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時代教育評價背景下,為了提高大學體育教學對綜合素質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作用,探索民辦高校大學體育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采用文獻研究法、個案研究法、結合自身從事民辦大學體育教學和研究創(chuàng)新實踐,對當前民辦高校大學體育教學的現狀進行分析總結,提出以下幾項改革創(chuàng)新建議:完善民辦大學體育教學評價體系;提升民辦高校大學體育教師教學理念;加強民辦高校體育教師科研創(chuàng)新能力;吸收社會資源共建共用體育場地設施,因材施教構建民辦高校大學體育 “課堂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充分發(fā)揮民辦高校大學體育的育人功能,培養(yǎng)新時代綜合素質大學生人才。
關鍵詞:新時代教育評價;民辦高校;大學體育;教學改革
Research on the Reform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in Private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ducation Evaluation in the New Era
SHANG Yongheng
(Sichuan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Deyang,Sichuan,618500)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educational evaluation in the new era,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important role of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in cultivating comprehensive quality talents, and to explore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in private universities,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 case study method, combined with their own practice in private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innovation, are adopted to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in private universities, Propose the following reform and innovation suggestions: improve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in private universities; Enhancing the teaching philosophy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private universities; Strengthening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private universities; Absorb social resources to jointly build and share sports facilities, tailor teaching to individual needs, and construct an integrated teaching model for university sports in private universities, fully leveraging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university sports in private universities, and cultivating comprehensive quality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Keywords: Evaluation of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Private universities;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引言
為探索提高民辦高校大學體育的教育作用,收集國內學者對大學體育教學改革相關文獻成果并結合民辦高校體育教學的實際案例,分析當今民辦高校大學體育教學改革新思路。目前,我國民辦大學共785所,其中本科413所,民辦高校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民辦高校在發(fā)展中面臨著教學資源不足和教學改革的挑戰(zhàn),大學體育教學是大學生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化教育評價相關工作中做出了一系列重大批示,明確提出要健全立德樹人的實施機制,扭轉教育評價現存的不合理導向,新時代背景下的教育評價改革應運而生[1]。我國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提出,為大學體育教學改革指明目標和方向,對學校體育主管部門、體育教師、大學生都提出了新時代的標準和要求,將有助于高校制定教學改革措施,推動新時代大學生教育目標的實現。
