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安燕
【摘? 要】 提高運算能力至關重要,是學生數學素養(yǎng)發(fā)展的基石。文章以高中數學為研究對象,審視了培養(yǎng)學生運算能力時存在的問題,探討了培養(yǎng)高中生數學運算能力的重要性。最后,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了討論: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算法,以鞏固基礎知識;開展富有趣味性的游戲教學,以激發(fā)學生的運算熱情;指導學生歸納整理,使其能夠熟記運算規(guī)律;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從而提升他們的運算能力;分享運算經驗,實現共同提升。以期為高中數學教師的備課和教學提供一定的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 高中數學;運算能力;數學運算
解決數學問題的有效手段之一是運算。學生要想真正掌握知識,必須經歷運算的過程。隨著升入高中,數學問題變得更加復雜,運算過程更加煩瑣,這對學生的運算能力要求也相應提高。教師需要清晰認識到這一點,認真分析學生的運算能力現狀,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引導,才能真正提升學生的運算能力。
一、高中數學教學培養(yǎng)學生運算能力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為了有效地貫徹新時期的教學要求,教師需要貫徹落實新理念,并對當前教學狀況進行認真反思,以此為依據做出必要的調整。在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運算能力至關重要。強調學生運算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能夠使學生熟練解決問題,還能提高解題的準確率。然而,調查研究顯示,目前的高中數學教學中存在諸多問題,具體表現如下。
(一)教學方法不合理
首先,在培養(yǎng)學生運算能力的過程中,許多教師完全依賴自身的教學經驗來制訂教學計劃,并未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導致所采取的教學方法不夠合理,難以使學生在原有基礎上獲得提升;其次,大多數教師認為學生的運算能力提升與日常訓練密切相關,因此常常會為學生布置大量的計算類習題,試圖通過反復訓練讓學生掌握某種題型的解題思路,以此提升他們的運算能力。然而,對高中生而言,這種機械化且繁重的訓練只會增加他們的壓力,長此以往還可能導致他們對學習產生厭倦,進而影響學習效率的提升。
(二)缺少科學的教學規(guī)劃
學生運算能力的提升是一項需要長期進行的任務,教師必須綜合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教學目標,制訂合理的教學計劃,才能確保學生的運算能力不斷提高。然而,目前的教學情況顯示,教師未能有效把握不同層次學生的運算水平,也未能針對學生的個體特點和存在的問題給予相應的指導,導致不同層次學生之間的差距逐漸擴大,從而降低了教學效果。
二、培養(yǎng)高中生數學運算能力的重要性
數學運算是高中生必須掌握的關鍵能力,它直接影響學生物理、化學等學科的學習效果。通過對數學教材中運算所占比例的分析,可以看出學生的運算能力直接決定了他們的學習質量,例如一些數學概念如集合、向量等都需要進行數學運算,而應用題的解答也必須以運算為基礎。此外,數學公式的推導更是離不開運算。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運算能力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一)提升學生的運算準確度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大多數教師會直接傳授算法給學生,并提供大量的運算題,希望學生通過實際操作來掌握算法。然而,由于學生未能理解算法的原理,遇到變式問題時不知如何應用,導致在運算中頻繁出錯。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必須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運算能力,引導他們探究算法的原理,這樣才能提高學生運算的準確性,從而真正提升他們的數學成績。
(二)提升學生思維的縝密度
在進行數學計算時,學生必須理解運算規(guī)律,以確保計算結果的準確性。通過適當的訓練,學生可以培養(yǎng)計算思維,從而以更便捷的方式解決問題。此外,學生在思考問題的同時進行計算,可以保持大腦高度活躍。當學生自主完成計算后,通過反思與優(yōu)化,他們能夠檢驗計算過程與結果,從而建立起系統(tǒng)化的知識體系,這種訓練方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嚴密度。
三、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運算能力的培養(yǎng)路徑
