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陜西省旬陽市多次出現(xiàn)極端高溫天氣,甚至改寫陜西省高溫記錄。本文分析了2011—2022年陜西省夏季高溫特征,從緯度及大氣環(huán)流因素、海陸位置及季風因素、地形因素及人為因素四個方面簡要分析旬陽市夏季高溫的原因。
2017年7月27日,陜西省旬陽市當日最高氣溫達44.7℃,不僅位列該日全國高溫之首,更是打破了當?shù)?3.6℃(2016年8月19日)的歷史極值記錄。2022年7月10日,旬陽市當日最高氣溫達43.2℃,再次“勇奪當日全國高溫冠軍”。本文將運用初中地理知識對于旬陽市夏季高溫原因進行簡要分析。
一、旬陽市概況
旬陽市,別稱太極城,地處東經(jīng)103°58′~109°48′、北緯32°29′~33°13′之間,位于陜西省東南部,安康市東部。旬陽市北寬南窄,南北長約82千米、東西寬約79千米(水平距離),周長約390千米,旬陽市總面積約3541平方千米,約占安康地區(qū)總面積的10.91%。旬陽市位處秦巴山地,漢江河谷自西向東橫貫中部,地勢南北高、中部低。
二、旬陽市夏季高溫統(tǒng)計
旬陽市的高溫天氣基本發(fā)生在4—9月,2011年至2022年旬陽市月平均最高溫從高到低為:7月>8月>6月>5月>9月,其中7月月平均氣溫高達32.75℃,最低月平均氣溫在9月也達到26.17℃。
旬陽市2011年至2022年,每年5—9月月平均極端高溫從高到低為:8月>7月>6月>5月>9月,其中8月平均極端高溫為39.25℃。如下圖所示,旬陽市超過40℃高溫天氣也多出現(xiàn)在7月與8月。
旬陽市2011年至2022年5—9月極端高溫統(tǒng)計
三、旬陽市夏季高溫原因簡析
1.緯度及大氣環(huán)流因素。
旬陽市位于北緯32°29′~33°13′之間,在夏季,太陽直射點北移到北回歸線,該地區(qū)即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受副熱帶高壓控制的地區(qū)有強烈的下沉輻散,低層水汽難以成云致雨,空氣增溫強烈;氣壓梯度小,所以風力微乎其微。在這種狀態(tài)下,太陽輻射可以更多地到達地面,使得地面和近地面大氣獲得更多的熱量,大氣溫度明顯攀升。
2.海陸位置及季風因素。
旬陽市位于亞歐大陸內(nèi)部,屬于內(nèi)陸地區(qū),距海相對較遠。因海陸比熱容的區(qū)別導致的海陸熱力性質(zhì)差異,陸地夏季升溫更快,長時間被太陽照射使得陸地夏季溫度更高。
旬陽市雖處于內(nèi)陸地區(qū),但在夏季依然能受到東南季風的影響。東南季風將高溫高濕空氣吹向該地區(qū),也使得該地區(qū)夏季易形成高溫天氣。
3.地形因素。
旬陽市地處秦巴山地,漢江河谷自西向東橫貫中部,將市境天然分割為南北兩大自然區(qū),南北向地形剖面呈“V”形,屬于南北過渡的內(nèi)陸山區(qū)河谷地帶。旬陽的地形特征為以中山為主,兼有丘陵、河谷,漢江以北屬秦嶺山脈南坡,除王莽山為西北-東南走向外,其余山脈均為東西走向;漢江以南屬秦嶺大巴山弧形構造的邊緣部分,山脈走向多為東西走向。旬陽的地勢南北高、中部低,呈盆地形勢,導致該地區(qū)氣流不通暢,散熱慢,夏季易持續(xù)高溫。
4.人為因素。
截至2020年末,旬陽市城區(qū)主要建筑物依旬河與漢江而建,易形成熱島效應,導致城區(qū)溫度進一步升高。
此外,在過去的若干年,旬陽市因礦產(chǎn)資源豐富,采礦產(chǎn)業(yè)發(fā)展較快,導致部分植被遭到破壞,加劇溫室效應。當然,隨著近年來政府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更加注重生態(tài)保護,植被逐漸恢復,該因素的影響逐漸降低。
影響一個地區(qū)氣候特征形成的因素是極為眾多且復雜的,本文僅采用初中地理知識簡要分析了陜西省旬陽市夏季高溫的原因,通過采用淺顯易懂的知識使得更多人能夠了解家鄉(xiāng),若能激發(fā)更多人通過自己的學科或?qū)I(yè)研究家鄉(xiāng)、造福家鄉(xiāng)的熱情,本文將變得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