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早在革命年代即開始創(chuàng)作詩詞,但歷來不愿意正式發(fā)表,他在1957年1月12日寫給臧克家等人的一封信中,給出了兩個原因:一是認為舊體詩不宜在青年中提倡,擔心舊詩“束縛思想,又不易學”;二是自謙,認為自己的詩詞“詩味不多,沒有什么特色”。1957年1月25日,由臧克家主編、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詩刊》(創(chuàng)刊號)面世,頭條刊發(fā)了毛澤東“舊體詩詞十八首”,其中《浪淘沙·北戴河》一詞系首次公開發(fā)表,標明創(chuàng)作時間是“一九五四年夏”。
同年11月,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了《毛主席詩詞講解》,臧克家講解,周振甫注釋,《浪淘沙·北戴河》當然名列其中。這是毛澤東詩詞的第一個中文單行本,發(fā)行量巨大,至1963年8月已達十二印次,發(fā)行量達九十多萬冊。以此為起點,毛澤東詩詞的出版印刷越來越精良,如1958年7月,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二十五開線裝本《毛主席詩詞十九首》;1958年9月,文物出版社刻印出版八開線裝《毛主席詩詞十九首》;1959年9月,內(nèi)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布面精裝蒙文版《毛主席詩詞二十一首》;1977年8月,上海書畫出版社刻印《毛主席詩詞三十九首》等。
1961年12月,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沈鈞儒書寫《毛主席詩詞二十一首》,八開線裝,開印行名人手書毛澤東詩詞的先河。在此之后,從黨和國家領導人如葉劍英、朱德、董必武等,到書畫名家如郭沫若、啟功、李可染等,都書寫過《浪淘沙·北戴河》一詞,公開出版過手書毛澤東詩詞的字帖。
與此同時,毛澤東詩詞的翻譯出版也在同步進行。1957年9月,蘇聯(lián)真理報社出版了俄文本《毛澤東詩詞十八首》平裝本;11月,蘇聯(lián)外國文書籍出版局出版了俄文本《毛澤東詩詞十八首》袖珍精裝本,內(nèi)有黑白木刻插圖。1960年3月,商務印書館出版漢俄對照本《毛澤東詩詞十八首》。1959年3月,外文出版社出版了《毛澤東詩詞》英文版MAO TSE-TUNG POEMS,其中《浪淘沙·北戴河》詞題譯為PEITAIHO—to the melody Lang Tao Sha。英文翻譯是其他語種譯文的基礎,此后,外文出版社陸續(xù)出版了西班牙文、印地文、法文、荷蘭文、印尼文、朝鮮文、德文等版本。1976年,外文出版社再次出版英文版《毛澤東詩詞》(MAO TSETUNG POEMS),這是經(jīng)“《毛澤東詩詞》英文定稿小組”反復潤色加工、推敲修改后的定稿。袁水拍為定稿小組負責人,組員有喬冠華、錢鍾書、葉君健,后又增加了趙樸初,并請美國專家蘇爾·艾德勒協(xié)助譯文的潤色工作?!独颂陨场け贝骱印吩~題譯為PEITAIHO—to the tune of Lang Tao Sha。“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一句,1959年版譯文為:“The autumn wind is sighing” still today—The world has changed!1976年定稿譯文為:Today the autumn wind still sighs, But the world has changed!需要特別強調(diào)的是,外文出版社在此英文版基礎上,同期出版了漢英對照版《毛澤東詩詞》,八開大冊,內(nèi)外函套,布面精裝,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印刷”,有“國禮本”之稱。定稿本的權威性是顯而易見的,但終究擋不住翻譯家們的熱愛與激情。1993年,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出版了許淵沖翻譯的漢英對照版《毛澤東詩詞選》,其中將《浪淘沙·北戴河》詞題譯為The Seaside-Beidaihe Tune:“Ripples Sifting Sand”,把“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一句譯為:The autumn wind is blowing now as bleak as then , But changed is the world of men。僅此一句就能典型地體現(xiàn)許淵沖的“三美”(意美、音美、形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