(一)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算理,鞏固基礎知識
算理即計算過程的理論原理,類比于建造橋梁的過程,它是學生需要掌握的橋梁建造理論知識。缺乏理論知識的支撐,學生將不知從何處開始計算,無法找到正確的計算路徑。因此,要想提升學生的運算能力,必須先確保其掌握了扎實的基礎知識。
在算理教學方面,教師可以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自主探索算理,而非直接灌輸。舉例而言,首先教師可以選擇典型的例題,清晰地展示其計算過程,然后針對每個計算步驟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這種計算方式的優(yōu)勢在何處?”學生通過逐層剖析、研究,表達出對運算過程的理解,從而完成對算理的分析。隨后,教師可以再次以問題的形式引導學生思考:“通過對這道題目的分析,你能總結出其中涉及的算理嗎?”學生通過回顧整個學習過程,經過自主思考和系統(tǒng)整理,將散亂的知識整合起來,完成對算理的總結。如此,學生不僅夯實了運算基礎,還為他們的運算提供了有理有據的過程支持。
(二)開展游戲教學,調動學生的運算熱情
高中數學運算主要涉及加減乘除等數字計算。長期以來,學生在這種反復乏味的計算學習中會感到厭煩,從而抑制他們的運算能力提升。競賽能夠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欲望,驅使他們不斷向前,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特點選擇適合的競賽方式。為了激發(fā)學生的運算熱情,教師可以利用高中生喜歡玩游戲的特點,組織一場“運算競賽”活動。例如,可以借鑒當下流行的益智闖關游戲,通過設計梯度問題,使每個關卡難度逐漸增加,學生成功闖過一關會感受到成就感,并對下一關充滿探索的熱情。在這種闖關游戲中,學生的學習熱情會持續(xù)高漲,有助于提升他們的運算能力。
(三)引導學生歸納整理,熟記運算規(guī)律
運算規(guī)律指的是對數學運算方法的概括和總結,只有學生掌握了某一類型題目的運算規(guī)律,才能在面對不同的變式時靈活運用,從而有效提高他們的運算能力。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總結歸納運算方法,理解其中的規(guī)律性。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展開教學。
1. 整體總結
整體總結涵蓋數學公式、法則、定理等內容。一般情況下,學生可以直接代入公式來解決數學運算問題,然而有些問題需要學生理解并綜合運用多個公式、定理和法則來解決。這表明,只有學生能夠全面理解這些知識點,才能有效地將它們應用于實際問題的解答中。為此,在學習某一知識點后,教師應指導學生使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將公式、法則等內容羅列出來,并引導他們分析和把握其中的關系。
舉例而言,在三角函數這一章節(jié)的學習中,涉及三角函數誘導公式、三角函數恒等變換等多個定理。為了讓學生系統(tǒng)地掌握本章節(jié)的知識及其之間的關聯,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三角函數運算”為核心關鍵詞,總結各個公式之間的轉化關系。比如,當遇到“給角求值”的問題時,可以利用誘導公式一步將問題轉化為區(qū)間(-90°,90°),即sin(kπ+α)=(-1)ksinα(k∈Z),cos(kπ+α)=(-1)kcosα(k∈Z)。再如,當遇到“正弦值或角的平方差”的形式時,可以使用平方差公式,即sin2α-sin2β,cos(α+β)cos(α-β)=cos2α-sin2β。通過這些公式和定理的應用情景,學生能夠清晰地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他們的運算能力。
2. 提煉關鍵點
數學運算的關鍵在于提煉核心思想,幫助學生迅速理解。教學中,采用口訣法既降低了學習難度,又促進了運算規(guī)律的掌握。以“復數的四則運算”為例,教師應基于運算過程,提煉以下關鍵點并創(chuàng)編口訣:
(1)加法:實部和虛部分別相加;
(2)減法:實部和虛部分別相減;
(3)乘法:實部和虛部分別實數相乘,再結合虛數單位i的平方規(guī)則;
(4)除法:按照分數除法規(guī)則相除,并進行有理化。
這些簡單口訣一讀即記,有助于學生掌握運算核心,提升解題效率,為數學能力的提升奠定扎實基礎。
(四)引導學生解決問題,提升學生的運算能力
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是培養(yǎng)運算技能的根本目的,解題是學生提升運算技能的有效途徑。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探究空間,讓他們通過解題和運算的過程來理解知識,在選擇題目時,應以綜合問題為主,這有助于學生將各種運算技能靈活應用于實際情境中。
1. 認真審題