1 民辦高校大學體育教學改革必要性
1.1" 民辦高校大學體育教學評價體系不完善
大學體育教學評價不僅是對學習效果的考核也是對教學質量的檢查,傳統的評價方式主要參考期末測試,以技能水平考核為主,很少對學生身體素質和綜合能力進行測試。由于大學體育考試評價主導體系的模式,導致在教學課程內容的設置、教學方法的運用、學習能動性都是以期末考試為導向,而忽略體育的其他功能。實際的大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教育不只是運動技能,還有鍛煉學生堅強的意志,團隊協作配合和綜合身體素質等都是培育高素質人才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當前大學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缺乏全面考核標準,民辦大學在大學體育的考核評價上,更多的采用簡單易操作的期末運動技能考試為主的考核方式,運動技能考核簡單易操作管理,但課外體育和社團體育等的考核評價工作復雜,很難被有效公平的執(zhí)行。隨著教學改革越來越深入,大學體育教學也更加多元化,完善大學體育教學評價體系[2]。
1.2 民辦高校大學體育教師觀念與教學模式僵固
在新時代大學體育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明確大學體育的重要育人功能,改變教學評價方式,對大學生人才培養(yǎng)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3]。首先要更新大學體育教師的教學與科研觀念,優(yōu)化傳統教學模式,深刻認識到大學體育的教學本質是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提高身體素質,掌握多項健身運動的技能和基礎理論知識,樹立終身體育的價值觀,實現培養(yǎng)綜合素質人才。而現實中大多數民辦高校體育教師在教學上缺乏創(chuàng)新思維和與時俱進的精神,參照以往教學經驗和教學思路,在教學過程中主要以技能示范講解和技能練習為主,學生們反復的練習某項運動技能,課程缺乏趣味拓展和綜合身體素質鍛煉。大多數體育教師按傳統體育課的教學去完成教學任務,不去不愿意去創(chuàng)新課題教學內容,久而久之讓學生對體育課失去了興趣。
1.3 民辦高校大學體育師資隊伍科研水平低
新一輪體育課程改革的目的不再局限于傳統的運動技術的傳授,而應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對其進行終身體育觀念與能力的培養(yǎng) [4]。民辦大學師資隊伍與公辦大學相比存在明顯的劣勢,公辦大學教師招聘標準較高,每名新教師都是經過層層選拔才能上崗,而相比之下,民辦大學招聘門檻較低,大多由學校組織簡單的面試直接錄取,民辦高校體育教師隊伍的特點是年輕化,經驗不足,對組織和處理學生課堂疑難問題和應急情況表現出能力不足。民辦大學在教師科研創(chuàng)新和專業(yè)培訓上的投入和要求不高,導致教師們習慣沿用傳統簡單的教學模式,很少引入最新科研成果,不能較好的發(fā)揮體育的育人功能,影響學生綜合身體素質和能力的培養(yǎng)。甚至有的高校不尊重體育教師教學工作,認為體育課是自由活動,體育課時費低于其他課程,降低了體育教師的地位,體育教師不能從教學中獲得成就感,受到學生和學校的尊敬,就更不會投入精力去專研教學課程,大大降低了體育教學在人才培養(yǎng)中的重要地位。
1.4 民辦高校大學體育教學場地設施不足
大學體育發(fā)展的基礎是要具備完善的體育教學和課外鍛煉場地設施,體育場地設施是衡量大學體育教育水平的基礎條件之一,近些年民辦高校招生規(guī)模不斷壯大,一些民辦本科院校在校學生達2萬以上,而與之相匹配的體育場地設施卻沒有增加,以某民辦高校為例,在校生2萬余人,籃球場地僅有7塊,籃球運動是大學生最喜歡的運動項目之一,籃球場地的不足很難高質量的滿足體育教學與課外籃球活動的需求,大學體育應該是一個體育設施、體育項目豐富多彩的學校體育, 體育場地設施對于學生體育活動的重要性,體育場地設施不足的問題,不僅影響了大學體育課堂教學,也制約了學校課外體育和體育社團的開展。當前,許多民辦高校體育場地設施普遍不足,如籃球場、足球場、羽毛球場等場地擁擠,器材短缺,這給大學生的日常體育鍛煉帶來了極大的不便,也影響了他們的運動體驗和興趣。
1.5民辦高校大學體育缺乏“課堂內外一體化”教學基礎
收集國內高?!罢n堂內外一體化”教學研究成果并結合實地考察,目前許多民辦高校隊大學體育教學不夠重視,教學評價主要針對課堂教學內容設置,大一和大二學生每周一次體育課,課程內容以太極拳、八段錦、健美操、排球、籃球等傳統項目為主,同時又考慮學生運動安全問題,在體育課堂上學生的運動量和運動強度較小,主要以學習某項運動技能為主,學生很難通過每周一節(jié)體育課達到鍛煉身體,提高身體素質的目的,而大學體育除了課堂內外,更多更重要的是課外體育活動,因此,提出大學體育“課堂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對全面提高大學生身體素質和綜合素質非常必要。傳統的課外體育活動是學生自發(fā)的行為習慣,但僅僅是少數學生參與,并且是積極主動參與,要全面調動學生們參與課外體育運動需要學校提供完善的體育設施和制定規(guī)范的指導方針,淡化大學體育課堂內外的界線,鼓勵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課外體育運動習慣,同時也將課外體育納入到期末教學考核之中,通過制度約束促進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外體育運動之中。
