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探討基于循證的標準化臍帶血采集技術在經陰分娩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22年4月1日~9月26日收治的156例留取臍帶血的經陰分娩患者作為實施前,選取2022年9月27日~12月1日收治的137例作為實施后,比較實施基于循證的標準化臍帶血采集技術前后患者臍帶血采集量、產房助產士臍帶血采集技術考核優(yōu)秀率及自我效能感[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并分析臍帶血采集技術考核得分與助產士自我效能的相關性。結果:實施后患者臍帶血采集量高于實施前(P<0.01);實施后,助產士采集技術考核優(yōu)秀率、GSES評分均高于實施前(P<0.01,P<0.05);助產士GSES評分與采集技術考核優(yōu)秀率呈正相關(P<0.01)。結論:將基于循證的標準化臍帶血采集技術應用在經陰分娩患者中,在提升助產士操作優(yōu)秀率的同時提升其自我效能,并能夠有效提升臍帶血采集量,為臍帶血的臨床應用提供保證。
【關鍵詞】
循證護理;臍帶血采集;自我效能;標準化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6-7256.2024.09.051" 文章編號:1006-7256(2024)09-0163-03
[基金項目]山東省護理學會立項科研課題(臍帶血采集專項)項目(編號:SDHLKT202204)。
臍血是嬰兒出生后存留在臍帶及胎盤內的血液,含有造血干細胞及一定量的自然殺傷細胞、細胞因子誘導的殺傷細胞、內皮祖細胞、多向潛能分化祖細胞、神經干細胞等非造血干細胞,這些干細胞具有在體內外均可分化成為造血、上皮、內皮、神經等多種組織的能力[1]。目前,臍血干細胞可廣泛應用于惡性、血液、先天性、代謝性疾病治療中[2]。與此同時,臍血干細胞具有來源容易、采集方便、人類白細胞抗原配型要求低、移植物抗宿主病風險低、移植物抗腫瘤效應強、移植后復發(fā)率低等優(yōu)勢[3]。獲取足量、無污染且有核細胞量豐富的臍血能夠為嬰兒未來需求提供保障。近年來,關于臍帶血的相關研究日益增多,而基于循證的護理實踐較少,特別是聚焦于提升臍血采集血量及質量的技能操作。為了提升經陰分娩臍血采集血量及質量,我們采用循證的方式按照澳大利亞JBI循證衛(wèi)生保健中心證據(jù)臨床應用模式[4],獲得經陰分娩臍帶血采集技術的最佳證據(jù)總結,結合臨床實踐制訂標準化臍帶血采集技術,旨在優(yōu)化經陰分娩臍帶血采集技術,提升臍帶血的采集量及質量。2022年9月27日~12月1日,我們對收治的137例經陰分娩患者實施基于循證的標準化臍帶血采集技術。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22年4月1日~12月1日收治的293例經陰分娩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自愿留取臍帶血者;②簽署知情同意書者。排除標準:①未成年者;②未接受義務教育者;③中途退出研究者。選取2022年4月1日~9月26日收治的156例患者為實施前,年齡(27.87±4.80)歲;孕周(38.95±3.56)周;胎次:一胎129例,二胎27例。選取2022年9月27日~12月1日收治的137例患者為實施后,年齡(28.37±5.20)歲;孕周(39.25±3.17)周;胎次:一胎117例,二胎20例。產房助產士39名,年齡(33.67±6.28)歲;職稱:副主任護師2名,主管護師12名,護師17名,護士8名;工作年限2~23年;受教育程度:碩士研究生1名,本科23名,大專15名。實施前后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已獲得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 方法" 實施基于循證的標準化臍帶血采集技術,具體內容如下。
1.2.1" 建立研究小組" 小組成員由3名護理研究生、5名護理專家、1名臍血庫專家、2名廠房臍帶血采集骨干組成,均接受系統(tǒng)的循證護理培訓,其中5名護理專家包括1名循證護理教師、2名護理管理者、2名產房臍帶血采集骨干。護理專家對循證獲得的證據(jù)結合臨床實踐進行標準化操作技術的制訂與指導;護理研究生在循證專家的指導下進行文獻檢索、質量評價、證據(jù)提取及整合;病區(qū)骨干負責證據(jù)實踐過程中的審查、實施、數(shù)據(jù)采集及技術實施。
