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東省菏澤市中考已經結束,作為一名九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師,對學生的答題情況既好奇又擔心。于是,我設計了一個調查問卷——2024年菏澤市中考道德與法治試題答題情況調查。本文從中考題型、學生答題情況調查與分析及中考復習教學反思三個方面展開論述。
一、中考道法試題題型介紹
本套試題,分值共50分,作答時間60分鐘。試題包括兩大部分:選擇題和材料分析題。其中,選擇題共20道,每道1分,共20分。材料分析題,四道大題(第21~24題),共30分。
第21題:考查成長
設問1:小青堅持擔任隊長的原因有哪些?
設問2:根據鏡頭二擬定1條宣傳語。
設問3:幫小青寫出兩條說服爸爸的理由。
第22題:考查科技文化
設問1:結合材料一,闡述人工智能發(fā)展帶來的影響。
設問2:結合材料二,從文化的角度,談談新時代我們如何做一名自信的中國人。
第23題:考查法律法治
設問1: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闡釋該板塊所反映的主要信息。
設問2:評析小亮和保安的行為。
第24題:考查世界舞臺上的中國
設問:以“世界舞臺上的中國”為議題,寫一篇短文。
二、學生答題情況調查與分析
(一)調查背景、對象與方法
調查背景:道德與法治學科在菏澤中考中占50分的分值,對學生的考試成績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通過對本次中考道德與法治學科學生答題情況進行調查分析,有助于教師更好地理清教學方向、改進教學方法、研究教學策略,大大提高教育教學能力。
調查對象:曹縣博宇中學2024屆畢業(yè)生。
問卷大概描述:本問卷共涉及12道問題。其中,第2~4題是對試題及自己的整體認識;第5~6題是學生對選擇題及材料分析題的自我反思;第7~8題是學生對自己審題及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認識;第9~11題是學生對教師教學的思考。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第2~4題調查結果分析。52.23%的學生認為本次道德與法治試題難度一般,36.94%的學生認為本次道德與法治試題較難;62.42%的學生認為自己答題能力一般;79.3%的學生認為自己在進行材料分析題作答時還存在困難;但值得關注的是仍有20.7%的學生認為自己在選擇題方面還存在困難。以上調查結果說明本次中考道德與法治試題整體難度不大,選擇題相對來說有了一定難度,學生應試能力一般;材料分析題的解答仍然是難點。
第5~6題調查結果分析。60.83%的學生認為自己選擇題做錯的原因是沒有掌握解題技巧;59.87%的學生認為對考查的知識點不熟悉;45.22%學生認為題干內容太多,找不到關鍵詞;54.78%的學生比較清楚材料分析題考查的知識點的教材來源;31.85%的學生不太清楚材料分析題考查的知識點。以上調查結果說明教師應該增加一些選擇題解題技巧的訓練,指導學生對核心觀點和重點問題準確記憶,引導學生迅速瀏覽題干,準確把握關鍵詞。
第7~8題調查結果分析。86.62%的學生認為審題很重要;58.92%的學生做題時,能夠偶爾多角度思考問題;只有31.53%的學生能夠經常多角度思考問題。以上調查結果說明絕大多數學生重視審題,但是教師要經常對學生進行多角度思考問題的思維訓練。
第9~11題調查結果分析。71.02%的學生認為老師在指導做題時能夠做到講答案與講方法二者兼具;64.33%的學生認為老師總是注意培養(yǎng)學生提取題干中有效信息的能力;25.16%的學生認為老師經常注意培養(yǎng)學生提取題干中有效信息的能力;63.69%的學生比較清楚各種題型的答題技巧和方法;24.84%的學生不太清楚各種題型的答題技巧和方法。以上調查結果說明教師做到了對學生答題技巧和方法的指導,但是仍然要進一步強化。
