驗,深入挖掘出繪本在閱讀教學中的運用模式,以形成有價值的成果。
一、繪本選擇的原則
(一)趣味性原則
繪本的選擇要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
(二)階段相適性原則
英文繪本的選取要符合低段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認知水平、語言水平和知識儲備,盡量選取圖片精美豐富、人物特征明顯、句型單詞適中、不宜過難的英文繪本。
(三)重復性原則
反復閱讀有助于學習語言,教師要選擇單詞、詞組、句型結構重復有韻律的英文繪本,通過反復閱讀加深學生的記憶,從而豐富學生的語用。
(四)教育性原則
繪本的選擇要主題鮮明、富有哲理,培養(yǎng)學生積極進取的精神,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從而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五)文化適宜性原則
英文繪本大多來源于西方國家,因此在繪本的使用上要進行篩選,挑選出與我們國家文化背景相一致的繪本教材。
二、繪本閱讀的課型
教師應根據學生喜歡的繪本類型對其進行分類歸納,在閱讀教學中主要將繪本課型分為以下三種:(1)欣賞體驗型:這類繪本語言優(yōu)美,句式反復呈現(xiàn),韻律強。如英文繪本BearWantsMore里每頁都有重復的一句話,學生很容易就能記住。當我念道“Whenspringtimecomes,inhiswarmwinterden,abearwakesup,veryhungryandthin...”,學生就會迫不及待地接:“Butthebearwantsmore!”學生通過欣賞精美的圖片、朗讀優(yōu)美的詞句、感受繪本的內涵,從而享受閱讀之美,豐富語言的運用。(2)想象創(chuàng)編型:這類繪本在封面、故事情節(jié)或者結尾上留有想象空間,讓學生可以發(fā)揮想象和個性,猜想故事情節(jié)、仿寫句式、創(chuàng)作故事片段、續(xù)寫結尾。例如,Thedoorbellrang用場景繪畫烘托故事的發(fā)展,屋子里一開始整潔有序,隨著每次門鈴的響起,人越來越多,讓學生展開想象:到底是什么人站在門外,又會出現(xiàn)怎樣的情景呢?在最后一次門鈴響起時,讓學生發(fā)揮想象編寫結尾。學生通過閱讀這類繪本可以形成觀察力,激發(fā)閱讀興趣,并在閱讀中將讀寫相結合,進一步提升了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和閱讀素養(yǎng)。(3)角色扮演型:低段學生具有強烈的表現(xiàn)欲,結合人物形象鮮明、故事情節(jié)有趣、對話語言與肢體動作豐富的英文繪本,讓學生進行表演。再如,F(xiàn)oxandMotherHen這本繪本圖畫色彩鮮艷,并且與動物有關,學生樂于扮演小動物,通過角色表演可以讓學生體會故事情節(jié),感受表演的樂趣,提高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同時在表演中增進學生之間的交往互動。
三、英文繪本與英語教材有機整合的基本策略
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要閱讀素材是英語教材,類型較為單一且枯燥,學生樂于閱讀的積極性較低,對現(xiàn)有閱讀材料的興趣不高。因此,教師可根據目前使用的牛津英語教材,結合模塊主題和單元教學目標,收集適合的繪本納入教學計劃中。
首先,繪本的話題要與模塊主題和單元話題情境一致。在學習了牛津英語4AUnit5Myfriends之后,學生結合模塊主題談論自己的朋友并閱讀故事Thelionandthemouse的內容,在故事Thelionandthemouse中,描寫的是獅子和老鼠通過相互幫助最終成為好朋友。同時,談論的話題貼近學生的生活,學生很感興趣。為了豐富學生的閱讀材料以及拓展學生的閱讀量,教師在英語活動課中引入了繪本TortoiseandHisFriends,這個繪本談論的是朋友間互相幫助的友愛精神,教師可提出一些問題“Doyouhavegoodfriends?Howaboutyourfriends?Doyouhelpeachother?”,引導學生從文本的閱讀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學以致用,對教材所滲透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進行總結提升,從而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品質,提升閱讀素養(yǎng)。
其次,繪本的難度要與單元教學內容難度相適應。繪本的難度要與課本的難度基本一致,并且繪本中的生詞量盡量不超過總詞數的3%。結合4AUnit8Attheshop逛超市購物的文本內容,教師在課堂中引入英文繪本LittleBear,這本繪本是描述小熊逛超市以及和媽媽談論想要買的東西,與教材內容難度相當,同時又對教材內容進行了拓展補充。
最后,繪本的目標語言要與單元核心語言相關。牛津英語4AUnit12Weather一課所談論的內容是天氣,要求掌握的核心句型是:How’stheweather?It’s...,核心單詞為rainy,cloudy,windy,sunny。在繪本的閱讀中,教師推薦學生閱讀Weatherreport,不僅復習鞏固了教材中的核心句型與單詞,還拓展了foggy,snowy,report等單詞。