1.2.2" 文獻檢索與質量評價" 按照“6S”證據(jù)模型,自上而下進行文獻檢索。英文文獻采用主題詞和自由詞相結合的方式,檢索Up Todate、BMJ Best Practice、EMbase、Pub Med、澳大利亞JBI證據(jù)總結數(shù)據(jù)庫、美國國立臨床診療指南數(shù)據(jù)庫(NGC)、英國國家衛(wèi)生與臨床優(yōu)化研究所指南網(NICE)、安大略注冊護士協(xié)會(RNAO)、國際指南協(xié)作網(GIN)、Cochrane Library、CNKI、萬方數(shù)據(jù)庫。英文檢索詞“cord blood”“fetal blood”“umbilica cord blood”“collection”“delivery of placenta”“treat”“influence factor”“quality controll”,中文檢索詞“胎血”“臍血”“臍帶血”“胎盤”“采集”“處理”“影響因素”“質量控制”。文獻納入標準:①研究對象為經陰分娩同意臍帶血采集的產婦及新生兒;②干預措施為臍帶血采集方案;③結局指標包括采集血量達標率、有核細胞數(shù)量、細菌污染率、造血干細胞集落生長情況、產婦及新生兒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產婦及家屬對知識的掌握程度;④研究類型為指南、專家共識、臨床決策、系統(tǒng)評價、證據(jù)總結及高質量的隨機對照試驗(RCT);⑤語種為中文或英文。排除標準:①無法獲取全文及內容或信息不全的文獻;②研究計劃、報告書及會議論文;③重復發(fā)表或已更新的文獻;④文獻質量評價結果為C級的指南及文獻;⑤有嚴重質量問題的其他文獻。
1.2.3" 形成方案初稿" 經過文獻質量評價與證據(jù)總結篩查,獲得最佳證據(jù)。研究小組進行3輪小組會議,對所得證據(jù)的實用性、有效性等方面進行討論,結合臨床實踐,制訂標準化經陰分娩臍帶血采集技術指引,內容涵蓋臍帶血采集技術考核要點、考核評分標準及技術并發(fā)癥的原因分析與預防措施。
1.2.4" 方案實施" ①產房助產士培訓與考核。由產房臍帶血采集骨干依據(jù)臍帶血采集技術指引,通過現(xiàn)場授課、操作實操演示等方式,對產房助產士進行1周的培訓,所有成員均考核優(yōu)秀方可實施臍帶血采集。②指引實施與持續(xù)質量控制。由研究團隊的產房臍帶血采集骨干,實時觀察指引落實情況,反饋指引實施過程中出現(xiàn)問題進行討論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精細化、精準化管理,確保質量控制及持續(xù)的質量改進。③指引修正與完善。研究團隊根據(jù)指引實施審查與問題反饋,修正并完善指引內容,制作標準化經陰分娩臍帶血采集技術指引;同時獲取臍帶血采集相關數(shù)據(jù),評價指引實施效果。
1.3" 評價指標" ①臍帶血采集情況:比較實施前后患者臍帶血采集情況。②臍帶血采集技術:比較實施前后產房助產士臍帶血采集技術優(yōu)秀情況,依據(jù)指引制訂的經陰分娩臍帶血采集技術操作考核標準對產房39名助產士進行考核,該考核標準總分100分,≥95分為優(yōu)秀。③自我效能感: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評估實施前后助產士自我效能感,該量表由Schwarzer等編制、王才康等翻譯修訂,共10個條目,采用Likert 4級評分法(1~4分),總分10~40分,其中<21分表示低水平、21~30分表示中等水平、>30分表示高水平,得分越高表示自我效能感越高。該量表內部一致性系數(shù)Cronbach′s α為0.828。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相關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檢驗水準α=0.05。
2" 結果
2.1" 實施前后患者臍帶血采集量比較" 見表1。
2.3" 實施前后助產士GSES評分與采集技術考核優(yōu)秀率相關性分析" 經Pearson相關分析結果顯示,實施前后助產士GSES評分與采集技術考核優(yōu)秀率均呈正相關(r=0.263、0.436,Plt;0.01)。
3" 討論
標準化經陰分娩臍帶血采集技術指引的制訂與應用,有效提升了臍帶血采集量,為臍帶血的應用提供更多的機會與可能。臍帶血因其具備易獲取、易采集、配型位點相合度要求較低等特點,對產婦及新生兒采集具有無創(chuàng)性,使采集臍帶血成為獲取造血干細胞的最理想來源[5]。造血干細胞移植經多年的臨床研究及應用實踐,發(fā)現(xiàn)其在治療血液系統(tǒng)惡性腫瘤、造血衰竭及代謝性疾病等方面起非常重要的作用[6]。最新研究顯示,臍帶血在治療神經系統(tǒng)損傷疾病領域獲得突破性的進步,已開展的多項臨床試驗證實臍血帶在治療腦癱、自閉癥等方面具有顯著療效[7]。伴隨著研究的逐步深入與脫產,目前中國接受臍血移植的患者例數(shù)已接近15000例,特別是近幾年臍帶血移植數(shù)量呈爆發(fā)式增長,但與世界領先地區(qū)相比,我國在臍帶血采集與應用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問題[8]。而保障臍帶血的質量與數(shù)量是提升臍帶血利用率的基本保障。影響臍帶血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是臍帶血的細菌污染率[9]。在自然分娩狀態(tài)下,胎盤和臍帶經過生殖或孕婦分娩時導致大小便失禁排泄物的污染,會導致經陰分娩的臍帶血受細菌污染概率增加[10]。而通過提升助產士臍帶血采集技術的熟練程度、規(guī)范操作規(guī)程及規(guī)范方案的執(zhí)行,都會影響臍帶血的感染率。有研究顯示,臍帶血細菌陽性率與血量存在顯著負相關關系,表示提升臍帶血采集量有利于降低臍帶血細菌陽性率。本項目所制訂的標準化經陰分娩臍帶血采集技術的實施,有效提升臍帶血的采集量,為未來臍帶血的應用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11]。