關于本次考試中哪些問題有難度,根據學生的回答大致歸納如下:1.第13題、第18~20題;2.關于法律法規(guī)、國家機關的問題;3.“世界舞臺上的中國”小論文寫作;4.考查七年級相關知識點的題目。以上調查結果說明七年級和九年級下冊相關知識點、法律法規(guī)、國家機關等是學生復習的薄弱點,而且,需要對學生進行限時訓練,提升其應試能力。
三、中考復習教學反思
結合以上學生答題情況的調查與分析,再反思自己中考復習階段的教育教學,雖然有一些不錯的做法,但是,也有很多需要改進的方面。筆者希望這些教學反思也能給其他道德與法治教師帶來一些啟示。
(一)統籌規(guī)劃,適當取舍
九年級道法備課組統籌時間、基于學情,并結合往年教學經驗,通過討論研究制訂了詳細的中考備考計劃??傮w上是三輪復習計劃:第一輪(中考一模考試前),夯實基礎知識;第二輪(中考二??荚嚽埃?,關注時政熱點鏈接重點知識;第三輪(中考二??荚嚭螅?,模擬訓練查缺補漏。
由于復習內容多,復習時間有限,在各復習環(huán)節(jié)對相關內容做出了適當取舍。比如:第一輪復習過程中,重點復習了八上、八下和九上相關內容;第二輪復習過程中,總結了十二個重點時政熱點專題,以熱點為主線、以相關問題為依托,穿插重點知識的記憶;第三輪復習過程中,精選習題,重規(guī)范、練技巧、養(yǎng)心態(tài)。
在實際教學中,由于學生進行實驗、微機、體育考試集訓,復習計劃被打亂,教學進度推進比較慢,而且復習的系統性也受到一定影響。在把這些不利因素都考慮進去的情況下,如何使復習效果最大化是應該思考的問題。
(二)做優(yōu)集體教研和備課
我校九年級道法組教師十分重視集體教研和備課,在交流、討論、分享的過程中集思廣益,助力課堂教學效果與教育教學質量提高。我們的做法如下:擬制了高質量復習學案;引導學生對重點專題知識進行構建;熱點專題敲定與問題設計(思維深度,綜合性);易混易錯知識點梳理(疑難困惑點專題突破);中考試題鏈接;學法考法指導;精選模擬試題,鞏固訓練,反思提升。
但是,在某些方面我們仍有不足。復習學案利用不充分,在完成過程中,學生存在應付現象;由于時間關系,學生沒有自主構建專題知識,只是參考復習資料;重點時政熱點專題忽略了有關“世界舞臺上的中國”小論文寫作,導致學生考試時不能從容應對相關題目;法律法規(guī)及國家機關等易混易錯點沒有進行強化指導;雖然對學生進行了專題訓練,但沒有對一些典型問題進行逐個講解,導致學生在答題技巧和方法掌握上存在一定不足。
(三)課堂授課提質增效
在復習課教學過程中,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的學習活動可以總結為看、讀、背、思、議、說、寫。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所有的學習活動都要用上。教師讓學生自己去看去讀相關資料、相關問題,讓學生去背重要知識點,讓學生去思考和討論有價值的問題并表達個人或集體觀點,讓學生去寫相關問題的答案。與此同時,教師也發(fā)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師活動可以總結為觀、查、撥、評、講、閱。教師觀察學生看書讀書的狀態(tài),檢查學生的背誦情況,對學生的思路進行點撥,對學生的觀點進行評價,對個別典型問題進行精講,批閱學生限時寫的答案并給予分值評定。
不過,在課堂上我們仍然有需要改進的地方。比如:經常會出現為了趕教學進度,留給學生的思考、討論、表達、寫的時間不夠,甚至多次出現學生還沒有來得及思考,老師就把正確答案說出來的情況。這樣,學生并沒有得到真正的訓練。
綜上所述,筆者結合山東菏澤中考道德與法治試題學生答題情況的調查與分析,針對自己中考復習階段的教育教學進行了反思。這個過程有助于筆者自我教學素養(yǎng)的提升,也希望能與各位同行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