審題是學生解決問題的前提條件,它能幫助學生理清題目中各要素之間的關系。以“空間向量及其運算”為例,教師可以通過經典例題“在平行四邊形ABCD中,已知2|AB|2+|BD|2-4=0,∠ABD=90°,沿BD折成直二面角A-BD-C,求三棱錐A-BCD的外接球的表面積?!眮碇笇W生。鑒于題目信息的復雜性,教師可以設問題引導學生:“題目給出了哪些條件?根據這些條件,你可以推導出什么信息?”“需要解決的是什么問題?這些條件對解決問題有哪些作用?”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會認真分析題目,從而理清各條件與問題的關系,確立解題思路。
2. 優(yōu)化解題過程
一旦學生理清條件與解題對象的關系,就能夠正式進行解題,在解題環(huán)節(jié)學生需要保持認真細致。因此,教師應重點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運算習慣:首先,教師應指導學生按照步驟進行運算,確保每個符號都清晰明了;其次,教師應要求學生在草稿紙上列出整體過程,在檢查無誤后再將答案寫在題目下方,以降低出錯的可能性。通過全身心地參與解題過程,學生的運算能力也會得到進一步提升。
3. 做好檢驗
為了確保答題的準確性,教師應引導學生對自己的計算過程進行檢驗。如果檢驗結果與原答案不符,說明學生在運算過程中存在錯誤,需要逐步確認和計算;如果結果與第一次一致,說明學生的準確率較高。在解題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學生檢驗意識的培養(yǎng),可以通過問題引導,例如“你是否對結果進行了檢驗?檢驗的結果是什么?”學生完成檢驗后可直接匯報,若未完成,則教師的提問可視為是對學生的一種警示。長期訓練下,學生將形成審題、解題、檢驗的良好習慣,使其能夠準確找到運算對象,優(yōu)化運算過程,有效提升答題準確率,從而大幅促進學生運算能力的提升。
(五)分享運算經驗,實現學生的共同提升
學習是一種共同的經歷,而合作學習不僅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協作能力,還有助于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積極組織合作學習,并鼓勵學生分享彼此的運算經驗。一種有效的組織方式是在完成一個綜合題的解答后,進行變式訓練:首先,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讓他們共同分析問題,并討論解題思路;其次,在每個小組完成任務后,可以選派一名成員到講臺上分享該小組的運算思路和解題方法。通過這種經驗共享的方式,學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問題,也能夠學習到新的解題方法,從而拓展了解題的思維方式。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以“小老師”的身份分享他們的解題經驗。這種方式不僅促進了學生之間的交流,也培養(yǎng)了他們的自信心和表達能力,通過分享自己的解題思路,學生不僅可以加深自己對知識的理解,還可以幫助他人更好地理解和應用知識。
在這樣的分享氛圍中,學生的思維會得到更多的啟發(fā),他們會學會彼此借鑒,相互提升。這樣的合作學習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運算能力,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他們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受益匪淺。
四、結語
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與他們的學習效果密切相關,數學運算貫穿于整個數學學習的過程,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在當今全新的教學背景下,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已成為教師面臨的重要研究課題之一。教師應該在認識當前教學存在的不足的基礎上,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積極探索并優(yōu)化運算教學方法,以促進學生運算能力的穩(wěn)步提升。同時,教師也必須認識到,學生運算能力的提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持久的戰(zhàn)斗準備。只有如此,才能為學生的更高層次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徐玥. 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探究[J]. 數理化解題研究,2023(33):33-35.
[2] 于海軍. 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高中生數學運算能力培養(yǎng)的思考[J]. 中學數學,2020(07):86-87.
[3] 楊江濤. 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J]. 甘肅教育研究,2022(08):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