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苓軍
滕大爺和我父親是最要好的朋友,他家在附近的農(nóng)村,那里的櫻桃個大,又甜,好吃。每年櫻桃熟的季節(jié),滕大爺把家里種的櫻桃,用竹籃子送到我家里。
滕大爺送來櫻桃后,父親會用吃飯的小碗,裝半碗分給我們一人一份。然后,父親用大碗放滿櫻桃,送給附近的鄰居,讓他們嘗嘗鮮。
父親對滕大爺猶如親兄弟,他家里有什么事,父親會全力以赴地去做。當時,我們家供應細糧少,父親經(jīng)常用細糧,到打燒餅的攤點換回燒餅,讓滕大爺帶回家給孩子們吃。我們家院子很大,父親把雞屎和爐灰積攢起來,讓他用地排車拉到地里當作肥料。
滕大爺老實,他從來不多言,也從不占別人的便宜,這是讓我父親最佩服的。
我最后一次見滕大爺,是在市中醫(yī)院的病房里。當時醫(yī)院在中心街的西側,北鄰拐角屋。我跟著父親去看他,他躺在病床上對我說:“過不了幾天,櫻桃要熟了,熟后讓你吃櫻桃?!蔽尹c點頭,臉上綻出笑容。
沒過多長時間,滕大爺走了。
我長這樣的年齡,很少看見父親流淚,滕大爺去世后,父親掉淚了。
滕大爺去世后,每年櫻桃熟的時節(jié),滕大爺?shù)膬鹤舆€會給我們送櫻桃,每次送的依然都是最大最甜的。
父輩友誼傳承給了我們這一代,我們和滕大爺?shù)膬号?jīng)常地來來往往,滕大爺?shù)拈|女就是我母親說的媒。
上輩人的友誼,為什么在那個年代,會這樣地根深蒂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