2 民辦高校大學體育教學改革措施
2.1完善民辦大學體育教學評價體系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大學體育教育在學生全面發(fā)展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當前我國民辦大學體育教學中仍存在諸多問題,如教學方法單一、教學內容陳舊等,對大學體育進行科學的教學評價并采取相應措施提升教學質量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對民辦大學體育教學質量評價的研究,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提供有力支持。構建科學合理的大學體育評價體系,促進大學體育教學改革,提升教學質量,首先,教師要正視教學評價標準,改變以往只看單一的期末考試成績,忽略了教學過程的評價,將學生在課堂內外的體育運動表現都納入到綜合成績的考核評價,不但促進學生參與體育課堂的積極性,而且課外體育活動也調動起來,逐漸培養(yǎng)學生們熱愛體育運動的良好習慣。
目前適用于大學體育教學的評價方法與指標主要有:課堂觀察法,通過觀察體育教師的教學過程和學生的學習情況來評價教學質量。評價指標包括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課堂氛圍等;問卷調查法,通過向學生發(fā)放問卷,了解學生對體育課程和教師的滿意度,以及課程對自身發(fā)展的作用來評價教學質量。評價指標包括課程設置、教師態(tài)度和教學效果等;技能考核法,通過對學生掌握的體育技能進行考核,評估教學質量。評價指標包括體育技能掌握程度、運動水平等。以某高校籃球課程為例,采用上述評價方法與指標進行教學質量評價,通過課堂觀察發(fā)現教師的教學方法較為新穎,課堂氛圍良好;通過問卷調查發(fā)現,學生對籃球課程的滿意度較高,認為課程對提高自身技能和身體素質有極影響;通過技能考核發(fā)現,大部分學生能夠掌握基本的籃球技能,綜上所述籃球課程教學質量較高。除以上體育教學評價方法外,我校大學體育教學也在探索運用學習通APP平臺對大學課外體育打卡積分,作為大學體育綜合考核的重要部分。
2.2提升民辦高校大學體育教學理念
為提高民辦大學的辦學特色與人才競爭力,充分發(fā)揮大學體育在人才培養(yǎng)中的重要作用,更新大學體育教學理念,以滿足學生和社會的新需求。首先,新的教學理念可以提高學生的運動興趣和參與度,提升教學效果。其次,新的教學理念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如團隊協作、溝通能力等,以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最后,新的教學理念可以促進大學體育教學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提升教學質量。更新大學體育教學理念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①多元化課程設置:根據學生的興趣和需求,設置多樣化的體育課程,如瑜伽、輪滑、跆拳道、籃球、羽毛球等,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②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如翻轉課堂、在線教學等,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學效果。③強化綜合素質培養(yǎng):通過體育教學培養(yǎng)學生獨立堅強意志,團隊協作拼搏、社交溝通能力等綜合素質,以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④持續(xù)教師能力培訓:對教師進行持續(xù)的培訓和教育,以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和素質。⑤加強與社會接軌:加強與社會體育組織的合作與交流,將社會體育資源引入校園,豐富體育教學的內容和形式,同時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除此之外,借鑒學習“三位一體”體育教學模式,以課堂教學為中心、以課外同步單項俱樂部為輔助、并以線上教學融入課堂教學與俱樂部活動的復合型教學模式[5]。
2.3" 加強民辦高校體育教師科研創(chuàng)新能力
民辦大學體育教育的功能有兩個特點,其一,由于民辦大學綜合實力不高,尤其是體育教學環(huán)節(jié)更為薄弱,導致大學體育的教育該功能沒有較好的顯示出來,其二,少數優(yōu)秀的民辦大學較為重視體育功能的特色教學,這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大學體育作為現代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科研能力對于推動高校校園文化創(chuàng)新和國家人才培養(yǎng)的整體發(fā)展具有深遠的意義,然而,當前民辦大學體育教師的科研能力普遍存在--些問題和不足。其中最主要的是缺乏科研意識,許多體育教師對科研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認為體育教學與科研沒有直接關聯。此外,缺少科研資源和機會也是制約民辦大學體育教師科研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有學者研究認為,激發(fā)教師工作熱情,提倡體育教學一專多能[6]。為了提高大學體育教師的科研能力,管理部門應需要采取有效策略和建議。首先,加強高校教師先進教學理念和技能培訓是必不可少的,通過定期舉辦科研培訓課程,使體育教師了解科研的基本方法和流程,培養(yǎng)他們的科研意識。其次,完善激勵機制也是提升科研能力的重要手段,學??梢栽O立科研獎勵,鼓勵體育教師積極開展科研活動。高校培養(yǎng)的人才要滿足當下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多元化需求,這就要努力突破現有的教學特色、教學模式,大膽的嘗試體育教學改革,更好的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2.4" 改善民辦高校大學體育場地器材
