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是促進幼兒學習與發(fā)展的重要途徑,幼兒在玩中學習,在玩中成長。在游戲過程中,幼兒會根據(jù)季節(jié)變化創(chuàng)生不同的游戲內(nèi)容。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幼兒們在沒有水的情況下與幼兒園預設的循環(huán)水系的完美邂逅吧!
幼兒們從剛開始的自由玩彈珠,到根據(jù)前期經(jīng)驗從最近搭建區(qū)取材,從一塊木板到幾塊木板,再到更多搭建材料的加入,我們引導幼兒從全園各個區(qū)域取材,以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幼兒們自主取來呼啦圈、足球、滾筒、泡沫球、旋轉(zhuǎn)陀螺、滑板車、風火輪等,當方正小朋友拉來拖車時,一定是有精彩的故事要發(fā)生了……隨著各式各樣小車的加入,幼兒們開始了他們的騎行之旅。
活動內(nèi)容與過程實錄
實錄一:謙讓與責任的碰撞
戶外活動開始了,孩子們?nèi)宄扇旱剡x擇自己感興趣的材料進行游戲——夢麟和銘博騎來了小車,中途子童直接坐了上去,夢麟有點不知所措但依舊跟著他們繼續(xù)騎行。騎行上坡時有些費勁,銘博說:“上不去了,太重了!”夢麟毫不猶豫地幫助他們把車拉了上去。夢麟推著車想要從橋旁邊下去時,沒有參與計劃的子童問:“你們要干什么?”當兩個小朋友把車抬到?jīng)]有水的水系中時,子童看了看我連續(xù)說了兩次“oh my god”,(他在試探自己說的這句話是不是禮貌用語,老師沒有制止便緊接著說了第二次,以表達當時驚訝的心情。)銘博說著行駛方向時,夢麟抬起車子后面說:“轉(zhuǎn)個頭!”銘博第一反應是“往后倒車啊”,夢麟?yún)s把車子抬到了對面,銘博看了我一眼放低聲音說:“干啥呀?”夢麟一邊忙一邊說:“上去上去!”上去后夢麟很有成就感地看著我說:“上來了!”我立馬豎了個大拇指給他。他們?nèi)齻€人都摸著把手想當駕駛員,最終第一個摸到把手的子童當了駕駛員,銘博當了乘客,而夢麟走開了。子童騎著車子帶著銘博走了,遠處的夢麟又獨自另騎了一輛車子過來。
夢麟取來小車嘗試了兩次都沒拖到水系中,便呼喊遠處的小朋友尋求幫助,遠處的小朋友沒有聽到,夢麟一邊看我一邊往下拖拉,這時我及時介入:“你想一想還可以借助哪些材料幫忙。”夢麟把已經(jīng)下來的前車輪抬了上去,跑去梯子搭建二區(qū)取來第一塊木板后,發(fā)現(xiàn)兩個小朋友想騎走車,于是他趕緊向前著急地搖晃著車子說:“干嘛,這是我拿的。”翊鳴問:“你從哪兒拿的?”夢麟指著小車區(qū)不耐煩地說:“你自己去那邊拿?!苯又麄兏髯悦α似饋?,夢麟取來第二塊木板時,發(fā)現(xiàn)又有兩個小朋友想把車子騎走,趕緊抓住車說:“這是我的,你們可以去那邊取車子?!彪S后夢麟嘗試對比、前后目測了一下說:“我再拿一塊板子就夠了?!苯又谕榈膸椭乱黄鸫詈脴虿㈨樌ㄟ^。這時木板擋住了橋下行駛的車隊,銘博大聲呼喊:“開門、開門!”夢麟沉浸在騎行的喜悅中,子童準備抬木板,這時夢麟返回來把木板一塊一塊地拉開,讓車輛正常通過。對面的珂兒說:“我也要過去!”夢麟擦了擦汗說:“好,我給你搭橋?!蓖瓿纱顦蛉蝿蘸笕齻€小女孩繼續(xù)騎行,最終順利過了橋。
我的發(fā)現(xiàn):
活動中,當遇到小車上不去、下不來的問題時,三名幼兒能主動合作共同解決問題;當三名幼兒都想當駕駛員時,兩個男孩主動退出;當夢麟看到只能兩個人騎行時,主動退出重新去取另一輛車;當其他小朋友想再次取走車時,夢麟兩次拒絕不同的小朋友時表現(xiàn)出了不一樣的語氣和態(tài)度,可以看出夢麟的情緒變化——因為失去過一次小車所以第一次反應特別強烈,看到同伴走開后立即開心地去取木板,第二次看到同伴想取走車時,他的情緒好了很多,不再大聲制止,取回小車后立即投入到嘗試過橋取木板的活動中,這表明他能調(diào)節(jié)自己的情緒,達到了與同伴友好相處的目標。雖然剛大聲對翊鳴小朋友說話,但當翊鳴第二次來時,兩人能夠友好地交談,可以看出大班幼兒善于傾聽、懂得謙讓,合作意識和規(guī)則意識都比較強。