四、繪本閱讀的教學方法
(一)閱讀前——課前導入,激發(fā)興趣
這一階段主要運用封面導讀、故事預測等方法。繪本的封面包含故事標題、繪本作者、故事主角、故事背景等相關信息。學生在閱讀封面時能夠獲取繪本的基本信息,激發(fā)繼續(xù)閱讀的興趣,同時要對封面圖片進行仔細觀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觀察力。在封面導讀后,學生可依據獲取的信息,預測故事的發(fā)展并說出相應的理由,有利于發(fā)揮想象力以及提升語言表達能力。如在學習繪本FoxandMotherHen時,教師先出示封面圖片,讓學生觀察并提出問題:“Whatcanyouseeinthispicture?Whataretheydoing?WhyisMotherHenhittingFox?”讓學生運用已學句型“Icansee...Theyare...”說出封面人物,并猜測他們之間會發(fā)生什么故事,并在教師的帶領下了解封面中的其他信息,從而讓學生了解閱讀的方法并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閱讀中——整體呈現(xiàn),學習文本
在學習文本主要內容時,教師可運用圖片環(huán)游與問題引導相結合的方法。教師帶領學生瀏覽書中的插圖,在分析圖片意義的過程中幫助學生了解故事的大致脈絡,繪本中有制作精美、色彩斑斕的連貫性圖畫,因此在繪本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利用圖片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欲望。英文繪本故事是按照一定的脈絡和邏輯發(fā)展起來的,所包含的內容具有思考性。所以,在閱讀過程中,教師可結合圖片內容設計有針對性的問題,讓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進一步對圖片內容進行觀察、預測,這一過程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以及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同時,學生可以以圖片為中心,自主地提取有價值的信息,從而形成良好的搜集信息、分析信息、運用信息的能力,提升閱讀的方法和技巧。如在講授繪本TortoiseandHisFriends時,教師可先整體呈現(xiàn)圖片,讓學生在圖片中感知、觀察、提煉信息。通過對圖片的細致觀察,學生了解到每一個動物不同的過河方式,這時教師提出問題“Howdoestortoisecrosstheriver?”學生根據圖片和已有動物的過河方式,紛紛舉手,踴躍發(fā)言,充分發(fā)揮了想象力。在圖片的引導下,教師有針對性地提出“Istortoisehappy?Cantortoisecrosstheriver?Whowillcomeback?Whatistheirplan?”等問題,幫助學生有層次地對繪本內容進行梳理。教師利用圖片環(huán)游和問題引導的方法,不僅發(fā)散了學生思維,還讓學生享受到繪本閱讀的樂趣。
(三)閱讀后——鞏固運用,加深理解
在學習文本內容后,教師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采取TheMindMap、續(xù)寫創(chuàng)編等方法加深理解。
TheMindMap可以將學生的思維過程和繪本的主要內容用圖畫的模式體現(xiàn)出來,從而使學生的思維過程和閱讀內容有效融合,加深學生對閱讀文本的理解程度。
續(xù)寫創(chuàng)編的方式可以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力,猜想故事情節(jié)、仿寫句式、創(chuàng)作故事片段、續(xù)寫結尾。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依托感興趣的繪本,在閱讀中將讀寫相結合,進一步提升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和閱讀素養(yǎng)。
教師在低段閱讀教學中引入英文繪本,極大地提升了學生的閱讀興趣,無論是在教材內容的學習上還是在繪本閱讀中,學生在課堂上都熱情高漲,踴躍發(fā)言,表現(xiàn)出“敢讀”“愛讀”的狀態(tài)。繪本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增加了學生的語言輸出,提升了學生的閱讀量,增加了學生的詞匯量,提高了學生的讀寫能力。另外,學生的閱讀技巧和策略也得到了提升,能在教師的指導下觀察圖片、尋找關鍵信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學生能夠做到圖文兼顧、按序閱讀,養(yǎng)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同時,教師在繪本閱讀的教學過程中進一步系統(tǒng)地學習了繪本的相關知識,提升了自身的理論水平,積累了大量的教學素材,有利于今后閱讀教學的進一步開展。
(作者單位:太原市小店區(qū)太航學校)
編輯:趙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