想要促進民辦大學體育教學改革,學校應當首先完善匹配的體育場地設施以及運動器材,突破傳統大學體育課程的設置,可適當增加學生喜歡的運動項目,如瑜伽,健身健美,網球游泳,尊巴健身操等,滿足正常教學和課外體育使用,這樣可以保證體育教師設置豐富的體育課程內容,學生也可以享受體育課堂的樂趣,在樂趣中鍛煉身心,提高綜合素質。首先民辦大學要自籌資金或吸引外來社會體育企業(yè)合作解決大學體育場地設施不足的問題,借鑒其他高校的成功經驗。例如,某些高校通過與社會企業(yè)合作,獲得資金和技術支持,改善了學校的體育設施條件。此外,高校之間也可以通過資源共享、聯合舉辦賽事等形式加強合作,實現優(yōu)勢互補。通過校內外合作與借鑒,我們可以更快地找到適合自己學校的解決方案。
1.5構建民辦高校大學體育 “課堂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
民辦高校在構建大學體育“課堂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時,不能盲目照搬綜合實力較強的公辦院校,要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因材施教,發(fā)揮民辦高校靈活機動的辦學特色?!罢n堂內外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全面覆蓋大學生體育活動,促進大學體育在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使學生全面認識體育在個人成長和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培養(yǎng)學生主動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和終身體育的意識,通過課外體育學生可以學習更多體育基本理論和制定自我健身運動計劃或專項運動技能練習。課外體育活動除了小部分原本就熱愛體育運動的同學外,大多數同學是需要鼓勵和制定制度去督促才能參與體育運動,全面推進大學體育 “課堂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實施需要以下幾方面因素的支撐。首先,學校分管教學校長應重視體育在大學生人才培養(yǎng)中的重要育人功能,加強體育課程和體育教師的地位。其次,體育教師自身改變傳統體育課程教學模式和思想觀念,提高大學體育教學的科研創(chuàng)新能力,設置學生喜歡的體育運動項目,加強與學生課堂內外溝通,成為學生體育運動的指導老師。最后,完善體育場地設施和教學評價體系,按合理比例將課外體育納入期末考試,全面調動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積極性。
3結語
通過對我國民辦高校大學體育教學現狀分析,提出幾項研究對策:完善大學體育教學評價體系,豐富課程教學內容考核標準;提升民辦高校大學體育教學理念與教學目的,調動教師教學的能動性和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加強民辦高校體育教師科研創(chuàng)新能力,將最新的科研成果引入課堂實踐;吸收社會力量合作建設體育場地設施,豐富體育文化項目,因材施教構建民辦高校大學體育 “課堂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充分發(fā)揮民辦高校大學體育的育人功能,增強民辦高校辦學特色,培養(yǎng)新時代綜合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黃豐煜.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背景下上海財經大學體育教學改革效果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22.
[2]張磊,劉國玉.大學體育教學課內外一體化改革探索與實踐[J].當代體育科技,2023,13(15):7-10.
[3]馬曉豹.大學體育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標準化改革及實踐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 2023,13(23):156-161.
[4]郭堅.新形勢下高校體育教學創(chuàng)新策略探究——評 《高校體育教學創(chuàng)新實踐》[J].中國教育學刊. 2023(10):143.
[5]王寶珠,王宏毅,鐘志鵬等. “三位一體”復合型體育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踐——以大學羽毛球選項課為例[J].體育學刊,2023,30(06):128-133.
[6] 祝振軍,商執(zhí)娜,王平等.廣州大學《大學體育》課程“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設計與實施研究[J]. 廣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2,21(03):8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