教師支持策略:
本次游戲中雖然沒有因幼兒爭搶玩具發(fā)生重大沖突,但有時也會出現(xiàn)爭搶玩具的現(xiàn)象,于是我播放了一個反面視頻,并與幼兒一起商討游戲規(guī)則:只要發(fā)生爭搶玩具的現(xiàn)象,大家就都沒有資格玩玩具了,以此來警示幼兒學會謙讓和協(xié)商。
實錄二:挑戰(zhàn)自我 堅持不懈
幼兒在騎行過程中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問題,當騎行隊伍又一次來到木橋這里時,夢麟已經(jīng)加入到了騎行隊伍中。當騎行幼兒擋住去路時,站在一側(cè)的益彰猶豫著看了看后面,又看了看我然后主動承擔起了開關卡的任務。當騎行隊伍越來越長時,后面的夢麟意識到是橋不順暢阻礙了車隊正常行駛,只見他飛速跑過來,原來是子瑜的小車擋住了去路,夢麟毫不猶豫地幫子瑜把車抬了上去,接著又迅速跑回車隊駕駛自己的車繼續(xù)前行。益彰則堅守起了這座橋,為保證騎行隊伍能夠順利通行,他將木板一次次地挪開又一次次地搭起來。
我的發(fā)現(xiàn):
視頻中我看到了堅持不懈的益彰,雖然力量相對弱一點,但是他依舊堅持將木板一次一次地搭好,并自覺堅守著這座橋,默默地為大家服務。此外,我還發(fā)現(xiàn)了樂觀等待的幼兒,當車隊被擋住時,后面的幼兒沒有著急地大喊大叫,而是沉浸在游戲中,等待著負責的幼兒將木板一一挪開,再讓大家有序通過。
教師支持策略:
在游戲分享環(huán)節(jié),我著重表揚了益彰小朋友。從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出益彰小朋友一句話都沒有說,而是默默為大家提供便利,解決問題,雖然木板對他來說有些重但是他依然堅持為大家服務,其實這也是一個自我挑戰(zhàn)的過程。從獨自游玩到主動加入游戲大部隊,再到拼盡全力調(diào)整橋,益彰在一次次地在突破自己,大家則為益彰鼓掌,鼓勵他參與到游戲中。后續(xù)我們告知家長在家也予以鼓勵和贊揚,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在之后的游戲中,益彰便有意識地加入到了各項游戲活動中。
午休時間,我給孩子們講述了繪本故事《勇敢做自己》《大聲說出來》,鼓勵與益彰相似的那些膽怯、不自信的幼兒要勇敢做自己,更要大聲說出自己的想法。雖然性格是難以改變的,但是只要我們每天多一點鼓勵,就一定會看到不一樣的孩子。
實錄三:樂觀不服輸
戶外游戲結(jié)束了,孩子們紛紛將材料收回各處,語桐搬不上去小車時,請求對面的筱童來幫忙:“誰能幫幫我?筱童,你能幫我嗎?”筱童回應道:“我也需要幫助?!闭Z桐看了看便放下自己的車子主動幫筱童把車子抬了上去。與此同時子童也請求同伴:“你幫幫我行不行?”子謙沒有作聲走開了,筱童則騎著車走了,語桐又返回來說:“要收車了,你干嘛!那是我的車!”要回了自己的車后語桐繼續(xù)尋求幫助,子洲被子童叫去幫忙了,語桐又一次請求子謙的幫助:“子謙,你幫我一下吧!”子謙說:“我要收這些小球球?!睕]有別人的幫助,語桐最終自己把小車搬了上去,我見狀立即給予了其鼓勵和表揚。
我的發(fā)現(xiàn):
我發(fā)現(xiàn)并贊揚了語桐小朋友樂于助人和永不言棄的精神,在她自己需要幫助時依然能主動地幫助他人,沒有得到幫助時自己努力把車抬上岸,這讓我看到了語桐善良、無畏和不服輸?shù)牧己闷焚|(zhì)。
教師支持策略:
分享交流環(huán)節(jié),我沒有拿樂于助人的語桐和拒絕他人請求的子謙進行對比,而是針對子謙的兩次拒絕做了相應的策略指導:
1.教師大力夸贊語桐樂于助人的好品質(zhì),并與幼兒一起設定了出口——借助場地特點和幼兒建議,將出口設在拱橋處。
2.交流分享時教師沒有提及子謙的游戲行為,而是分享結(jié)束后詢問子謙媽媽孩子在家的具體表現(xiàn)。我們得知子謙在家也是自己不想做的事情誰說都沒用,非常有主見。之后我也單獨找子謙聊天,了解他當時拒絕同伴請求的原因,他說:“我當時著急收我的玩具。”其實孩子沒有錯,就是比較有自己的個性和想法。
3.與幼兒一起分享繪本故事《有個性的羊》,讓他們體會特立獨行的利與弊。
4.平時請與子謙個性類似的幼兒幫我選繪本故事、洗水果、拿牛奶,并及時說“謝謝”、給予小貼畫作為獎勵同時夸贊這名幼兒一番,增強他們的集體榮譽感、歸屬感和幸福感,以愛以德來感化子謙。
現(xiàn)在的子謙面對教師和好朋友的請求會主動幫忙了,這表明他有所進步、有所提升。我會繼續(xù)教育、引導,發(fā)現(xiàn)每個孩子的不足,以幫助幼兒往更好的方向發(fā)展。
活動特點及價值所在
騎行過程中,幼兒通過交流合作一次次地解決問題,促進了其語言、邏輯、空間、運動、人際及內(nèi)省等多元智能的發(fā)展。本次活動中,我們本著“兒童在前、教師在后”的游戲理念,始終以觀察者、支持者和引導者的角色,持續(xù)陪伴并記錄幼兒游戲的全過程,不斷地觀察、發(fā)現(xiàn)、支持、捕捉、回應幼兒在游戲中轉(zhuǎn)瞬即逝的發(fā)展和變化,嘗試解讀幼兒的發(fā)展需求及水平,并根據(jù)情況提供適當?shù)牟呗灾С帧?/p>
一、觀察幼兒興趣點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游戲過程中,橋的出現(xiàn)雖然阻礙了騎行隊伍的正常通行,但也增添了不少精彩的故事,教師更是從中發(fā)現(xiàn)了幼兒的良好品質(zhì),就如一次次地搭橋拆橋,反復進行并樂在其中??梢姡變鹤灾魃傻幕顒右冉處熤贫ǖ挠螒蚋志?,也更能引起同伴間的共鳴。幼兒在此區(qū)域持續(xù)玩了三周都沒有感到乏味,反而游戲材料越來越豐富,游戲場景也越來越多樣。
二、觀察幼兒行為
在騎行過程中,教師通過觀察幼兒的行為,延伸到日常生活中的交通規(guī)則,如幼兒騎行路線是怎樣設定的?出現(xiàn)擁堵怎么辦?怎樣解決游戲中出現(xiàn)的問題?幼兒們都能通過合作協(xié)商解決問題。
三、關注幼兒情緒變化
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往往會出現(xiàn)不同的情緒反應。騎行過程中,情緒波動最大的就是夢麟小朋友,從開始的滿懷期待,到車子被占重新尋找,再到新車子險些又被騎走時表現(xiàn)出來的憤怒,但轉(zhuǎn)身能繼續(xù)微笑著取木板,到再一次車子被騎走時著急指引其他幼兒另取一輛,最后搭好橋后主動幫助他人——夢麟完全沉浸在游戲情境中。這正是幼兒們的真性情,他們在游戲中的情緒變化也深深觸動著我,這就是真游戲的感染力。
四、進一步的支持策略
在游戲過程中,因為是初次探索騎行游戲,幼兒們并沒有形成系統(tǒng)的游戲規(guī)劃,當有幼兒說“沒油了,要加油”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自主創(chuàng)設游戲所需場景,如加油站、洗車店、修理店和停車場等,以支持幼兒深入探索,促進幼兒游戲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我們的騎行游戲還在繼續(xù),期待孩子們呈現(xiàn)更精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