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謙
學習同一門學科的不同學生,理解程度、學習習慣和學習目標都存在差異。因此,教師需要在教學中采取不同的策略,滿足學生的差異化需求,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綜合素質。筆者在本文將探討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開展同課異構的作用和優(yōu)勢,以及具體的策略和實踐。
一、同課異構的概念
一般來說,同課異構有兩種形式:一是同一個文本由不同的執(zhí)教者施教,即多人同課異構;二是同一個文本由同一個執(zhí)教者進行執(zhí)教,在不同的教學班級,通過不同的構思和處理組織課堂教學,即一人同課異構。本文特指第二種情況。不同的學生具有不同的學習能力、學習習慣和學習目標,導致他們的學習效果存在差異。具體原因如下。
一是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同一門課程對于不同的學生來說難度是不同的。有些學生可能很快就掌握知識點,而有些學生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和幫助。
二是學生的學習習慣不同。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學習習慣,有些學生喜歡聽講,有些學生喜歡看書,有些學生喜歡動手實踐。這些不同的習慣也會導致學習效果的差異。
三是學生的學習目標不同。同一門課程對于不同的學生來說,學習目標也是不同的。有些學生可能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有些學生可能希望深入理解知識,為將來的研究打下基礎。
二、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開展同課異構的作用和優(yōu)勢
1.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開展同課異構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和愛好,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學習地理知識的同時,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比如,在教學有關自然災害的內容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設計一些有趣的案例和實驗,讓學生親身體驗自然災害的危害性和應對方法,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滿足學生的差異化需求。
同課異構可以根據學生的能力水平和學習風格,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和策略,滿足學生的差異化需求。例如,在介紹如何繪制地圖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能力水平,讓學生分別采用手繪地圖、電腦制圖等不同的方式,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自己的進步和成就,從而提高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
三、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開展同課異構的具體策略與實踐
1.明確初中地理同課異構的教學目的,使教學內容、教學目標遵循教育規(guī)律。
開展同課異構的目的主要有這樣幾個方面:一是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讓他們在學習中更加主動、積極。二是加深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掌握和理解,讓學生的學習更加深入、全面。三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為了使教學內容、教學目標遵循教育規(guī)律,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和教學目標。例如:針對高水平學生,可以設置更高難度的問題和更加深入的探究任務,以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針對低水平學生,可以引入更加具體的案例和更加直觀的講解方式,以便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
2.關注初中地理課堂中學生的學情,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案。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學生的學情是多樣化的,因此,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針對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針對高水平學生,可以設置研究性學習任務,讓他們自主探究地理知識,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例如,在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地理實地考察和數據分析,讓他們通過實踐掌握地理知識和地理技能。針對低水平學生,可以設置階段性目標,讓他們逐步掌握地理知識。
3.豐富初中地理課堂同課異構的形式。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豐富的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例如,在教學中可以設置小組合作活動,讓學生在小組內共同探究地理知識,提高他們的合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同時,還可以設置角色扮演活動,讓學生在模擬的情境中學習地理知識,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此外,也可以在教學中設置游戲競賽活動,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地理知識。
綜上所述,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開展同課異構是非常必要的,可以滿足學生的差異化需求,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綜合素質。因此,教師應該關注學生的學情,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案,使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樂趣和成就,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同時,教師也應該不斷總結經驗,探索更加有效的同課異構教學策略,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幫助。