自我效能感由美國心理學家Bandura提出,主要反映個體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項任務的自信程度,從而影響行為活動的選擇、目標的設定、行為的努力程度等。本研究通過分析發(fā)現(xiàn),產房助產士臍帶血采集技術考核得分與GSES評分呈正相關(P<0.01),即產房助產士自我效能感越強其技能考核得分越高。自我效能感不單純僅強調個體對任務的自信程度,還是個體知識、技能轉化行為的重要中介因素[12]。首先,自我效能感越強的助產士不僅能夠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具備較高的工作積極性,更能正確認識臍帶血采集的重要性,面對標準化的、新制訂的臍帶血采集技術更樂于接受與改進;其次,職業(yè)使命感更強,能夠更好地發(fā)揮學習內驅力,具備學習的自主性,主動提升技能操作能力。
標準化經陰分娩臍帶血采集技術指引的應用,首先有效提升臍帶血的采集量,為臍帶血的臨床應用提供支持與保障;其次該指引的應用提高助產士臍帶血采集技術的規(guī)范性與操作優(yōu)化率,為指引的標準化規(guī)范落實提供保證;再次指引落實的同時有效提升助產士的自我效能感,更好地提升其主觀能動性與工作積極性,從而為優(yōu)化經陰分娩臍帶血采集技術,為臍帶血的采集量及質量提供有力保障。
綜上所述,以循證護理方式為科學方法依托,構建科學、可靠、標準化的經陰分娩臍帶血采集技術操作指引,能夠規(guī)范臨床護理人員對經陰分娩臍帶血采集技術,提升臨床醫(yī)護人員提高對臍帶血采集的認識,改進臨床思維,增強循證護理方法的臨床應用,以科學、規(guī)范的方法改進技術指引,提升臍帶血的質量,從而為臍帶血的臨床應用提供保障。
參 考 文 獻
[1]" Zhang Z,Zhao X,Zhang T,et al.Phenotypic characterization and anti-tumor effects of 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 derived from cord blood[J].Cytotherapy,2015,17(1):86-97.
[2]Stiner R,Alexander M,Liu G,et al.Transplantation of stem cells from umbilical cord blood as therapy for type I diabetes[J].Cell Tissue Res,2019,378(2):155-162.
[3]Kindwall-Keller TL,Ballen KK.Umbilical cord blood:The promise and the uncertainty[J].Stem Cells Transl Med,2020,9(10):1153-1162.
[4]周英鳳,胡雁,朱政,等.JBI循證衛(wèi)生保健模式的更新及發(fā)展[J].護理學雜志,2017,32(3):81-83.
[5]Shi CY,Wei W,Lyu LJ,et al.Umbilical cord blood application analysis of Guangdong Cord Blood Bank[J].Chin Med J(Engl),2020,133(16):1997-1998.
[6]魏元鳳,黃東平.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的現(xiàn)狀[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20,24(19):3093-3100.
[7]Boruczkowski D,Pujal JM,I Zdolińska-Malinowska.Autologous Cord Blood in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A Review[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2019,20(10):2433.
[8]范維,周海洋.臍帶血臨床應用研究進展[J].臨床輸血與檢驗,2020,22(6):664-669.
[9]王忠,雒猛,劉婭,等.22萬例臍帶血細菌培養(yǎng)結果分析[J].現(xiàn)代婦產科進展,2019,28(1):35-37.
[10]王忠,劉婭,雒猛,等.山東地區(qū)采集21399例臍帶血細菌檢測結果分析[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23,14(6):148-152.
[11]嚴紅金,葉艷貞,張宗明,等.40596份臍帶血微生物血培養(yǎng)結果分析及探討[J].智慧健康,2023,9(18):129-132.
[12]胡夢夢,皮紅英.護士自我效能感與工作滿意度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研究,2014,28(7):790-792.
本文編輯:譚" 峰" 2023-12-26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